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行至水穷处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些对孩子的谎言:以爱的名义。。。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7-6-26 12:55:30 | 只看该作者
我爱你,我都是为你好
这样的原则,并没错。只是家长认为的“好”是什么?怎样才是对孩子“好”呢?这个值得思量。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行至水穷处 + 5 + 5 原则是原则,如何才是好的实施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7-6-26 12:59:3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行至水穷处 于 2007-6-26 12:48 发表

因为你父母的压力还不够沉重,所以没有把你压垮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生存压力加大,更多的父母却把握不好这个度了呢
用心良苦不代表方式就一定对啊。




我们应该是同一时代的人了。
关注你以往的帖子,可以看到你那慈爱的父亲的形象,看出你的家庭确实没有给你多大的压力。
——你是很幸福的!


我想,我的压力也不是很沉重,但是那时也够让我透不过气来。
因为经历过了,因为自己有切身的感受,所以
——在孩子身上,不会出现你上面提到的那些影子。我知道,你也一样!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行至水穷处 + 5 + 5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07-6-26 13:07:1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小小小鲸鱼 于 2007-6-26 12:55 发表
我爱你,我都是为你好
这样的原则,并没错。只是家长认为的“好”是什么?怎样才是对孩子“好”呢?这个值得思量。

爱是一个框,什么都可以往里装
就怕父母不面对自己自私的内心,用爱来包裹,以为把孩子扭曲成自己希望的方向,就是对他好了么?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小小小鲸鱼 + 10 + 10 不能断言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07-6-26 13:13:5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酌言 于 2007-6-26 12:59 发表




我们应该是同一时代的人了。
关注你以往的帖子,可以看到你那慈爱的父亲的形象,看出你的家庭确实没有给你多大的压力。
——你是很幸福的!


我想,我的压力也不是很沉重,但是那时也够让我透不过 ...

是呢。我也为我有比较宽松的父母而感到幸福。即使是这样的父母,也给我压力的。因为,在我们的传统观念里,我们总是父母自己孩子一体相承的。
我会为自己生活把握了,但是如果父亲说,我更愿意你走另一条路,我就会感觉很痛苦,因为我做不到他所说的那样。
我总想说服他,其实是想通过说服他,来给自己完美的借口。他未必就反对我,但是我总觉得,不完全达到他们的要求,是我做得不够好呢。。。

我的丈夫,是很孝顺的儿子,他能每年支付高额医药费给父母,能满足父母的很多意愿,通过金钱,但是,他不愿意和父母同住,不愿意好好的陪父母吃一顿饭,因为他的父母,从小就是打着他,逼着他,他们都是这样过来的,高考没考好,就是失败,婚姻没按他们的选择,就是不孝,一切一切,他们都觉得是为儿子好,儿子终于挣脱了,有了自己的路,但是内心,却没有了和父母的亲情的认同,只能作一个纯粹的孝子。。。

一个人的生活环境对一个人的理念真的影响很大的。所以我和丈夫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很多分歧。他是过分望子成龙的人,总有不切实际的希望。所幸的是,他还是信任我。我不能确定我一定就能教出多成功的孩子,但是我会注意,不能让孩子受到过多的压力和伤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7-6-26 13:18:4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行至水穷处 于 2007-6-26 13:07 发表

爱是一个框,什么都可以往里装
就怕父母不面对自己自私的内心,用爱来包裹,以为把孩子扭曲成自己希望的方向,就是对他好了么?

   小孩子是一张白纸,不懂画的父母可将白纸画成鬼画符,懂画的父母可将白纸绘成美丽的画。当然没有胆量和自信下笔的父母可保留一张白纸,也不失为一个好选择,省得变成污七抹黑的废纸。
    父母都是爱孩子,爱无错,错在父母要得法。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行至水穷处 + 5 + 5 未必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07-6-26 13:27:4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小小小鲸鱼 于 2007-6-26 13:18 发表

   小孩子是一张白纸,不懂画的父母可将白纸画成鬼画符,懂画的父母可将白纸绘成美丽的画。当然没有胆量和自信下笔的父母可保留一张白纸,也不失为一个好选择,省得变成污七抹黑的废纸。
    父母都是爱孩子 ...

