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225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杜斯福侦探集(初稿,有待修改、请在空白处增加图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5-1 23:13: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杜斯福侦探集(初稿,有待修改、请在空白处增加图片)
广东省云浮市云师附属小学四(2)班 杜东鸿
一、杜斯福与他的任务
1.二零零七年四月,我在中国广东省云浮市读书,参加少儿记者活动,经朋友介绍。我与人合租翠玉区二二一号公寓。
同住宅区人叫杜斯福,他与我一样大小、身高,目光有神,他好像有特别功能似的,一眼就看出我去过阳江市闸坡旅游,并知道我住在哪里。真神啊!
2、 奇离案
一次,我与他去九星级宾馆,老板说:“你采访就来访,不许动花园的一块砖,那可是200年的文物啊!”“你骗人!”杜斯福说。“东瓜,不,杜东,我以后叫你东瓜吧,这样顺口一点,那老板骗人,因为200年前中国根本没有水泥。”杜斯福的小声说话让我暗暗赞叹他。“那我以后叫你“狮子吧。我们接着去了邮票房,这里邮票各式各样,接着,警察来封锁所有出入口,原来是几张价钱高大200万人民币的邮票被盗。
3、高速侦破
凶手已经逃跑了,从通风没逃了,他叫王东树是北京人。杜斯福对警察说道,“小孩,你在说笑吧!”“不,我是认真的!不过邮票不在凶手手中,而是在寄给河北的一封信中,现在凶手逃离了。








看,是他,快追上,杜东,我俩去!”我马上跟着杜斯福所指
  方向冲去。    


不一会儿,罪犯被我抓到,杜斯福说:“一开始,我看见通风口的门摇来摇去,罪犯是从这逃出去的,因为他过于匆忙,所以在通风口旁留下手印,被我发现指纹,而那封信在罪犯的手包里,手包放在树下。”你真聪明,小家伙我看赞赏你,但你知道邮票在哪里?“就在那封信里。”警察说,“不,在邮票中间。”杜斯福果断地说。在中国我们上了电视、报纸都说我们是黄金伙伴,有的说我们是少年侦探队,有人还报名进我们团呢!
二、福探团成立
杜斯福只选了三个,一个叫黄财文是一名学生。另一个叫叶高才,也是学生。
福探团成员:杜斯福:     杜东:  
      黄财文:     叶高才: 
  1、又一奇案
我们又好几个月没接到案子,大家都无精打采地坐在地上。一个电话响使我们兴奋起来,是一个案子。几个金钻牌手机被盗。
被盗现场:


警察搜了一栋的人,杜斯福也没有结果。杜斯福与我们几人来到现场,当场发现了藏在深处的不是人的指纹,难道有人利用动物去盗东西?一栋楼有了处有动物,王大叔的混血狗,叶小姐的小猴和李大伯的小猫。“是叶小姐盗了,手机在叶小姐家!”杜斯福当众人面前大声叫道。“因为只有小猴才有指纹,”“没有啊,冤枉啊!叶小姐也叫道,”走,我们侦探队去搜!““好”叶高才同意了。果然在床底我们找到了二部手机。



叶小姐只好认了。我们又破了一案。

2、乔装灵法
人“我们已经出了名,很多人认出我们,我们很难找证据了,怎么办?”叶高才问我们“乔装!”从杜斯福品各出几个字。黄财文艺工作者 了快速出门口去买假发、真空面具、假牙。。。。。。
(待续)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1 收起 理由
水澹澹兮生烟 + 1 和本帖主题不符合,请自己删掉可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7-5-3 22:14:24 | 只看该作者

成功育儿的十五个原则

第一部分   怎样跟孩子打交道
原则1  宝宝也是人,把孩子看做有独立思想和能力的人(科学育儿的基本原则)
  要教育孩子,首先要了解孩子;要了解孩子,首先要尊重孩子。这是每一个家长都应该融会贯通的育儿思想。每一个家长都希望给宝宝最好的呵护,但是我们常常只是从自己的愿望出发,而不顾孩子的感受,好心办错事的例子屡见不鲜。
  我们怎样才能真正了解宝宝的思想和能力?
  一、学会观察。家长应该做个有心人,在琐碎的生活中,有意识地、自觉地、观察和熟悉自己的宝宝,必要时还应该做点笔记,记下孩子生动的表现。
  二、学会等待。遇到宝宝的各种表现,不要急于下结论,而应该静下心来等一等,看看事情会怎样发展,宝宝会怎样反应,把问题真正搞清楚再加以处理。
  三、要学会引导和尝试。孩子每天的生活都是他们成长的阶梯,他们确实需要家长的陪伴和帮助,但他们又是能动的,具有相当的思想和能力应付生活的挑战,家长既不能把孩子丢在一边越俎代庖,也不能放弃引导和鼓励的职责。
  四、尊重和理解孩子的感觉。我们要学会从孩子的角度考察问题,应该设身处地地体会孩子的感受和反应,要学会理解和尊重他们的选择。
  五、放弃固有的观念和权威感。孩子今天的成长是为了适应未来的生活,而且他们的能力每一天都会有新的进步,家长切忌执迷于固有的经验和观念,而且不能盲目地认定自己的选择就一定比孩子高明,其实我们能从孩子身上学到很多的东西,即使是刚刚出生的婴儿。

