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5235|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科学探索者丛书(全套16本)礼品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4-9 02:29: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科学探索者丛书(全套16本)
  • 作者:(美)帕迪利亚(Padilla,M.J) 主编,胡跃明 等译
  • 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7-1-1
  • ISBN:9787533869373
  • 字数:
  • 印次:10
  • 版次:2
  • 纸张:胶版纸


定价347元

江湖包快递价295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7-4-9 02:34:05 | 只看该作者
从美国引进的7—9年级理科综合教材。它是根据美国历史上第一部科学教育的国家标准--《美国科学教育标准》,为培养21世纪的人才需要,组织美国数百位大学教师、几十位中学教师合作创作的一部巨著。除被美国4200所中学选作教材外,还被世界20多个发达国家引进出版。它是目前世界上最优秀的初中理科综合教材。

作者介绍


主编Michael J. Padilla博士是《美国科学教育标准》作者,同时还担任美国最权威的科学组织——美国国家科学基金(National Science Fund)的主席。请登陆美国乔治亚大学网站,查看作者简历:

http://www.coe.uga.edu/clase/staff.html

作者英文简历:

Michael J. Padilla is Director of Educator Partnerships at The College of Education and serves as the Executive Director of the UGA Center for Latino Achievement and Success in Education. He also is the current President of the National Science Teachers Association (NSTA). Dr. Padilla is a professor and served as a department chair in the Department of Science Education at 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 for five years. Dr. Padilla has taught science in middle and secondary schools and has expertise in middle grades teacher education. He served as one of the writers of the U.S. National Science Education Standards, released in 1996. He has extensive leadership experience, having served as the principal investigator (PI) on three NSF and numerous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grants. Dr. Padilla was recognized as the Aderhold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in the College of Education and was a 1998 recipient of The Walter B. Hill Award for Distinguished Achievement in Public Service at 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



媒体评论:

《中国教育报》

    这套丛书理念先进,内容设计安排合理,读来引人入胜、诱人深思,尤其能培养科学探索的兴趣和科学探索能力,甚至在培养人文素质方面也是极为难得的中学生课外读物。比如《地表的演变》一书“岩石和风化”部分,开头是“探索”题:“起泡有多快”,共有三个让学生动手实验的题目,本部分的教学就这样开始了。过程当中有“阅读指南”、“阅读提示”、“想一想”、“试一试”、“身边的科学”、“技能试验”、“辩论”等教学环节,都是由学生主动参与而完成的,过程中充满了探索和发现的乐趣。该书是以平等的姿态,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进入科学探索者的行列,在养成学生探索兴趣、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和培养研究性学习能力上有行之有效的办法。正如中国科学院数学所研究员胡作玄所言:这是一套“活教材”,有利于培养头脑灵活、活用科学技能的人才。   

   中国科普作协会员副理事长王直华在座谈会上谈到,该书在科学与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与历史的结合上达到了“圆融”的境界,学生在学习科学课的同时,不知不觉也提高了人文素养、提高了文化修养。这才是培养真正合格的科学探索者的办法。   

   来自北京海淀教师进修学校的科学课老师裴群讲到,海淀区在进行课程改革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借鉴了这套丛书的评价体系,出了期末试卷,专家评估组与学生对这套试卷的评价很高,大家都认为这套丛书为学生学习科学开辟了广阔的天地。有一些题目,虽然学生没有做对,但对这些题目非常感兴趣。这说明他们已经进入了探索状态。学生们感到真正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研究,其乐无穷。中科院数学所研究员胡作玄还谈到,科学知识是死的,科学是不断发展的、有许多不确定性。把科学课的重点放在传授科学知识上,不如把重点放在培养科学探索的兴趣、方法和探索能力上。该书重视的就是方法与能力,应该是我国科学课老师目前的最佳参考用书。   
  
    “科学探索者丛书”是根据美国第一部科学教育的国家标准《美国科学教育标准》、针对21世纪人才培养计划而编写的、在美国本土50个洲4200所学校普遍使用的综合理科教材。主编Padilla博士是美国乔治亚大教育科学系的教授,是美国中学科学教育方面的权威,是美国国家科学教育课程标准中心的作者,负责编写国家科学课程标准。   

    该丛书与我国新课程标准相匹配。丛书共16册,包括《运动、力与能量》《地球上的水》《声与光》《电与磁》《天文学》《化学反应》《物质构成》《环境科学》《从细菌到植物》《细胞与遗传》《动物》《人体生理卫生》《地球内部》《地表的演变》《天气与气候》《科学探究》,涉及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并处处洋溢着人文智慧的光芒和探索的魅力。


