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2618|回复: 2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全慧升家庭教育手册”与“成长之路”之比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6-17 23:08: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全慧升家庭教育手册”与“成长之路——洋洋的现状及上学前的初步规划”

看了这位家长的帖子,感觉家长的确是一位“有心人”。但从专业的角度评价,还有许多欠缺。现在我把“全慧升家庭教育手册”有关内容与“成长之路——洋洋的现状及上学前的初步规划”进行比较,希望能对这位家长的家庭教育有所帮助,也希望各位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注:“全慧升家庭教育手册”是根据美国有关的家庭教育内容编写的。比对时请注意中美之间不同的文化、历史和社会背景。)

--------------洋洋的现状及上学前的初步规划------------------

洋洋610日满的4岁,很可惜,他1岁到3岁的发展状态我没有记录,看来我这个项目经理在前4年没当好。现在只有凭记忆来回顾。
       似乎洋洋是10个月左右开始有意识说话的,他把钱包说成买,把球拍说成拍。不到两岁,已经认识不少字和并会数数,开始纠正到处存在的错字(主要是小没有钩)。2岁到3岁对数数特别感兴趣。3岁半的时候对写字入迷。


4
岁的状态:

1.
数学:已掌握数字的含义,10以内加减乘除,多位数的概念,负数的概念和加减。进退位的加减还很熟练。认识时钟,星期以及月份等概念,时间观念较强
2.
语文:认识不少字,具体字数不详,知道偏旁的概念,可以简单的阅读,会写字。没有系统学习拼音。
3.
英语:具体水平不详,只知道会不少单词,可以看懂简单的碟子。
4.
其他:对音乐有节拍感。对画画只喜欢钩线条,不喜欢涂色。知识面比较丰富。运动能力不是很好。在陌生人面前较腼腆。生活能力较差。玩耍方式比较特别,喜欢找出事物的因果关系。爱学习,做事专心。
初步规划的原则:
1.
加强优势。
2.
超前学习。我本人应该说是超前学习的受益者。
3.
玩中学,学中玩
4.
多锻炼。
初步的规划:
1.
数学是他的优势之一,应该大力的加强,在上学前至少应该完成小学一年级的数学课程学习,这个目标不难,争取完成小学二年级的数学课程。
2.
语文是他的另一个优势项目。本来的打算是让他多认字,暂时不学拼音,但是最近得到一些反馈是小学默认入学前就会拼音(汗)。没办法,只好先教拼音。争取在上学前可以独立的进行较复杂的阅读。
3.
英语:虽然我在外企工作,但说实话,如何学好英语却没有经验。只有尽力而为了。这部分规划需要更新。
4.
运动:现在他在学轮滑,但效果不好,要求他坚持下去。还要想一些其他的办法才行。
5.
钢琴:犹豫中。
6.
生活能力和性格培养:小时候老人带得太多,现在是我们自己带,争取能有些改变,还要多带他参加一些活动。


--------------全慧升家庭教育手册--------------

启蒙期达标核对单

核对项目
1 概念开发
2 身体发育、健康和安全
3 语言、阅读和写字
4 社交和情感开发


    你的孩子达标了吗?这个简单的问题会以其它的方式让有理性的成人感到迷惑。是的,每个孩子都是特殊的和独一的,并按照自己的步伐发展,但在此存在着特定的、多数教育者和专家认同的并在学校成长、发展和成功起关键作用的一套技能和知识。设计这些核对单是帮你观察孩子身体、交际、情感和认知的发展。核对单包括你和孩子做事和玩耍时的提示和获得幼儿园教育成功的重要事项。它适用于4-5岁的儿童。其中许多标准不能用于3岁或更小的儿童。开始之前请你记住:
1. 你是孩子的第一位和最重要的老师。
2. 每天当你们一起交谈、玩耍和做事时,你的孩子都在学习。
3. 达标就是年龄、个人发展和经历的结合。
4. 你的孩子将以自己的步伐成长,然而你的参与会有力地促进达标。
5. 你的孩子将通过行动学习。
6. 游戏是学习的精华部分。你的孩子在潜心于有趣活动时会学得最好。


第一部分 概念开发

你的孩子:
1. 识别和(或者)说出颜色吗?
2. 根据颜色或形状搭配或分类吗?
3. 参加美术和音乐活动吗?
4. 理解“里和外、上和下、前和后”诸如此类的概念吗?
5. 知道“头、肩、膝盖”等等这些身体部位吗?
6. 画一张有头、身体、胳膊和腿的自画像吗?
7. 证明有好奇、持久和探索的行为吗?


