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5246|回复: 3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反对读经的学者的心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9-9 20:46: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反对读经的学者的心态(摘录自王财贵教授文)

         ( 一般反对的人因为见地的不透彻和知识见闻的浅薄或实践不够一叶障目,不足以道.只是单论那些所谓学者专家的反对,故特意再引此文以供真诚于教育者的诸君参考.不愿做无聊的争辩故.)
      

        反对读经的学者,又可按其心态来分,有真诚不真诚两类。真诚的反对者,是他真的关心教育关心文化,他是怕读经破坏教育,妨碍文化,故而反对。这种反对者,是有良心,有理性的人,不管他反对的理由深不深,都是我们应当尊敬的。这种人,只要让他好好了解读经的理念与效能,当他意识到原来读经教育正是他日夜所祈望的真正的教育,就会从反对转为支持者。但不真诚的反对者,是为反对而反对,是閙情绪的,尤其是许多唯西洋是崇的所谓海归派学者,往往以他所学所知的一偏之见,对凡是与他想法不同者,就直觉的要反对。所以其反对,是很不学术的,他往往在未能了解对方之前,即以自己所以为的「对方」,拿来没头没脑的攻击。这在学术界称为「打稻草人现象」,即自己结了一个稻草人,心裏设想,这就是敌人,于是认真打将起来,结果发现很容易就把稻草人打倒了,便沾沾自喜以为胜利了。有这种习性的学者,是不会虚心听别人的解释的,他本来就是没什麽学术良心的,本来就是理性不健全的人。但往往这种人脾气特别大,讲话带有杀伤力,而且很带劲,会跟你纠纒不清。这种人是不值得尊敬的,但这种人是可怕的。
            


      这样的人,我们有两种面对的方式:第一种是,暂避其锋头,以待其无趣而消退。因为他们的意见,本是无根的,像海浪,来势汹汹,你越理它,它越带劲,但不理它,则将很快自己退潮。因为他们的用心,本来就不是真诚的要为学问真理要国为民,所以並没有挺身奋鬥的持续力,只是一时的情绪发作发作,发作过,也就索然平息了。此即老子所谓「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孟子所谓「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可立而待也」之故。吾人只以一坦然之心受之,默默之眼观之,便见其势之自涨自消也。故老子又云:「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曾见有一首疯颠诗云:「有人来骂我,老衲只说好;有人当面唾,随他自乾了;有人要打我,老衲自睡倒;我也省力气,他也没烦恼。」我也常说:「他的孩子不要读经,听他话的家长的孩子也不要读经,但我们的孩子却要读经。他不读是他的不读,我要读是我的读。谁是谁非,反正现在辩也辩不出结果,十年二十年之後,咱们再瞧瞧吧!」所以,在自由的时代裏,「不理它」,是最省事最方便的策略。
      


       但群众往往是无知的,盲目的,而这种人往往有些名气,有相当可信度,会在社会上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力。因此,纵使知道这种人本人心灵已经关闭,没有讨论的必要,但吾人也应趁机向大众讲解读经之道,以尽我心之诚。所以第二种方式是,逐一的反驳。这是相当累人的,因为他们所提的问题,其实都是稻草人问题,或者已经很老旧过时的,或者是自己幻想出来的,或者是把天地间本来就必然存在的、他自己也不能免的教育问题,全部拿来当作攻击读经的武器。(注一)都过了八十幾年了,他们还跳不出五四的窠臼,躲在框框裏,还自以为是「先进」。所以他们所提的那些问题,往往都是很粗浅的,老早就说明过了,解决过了(注二)。不仅是这幾年来,回答了,解决了。甚至在幾十年前,就已经问过了,回答过了。(参考徐复观先生在1952年对鲁迅胡适等人的讨论,此文附于本文之後)。一直说过的话,现在还要再说一次,岂不累人?但为了文化的关怀,为了学术的真诚,我们宁願「口角流沬右手胝」,一说再说,一写再写。但我们的态度应是不急不徐,不卑不亢,而非要与他争閒气,较长短。我常说:「中华民族苦了一百年了,不要再争下去了。」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0 金币 +12 收起 理由
hq1966 + 10 + 10
一袋子宁静 + 2 纯粹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7-9-9 20:54:03 | 只看该作者
(参考徐复观先生在1952年对鲁迅胡适等人的讨论,此文附于本文之後)
想看看这文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q1966 + 5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7-9-9 21:09:33 | 只看该作者
最烦的就是王财贵之流的这种自以为是,忧国忧民的口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7-9-9 21:12:4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7-9-9 21:19:30 | 只看该作者
欢迎果行育德来本版发贴,喜欢你本人温和的行文风格,这个需要我去学习。

仔细看了下转贴的标题:反对读经的“学者”的心态,应该针对比较有影响力的学者来说的,非学者人士参阅一下即可。:)

[ 本帖最后由 一袋子宁静 于 2007-9-9 21:2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7-9-9 21:29:00 | 只看该作者

不是学者也说一说

王财贵胡言乱语, 逻辑混乱, 他的目的不就是恢复读经(经也被他异化了)成教育部硬性规定科目, TW不行就来大陆.

切, 真给他穿条平等的时下的小裤衩, 是不是国人没有圣人一百年还很不习惯, 学江湖口气,  最烦的就是不着边际之流的这种"人文精神"与"新儒学"的鼓吹着, 非得要个枷锁才自在?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5 金币 +12 收起 理由
hq1966 + 5 + 10
一袋子宁静 + 2 02有狂的资本有做学者的学识-继续忽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7-9-9 21:49: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一袋子宁静 2007-9-9 21:32 金钱 +2 02有狂的资本有做学者的学识-继续忽悠

但群众往往是无知的,俺无知啊。无知者无畏。

看过他们的笑话,笑俺们是把“泰山”当“秦川”,想着有时真分不清谁是“泰山”谁是“秦川”?

文化是一种内在的东西,比起蛮夷之族我们缺乏吗?我们缺乏的是与现代环境对应的一种价值观。

想起小时候目不识丁的祖父对俺进行的敬业与安贫乐道教育,“做富贵行富贵,做贫贱行贫贱”,大概贫贱人生也要自在的意思,等到02长大看了《中庸》里的“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02觉得有时学者很无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7-9-9 21:52:1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一袋子宁静 于 2007-9-9 21:19 发表
欢迎果行育德来本版发贴,喜欢你本人温和的行文风格,这个需要我去学习。

仔细看了下转贴的标题:反对读经的“学者”的心态,应该针对比较有影响力的学者来说的,非学者人士参阅一下即可。:)



不管怎样,我也是写过行业标准的,也是正在讲台上给人上课的.
说不定什么时候咱这"丧家的应试教育的乏走狗"就成了"有影响力的教育学者".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2 收起 理由
一袋子宁静 + 2 嗯 泥们通通的是学者 绝不忽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7-9-9 21:58:40 | 只看该作者
俺不是学者,俺大学肄业。
但鲁迅胡适的名字俺还是听过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7-9-9 22:09:0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klcz2002 于 2007-9-9 21:49 发表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一袋子宁静 2007-9-9 21:32 金钱 +2 02有狂的资本有做学者的学识-继续忽悠

但群众往往是无知的,俺无知啊。无知者无畏。

看过他们的笑话,笑俺们是把“泰山”当“秦川”,想着有时 ...



10年、20年后咱们的孩子长大了,再来说如今的是非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8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1 13:24 , Processed in 0.122096 second(s), 3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