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2142|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孔子就是一个伪善家,也是一个诡辩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9-10 09:57: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孔子就是一个伪善家,也是一个诡辩家!

鲁国平文

最近,南京有些人在夫子庙举办小学生开笔启蒙礼,不久前吉林大学生状元也进行了轰轰烈烈拜祭孔子的活动......当下儒教“回光返照”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而作为儒家学术的掌门人也会始料不及2000年后后人还会借助孔子自己大兴道德文化教育的“世纪工程”,不过孔子不仅是一个伪善家,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诡辩家!但就是这样一个缺乏科学精神的儒家思想家以及其模棱两可的中庸之道却被古往今来的千年多的中国统治阶级和人民奉若神明,肆无忌惮地流传,传承于一个文明古国中一代代的人们的政治,道德,人生,哲学,庙堂间,为此,长期以来中国人民在那些语录一样貌似经典的论述上渐渐失去明辨是非的能力,孔夫子的所谓大善,所谓的做人,所谓的道德楷模都好似一条文化迷魂阵掩盖了真正统治阶级的残忍,虚伪与血腥本质,是一个个模糊不清,捉摸不定的理论花朵装饰在封建帝王将相的专制的头上,我知道本人的对一些人顶礼膜拜的孔夫子大加鞑阀,一定会受到目前依然企图依赖于翻尸盗骨腐儒思想出名生利的学者,专家以及大学教授的反扑,不过事实甚于雄辩,请听我慢慢道来!

1,孔子的主要思想以及理论都是一个断断续续的大杂烩,毫无一个现代科学理论具备的系统性,严肃性和慎密性,他的语录看起来很有道理,但其实基于即兴或者随意论断成立的定义往往并不明确,就是一个诡诈的算命先生的先见,两面性的解释最能够迷惑人的心智,这除了其中有中国文字的多义性所决定的理论模糊性外,历来别有用心的统治阶级利用孔夫子的表面光鲜里面腐朽的思想乔装打扮为他所用也是一个原因,比如,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等等这些口语尽管道出了简单的道理,可没有证明的凭借武断的,印象的判断往往容易使不少摇头晃脑的书呆子不求甚解,服从权威的思维,模糊事物之间的概念陷入误区,长期以往,必将培养大众接受式的奴性被教育心态以及习惯。文革中毛伟人一句顶一万句的语录流行就是一个有力说明!

2,而中庸之道的哲学思想来源于《易经》不说罢了,不可容忍的是他竟然歪曲了阴阳相克相生的意思,把本来善恶对立统一,相互转化的原理绝对化,他的伪善最可笑的是这样不懂科学的“教育家”已经沦为一个巧言令色的诡辩家而已,他利用人们对万事万物的无知和神秘构筑自己的宗教般的理论基础,他的善恶观的教育教化就是一种愚民,麻痹百姓的精神毒药,奴化的思想是除了统治阶级的皮鞭枷锁压迫劳动人民身体之外,以道德礼教压制封锁广大劳动人民心灵的又一罪魁祸首,并且他的维护封建社会秩序的道德理论实质上是在起到助纣为虐的作用,和以人为本的现代民主思想背道而驰!

3,他的对事理的诠释虽然说得好听,言之凿凿,可是建立在中国文字模糊概念上的“经典”言论,逻辑一片混乱,本身矛盾百出,根本经受不起推敲,用一句巧言令色并不为过。比如,最近为了证明慈善事业中施恩需要接受感恩的合理性以及必要性,有人仍然拿出来孔子的一套典故误导读者,据说古时候,鲁国有一条规定,凡本国商人在外国用钱赎了做奴隶的鲁国人就能够回国后得到政府的报销,孔子的一个学生也用钱赎了一个奴隶却高风亮节没有到政府领钱,孔子知道后批评了这个学生,理由是如果人家都知道他的事迹,一定出于利益的考虑不愿意再做如此的义举,使更加多的鲁国奴隶回不了国,相反一个学生做了好事人家赠与一头牛他坦然接受便得到孔子颔然赞许,当然理由是一样的。事实上,孔夫子不可谓不是聪明人,说的都是实际情况,人的本性都是自私的,但他对人性如此“洞悉”的人却忘了他本人说过的:“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按照他的理论尽管有不少人出于私心的考虑做了好事与不做好事,然而仍然有相当一部分人会不以私利考虑而发自内心真心去做好事的,甚至危险之下都有人去做,有人做好事不求回报难道就一定走向它的反面,越来越多的人不再做好事?显然这是和自己的理论自相矛盾的!试问孔子将好人好事利益化便等于不相信人的善心自觉性,既然人本性是自私的,如此孔夫子的一味强调道德教化对净化社会风气有何作用?恐怕这不过是骗老实人的鬼把戏而已!我看,几千年来,在儒家的教化下中国人人性的丑陋一直没有改善,倒是越学越恶劣,而标本兼治,不如把所有社会制度运行的动力设计成为金钱利益的杠杆,我宁愿相信后者,这就是已经被西方几百年前一直沿用至今我国正在采用的市场经济资本运作体系!