《人民日报》 (2006-04-09 第08版)

《科学探究》是“科学探索者”丛书的第16本,2004年首次由培生公司出版,2006年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中文本。   承接前15本的编写风格与写作指导思想,本书的体例与前15本基本一致,仍然以能力的训练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同时强调基本科学知识,特别是科学理念的呈现。在内容方面,大多是国内所未曾见过的。   本书原书名为the natur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直译应当是科学技术的本质。科学的本质一词在我国的《国家科学课程标准》中,是作为科学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提出的,但在现有的教科书中,还未发现有相关的具体内容。这也许是和我们对于其内含不太清楚有关。   按作者的观点,所谓科学的本质,应当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科学及科学探究、科学家的工作、技术与工程。而三大类别下还有更具体的分类。从具体内容看,作者在编写时,很明显是从现代社会中与科学技术有关的两大职业的专业人员,即科学家与工程师,所应当具有的基本素养与职业技能的角度进行的。概括地说,本书是从科学是什么和如何进行科学研究(包括科学的含义、科学的特征、科学研究的意义、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过程以及与科学有关的职业)、科学家的通用语言(计量系统、数学工具、信息处理技能以及实验安全)来介绍与科学有关的内容;又从技术的含义、技术的价值以及如何进行技术设计等方面介绍工程技术人员所需的素养与基本技能。   应当指出的是,本书的一些内容,如科学探究、绘制图表等,都是课程标准所提倡、国内教育界已十分流行的概念,本书则给出了更为深入、更为科学的描述;有些则是我们所不重视的(如测量系统),或不熟悉的(如工程与技术设计的基本方法与过程,其实此知识在课程标准中已作出要求),本书的内容可以给我们以启示。更重要的是,作为一本全面系统介绍科学技术的意义和以科学技术为职业的人员所需具备的基本素养与专业技能的教科书,可以算是作为世界头号科技大国的美国目前培养未来科技人才的一个基本的教育模式。   从这个意义说,本书对于以科教兴国为基本国策的我国,无疑具有借鉴意义。 《人民日报》 (2006-04-09 第08版)

科学探索者--从细菌到植物.jpg (653.5 KB, 下载次数: 0)

科学探索者--从细菌到植物.jpg

科学探索者——地表的演变.jpg (138.47 KB, 下载次数: 0)

科学探索者——地表的演变.jpg

科学探索者--地球上的水.jpg (131.9 KB, 下载次数: 0)

科学探索者--地球上的水.jpg

科学探索者——电与磁.jpg (719.74 KB, 下载次数: 0)

科学探索者——电与磁.jpg

科学探索者——动物.jpg (624.02 KB, 下载次数: 0)

科学探索者——动物.jpg

科学探索者--化学反应.jpg (978.21 KB, 下载次数: 0)

科学探索者--化学反应.jpg

科学探索者--环境科学.jpg (143.3 KB, 下载次数: 0)

科学探索者--环境科学.jpg

科学探索者——科学探究.jpg (93.79 KB, 下载次数: 0)

科学探索者——科学探究.jpg

科学探索者——人体生理卫生.jpg (670.27 KB, 下载次数: 0)

科学探索者——人体生理卫生.jpg

科学探索者--声与光.jpg (156.66 KB, 下载次数: 0)

科学探索者--声与光.jpg

科学探索者——天气与气候.jpg (122.22 KB, 下载次数: 0)

科学探索者——天气与气候.jpg

科学探索者--天文学.jpg (659.12 KB, 下载次数: 0)

科学探索者--天文学.jpg

科学探索者--细胞与遗传.jpg (558.23 KB, 下载次数: 0)

科学探索者--细胞与遗传.jpg

科学探索者——运动力与能量.jpg (867.46 KB, 下载次数: 0)

科学探索者——运动力与能量.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7-4-9 02:34:26 | 只看该作者
内容提要
自然选择的过程是这样的:一个生物种群中的生物个体具有不同的特性;那些具有最能适应环境特性的生物个体常常最易身生存和繁衍;它们的后代继承了前辈的遗传特性,因此,能继续成功地繁殖后代;经过一代又一代的进化,具有良好生物遗传特性的生物个体得到了繁衍,而那些不能适应环境变化的生物个体就很难生存和繁衍;随着时间的推移,不适应环境的生物就从生物种群中逐步消失。


作者简介


编辑推荐
“科学探索者”美国最权威的研究性学习教材。美国中学普遍选用的综合理科教材。新课标、新观念、新学法的最佳参考用书。全套15册:运动、力与能量;地球上的水;声与光;电与磁;天文学;化学反应;物质构成;环境科学;从细菌到植物;细胞与遗传;动物;人体生理卫生;地球内部;地表的演变;天气与气候。探索科学奥秘,指导研究性学习,知识能力方法并重,动手动脑趣味无穷。增生教育集团原版,20余个发达国家选用的教材。