父母都是爱孩子的,就是一个谎言
那些虐待孩子的,也是爱么,那些压制孩子的,也是爱么
爱是一种能力,不是说,你作了父母,就自然懂得了爱的

  父母大多分三类:一是懂教育又负责任的,一般孩子会成功;二是不懂教育又不负责任的,也有个别孩子会成功,苦难中出真知啊;三是不懂教育又负责任的父母,这样的父母最可怕,总是以爱孩子的名义来害孩子,往往会毁了孩子.
       对孩子的要求是什么?是为了自己的面子,还是为了孩子的成长?有没有因为父母的自私而逼迫孩子?对孩子造成伤害还自以为是?
    每个人都有心理伤痕,这种伤痕往往是童年的印记,每个不正常的行为都可以回朔童年的影响.我们真能给孩子一个完美的童年吗?会不会在不经意间已经带走了孩子的幸福?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青春已过 + 10 + 10 很深刻!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7-6-26 14:24:3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行至水穷处 于 2007-6-26 13:27 发表

父母都是爱孩子的,就是一个谎言
那些虐待孩子的,也是爱么,那些压制孩子的,也是爱么
爱是一种能力,不是说,你作了父母,就自然懂得了爱的

  父母大多分三类:一是懂教育又负责任的,一般孩子会成功;二是不懂教育又不负责任的,也有个别孩子会成功,苦难中出真知啊;三是不懂教育又负责任的父母,这样的父母最可怕,总是以爱孩子的名义来害孩子,往往会毁了孩子.
       对孩子的要求是什么?是为了自己的面子,还是为了孩子的成长?有没有因为父母的自私而逼迫孩子?对孩子造成伤害还自以为是?
    每个人都有心理伤痕,这种伤痕往往是童年的印记,每个不正常的行为都可以回朔童年的影响.我们真能给孩子一个完美的童年吗?会不会在不经意间已经带走了孩子的幸福?


爱是天性,不是能力。父母当然都是爱孩子的。(当然会有极个别的例子,比如父母亲本身的人格问题,没有爱)上升到能力,那就是教育了,懂教育和不懂教育的区别。
   但是,谁又知道别人懂不懂教育呢,每个孩子都不同,兴趣智力性格都大相径庭,只有孩子的父母懂得怎么引导自己的孩子,又怎能以自己的孩子来看别家的方法呢。不适于自家的未必不适于别家。
    每个人的经验来源不同,有些人可能因为自己的童年,而产生教育经验。有些人可能基于书本或其他善于教育的家长的经验而形成自己的原则。不能一杆子。还是那句话,自己的感受未必是别人的感受。人和人有不同。
   但是觉得:每个家长都应该坚持自己的方法,同时认同别人的方法,但决不照搬。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行至水穷处 + 5 + 5 爱和教育不是一回事。。。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7-6-26 14:29:54 | 只看该作者
爱孩子,就给孩子一些自由放飞的空间。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行至水穷处 + 5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07-6-26 14:31:4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小小小鲸鱼 于 2007-6-26 14:24 发表

爱是天性,不是能力。父母当然都是爱孩子的。(当然会有极个别的例子,比如父母亲本身的人格问题,没有爱)上升到能力,那就是教育了,懂教育和不懂教育的区别。
   但是,谁又知道别人懂不懂教育呢,每个孩 ...

父母当然是爱孩子的么?
      父爱和母爱是伟大的,这是整个人类不断繁衍并传递爱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渠道。但是,这远不是说,一个人有了孩子就自动成了好父母。
      有太多的例子说明了。有人埋怨孩子使他失去太多,有人以孩子来要挟婚姻,有人以孩子来作为借口,有人以孩子作为依赖,有人转嫁希望给孩子,更多的人,以爱的名义来虐待和压制孩子。。。
一个心理学家的话,我很认可:
  真爱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我们必须意识到这一点,并不断检讨和反省自己对待孩子的具体方式。“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是一个懒惰的逻辑,是父母们为自己开脱的最佳借口,假若你特别迷信这句话,你对待孩子的方式就一定需要检讨。

关于教育,同意各施各法,个别方法可以效仿,决没有固定的最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7-6-26 14:47:01 | 只看该作者
什么是爱,这是需要我们讨论的问题。如果搞清楚了什么是爱,我想我们爱小孩和家人和社会就会更加合理有效一些。

什么行为是真爱,什么行为是假爱

[ 本帖最后由 susan_1201 于 2007-6-26 14:4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4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7 13:56 , Processed in 0.129844 second(s), 3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