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555|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令人心寒:不知感恩的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8-9 08:43: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一则:出处http://s.netbig.com/forum/todaythread/599/
今天中午吃饭的时候,电视里正在演《今日说法》,这期的内容不是杀人也不是抢劫,更不是什么经济纠纷,但是却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
  节目里讲一个贫困大学生小唐,去找一位老大爷借钱,要借9000元,这位老大爷据说已经捐助这个小唐好几年了,那么这个老大爷是干嘛的?原来这位老大爷是个摆地摊卖茶叶的,他肩挑一付扁担,一头一个放满茶叶的竹筐,走街串巷卖茶叶,这些年来用卖茶叶的钱已经捐助了八名贫因大学生了。也就是说,这位老大爷,是个不折不扣的穷人,一个靠摆地摊儿为生的人。我就奇怪了,这个小唐,倒也张得开嘴,向一个资助了自己数年的穷老头儿借9000元!他不知道9000元对一个靠摆地摊儿为生的老头儿是什么概念吗?这位老大爷也觉得奇怪了,一个将要毕业的大学生要这么多钱干嘛?于是就去找了报社,要求编辑查查小唐要这么钱干什么?编辑一查,结果令所有人大吃一惊:这个小唐把社会各界给他的捐款挥霍一空,欠下了大四的学费没交,被扣下毕业证,毕不了业,所以去找老大爷借钱。这个编辑气坏了,她说:“我一边写稿子,一边骂人,气死我了!”
  大学四年,小唐一共获得各界捐款5万1千多元,一年合一万多,据他自己提供的消费清单显示,他买手机用了1100元,买了一套西服用了1100元,还有打了一年网络游戏,“花得钱记不清了。”瞧瞧,这位“贫困大学生”的日子过的多逍遥,以中国的现状,价值一千多块钱的手机、西服好像并不是人人都能消费的起的,但小唐有了,而且不是用自己辛苦赚的钱买的,而是用别人捐的钱买的。天天泡网吧,好像也不是人人都行的,不是有好多少年因为没钱上网都去抢了吗?但小唐不用,拿着好心人供他上学的钱,他可以很潇洒的泡在网吧里。
  据一家曾捐助小唐一年的企业负责人讲,小唐这个人,连最起码的礼貌都不懂,当初给小唐捐助时,曾有两个条件:第一,把每学期的成绩单交过来;第二,假期时到这家企业来勤工俭学。但小唐这两条都没做到,所以一年后,这家企业中断了对小唐的资助。那位老大爷也讲,小唐这个人,只有没钱的时候,才会来找他要钱,有钱花的时候,人影都见不着。买了手机后,连手机号都没给老大爷留。
  小唐的所作所为被当地媒体曝光后,小唐就消失了,二十多天后,报社记者拨通了小唐的电话,小唐向记者大吐苦水,说被曝光后,周围的人对自己的态度都变了,自己的情绪也十分不好,已经三天没吃饭了等等,而对于自己行为的反思,则一个字儿没有。很明显,小唐是一个习惯于将自己打扮成弱者以博得同情的人。也是一个完全不知羞耻为何物的人。
  回望一下从前,这种人并非个例,当年被丛飞捐助的女大学生,居然向丛飞索要MD等奢侈消费品。而当丛飞病危时,曾被丛飞资助过的学生竟然无一去医院看望。并且有个被资助的学生说,丛飞捐款是为了出名,他出了名,得到了想要的,所以没有必要感谢他,也不必去看他(大意)。
  这些王八犊子,真是要把人肺气炸!
  不过只生气也没用,还是得分析下原因。依我看,第一个原因是他们的父母有问题,这些贫困大学生大多出自贫困山村,父母也大多文化程度较低,甚至有的是文盲,无法在早期给他们以正确适当的道德教育,能教他们“不偷不抢”就已经不错了,至于“自尊自强自爱”和“感恩”这些高一层次的品德教育就很难教给他们。第二是学校对于社会捐助管理工作的不到位,因为没有统一管理,所以会有很多贫困生得到重复捐助,而这些不费吹灰之力如同白捡的钱会对这些贫困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极大冲击,使他们极易沦为以吃贫困饭为乐为荣的寄生虫。第三是爱心捐助者的捐助观念有误,当然,这些捐出钱财的人都是值得尊敬的人,捐钱也是出自一片好心,但是有句话叫“有时最糟的结果,出自最好的动机。”说白了就是好心办坏事,这些爱心捐款助长了这些孩子的惰性,毕竟不是自己汗水碎八瓣赚来的钱,根本就不会懂得珍惜,而且激发了他们人性中丑恶的一面。既然人性都丑恶了,当然也就不知感恩了。
  教贫困学生懂得自尊、自强、自爱、自立和感恩,是一件大事,很大的事,应该被重视起来,如果人格有缺陷,即便学会了知识,又有何用?