4,我说过好的社会制度塑造人,一个民主,公平,公正的社会人想坏都困难,一个专制,霸权和黑暗的社会人不想学坏都困难,自下而上的净化社会风气人人从我做起,这可能吗?做得到吗?即使一时半刻做到了又能够保持多久?无疑这只是孔夫子的一厢情愿罢了,民间的自我道德修养以及慈善比起来政府的民主监督和民权保障都是小善之举,事实上,孔夫子无视统治阶级的残暴与专制的大恶的存在,只是用他那充满美丽的道德说教为帝王将相培养着俯首帖耳的狗奴才,无可争议他是中国奴隶学校的第一校长,当然说孔子的学说一无是处也不是事实,但大多数关注民生的理论在儒家理论中并没有得到深入挖掘,只是轻描淡写地被后人以及统治阶级歪曲为装饰血腥统治的伪善与诡辩。可以负责地说,中国落后的根源就在于麻醉人民的儒家思想长期以来的一枝独秀,现代以及将来不彻底批倒批臭孔夫子充满毒素和伪装的歪理邪说,民主民生民权思想就永远不会在中国人民心中生根开花,由于宣扬封建礼教与等级观念的儒家理论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的影响太大,一时改良不太可能,矫枉过正的做法也许有些偏激,可为了不再让如此“画皮美女”借尸还魂,继续荼毒生灵,我们只有彻底打倒!别无选择!并且在破的同时也要立,文化思想界来一次大力弘扬现代文艺启蒙运动迫在眉睫。

显然,孔子就是一个伪善家,一个诡辩家,也是一个官迷!他的学说都是为他向帝王将相讨取功名利禄的工具。可惜有生之年依然如丧家之犬奔走于列国之间,连自己都救不了的人岂能够救人民于水火倒悬?缺乏科学精神与民主思想的儒家学说在几千年前当时文化思想第一次大启蒙的春秋战国时期出现情有可原,2000年后的今天我们一些专家学者教授以及教育工作者不顾近代仁人志士早有的定论逆潮流而动,打着拯救传统文化的借口复兴儒学,不谈不识时务,也会为后来者所耻笑!望诸君诫勉~!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0 金币 +12 收起 理由
hq1966 + 10 + 10
一袋子宁静 + 2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7-9-10 10:15:11 | 只看该作者
咋又开始批孔了阿。。。。。。。。。。。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dawnch + 5 + 5 运动来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7-9-10 10:36:30 | 只看该作者
关于孔子是什么家的名头很多。

世界都在尊敬他,也有人在反对他,不奇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7-9-10 11:01:46 | 只看该作者
楼主也许是期待哪个雄辩家来帮忙,驳斥这篇转帖?
嗬嗬,对于这种文字(说文章已然是抬高了),连文雅的辩驳都是多余

把它当个噼,松松裤腰带就放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7-9-10 11:05:2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天高任鸟飞 于 2007-9-10 11:01 发表
楼主也许是期待哪个雄辩家来帮忙,驳斥这篇转帖?
嗬嗬,对于这种文字(说文章已然是抬高了),连文雅的辩驳都是多余

把它当个噼,松松裤腰带就放了吧

读经的就是麻烦,干吗还松松裤腰带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7-9-10 11:18:5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江湖 于 2007-9-10 11:05 发表

读经的就是麻烦,干吗还松松裤腰带啊


没脱裤子就不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7-9-10 11:20:58 | 只看该作者
卖书的就是矫情..........免留残渣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7-9-10 11:22:5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 jiangying 的帖子

嗯,你倒是不用脱,因为从来没有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7-9-10 11:24:3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07-9-10 11:18 发表


没脱裤子就不错了

呵呵,又把俺往沟里带不是。
时装哪能随便脱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7-9-10 11:27:1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天高任鸟飞 于 2007-9-10 11:20 发表
卖书的就是矫情..........免留残渣呗..........

就是不一样哦,P 里都有经典,还残渣,哈哈

俺们P里只有气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52|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4-6-17 16:00 , Processed in 0.089686 second(s), 3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