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2753|回复: 2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灌水] 菜鸟视野--应试教育不应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7-5 17:38: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去年公司安排菜鸟参加PMP认证认证,上网一搜,通过率70%左右,国人超过80%,感叹一下国人的应试能力。再搜经验,考试很难,考前需要看书三遍,晕。复习三月,一上考场,4小时题量,1小时完成,再做一遍,交卷,菜鸟快枪手本色不改。后悔中,这样的考试,复习一周足已。同是去年职称英语考试,未复习,2小时题量,45分钟完成,不让交卷(怕作弊),无聊1个多小时。一日偶然上论坛,不少人大骂职称英语考试题难。很是不解,我们不是很会应试吗?多年来应试教育下来居然连职称英语考试这样的放水考试都喊难?
       公司招人,看着千片一律的简历,实在看不出谁有亮点,面试,也看不出谁好谁坏,似乎都很差。郁闷,再也不想当面试官。
       工程硕士讲台上,看着下面哪些混学位的,你混你的,我讲我的。考试的时候,开卷,大家抄,还讨论,居然都还不会。也郁闷,自己是不是讲得太差?只好放水,自己当年也是混过学位的,何必呢。
       突然,明白了,原来应试能力强是老师的应试能力强,不是学生的。
       高考指挥棒下,做题只为高考,出了很多背多分,但是没有贝多芬。
   托福,GRE,老师厉害,高分多多。
   求职,没有老师强化复习,不会应付。
   工作,要独当一面,力不从心。
  应试教育下的学生竟然不会独立应试,不具有应试能力,悲哀。
   当今世界第1政治,经济,军事强国美国,提供多达50多种(门)的高考(如果算高考的话),其中最重要的应该是SATACT,偏偏这两门考试都是几乎不考知识,而是考性向能力的,有点象我国公务员考试的行政能力倾向测试。同时多达50多种(门)的高考要靠学生自己去选择。我们的高考是没有选择的,大家就只有去挤。
   教育的目的是应试,但是是应社会考试,即挣钱生存,而不是应付高考。
   小的时候,大人常说:大考大好耍,小考小好耍,不考不好耍。菜鸟基本上做到了(高考的头一天还出去下象棋)。但现在的学生大部分是大考不好耍,小考不好耍,不考也不好耍。如果能做到大考大好耍,小考小好耍,不考也好耍,同时又具备应试的内力,岂不是达到应试教育的最高境界。学成为玩的时候,不就是不考也好耍,不就打到这样的境界了吗?
  洋洋呀,爸爸已经到不了这个境界了,你能吗?


原文见本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34332977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25 金币 +25 收起 理由
zgl + 5 + 5 我很赞同。
hq1966 + 10 + 10  强人 有你这样的老师学生不用努力
一袋子宁静 + 10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7-7-5 18:23:15 | 只看该作者
沙发支持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7-7-5 18:34:58 | 只看该作者
第二张沙发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7-7-5 20:08:50 | 只看该作者
  
  以前不怕考试
  现在很怕考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7-7-5 21:08:59 | 只看该作者
应试 只是检测方法
如果成了学习的目的了,就问题大了哈
且不说国内的应试让娃娃没有了老美那种个性发展(n多选修课)的选择
最恼火的是学的这些离运用离实际太远
无助于人的身心、思想成长
=在 浪费娃娃的青春 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7-7-6 09:13:08 | 只看该作者
hq1966   2007-7-5 20:08   威望   +10    强人 有你这样的老师学生不用努力
hq1966   2007-7-5 20:08   金钱   +10    强人 有你这样的老师学生不用努力


还好我这样的老师也业余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7-7-6 09:15:0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八根儿 于 2007-7-5 21:08 发表
应试 只是检测方法
如果成了学习的目的了,就问题大了哈
且不说国内的应试让娃娃没有了老美那种个性发展(n多选修课)的选择
最恼火的是学的这些离运用离实际太远
无助于人的身心、思想成长
=在 浪费娃娃的 ...