第二则受助者带走10万治病余款招非议(图)出处:http://news.sina.com.cn/s/2007-08-08/044413616089.shtml

今年5月,网友在街头高唱《爱的奉献》为患脑瘤的小娟募捐。 孙涛 摄

  身患脑瘤的女孩得到奥一网友热情的帮助,两次上街募捐,最终筹到15万元善款。当时组织方和小娟口头协议,治疗小娟剩下的钱将转捐给其他更需要帮助的人。今年6月,小娟在北京手术成功,回深后于7月24日带着剩下的10万元回了山西老家。小娟的做法在网上引来不少非议,“我很痛心,希望小娟能走回头路”,募捐组织者担忧,小娟事件后,还有多少人愿意为萍水相逢的人募捐。
  不幸患脑瘤有幸获捐助
  5月13日,母亲节,100多名奥一网友排队在华强北,举着条幅、挂着小娟的大幅照片,在烈日下为一个叫小娟的女孩子募捐,当天路人的捐款达3万多元。其后,奥一网爱心特区和汾酒飘香山多个省份的老乡版网友再次于5月20日冒雨到街头募捐,当天募集到3万多元。据组织者之一八分斋介绍,半个月内,各方捐款超过15万2千多元。
  小娟引起网友们的注意,除了她身患重病,还因为她的经历。25岁的小娟来自山西祁县农村,5年前孤身来深圳打工,一直攒钱为母亲治病,今年3月妈妈成功做完手术,小娟却发现自己已患脑瘤三年。“她爱妈妈,我们爱她”,网友们发出这样的募捐口号。5月13日,记者曾采访过小娟,当时身患重病的她很乐观,相信自己一定会好,病好了要把剩下的钱捐给更需要的人。
  小娟的老乡网友热心奔走,为她联系北京的 医院、医生,在帮助小娟的过程中,北京、山西网友跨地域联动。6月27日,小娟在北京手术成功、安全回抵深圳。
  承诺转捐后又变卦
  给小娟动手术的医生表示,手术很成功,接下来是康复期,需要进行高压氧治疗。小娟的手术花了5万多元,捐款还剩下10万元,本着一直以来“救急不救穷”的原则,组织者们和小娟商议,用捐款给小娟报销治病期间2个月的生活费1万8千元,另外再给小娟1万元康复款,用于一周一次、每次60元的高压氧费用,剩下6万多块转捐给其他人,小娟当时同意了。
  但让网友们惊诧的是,7月24日,小娟带着剩下的10万元回了山西老家,此后对网友们的询问概不回答。不回短信、不接电话,偶尔接通了,小娟母亲却说:你们不要骚扰我女儿,再骚扰的话就要报警。
  “我们的原则是救命,救急不救穷,有许许多多生命垂危的人需要帮助”,组织者之一、奥一网爱心特区版主南山飞狐表示,近期有多个急需帮助的对象,他希望小娟能把余款转捐给其他人。
  募捐组织松散监管缺失
  小娟事件也凸显出募捐善款缺乏管理的问题。记者采访获悉,当时募捐组织提议由4名网友来监管捐款,一人拿存折,一人拿卡,一人管密码,另一人保管身份证。但小娟带走余款后,组织者们才发现,捐款是直接打到小娟卡号中,四名监管者只有一名拿着存折,卡、密码等都在小娟那里。
  “救急不救穷”,募捐来的钱只能用于救命,而不能用于承担受助者的家庭费用,这是奥一爱心特区网友们的共识,多年以来他们自发组织募捐帮助他人,就今年,已经成功对陕西陈晶晶、河北张秀玲、湖北李芳芳、甘肃刘林林等急需帮助的人实施救助。
  “这件事情其实挺复杂”,八分斋分析,小娟的突然转变,可能有人给她出了主意,但是整个事件中,最终的问题出在没有明确的募捐法律规定。因为不是注册的合法组织,爱心特区没有权力对捐款进行监管。“我们在反思爱心特区慈善会是否应该注册成立,寻找解决之道”,昨日,八分斋和南山飞狐都告诉记者,他们已经向相关政府部门递交了材料,申请成立爱心特区慈善会。
  网友
  她欺骗了大家的善良
  小娟带走曾经承诺过转捐的余款,事情在网友中引起轩然大波。
  不少网友表示“震惊”、“痛心”、“总之是一场很悲哀的事情,欺骗了大家的善良”。也有网友认为,既然钱捐给小娟了,她就有支配的权力。有网友认为,她可以不对组织者和广大网友致谢,也可以不转捐,但她必须公开明细账目。
  小娟
  我是合法使用这些钱
  昨日,记者用手机拨通了小娟电话,电话那端的声音很嘶哑(脑瘤曾压缩神经造成小娟舌头萎缩)。小娟强调,她并没有像网友说的那样“卷走”捐款,而是合法使用属于她的捐款。小娟说,手术结束后,她还需要康复、进行高压氧治疗,这些钱是用来治病的,因为深圳没人照顾,她回到老家。“我现在只想安心养病,把病治好了,再把剩下的钱捐给需要的人”,小娟表示自己是合法的,凭良心做事。
  但对于在山西老家她每周治疗费用、这笔钱具体怎么花、最初的口头协议等问题,小娟拒绝回答,并表示她不用解释这件事。“我妈妈确实跟网友说过不要再骚扰我,不然就报警”,小娟称,妈妈是希望自己能安心养病。
  律师说法
  法律为空白 捐款归属难定
  小娟对这笔捐款是否拥有所有权?记者昨日采访了广东立国律师事务所的王荣利律师。“目前我国没有关于募捐的法律法规,可以说是空白”,王律师表示,由于没有相关法规,这笔钱的所有权属于谁不好认定。
  如果由基金会或者其他组织代受捐人向社会募捐,那组织方可以在怎么使用、用于什么用途等方面对捐款进行暂时管理,王律师分析,在为小娟捐款的过程中,并没有形成明确的组织,网友们也没有实际控制到钱,监管落空。“在这种情况下,受捐人可以认为这笔钱属于她”,王律师表示,在组织者把钱给小娟的时候,就完成了所有权的转移,网友组织其实对捐款失去控制。
  “这是一笔良心账”,王律师表示,虽然之前有口头约定,但网友想要回捐款,没有法律依据。他建议爱心特区的网友去注册成为慈善组织基金会,但王律师也表示想要注册成功客观上有困难,“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在募捐前对捐款的使用达成一个明确的书面合同,有了书面协议进行约束,应当可以进行追讨”。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爱的翅膀 + 5 + 10 唉.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7-8-9 09:22:4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fjgt 的帖子