目录
走近科学:保护沙漠野生动物
第一章 生物种群与群落
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
第二节 与数学的综合:研究生物种群
第三节 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第二章 生态系统与生物群落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
第二节 与化学的综合:物质循环
第三节 生物地理学
第四节 地球上的生物群落
第五节 群落演替
第三章 生物资源
第一节 环境问题
第二节 森林与渔场
第三节 生物多样性
第四节 与健康科学的综合:寻找新药
第四章 土地与土壤资源
第一节 土地与土壤的保护
第二节 固体垃圾
第三节 与化学的综合:有害垃圾
第五章 空气与水资源
第一节 大气污染
第二节 水供给
第三节 与技术科学的综合:寻找解决污染的方法
第六章 能源
第一节 化石燃料
第二节 可再生能源
第三节 与物理学的综合:核能
第四节 节约能源
综合探索:非洲雨林
参考资料
技能手册
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测量
科学研究
理性思维
信息处理
绘制图表
附录:实验室安全守则
索引
致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7-4-9 02:34:50 | 只看该作者
内容提要
在16世纪末以前,人们并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观察细胞,甚至还没有人知道细胞的存在。直到1590年左右,显微镜的发明使人们观察到非常小的物体。显微镜的发明使人们发现和认识细胞成为可能。当我们进入细胞以后,一个又大又圆的物体就跃入眼帘。这就是细胞核,细胞的“大脑”。你可以把细胞核看成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它指挥着细胞的一切活动。

作者简介



编辑推荐
“科学探索者”美国最权威的研究性学习教材。美国中学普遍选用的综合理科教材。新课标、新观念、新学法的最佳参考用书。全套15册:运动、力与能量;地球上的水;声与光;电与磁;天文学;化学反应;物质构成;环境科学;从细菌到植物;细胞与遗传;动物;人体生理卫生;地球内部;地表的演变;天气与气候。探索科学奥秘,指导研究性学习,知识能力方法并重,动手动脑趣味无穷。增生教育集团原版,20余个发达国家选用的教材。

目录
走近科学:揭开细胞的奥秘
第一章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第一节 细胞的发现
第二节 观察细胞的内部结构
第三节 与化学的综合:构成细胞的化合物
第四节 细胞与环境
第二章 细胞的活动与能量
第一节 光合作用
第二节 呼吸作用
第三节 细胞分裂
第四节 与健康科学的综合:癌症
第三章 遗传学:一门关于遗传的科学
第一节 孟德尔的研究与发现
第二节 与数学的综合:遗传学与概率
第三节 细胞与遗传
第四节 与DNA的链接
第四章 现代遗传学
第一节 人类的遗传
第二节 人类的遗传病
第三节 与技术科学的综合:遗传学的进展
第五章 演化简史
第一节 达尔文的航海历程
第二节 与地球科学的综合:化石记录
第三节 关于演化的其他证据
综合探索:
狗——人类忠实的朋友
参考资料
技能手册
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动物测量
科学研究
理性思维
信息处理
绘制图表
附录A:实验室安全守则
附录B:显微镜使用指南
索引
致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7-4-9 02:35:12 | 只看该作者
内容提要
本书分为五章,主要内容包括走进科学:亚马逊雨林的新发现、海绵动物、腔肠动物和蠕虫、动物与数学的综合:对称性、海绵动物和腔肠动物、蠕虫、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和棘皮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昆虫、与物理学的综合:昆虫的声音、棘皮动物、鱼类、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脊椎动物、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与地球科学的综合、鸟类和哺乳动物、鸟类、与物理学的综合:鸟类飞行的物理学原理、哺乳动物、哺乳动物的多样性、动物行为、动物的行为表现、行为模式、与化学的综合:化学信息交流、综合探索、丝绸的奥秘、学习参考、技能手册、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动物测量、科学研究、理性思维、信息处理、绘制图表、附录A:实验室安全守则、索引、致谢。

作者简介



编辑推荐
“科学探索者”美国最权威的研究性学习教材。美国中学普遍选用的综合理科教材。新课标、新观念、新学法的最佳参考用书。全套15册:运动、力与能量;地球上的水;声与光;电与磁;天文学;化学反应;物质构成;环境科学;从细菌到植物;细胞与遗传;动物;人体生理卫生;地球内部;地表的演变;天气与气候。探索科学奥秘,指导研究性学习,知识能力方法并重,动手动脑趣味无穷。增生教育集团原版,20余个发达国家选用的教材。