其实问题所在是中国人口太多,而资源不足,和应试教育本身无关.如果到了共产主义社会,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07-7-6 17:50:00 | 只看该作者
转一段方帆博士关于美国应试教育的描述

用我自己做个例子吧:我教生物。
摆在我的学生面前的考试没有英语和数学科多,但有两个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是每年四月份的全州统考,那是要全州所有的学校公开排名次,在所有媒体公告的,所以人人都非常重视。哪一个老师教的班成绩在全州排名如何,一查就查得出来,校长给压力不算,家长和学生都知道这个老师教出来的班统考成绩不好,选课的时候就不选你的课,你的班没有人选,那就等着卷铺盖吧。(美国的高中是学分制,一个科目根据有多少学生选课决定开几个班。因此,比较重要的必修课,通常都开好几个班,由几个老师分别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希望上课的时间或者对教师的爱好程度来选择上谁教的课。)另外一个是十月份的SATII生物,这个是有点像中国的“高考”的试,因为大学要看学生这一科的成绩。

因为四月要全州统考,可是,生物教材那一千多页是无论如何教不完的(因为学期要到六月初才结束)。一些老师是能教多少教多少。我是根本扔开教材,用复习指导书加考古题,每天上课用一半的时间来操练做题目的方法,把学生练得看到题目问什么就知道答案,连看题目都省了,就算成功。

四月统考完了以后,五月就完全是“高考”复习,专门给学生做题目、评题目、改题目,让他们能在十月的SAT考试能考好。因为十月已经是新学期,他们不会有机会再学生物了,下一个学期的科学课可能是化学,可能是海洋科学或者物理。事实上,全校五月份基本是无法教书的,因为五月是AP考试的月份(就是大学预修科目考试啦!),AP考试可是比中国的高考难多了,有的学生选三四科AP的,每天睡觉的时间能保证四小时就不错了,那是自己压自己,疯狂读书,否则三、四科AP根本是啃不下来的。不过,啃AP的学生也跟大学竞争程度成正比,人口多的地区,学生自己不多啃几科AP,根本就进不了好大学;但是人口少的地区,谁会那么辛苦读AP呢?

美国的应试教育没有中国那么变态,但已经开始朝中国的方向发展了,尤其是人多竞争大的地区(如旧金山湾区)。在人少的地区,美国还是在进行快乐的“素质教育”的,因为大学的数目大概比学生的人数都多,而那些大学都是全世界的学生做梦都想进的名校。

私立学校基本是应试教育的天堂。旧金山比较有名的私立高中就那么几家,所有想进的学生,从幼儿园开始就训练如何考这种类型的入学试,到了初中毕业的时候,就很熟练了。

不过,美国毕竟人少,还没有造成全民应试的潮流。不过,现在“无一孩子落后”法案的通过,以学生的统考成绩来决定一间学校是否能存在下去,对所有教师的压力都非常大,因为假如连续两年学生的成绩没有达到联邦政府规定的进步幅度,学校就必须关门,从校长到老师到扫地的到保安都必须下岗。这种规定,对本来成绩比较差的学校威胁不太大,从20分进步到30分并不难;可是对于成绩好的学校就惨点了,要90分的学校也进步十分,基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7-7-6 21:52:3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07-7-6 09:15 发表



其实问题所在是中国人口太多,而资源不足,和应试教育本身无关.如果到了共产主义社会,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瞎说
人多就得让大多数成为失败者?!
人多就该教些完全无用只拿来考的“知识”?!

那被考试淘汰下来的娃娃咋办?!
都是没用的啦?!

俺觉得应试是短视、无能造成的哈,不能让娃娃身心、智力均衡 健全的成长,是在断送未来得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7-7-7 21:11:5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八根儿 于 2007-7-6 21:52 发表

瞎说
人多就得让大多数成为失败者?!
人多就该教些完全无用只拿来考的“知识”?!

那被考试淘汰下来的娃娃咋办?!
都是没用的啦?!

俺觉得应试是短视、无能造成的哈,不能让娃娃身心、智 ...



是资源不足让弱者竞争失败者
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怎么判断选择谁呢?
现在的大学扩招已经被人骂了.如果不高考,全部能上大学,大学生的质量怎么保证?
我们不能一方面骂高考,另一方面又骂大学扩招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7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7 14:04 , Processed in 0.191795 second(s), 3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