原则2   心有灵犀   用和谐的方式跟宝宝交流
  孩子是在交流中学会生活的,是在交流中成长和发展的。假如缺乏足够的亲子交流,孩子较少从家长那里学到间接经验,心智就得不到充分地发展,心理上也很可能陷入孤独和失落的泥潭。交流是重要的,交流的方式也同样重要,它必须是互动的,是家长和宝宝之间情感和思维的沟通。我们不可能总是理解宝宝,就像孩子也不总是理解我们一样,但只要家长建立起亲子交流的意识,养成了良好的交流习惯,我们很快就会发现跟宝宝交流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孩子跟我们是多么的默契。
  交流不是你叫我学,良好和谐的交流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孩子有需要时我们应该合理的帮助。慈爱的眼神、温柔的抚摸、真心的鼓励可以滋养宝宝稚嫩的心田,循循的引导、具体的示范、耐心的讲解和恰如其分的帮助可以让宝宝逐渐学会生活的技能和本领。
  二、孩子的感受和思想我们愿意体会和倾听。他是不是快乐,遇到了什么困难,家长要设身处地的去体会,他的探索、努力以及闪现的智慧火花需要家长用心灵去倾听。
  三、我们的技能和经验要具体形象地给孩子演示。家长要经常像宝宝的同龄伙伴一样参与到他的游戏和生活中去,让他可以放松自然地学到本领。
  四、我们的照顾应该注意尺度做到恰如其分。既不能越俎代庖过度保护,完全忽略孩子的能力,又不能敷衍马虎疏于呵护,任凭孩子蒙受身心挫折。宝宝努力跳一跳就能做到的事情,应该放手让他尝试着去做,宝宝根本无法独立完成的必要活动,家长必须及时帮助。
  五、我们进行限制和命令时一定要让孩子理解。不同大小的宝宝认识世界的水平不同,但都有独特的理解方式,尽管他们无法完全理解所谓的社会行为规范,但只要他感到合理而且能过适应,就会欣然接受限制,服从命令听指挥。
  从心灵沟通到心有灵犀,我们要经常问自己下面的问题:宝宝的小脑袋在想什么呢?他这样的表现是想告诉我什么呢?我们对他的要求合理么?我们的帮助会不会太少或太多?我们对宝宝的爱有没有让他感受到呢?

原则3   亲子之交   跟孩子做平等的好朋友
  每一个人都有被尊重的需要,宝贝也不例外,因为他们也有独立的人格。
  我们常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话原本千真万确,但许多家长在教养宝宝的过程中更多的想到的是传道、授业、解惑,却忘记了我们不仅仅应该是孩子的良师,跟应该做孩子的益友。家长需要时时提醒自己,我们是孩子最早的朋友,而且要做最好的朋友。
  他每时每刻都在体味家长的态度和情绪,而且明察秋毫的本领简直可以用神奇来形容,大人的声音、表情、心跳、呼吸,乃至报他的姿势和肌肉的紧张程度,都在宝宝搜索分析的范围之中。家长紧张会令宝宝不安,家长不满会让宝宝感到委屈,家长温柔平静的对待宝宝他就感到满足和轻松。
  君子之交讲究真诚,亲子之交讲究平等。所谓平等,既不能处处顺着宝宝让他高高在上,也不能强行限制和管教把他至于控制之下。高高在上的宝宝因为很少经受挑战和真正的磨练,心理和智力的发展都将趋于落后。在压力中逆来顺受的孩子因为心灵的能量得不到有效的释放,常常会发生心理障碍,创伤性遭受破坏的同事很容易伴发行为问题。
  说说不难,要做到家确实不易,以下几点建议供家长参考:
  一、认真学习了解宝宝的年龄特点
  二、细心观察发现宝宝的个性特点
  三、时时反省家长与宝宝交往的行为和结果
  四、不断协调亲子之间的需求和矛盾
  五、游戏时努力跟孩子玩成一片
  六、安静时多跟宝宝谈谈心

