孩子渐渐的大了,明年该上小学了,刚看见02的陪犬子读书的帖子,已经让人感到压力很大啊!
最近在坛子里面的争论可不少,但是参与的人很少,不明白什么原因?
关于坛子里集中的内容,如果泛泛的来说,出现的问题一般集中在几个方面:
首先是学校的官本位制度,造成孩子和家长的弱势效应,导致上学是一件比较痛苦的事情
第二升学压力造就的教学内容太多,考虑孩子是否能吃得消,
第三教育形式死板,通俗的说就是学历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优劣分歧
那么什么样的教育是好的?
针对上述问题,很多人的第一反应估计是:以上问题是综合在一起,互相关联.
其实,对于每一个问题,判别的最关键环节还是每个家庭的态度,而不是问题本身的关联性,关联性是教育部考虑的事情,不是每个家长考虑的事情.
我对教育效果的看法是,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分工不同,但重要性却基本相当.如果谁将来把孩子的能力,知识等问题归咎为学校,我认为这样的评价有推托责任的意思,家长在这里有绝对的责任.
针对上述问题还有一个思考角度,就是综合起来变成一个问题:我们需要明确自己孩子所处的状态,知道学校在做什么,不足的地方怎么由家庭来补充.
好了,说到这里,关于学历和素质的问题就好解决了,学校不是关心学历吗,那孩子在家的时候就需要重视素质教育,对不?
教育孩子,千万不要抱着托管(孩子去上学了,言下之意是可以交给学校管了)的态度,或者教条(严格执行学校的进度督促孩子)的态度,家长需要和学校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交流,这种交流是解决目前大家熟知的弊病唯一办法,也是解决更多问题的更好办法.
提到交流,有不少家长感叹和老师交流有多么的困难,我想,这就是家长自己需要克服的第一个任务,下面有几个参考选项,大家可以看看哪个难度更大些:
和老师交流,解决目前的问题
和学校交流,让学校给孩子换班或者批评班主任
给孩子换学校
上私立寄宿学校,让自己当上帝
...
插一下自己的观点是:人首先要适应环境,只有生存下来以后,才可能改变环境(调侃一下,你认为都是学校的问题,那么,首先你要奋斗,当上校长,或者教育部门领导好,才有谈改变的资本)
对于教育优胜劣汰,上面杂七杂八谈了很多无关的东西,博大家一笑
什么是优?什么是劣?
通过前面罗嗦的,可能很清楚了教育的现状既然无法改变(改变指的是大的制度,或者你能将孩子的环境彻底改变),那么就无所谓优劣,而作为家长,却要非常清楚自己的孩子的特长优劣,通过评价孩子整体的能力,来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充在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
千古名言:子不教,父之过
事实证明,发帖子前复制一下是多么的英明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