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
今天是来温哥华的第二天,醒来已经阳光灿烂。女主人Tina家有个后花园,不大,却栖息着很多种类的鸟。在上海不能见到的乌鸦(Crow)时时在头顶盘旋,飞翔时张开的羽翼让人感觉它的骄傲、张扬。
天空是那么蓝,连树叶的间隙透出的蓝也那么令人遐想;草地是那么绿,房子前面是一大片绿,很多孩子在那里玩耍。温哥华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她的浪漫,如天空的湛蓝;是她的悠闲,如草地的清绿。
早餐后去了RichmondCentre(购物中心),在那里可以看见世界各地的不同人种,而最多的是华人,所以没有一丝怯意。喝了这里的咖啡,和上海的味道没什么不同,不同的是坐在广场中心,看着不同肤色、不同国籍的男女老幼来来往往,被温哥华宽广的胸怀所感染,这是一个大气的城市,没有上海的喧闹、嘈杂,没有上海的市俗、偏见。
购物的环境很好,人们非常热情,脸上始终挂着微笑。小店里有各种品牌,价格却不斐,所以没有购物的欲望。让我兴奋的倒是走在宽宽的大街上,沐浴着午后的阳光,忘记一切烦恼,脚步因此而轻盈。路边的树木特别粗壮、高大,汽车(在中国属文物级的)从身后飞驰而去,好不羡慕他们的生活。
夜晚是如此静寂,仿佛能听到天空和大地的呼吸和心跳。也许是白天的贪玩,让我兴奋;也许是来自远方家人的牵挂,让我有些激动;更或许是对温哥华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让我迷恋,我失眠了。
7月4日
今天下午去了stalypark,这是一个靠海的公园。沿着长长的海岸线慢走,享受阳光和海风,真是惬意。海鸥双双对对在海面上来回飞翔,有时为争夺嘴里的小鱼互相争斗,这样的场景都让我羡慕不已,驻足观望了很久。
公园里人们的休闲方式更是一道道风景线。有的一家人在草地上打定位球,有的在海水里游泳、嬉戏,让我佩服他们的勇敢和坚强。一位年轻的金发妈妈,穿着一双旱冰鞋,推着一辆童车,行驶在小道上。童车里的幼儿自在地吮着奶嘴,微笑地看着妈妈。小道上还时时驶过一个个自行车队,年轻的男男女女全副武装非常专业的样子,使我不由自主地举起相机,把空间留给了他们。
空气里到处可以嗅到草地、野花、树叶散发出的清香。一路上看到的是一幢幢各具特色的花园洋房,各种色彩,有奶油黄、巧克力样的咖啡色、海一样的蓝、草一般的绿,还有白色、红色等等,应有尽有,你能想到的,你想不到的……。每家门前都有一小片草地,修整得非常整齐,种着各种小花,体现着主人的个性,也传达着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世界上最适合居住的地方是温哥华,真的没有错。她是我梦想的地方,只是我将是她永远的过客。
7月3日
今天去了vancouver的downtown,相当于上海的淮海路。我只匆匆地看了她一眼,便与她擦肩而过,但就只这轻轻一瞥,已在我心上留下了重重的印迹:蓝色的天空,蓝色的海面谱写着一曲浪漫的城市故事。我庆幸自己此时此刻是这个城市的一员,正在吟唱这首浪漫的歌曲。
7月5日
英语课上,那个叫marlily的犹太老师叽哩咕噜不知说了些什么,因为语速太快加上脑子里仅有的几个英语单词,我真的很茫然,索性看起了小说,伴着她的英语解说我倒是看得津津有味。
下午参观了温哥华的科技馆,和上海的科技馆比起来,那真是"大巫见小巫"。不大的地方,只零星地摆放了几台游戏机或是简单的积木,大多是五六岁的孩子在玩。唯一让我有兴趣的是他们用许多乐高玩具拼成的狮身人面像非常逼真,很多孩子围着它拍照。
我早早地出来,买了这里的巧克力冰淇淋,坐在街道的石凳上,眺望远处蓝色的洋面,耳边听到的是海风吹动树叶发出的沙沙声,这样的景,这样的人,这样的日子,让我对温哥华又增添了一份喜爱。
7月6日