第二部分  怎样照顾孩子的生活
原则4  营养靠吃不靠补 (保护吃的乐趣是获得均衡营养的前提)
  孩子有先天的本领,他们知道饿也知道饱,而且还能自然而然地根据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恰当地选择合适的食物。小宝宝在吃的问题上出了偏差,很多时候是因为家长进行了不合理的干预。
  要给孩子提供多种多样的食物,从各种食物的搭配组合中调整营养的均衡,这是科学喂养的根本。只有在特殊情况下,食物中暂时供给不足才可以用少量的营养及作为补充,而且每种营养剂补多少,要根据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综合分析,家长切忌本末倒置,随意给孩子进补。
  吃,对孩子来说不仅是一种生存的需要,而且本身就是一种能力,还伴随着深刻的心理感受;吃,更是一场游戏,充满了乐趣。家长一定要保护孩子吃的乐趣,让宝宝在轻松快乐的感受中获得均衡的营养,为此,应该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相信孩子的判断能力,他们知道什么时候要吃,吃多少算饱,不要总希望孩子多吃
  二、尊重孩子选择的权利,家长不要总是指手划脚,而应该让孩子在选择中提高进食的兴趣和能力。
  三、理解孩子把进食当作游戏的特点,给他一定的自由空间,允许宝宝在吃饭过程中稍稍放松一会儿。
  四、鼓励孩子主动尝试,让他自己动手,充分享受自我服务的乐趣。
  五、给孩子准备足够的品种供他选择,要允许他挑选食物,不吃个别品种没问题,关键是不能拒绝整类食物。
  六、给孩子适当的引导和示范,帮助他逐渐掌握动手吃饭和使用勺子、筷子的本领。
  七、吃饭时间要控制,并适当地限制额外活动,让孩子理解吃饭时间不应该玩儿游戏。
  八、让孩子参与饭前准备和饭后收拾,既能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又可增加进食的乐趣。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10 收起 理由
水澹澹兮生烟 + 10 谢谢分享,请单独发贴比较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7-5-6 00:41:43 | 只看该作者
原则5  小事见精神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让孩子受益终生
  三四岁之前是宝宝养成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宝宝的每一个举动都会产生一个结果,这个结果反馈回来,促使宝宝维持或者改变行为方式,这样一个过程不断重复,印刻在孩子的脑子里渐渐就会形成习惯。养成习惯需要相对长期的过程,但习惯一旦形成改起来可就难了。同一种行为不断重复,在大脑中渐渐形成固定的神经回路,这种反应模式就会固定下来,难以甚至无法改变。家长一定要从小注意,防止宝宝养成坏习惯。
  良好的习惯可以让孩子受益终身,不良的恶习惯则会贻害孩子一生。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对宝宝进行早期教育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家长必须高度重视并从以下几个方面付诸行动。
  一、积极鼓励和夸奖宝宝良好的行为。
  二、对孩子的不良表现进行一贯的冷淡或限制。
  三、以身作则为宝宝树立模仿的榜样。
  四、请孩子监督检查家长的坏习惯。
  五、有意识地引导和培养宝宝良好的行为模式。
  

第三部分  怎样保护孩子的健康
  家长需要及时准确地发现孩子的健康问题,既不能指鹿为马也不能疏忽大意。万一遇到问题必须科学适度地进行处理,帮助孩子渡过难关。随着孩子渐渐长大,我们应该交给他们自己掌握识别和地域危险的本领。
原则6  防患于未然  预防伤害和问题并把它们消灭在么萌芽中
  小孩子不会述说自己的痛苦,天大的问题如果家长不去理会,孩子也只能默默的忍受。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忽视了重要的问题,有时会给孩子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培养人绝不像制造产品,没有返工重来的可能,因此家长需要牢牢树立一个观念,就是事先努力预防并把可能出现的问题消灭在萌芽中。
  小孩子生病具有发病急、变化快、症状不典型的特点,家长必须事先学习有关疾病的知识,做到预防为主有备而无患。但除非你是医生,否则无论读了多少书都不能自己给宝宝做诊断,也不能擅自治疗处理。家长首先要做一个“症状”的发现者,孩子有什么异常表现,哪些地方跟过去明显不同都必须高度重视,为此一定要做个有心人。为此特别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认真学习有关儿童疾病和不良行为的知识。
  二、有意识地观察和了解自己宝宝的特点。
  三、对待特殊的情况和表现做好书面纪录。
  四、请教专家鉴别问题的性质。
  五、不要害怕孩子经历挫折但一定及时处理。
  六、区别对待不同的问题,既不小题大做也不得过且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1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7 03:11 , Processed in 0.091313 second(s), 3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