目录
走进科学:亚马逊雨林的新发现
第一章 海绵动物、腔肠动物和蠕虫
第一节 动物
第二节 与数学的综合:对称性
第三节 海绵动物和腔肠动物
第四节 蠕虫
第二章 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和棘皮动物
第一节 软体动物
第二节 节肢动物
第三节 昆虫
第四节 与物理学的综合:昆虫的声音
第五节 棘皮动物
第三章 鱼类、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第一节 脊椎动物
第二节 鱼类
第三节 两栖动物
第四节 爬行动物
第五节 与地球科学的综合
第四章 鸟类和哺乳动物
第一节 鸟类
第二节 与物理学的综合:鸟类飞行的物理学原理
第三节 哺乳动物
第四节 哺乳动物的多样性
第五章 动物行为
第一节 动物的行为表现
第二节 行为模式
第三节 与化学的综合:化学信息交流
综合探索:
丝绸的奥秘
学习参考
技能手册
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动物测量
科学研究
理性思维
信息处理
绘制图表
附录A:实验室安全守则
索引
致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7-4-9 02:35:31 | 只看该作者
内容提要
珍妮·露正在观测的是太阳系中最远行星之外的天体,它是一个环绕太阳的由几百万块冰石碎片组成的环。露和她的合作者戴维·朱伊特是在1992年首次发现这些天体的。由岩石组成的冥王星是这个环中最大的天体,这个环称为柯伊伯带。冥王星和其他大约3000个天体一起穿越太空行进,露和朱伊特将这些天体称为小冥王星群。在柯伊伯带中,有一些天体会逃离出来,并向太阳靠拢。太阳的炽热使它们发亮而变成彗星。

作者简介



编辑推荐
“科学探索者”美国最权威的研究性学习教材。美国中学普遍选用的综合理科教材。新课标、新观念、新学法的最佳参考用书。全套15册:运动、力与能量;地球上的水;声与光;电与磁;天文学;化学反应;物质构成;环境科学;从细菌到植物;细胞与遗传;动物;人体生理卫生;地球内部;地表的演变;天气与气候。探索科学奥秘,指导研究性学习,知识能力方法并重,动手动脑趣味无穷。增生教育集团原版,20余个发达国家选用的教材。

目录
走近科学:搜寻彗星之家
第一章 地球、月球和太阳
第一节 太空中的地球
第二节 相、食和潮汐
第三节 与技术科学的综合:火箭和卫星
第四节 地球卫星——月球
第二章 太阳系
第一节 观测太阳系
第二节 太阳
第三节 内行星
第四节 外行星
第五节 彗星、小行星和流星
第六节 与生命科学的综合:地球以外还有生命吗
第三章 恒星、星系和宇宙
第一节 与物理学的综合:现代天文学的工具
第二节 恒星的特征
第三节 恒星的寿命
第四节 恒星系统和星系
第五节 宇宙的历史
综合探索:火星之旅
参考部分
技能手册
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动手测量
科学研究
理性思维
信息处理
绘制图表
附录A:实验室安全守则
附录B:星图
索引
致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7-4-9 02:35:57 | 只看该作者
内容提要
本书内容包括:走近科学:声震;波;声音;电磁波;光;跨学科探索:电影的魔力;学科探索;探索活动;技能实验室;生活实验室;跨学科探索……





作者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内容包括:走近科学:声震;波;声音;电磁波;光;跨学科探索:电影的魔力;学科探索;探索活动;技能实验室;生活实验室;跨学科探索……






目录
走近科学:声震
第一章 波
第二章 声音
第三章 电磁波
第四章 光
跨学科探索:电影的魔力
参才资料
技能手册
学科探索
探索活动
技能实验室
生活实验室
跨学科探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07-4-9 02:36:17 | 只看该作者
内容提要
如果想把汽车吊起来,你需要什么样的吊钩呢?用轮船上的铁锚吗?虽然铁锚很像一只巨大的钓鱼钩,可以起吊重物,但实际上,废物场内用于搬动废旧汽车的起重机并没有钩子,它们使用电磁铁。
想象一下乘坐一列不接触地面滑行的列车飞驶的情景,你感觉不到来自铁轨的振动,听不到车轮碰撞发出的噪声,在列车以每小时400千米的速度直奔旅程的终点时,你只要舒坦地坐着就可以了。