每天我们都要乘坐公交车去学校。今天在车上目睹了两个细节,让我很有感触。一位轻年妇女推着一辆婴儿车上了公交,前排的两位乘客连忙起身,把椅子翻起来,很自然地空出了摆放婴儿车的位置。那位妇女会意地推车过去,微笑地在那个位置站立。整个过程没有一句言辞,只有眼神的交流和心灵的相通。这个细节让我非常感动。加拿大人的礼貌、文明已经成了习惯,是全体公民的自觉行为。
坐在车上经常听到叮叮的声音,开始不知道为什么,仔细观察后才发现是人们可以选择合适的地方下车,只要拉动窗子旁边的绳子,驾驶员就会在标有busstop的地方靠站,让乘客下车。这在中国是不可能做到的事。在我们看来,那根绳子好老土,但却告诉我们加拿大是个非常人性化的社会。还有比如上车的踏板几乎和地面是平行的,为了方便残疾人和推婴儿车的乘客上车。行人过马路可以按动路边的按钮,它会让你尽快通过。当你要过马路,所有正在开动的车辆都会停止而让你先走。
7月7日
班夫国家森林公园是加拿大景色最美的地方。今天一早,我们就乘车来到市中心,跟随当地的旅行团开始我们四天的游程。
因为车子出了故障,原先12点发车,结果到下午2点才开车。整个行程需要8个多小时。一路上都是盘山公路,公路修建得非常好。进山后,才发现什么叫做群山连绵,山连着山,满山的松树郁郁葱葱,山叠着山,此起彼伏,我们被大山包围着。看不到头的公路,看不完的山,山顶着天,天罩着山,白云一大片一大片,像棉絮被随意撕扯过粘贴在天空。
太阳透过云层从四面八方照射过来,山体忽明忽暗,呈现出强烈的层次感和立体感。渐渐地,太阳变成了红色,云朵也变成彩色,层层叠叠,好不壮观。
月亮升起来了,高高地挂在东方,日月同辉的景色也许只有在这里可以欣赏。中国人有句老话: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但在这里我没有伤感,只有惊叹。
历经了9个小时左右,终于到达下榻的旅馆。很多外国人马不停蹄地又去参加当地的酒会,而我们都乖巧地回房休息,养精蓄锐,准备明天的行程。酒吧里的音乐响得连房子都在震动,可以想象里面的热闹情景。东西方人的差异真的太大,无论是生活方式、情感交流、兴趣爱好都大相径庭。我想起车上的游戏,没有一个中国人参加,而来自巴西的一群年轻男孩很快就和其他女孩认识并混熟。难怪外国人艳遇多,和他们开放、开朗的性格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很有兴趣关注他们后面行程的发展,他们会是我日记中的角色吗?
7月9日
昨天因为玩得太累,加上回旅店的时间已经很晚了,所以就不想写。奇怪的是今天我也不想写。我细细地想了想,这两天看到的除了山还是山,闭上眼睛,在我头脑中保存的信息中反应的影像也是山。那些山里里外外堆积在一起,一座又一座,总也看不完,总也看不够。无论走到哪里,她都跟随着你,把你紧紧地拥抱在怀里。白云也厚厚实实,像帽子似的俏皮地戴在大山的头上,抬起头,向左望、向右望,看到的永远是群山慈祥、包容的微笑。
其实我知道不是我不想写,而是我不能写。语言在大山的重压下变得轻薄,文字在大山的柔情中变得枯竭。只能在心里记下她们的样子,用相机留下她们的永恒了。
班夫国家森林公园是加拿大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世界第三大森林公园。沿着连绵起伏的洛基山脉,懂得生活的加拿大人把家安在了山上,从此这里有了著名的洛基小镇。人们每天都可以享受大山赋予他们的爱,让这里的人拥有和大山一样宽广的胸怀,谦逊的美德和热情的言行。他们是真正懂得生活、热爱生活的人。
山里的天气就像魔术师变戏法一样,突然下起了雨。雨点很大,随着风斜劈在车窗上,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再看山峰,都躲进了厚厚的云层,雾气缭绕,只有山的轮廓,但是远处的山峦仍然清晰可见,最奇怪的是远山上还顶着太阳,光芒照射在山顶发出亮光,比近处的山更清楚动人,好像看到海市蜃楼,让人仿佛沉浸在梦中。原来雨中的山峦更迷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