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7280|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雅聚暂定主题(8月8日)——蒙台梭利有准备的教育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7-30 13:26: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自开展过两次的家长聚会之后,大家都很想再继续下去,而且向更深入的探讨。
所以,这一次定下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有准备的教育法。
下面,把一些想关的资料先给大家看一下,届时,我将和大家分享如果在家庭中构建一个蒙氏梭利式的家庭环境。
如果有兴趣的家长可以跟贴报名,如果人数多的话,就要另找地方(在下茅舍浅窄)。

[ 本帖最后由 land 于 2007-7-30 13:28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7-7-30 13:30:38 | 只看该作者
有准备的环境 蒙台梭利十分重视环境,她说:"在我们的学校中,环境教育儿童。"并认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内容,而且教育方法的许多方面亦由环境决定。儿童需要适当的环境才能正常的发展,完善其人格。然而,多数儿童在一般情况下并不是生活在适当的环境中。儿童天性亲近自然,但是,伴随着文明的发展自然却距离儿童越来越远了。他们居住在以成人为本位的世界中,身边的一切对他们来说,其规格、重量及形态都是不完全相适宜的,难于随心所欲的操作。 "有准备的环境"是为了让精神处于胚胎状态的儿童能够顺利成长,而将秩序与智慧等精神食粮的环境预备好。对六岁以前的儿童而言,成人的环境与儿童的环境在大小及步调上相差悬殊,因此儿童在活动时须时时依赖成人协助。但是儿童一直都依赖成人的协助便无法完成应有的成长,不能支配自己的生活、教育自己、锻炼自己。如果没有理想的环境,儿童就无法意识到自己的能力,这样永远无法脱离成人而独立。因此,蒙台梭利根据儿童六岁以前的敏感期与吸收性心智,创设一个以儿童为本位的环境,让儿童自己生活。这个环境是"有准备的环境"其意义并不仅只是环境,而是儿童不久将要面临未来世界及一切文化的方法与手段,因此他必须具备如下条件。
1、 充分发挥儿童的节奏与步调 儿童与成人在心理和生理方面差异悬殊,成人在一小时内的认知和感觉与儿童所经验到的截然不同。儿童以其特有的步调感知世界,获得很多成人无法想象的事情。儿童特有的节奏已成为他们人格的一部分。成人在复杂、多变的文化环境中生存时,必须愈加保护儿童特有的"节奏或步调"所需的环境。
2、 给儿童安全感 人类的孩子比其他动物的成熟要来的迟,因此他们更需要庇护,当孩子的身体感到危险时,用温柔、鼓励的眼神关爱孩子,才能使他们自由、奔放地行动。
3、 可自由活动的场所与用具 儿童必须依靠运动来表现其人格,尤其是他们的内心一定要与运动相结合,才能够充分获得发展。因此,需要能让儿童持续接触东西一一收集、分解、移动、转动、变换位置等可自由活动的用具与场所。
4、 美对儿童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儿童最初的活动是因美引起的,所以在儿童周围的物品,不论颜色、光泽、形状都必须具有美的感觉。
5、 必要的限制 儿童的周围不可有太多的教材或活动的东西。太多的东西反而使儿童的精神散乱迷惑,不知该选择何种教材或从事何种活动。以至不能将精神集中在对象物上。为避免儿童做不必要的活动,而导致精神疲惫、散漫、教材及活动必须有某种程度的限制。
6、 秩序 儿童的秩序感以两岁为高峰,其后的数年间,儿童的秩序是极特殊的,这个时期秩序感与儿童的关系就象鱼和水、房子与地基。事实上,儿童会以秩序感为中心,运用智慧,进行区分、类比的操作,将周围的事物加以内化。要是没有秩序的话,一切事物将产生混乱,儿童会因而失去方向感。所以,秩序必须存在于有准备的环境中的每一部分。
7、 与整个文化有连贯性 所谓"秩序存在于有准备的环境中的每一部分",就意味着秩序应包含于拓展儿童智慧的教材中。这种秩序可使儿童朝真实且正确的"工作"去努力,也就是儿童能真正认真地去进行"真实的生活"。能够独立专注于自己世界内活动的儿童,才能真正在下一个阶段的成人世界中活动。而秩序应表现?
有准备的环境"中与成人的文化世界相连贯。
附:蒙台梭利关于"生命与环境"关系的描述: "整个环境(颜色与光泽、形状的调和等,儿童周围的全部)具备了吸引儿童的性质这种情形与自然界中,花朵与鲜艳的颜色吸引昆虫来吸取藏在花朵中蜜一般" "这瞬间,儿童会用耳朵倾听最能刺激他活动欲的事物。就像在草原上的花朵会竭力以香气色泽来吸引昆虫,而昆虫为了生存也必须尽力去寻找花朵一般"----《童年的秘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7-8-2 12:15:55 | 只看该作者
活动讨论提纲:
概念理解:所谓有准备的环境,它不是直接告诉孩子有什么不一样,而是通过直接操作,不是灌输,不是希望通过集体教学将一种东西告诉孩子,更不是照抄照搬,而是在个别化的教学活动中实现。这往往存在教与不教之争。
讨论:蒙台梭利与传统教育的明显重要区别。