给家长的提示:
1. 提供适合年龄的、需要思考的玩具。这包括猜谜、积木和分类玩具。
2. 保存家里的纸片、盒子和其它物品,用于创造性的体验。
3. 数数家里各处物品,例如桌上的盘子和叉子、袋子里的饼干。
4. 说说这样的话来和你的孩子玩玩游戏,“把球放在椅子上。”“把水槽下面的壶拿来。” 玩玩“西蒙说”。例如:西蒙说“把手放在脚下。”西蒙说“把脚放在头上。”


第二部分 数字概念开发

你的孩子:
1. 根据型号、形状或颜色分门别类吗?
2. 用较大的、较小的或最重的词语来显示比较吗?
3. 比较各组玩具的大小吗?
4. 正确地数出4-10的物品吗?
5. 显示对时间流逝的理解吗?


数字概念的开发——分类、排序、计数和时空关系——直接关系到孩子在学校完成数学任务的能力和未来的生活。帮助孩子有信心去处理计数任务是很重要的。

给家长的提示:
1. 让孩子布置餐桌(“我们需要多少叉子?”“我们需要多少把椅子?”)
2. 提供摆放食品的机会。
3. 提供比较物品的机会。
4. 建立一个亲自照料的常规。
5. 提供玩耍的物品或玩具。


第三部分 身体发展

你的孩子:
1. 搭积木吗?
2. 用剪刀剪东西吗?
3. 设法系鞋带吗?
4. 喜欢在户外跑跑、跳跳、攀爬这样的运动吗?
5. 拿住一枝蜡笔或画笔吗?
6. 骑三轮车吗?
7. 拍皮球吗?

儿童需要身体技巧去获得在学校的成功。每天都应该提供锻炼那些大大小小肌肉的机会。

给家长的提示:
1. 带孩子在户外器材上运动。
2. 给孩子自己穿衣服的时间。
3. 让孩子体验剪刀,例如从杂志上剪图片。
4. 给孩子使用蜡笔、画笔、铅笔和钢笔的机会。
5. 给孩子尝试拍球、骑车和跳绳的机会。


第四部分 健康和安全

你的孩子:
1. 有一套铺床、个人卫生(如,刷牙、洗澡)和用餐的常规和作息表吗?
2. 有良好的习惯吗?(如,用勺子吃饭、咀嚼时闭住嘴、打喷嚏时捂住鼻子和嘴、便后和饭前洗手)
3. 遵守简单的安全规则吗?
4. 定期看医生和牙医吗?
5. 食用健康食品吗?

“如果孩子准备完成学业,必须满足卫生、保健和营养的基本需求。”

给家长的提示:
1. 确保孩子得到定期的最新的医疗检查。
2. 提醒孩子休息和固定就寝时间。
3. 记住看牙医和定时刷牙。
4. 提供孩子锻炼的机会。
5. 教孩子游泳或上游泳课。
6. 示范和鼓励健康饮食并限制无营养食品。
7. 教会简单的安全规则(如,火灾、交通、骑车、毒药)。
8. 注意照看孩子并消除室内室外的危险隐患。
9. 练习紧急时使用911和进行家庭防火演练。
10. 警告孩子来自陌生人和药品的危险。


第五部分 语言

你的孩子:
1. 用句子交谈吗?
2. 理解你说明的一到二个事情吗?
3. 使用描述性的语言吗?(那是一座带有圆窗户的高大建筑。)
4. 使用简单对话性的语句吗?
5. 演唱或背诵托儿所的诗歌吗?
6. 使用包含2个或更多单独想法的句子吗?
7. 扮演、创作和编辑儿歌和故事吗?
8. 谈论每天的经历吗?
9. 提问有关周围事物如何运转吗?
10. 表达的想法能让他人理解吗?
11. 叙述或复述故事吗?

听、说、读、写——语言能力的开发对于学业的成功和未来的生活是至关重要的,它关系到在学校学习的每一件事情。当分享孩子的想法和经历时家长可以通过倾听支持语言能力的发展。

给家长的提示:
1. 和孩子谈论他感兴趣的事情。
2. 使用含有超过一个答案的问句:“你想到什么了?”“你觉得怎么样?”
3. 玩押韵的游戏。
4. 让孩子知道他说的话是重要的。你通过倾听做这件事情。
5. 弯下腰来显示你的兴趣。
6. 鼓励家庭的其他成员倾听。
7. 通过提问和建议鼓励孩子发展和分享想法。


第六部分 阅读

你的孩子:
1. 喜欢得到一本书作为礼物吗?
2. 有许多自己的书并有专门的地方保存吗?
3. 认识自己的印刷体名字吗?
4. 向你读故事和诗词吗?(例如,和你分享在学校学的诗词和故事;朗读或扮演他读的书。)
5. 设法读出每天的所见所闻吗?(例如,街道的路牌,商店的招牌,食品的包装盒,报纸,杂志,电视广告)
6. 设法谈论或复述在学校听到的故事和诗词吗?
7. 设法和你一起阅读重复多遍的故事或句子中的精彩片段吗?
8. 看你阅读吗?(书、杂志、信、报纸、处方等等)
9. 熟记一些托儿所的诗词吗?
10. 靠看照片假装阅读吗?