作者简介



编辑推荐
“科学探索者”美国最权威的研究性学习教材。美国中学普遍选用的综合理科教材。新课标、新观念、新学法的最佳参考用书。全套15册:运动、力与能量;地球上的水;声与光;电与磁;天文学;化学反应;物质构成;环境科学;从细菌到植物;细胞与遗传;动物;人体生理卫生;地球内部;地表的演变;天气与气候。探索科学奥秘,指导研究性学习,知识能力方法并重,动手动脑趣味无穷。增生教育集团原版,20余个发达国家选用的教材。


目录
科近科学:太空电器工程师
第一章 磁和电磁学
第一节 磁的性质
第二节 与地球科学的综合:磁性的地球
第三节 电流和磁场
第四节 电磁铁
第二章 电荷和电流
第一节 电荷和静电
第二节 电路的测量
第三节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第三章 电和磁做功
第一节 电磁和运动
第二节 电流的产生
第三节 电力的应用
第四节 与化学的综合:电池
第四章 电子学
第一节 电子信号与半导体
第二节 电子通信
第三节 电子计算机
综合探索:爱迪生天才的——发明家
参考资料
技能手册
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动手测量
科学研究
理性思维
信息处理
绘制图表
附录:实验室安全守则
索引
致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7-4-9 02:36:37 | 只看该作者
内容提要
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每个人们都要运输大量的化学危险品。这些危险品有的有毒,有的易燃,有的甚至易爆,但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又离不开这些物质,甚至运输这些危险品的汽车也少不了这些物质。化工部门认为危险品的运输是安全的,几乎没有任何问题,但公共健康部门的官员很担心万一发生事故,这些物质将会污染环境,严惩时还会威胁人类生命。那么怎样才能安全运输这些危险品呢?

作者简介



编辑推荐
“科学探索者”美国最权威的研究性学习教材。美国中学普遍选用的综合理科教材。新课标、新观念、新学法的最佳参考用书。全套15册:运动、力与能量;地球上的水;声与光;电与磁;天文学;化学反应;物质构成;环境科学;从细菌到植物;细胞与遗传;动物;人体生理卫生;地球内部;地表的演变;天气与气候。探索科学奥秘,指导研究性学习,知识能力方法并重,动手动脑趣味无穷。增生教育集团原版,20余个发达国家选用的教材。

目录
走近科学:拯救臭氧层
第一章 化学反应
第一节 物质及其变化
第二节 描述化学反应
第三节 控制化学反应
第四节 与健康科学的综合:火与用火安全
第二章 原子和化学键
第一节 原子的内部
第二节 元素周期表中的原子
第三节 离子键
第四节 共价键
第五节 与地球科学的综合:晶体化学
第三章 酸、碱和溶液
第一节 溶液中的反应
第二节 酸和碱的描述
第三节 酸、碱溶液
第四节 与生命科学的综合:消化和pH
第四章 探索材料
第一节 聚合物和复合材料
第二节 与技术科学的综合:金属和合金
第三节 陶瓷和玻璃
第四节 放射性元素
综合探索:面点的种类与制作
参考资料
技能手册
科学思考
动物测量
科学研究
理性思维
信息处理
绘制图表
附录A:实验室安全守则
附录B:实验室天平的使用
附录C:化学元素表
附录D:元素周期表
索引
致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7-4-9 02:37:31 | 只看该作者
内容提要
美国最权威的研究性学习教材。
美国中学普遍选用的综合理科教材,新课标、新观念、新学法的最佳参考书。
本书让你探索科学奥秘、指导研究性的学习、知识能力方法并重、动手动脑趣味无穷。

编辑推荐
探索科学奥秘;
指导研究性学习;
知识能力方法并重;
动手动脑趣味无穷。

目录
走近科学:超级发明家
第1章 科学的本质
第1节 像科学家那样思考
第2节 科学探究
第3节 学习科学的意义
第4节 从事科学事业
第2章 科学家的工作
第1节 测量——科学家的通用语言
第2节 与数学的综合:数学与科学
第3节 科学图表
第4节 科学实验中的安全常识
第3章 工程与技术
第1节 技术的涵义
第2节 技术设计的基本方法
第3节 技术与社会
跨学科探索:机器人——人类的好帮手
参考资料
技能手册
像科学家那样思考
动手测量
科学研究
技术设计
绘制图表
数学复习
阅读技能
附录A:实验室安全守则
附录B:显微镜使用指南
附录C:天平使用指南
索引
活动
学科探索
每章课题(贯穿整章的探索活动)
第一章 这肯定正确吗
第二章 设计和制作比例模型
第三章 设计和制作一把椅子

科学探索者——科学探究1.jpg (80.81 KB, 下载次数: 0)

科学探索者——科学探究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5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0 23:25 , Processed in 0.130206 second(s), 2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