1.家庭环境(重点讨论)、教室环境、家长的角色(重点)、老师的角色
2.家庭中的教具操作:分为日常生活练习、感官、语言、数学、科学五大类,我们将重点讨论工作过程当中孩子安全的防范问题,如何准备材料;家庭中是不是一定要有专业的蒙氏教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7-8-2 23:37:3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 land 的帖子

环境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但是,究竟什么样的环境才是真正属于孩子

的环境?作为父母,应如何根据孩子的需要,在家里为孩子营造环境呢?这

是 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7-8-2 23:45:1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 land 的帖子

环境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但是,究竟什么样的环境才是真正属于孩子

的环境?作为父母,应如何根据孩子的需要,在家里为孩子营造环境呢?这

是 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7-8-2 23:45:59 | 只看该作者
我记得我看过一本百科全书,他这样解释哭:一个孩子背着书包去上学,这是他第一天上学,走到半路下雨了,路滑又摔了一跤,新裤子摔破了,书包也摔得老远,捡书包时发现书又掉进了水里,这时候一定是要哭的,因为哭会调节我们的情绪。这就是哭的意义。我们仅仅给哭一个概念。一个正常的心理环境应该是这样:孩子倒牛奶时不小心杯子掉到了地上;杯子破了;牛奶撒了一身;孩子惊慌失措地吓哭了。妈妈蹲下来,微笑着对孩子说:“杯子破了,牛奶撒了一身,吓了你一跳,是这样吗?”陪伴着孩子,让孩子哭一会儿,等孩子的情绪释放了,然后对孩子说:“可是下一次,我们就知道怎么做了,也不会被吓着了。你看,它帮助你知道了下一次该怎么办。”然后搂搂孩子。度过这样一个情绪状态又有妈妈在旁边支持一下,成长就开始了。这是一个成长的心理环境,温馨、健康、积极的心理环境。在0到5岁期间,心理环境对儿童来说是最主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7-8-4 21:40:29 | 只看该作者
我一眼望下去,心想,那出了一位高人啊,这么注重孩子的心理诉求。原为是悦悦妈妈,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7-8-11 17:25:49 | 只看该作者
提供以下资料让大家探讨问题:
新教育与旧教育的不同

科学的观察已经证明教育不是在于老师给予什么,教育是一种由个人自发地完成的自然历程;它必须由人直接从环境中得到经验,而不是籍着听讲就能获得的。老师的任务是准备一系列能引发文化活动的动机,传布于特别预备的环境中,而且避免让儿童受到强迫性的干扰。教师只能帮助使正在进行中的伟大工作继续进行,就像仆人帮助主人一样。如此,教师必然会看到人类心灵的展现,也能看到一种“新人”的出现。这种“新人”不是事件的牺牲者,而是具有清明的理想,能引导及塑造人类社会的未来的人。
教育的目的,在于了解如何协助儿童生命的正常发展。


--------玛丽娅。蒙特梭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7-8-11 17:26:11 | 只看该作者
儿童需要什么

1、        爱、关注和安全感;
2、        有被尊重的态度;
3、        有探索他自己世界的自由;
4、        处处建立合理而有弹性的规则,染孩子能欣然接受并容易遵循是很重要的;
5、        秩序井然的生活环境和规律的作息;
6、        大人诚恳的赞美和鼓励,可帮助孩子喜欢自己,他会因此承受自我的价值;
7、        与儿童的心相连,在生活中寻找每件事情去赞美他;
8、        与朋友互动享受与人相处之乐趣;
9、        有一个随时满足他的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8-7-26 16:58:25 | 只看该作者
很好的心得啊,学习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0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7-5 18:42 , Processed in 0.082070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