让人心寒           
生活中也遇到类似的人 一声叹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7-8-9 11:03:49 | 只看该作者
社会上真有这些人让一心做好事的人心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7-8-10 15:48:23 | 只看该作者
唉.是遗憾.不过不管如何,还是愿意相信大多数被捐助的人是好的. 这些只是个别的例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7-8-11 15:33:10 | 只看该作者
寒心啊,人性堕落,这些人,枉活人世了,不过,还是人品的问题,只能怪其家教太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7-8-11 17:49:06 | 只看该作者
如今的大多数好心人的善举经常被一些没良心的人辜负,让好心人心寒,感觉我国现在缺乏一个值得信赖的慈善管理机构,有序的管理各界好心人的捐助的各项资金,有效管理有效利用,而不是被贪污腐败污染的政府管理机构也不是被捐助人私吞腰包。。。否则我们真的要“莫斯科不相信眼泪”,再也不去同情需要同情的人,因为我们不想自己的感情再被欺骗了。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7-8-12 07:54:56 | 只看该作者
你捐款时想过回报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07-8-14 17:47:1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7 dengyue 的帖子

捐款时我想99%的人不会想要回报,但我所希望的是受捐的人别那么冷漠,视别人的好心如应该,每个人赚点钱都不容易,如果拿出那些捐款的1%去喂狗,狗还更知道感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0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18 12:36 , Processed in 0.084880 second(s), 3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