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507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 (转贴) 孩子构建自己的八大法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5-10 16:15: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孩子建构自己的8大法则:
1.
工作法则
儿童是通过工作把内在的需要与精神的愉悦进行通合,形成内心成熟、精神行为模式等。
儿童的工作就是为了工作本身,需要通过重复的工作发展起:
a)思维形式;
b)解决问题的图式,即解决问题的行为结构;
c)意志力儿童没有发展起对工作的兴趣,就不知道工作。
2。独立的法则

除非儿童发生退化倾向,否则,儿童一定会尽力追求独立。
退化倾向的发生有以下4种原因:
a)出生创伤
b)成长的机会和工作的机会被剥夺
c)有不安全感,包括对物质、人、环境的不安全感
d)器质性病变
3。心智的法则:心智--心理和智慧

引发儿童对事物的兴趣,以全人格投入的兴趣。儿童主要运用这种集中注意的能力来发展她的新人格,积累新的经验和知识。儿童需要重复工作,重复发现。
4。意志的法则
意志成长的3个阶段是:
a)抑制:抑制对物质的要求,抑制对妈妈的需要
b)自发的选择:自发的选择工作
c)顺从:顺从于真理,而不是顺从于个人。
5。智能发展的法则:智能--智慧的能力,指技术方面

包括思维的能力,分析、组合事物的能力等等。包括:

a)反射式:事物反射在她身上

b)组合式:事物特点组合在一起

c)再生式

一个“刺激”作用于一个“个体”身上,而这个“个体”带有她自有的“思维图式”,这样,就产生一个“结果”。上面的“刺激”产生“结果”的过程,包括“同化”“顺应”两个形式。当新出现的“刺激”能够适合已有的“思维图式”时,就是出现了“同化”效应;而如果不包含在所有已有的“思维图式”中,儿童就会放弃已有的“思维图式”,产生“顺应”,这时,儿童智能的发展就会出现质变。

关于给予“刺激”,最好是一半是儿童能够“同化”的,一半是儿童需要“顺应”的。
6。想像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儿童会发现自己的能力,并重复工作。这两条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心智发展起来以后,否则,过早发展想象力,儿童就会神游。同时,这两条的发展,也是宰已有经验基础上进行的。这两种能力,是儿童与环境交互作用中,在心智发展的基础上发展的。是儿童天生就有,只是我们帮助儿童发现的。
7。情绪与精神生活发展
8。儿童成长的阶段性

蒙氏、皮亚杰、弗洛伊德对儿童成长划分的阶段都是不同的。我们关键要理解的,是儿童成长是有阶段性的。


教育不能使儿童超越她成长的阶段,超越了,就会出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1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2:29 , Processed in 0.072064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