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4622|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学探讨] 专家倡导读经书称小学语文课本都是垃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4-28 11:39: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学语文课本都是垃圾”
        “全球读经推广第一人”王财贵莅穗语惊四座
        -新快报记者 陈红艳 实习生 廖银洁/文图
        “小学语文课本都是垃圾,你的小孩成不了天才,就是因为你没有教他听古乐、诵古书。”历时13年、走访全球多个国家免费演讲一千多场、只为“读经之声遍闻城野,文化之国再造不远”的台湾学者王财贵,于4月26日晚来到广州,以“全球读经推广第一人”的身份向国学爱好者“授经”。在会后接受本报专访时,王财贵剖析了当前三大“经典”事件,对于丹表示声援。
        王财贵发言:“最高级的教材是“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第二级是“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第三级是唐诗、宋词、古文;第四级是《三字经》等;最低级、最没有用的就是小学语文课本。”他指出:“小学语文课本是用完就要丢掉的,是垃圾。现在的语文教育不是开发潜能,而是让孩子没了聪明头脑。要为孩子一生谋划,父母与教师就不要问孩子要不要读经,而是毫不犹豫地让他读经。王财贵是“由浅入深”学习规律的破坏者,“启蒙教材越高深越好”这一“异端邪说”,是他演讲的内容之一。他指出,13岁以下是吸纳文化知识的时期,大人要用这13年让孩子学习中国古代文化。
        用什么样的教材好呢?王财贵认为:“不选择经典,就有可能选择低俗。因此,与其教孩子唐诗、诸子百家,不如让他学四书五经,尤其是学《论语》。”他解释道,四书五经学会了,其他东西学起来就心领神会。
        “王蜜”
        口称“活菩萨”磕头行大礼
        在演讲结束后,一大帮“王蜜”(拥护者)围在王财贵身旁继续探讨国学。这时,来自九龙树国学馆的孙老师对着讲台上的王说:王教授,我觉得您就是推广中华传统文化的‘活菩萨’,我很崇拜您,我给您行大礼了。”
        话音未落,他就双掌合十,双膝跪在了地上,朝着王财贵博士深深一拜,王博士赶紧起身将其扶起。看来,国学“粉丝”也很疯狂。
        “王黑”
        中途急退场出声“反批判”
        王财贵在广州得到的并非全为礼遇。与“王迷”相映成趣的是,部分“王黑”(反对者)中途退场。
        在演讲结束后,记者现场采访了不少教师、家长,大家对他的讲学核心褒贬不一。黄石小学的一位老师对其批判小学语文课本的观点进行了“反批判”:“他的说法太偏激了!比如说,唐朝文化繁荣,诗人辈出,几乎每个人都熟读四书五经,但也不见得每个人都是圣才。用白话文进行小学语文教育是文化发展的结果,把小学语文课本说得一文不值,绝对不可取。”
        不少家长也表露了同样看法:让孩子适当诵读国学经典肯定有益,但也不能将这些吹得神乎其神,不然不太现实。一位学生家长有些担心:“谁敢什么都不教,让孩子只读经?在高考制度不变的情况下,估计极少有家长拿自己的孩子做这样的实验。”
        有教师分析指出,“王氏读经”在广州并不是所有人都“买账”,是基于广州人务实的性格。而且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要获取精神食粮,也不一定要选《论语》、《孟子》这些书籍。
        王财贵:牟宗三的入室弟子
        王财贵,博士,台中师范学院语教系教授、华山书院院长、台湾汉学教育协会理事长、全球儿童读经教育首倡者。著名国学大师牟宗三的入室弟子。1994年,王财贵在台湾发起青少年读经运动,倡导教育从读经开始,主张利用13岁以前人生记忆的黄金时期,读诵中国文化乃至世界一切文化的经典,提升文化修养,以健全的人格、道德和智慧投身于社会。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jenniferchina + 10 + 1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7-4-28 13:29:0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7-4-28 14:35:5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mayavati 于 2007-4-28 13:29 发表
呵呵,多谢转贴。

这位记者不知道我们的专业术语不叫“王蜜”,我们自称“王”宫“贵”族,我们都是“财”迷和“贵”员啊。

王老师说得不错啊,现在的小学课本,就是“随读随扫”的东西,如果不用垃圾比 ...



哈哈哈哈哈哈哈,还有概括段落大意,一直认为这个是最能把好孩子教傻的部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jenniferchina + 10 + 10 纯粹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7-4-28 15:07:27 | 只看该作者
把小学语文课本说得一文不值,绝对不可取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jenniferchina + 10 + 10 欢迎不同意见,请提出自己的论据!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7-4-28 17:08:01 | 只看该作者
现在的小学语文课本怎么样不太清楚,毕竟已经二十来年没接触了,而且女儿尚小,还没上小学。但是就个人而言,上了十几年的学,我最讨厌的是语文,我永远都捉摸不透那些作者字里行间的意思,也不知道怎么写作文才算好,可考试往往都考这些。对我而言,语文远没有数理化简单,没有数理化来得有趣。可惜,象微积分、线性代数在生活中很少用到,也就是说学好数理化,除了考大学的概率大一点,对生活一点用都没有,除非去搞数理化专业。
我很害怕女儿长大了,问我有关语文的问题,我肯定答不出来。现在跟着女儿一起读论语,好好补补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7-4-28 20:07:2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7-4-29 02:47:0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mayavati 于 2007-4-28 20:07 发表
我现在在所在城市的中文学校做儿童读经课程的志愿导读老师。我看到孩子们的语文课用的是和国内同样的人教版课本。我们不是说教材中的内容是有多么低俗,而是完全不值得专门去“教”。现在孩子们上课要学习这些东 ...

同意。

真的很佩服斑竹能够力行去为周围的孩子们去做。向你学习!!我现在在教女儿背楞严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0-7-3 04:05:15 | 只看该作者
教材是让孩子们精读的学习资料,是孩子们在最宝贵的、一去不复返的的童年中成长的养分,孩子们就是在这一阶段储蓄、涵养他们一生中将会需要的生命资源,如果不给他们最精选的教材、最有价值的文化,怎么能对得起他们渴求成长的心灵。
这话说得太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0-7-3 09:13:41 | 只看该作者
孩子的记忆真的很好,理解力也好,儿子一年级背的朱自清的《春》、《荷塘月色》等,没想到他一年的考试写作,都套用着,改用着里面的词句,可说是活脱脱的现学现用,所以我非常支持读经的观点,在小的时候就应学经典的,孩子的时间太宝贵了,我的孩子天天在家只读10分钟的经,学校的晨读课,统一跟老师读课本,背的好流利,但是,我真感到时间的可惜,要是每天能一起读经该有多好,有氛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0-7-3 09:14:33 | 只看该作者
孩子的记忆真的很好,理解力也好,儿子一年级背的朱自清的《春》、《荷塘月色》等,没想到他一年的考试写作,都套用着,改用着里面的词句,可说是活脱脱的现学现用,所以我非常支持读经的观点,在小的时候就应学经典的,孩子的时间太宝贵了,我的孩子天天在家只读10分钟的经,学校的晨读课,统一跟老师读课本,背的好流利,但是,我真感到时间的可惜,要是每天能一起读经该有多好,有氛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2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9:41 , Processed in 0.090185 second(s), 3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