给孩子读书是一件快乐有趣的事。它应当成为日常家庭生活的一部分。这是帮助孩子学习阅读最重要的方法。

给家长的提示:
1. 给孩子提供多种多样的书籍,包括幼儿诗词和童话。
2. 给孩子办一张借书卡。
3. 给孩子一个专门放书的地方。
4. 把书当作礼物送给孩子。
5. 把读书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6. 提供广泛的阅读材料。(杂志、报纸)
7. 接受孩子的“假装阅读”。
8. 解释周围的印刷物(标志、食品包装盒、餐厅)。
9. 反复地给孩子读他喜欢的故事。
10. 允许孩子选择他喜欢听的故事。
11. 唱家庭歌曲(老迈克唐纳、The ltsy、Bitsy 蜘蛛等等)


第七部分 写

你的孩子:
1. 设法写字、涂涂画画吗?
2. 有一套纸、铅笔、画笔吗?
3. 喜欢收到你和他人的便条吗?
4. 要你向人写便条吗?
5. 使用粉笔和磁性字母吗?
6. 尝试写自己的名字吗?
7. 当写字(潦草书写语句)时尝试发明自己的拼写吗?
8. 看你书写(例如,便条、处方、目录、信件、备忘录)吗?


要当一名熟练的终身的作家,孩子们在开始处理书写的时候需要鼓励和支持。他们玩耍书写就象玩耍阅读一样。孩子们经过各种不同的书写发展阶段。这些阶段包括乱写、画画和假装书写。

给家长的提示:
1. 给孩子提供材料(例如,彩色粉笔、铅笔、纸张)和书写的空间。
2. 注视孩子能做的事情。
3. 给孩子一个展示书写成果的地方。
4. 书写时观察孩子。
5. 回答孩子有关书写的问题。
6. 接受孩子的尝试和错误(例如,潦草的书写、乱画、字母表的混淆)。
7. 在孩子的房间或其它房间给目标标签做记号。
8. 让孩子看你书写。
9. 鼓励孩子给你读书或写字。
10. 给孩子磁性字母,练习摆放自己的名字和他想知道的单词。
11. 鼓励孩子给单词(例如,购物清单、提示便条、留言、标记、故事)发明自己的拼写。


特别提示:记住给孩子书写的信息和内容做出反应,不管它表面上看上去象什么。书写不仅仅是复制。把提供书写机会当作家庭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你会让孩子对书写一直有兴趣和兴奋。

第八部分 交际和情感发展

你的孩子:
1. 当生气或受挫时用词语解决问题吗?
2. 说 “请”“谢谢你”“对不起” 这样的话吗?
3. 当知道做错时尝试新的做法吗?
4. 为他自己做些事情吗?(例如,自己穿衣服,整理玩具和物品,保管自己的卫生用具。)
5. 成功地轮流和分享吗?
6. 与伙伴融洽互动并交了朋友吗?
7. 需要时求助吗?
8. 做事彻底吗?(例如,完成一幅画,搭建积木或模块)
9. 当指明方向时坚持到底吗?
10. 遵守规则、限制和惯例吗?
11. 和大人相处融洽吗?
12. 尊重他人的权利、财物和感情吗?

孩子们必须为上学做好交际方面的准备。不管在操场或学前班教室,父母可以让其成为群体的一分子,帮其做好入学的准备。孩子们需要知道如何依次排队、折中妥协、接近熟悉的孩子、服从权威(校长和老师)和对他人一般要友善。

给家长的提示:
1. 记住:约束就是教他如何做人胜于惩罚他的错误举止。
2. 记住:时刻关爱孩子并让他知道你所厌恶的错误举止。
3. 对孩子有高的且现实的期待,理解孩子的局限。
4. 让孩子确切地知道所受的期待。
5. 尊重孩子和他人并作个好榜样。
6. 积极运用称赞和鼓励。毫无保留地承认孩子的诚实努力。
7. 让孩子知道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
8. 经常地表露对孩子的爱。
9. 给予拥抱和微笑,一起共度好时光。
10. 帮孩子找到表现感情的词语。
11. 让孩子知道所有的感情都是美好的。
12. 孩子做事正确的时候告诉他。
13. 参与孩子每天对衣服、穿戴的选择,无论何时有可能就关心他的个人需求。
14. 告诉孩子你上学校时有趣的事情。
15. 当孩子不成功的时候,鼓励他尝试新的做法并支持他。
16. 给孩子提供与其他孩子相处的机会,例如参加游戏小组、去图书馆的故事会或在公园玩耍。
17. 描述孩子能够解决与其他人争执的方法。
18. 向孩子展示如何作朋友。
19. 示范“请、谢谢、对不起”这些词语的用法。
20. 让孩子担负一些家务的小责任(铺床、拣玩具、倒垃圾、照看宠物、在院子里帮忙)。让孩子知道因为负责你就尊重他。


——————————————
指点江山——全慧升之道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5 收起 理由
hq1966 + 10 + 1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7-6-18 10:57:2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学习学习.
以前是老人带的孩子,有些地方不足.正在培养中.
成长之路我已经写了几篇,而且还会写下去,可以在本论坛看,也可以到我的博客,欢迎指导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q1966 + 5 + 5
行至水穷处 + 5 + 5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7-6-18 11:57:1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 jiangying 的帖子

不用谢,我昨天晚上已经看了你的博客,有些新的想法我会及时提出来的,让我们一起关注孩子的健康和快乐吧!


——————————————
指点江山——全慧升之道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5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q1966 + 5 + 5
行至水穷处 + 5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7-6-18 12:19:50 | 只看该作者
全总发的手册标准是说泛泛之谈吧?

如果设定这些标准来品评一个孩子,犹如做月饼,卡模子。

每个孩子的个性不同,发展的状况也不同,环境不同,为何要用一个标准来定位?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hq1966 + 5 + 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7-6-18 12:57:0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前车之鉴 于 2007-6-18 12:19 发表
全总发的手册标准是说泛泛之谈吧?

如果设定这些标准来品评一个孩子,犹如做月饼,卡模子。

每个孩子的个性不同,发展的状况也不同,环境不同,为何要用一个标准来定位?


个性化应该是在标准化基础上发展.世界的未来是标准化的未来.
标准不好,可以改进,但不要轻易否认标准化的好处.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hq1966 + 5 + 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7-6-18 14:21:29 | 只看该作者
好啊,小孩子的标准是大人来定,按照世界级别的标准化来定好了。。
不是说标准不好,凡事当然是有原则的,个性的发展需要共性的要求嘛。
我只是提醒某些家长,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不是一个模式构建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hq1966 + 5 + 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7-6-18 17:42:36 | 只看该作者
  
  孩子之间发育是不均衡的
  每个孩子的各项能力发展也可能是不均衡的

  标准只有少许参考意义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5 收起 理由
行至水穷处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7-6-18 20:15:3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hq1966 于 2007-6-18 17:42 发表
  
  孩子之间发育是不均衡的
  每个孩子的各项能力发展也可能是不均衡的

  标准只有少许参考意义

参考也不是完全没意义的呢
记得我们孩子小的时候,每次去体检,医生都有一份详细的表格,就是多少对应怎么发展的标准,甚至对智育发展也有严格的衡量指标,有一套所谓的检验程序。
其实我们也清楚,标准是死的,人是活的,但是我们总希望有些客观的东西给我们作参照物呢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hq1966 + 5 + 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7-6-18 21:37:37 | 只看该作者
关于教育的标准和个性化

看了各位的观点,都是很有道理的。以下是我的观点:

1、教育需要标准吗?答案绝对是肯定的。没有标准的教育,就象一辆没有方向盘的汽车,其结果是不言而喻的。
2、教育需要个性化吗?答案绝对也是肯定的。教育儿童与产品制造是不同的,前者需要根据孩子的智力、性格以及其它特点开展“因材施教”,这是教育界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后者则被严格地控制在允许的误差范围之内。
3、如何处理教育的标准和个性化之间的关系?这就象演奏一场交响乐。乐谱已经指定了,如同教育的标准;如何来演奏就象是教育的个性化。一流的乐团会把乐曲演绎得出神入化,二流的乐队只能演奏得是貌合神离。

把“全慧升家庭教育手册”当作标准也好,当作参考也罢,一百位家长会有一百种做法,关键是要依据各地区和各个家庭的不同的条件进行取舍,建立一套符合自身特点的家庭教育策略和技能。

——————————————
指点江山——全慧升之道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hq1966 + 5 + 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7-6-18 21:39:0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全慧升 于 2007-6-18 21:37 发表
关于教育的标准和个性化

看了各位的观点,都是很有道理的。以下是我的观点:

1、教育需要标准吗?答案绝对是肯定的。没有标准的教育,就象一辆没有方向盘的汽车,其结果是不言而喻的。
2、教育需要个性化 ...

标准和个性化没有矛盾
可是总宣扬全慧升,有广告之嫌哦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hq1966 + 5 + 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7 06:13 , Processed in 0.198560 second(s), 4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