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楼主 |
发表于 2007-4-9 02:34:05
|
只看该作者
从美国引进的7—9年级理科综合教材。它是根据美国历史上第一部科学教育的国家标准--《美国科学教育标准》,为培养21世纪的人才需要,组织美国数百位大学教师、几十位中学教师合作创作的一部巨著。除被美国4200所中学选作教材外,还被世界20多个发达国家引进出版。它是目前世界上最优秀的初中理科综合教材。
作者介绍
![]()
主编Michael J. Padilla博士是《美国科学教育标准》作者,同时还担任美国最权威的科学组织——美国国家科学基金(National Science Fund)的主席。请登陆美国乔治亚大学网站,查看作者简历:
http://www.coe.uga.edu/clase/staff.html
作者英文简历:
Michael J. Padilla is Director of Educator Partnerships at The College of Education and serves as the Executive Director of the UGA Center for Latino Achievement and Success in Education. He also is the current President of the National Science Teachers Association (NSTA). Dr. Padilla is a professor and served as a department chair in the Department of Science Education at 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 for five years. Dr. Padilla has taught science in middle and secondary schools and has expertise in middle grades teacher education. He served as one of the writers of the U.S. National Science Education Standards, released in 1996. He has extensive leadership experience, having served as the principal investigator (PI) on three NSF and numerous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grants. Dr. Padilla was recognized as the Aderhold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in the College of Education and was a 1998 recipient of The Walter B. Hill Award for Distinguished Achievement in Public Service at 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
![]()
媒体评论:
《中国教育报》
这套丛书理念先进,内容设计安排合理,读来引人入胜、诱人深思,尤其能培养科学探索的兴趣和科学探索能力,甚至在培养人文素质方面也是极为难得的中学生课外读物。比如《地表的演变》一书“岩石和风化”部分,开头是“探索”题:“起泡有多快”,共有三个让学生动手实验的题目,本部分的教学就这样开始了。过程当中有“阅读指南”、“阅读提示”、“想一想”、“试一试”、“身边的科学”、“技能试验”、“辩论”等教学环节,都是由学生主动参与而完成的,过程中充满了探索和发现的乐趣。该书是以平等的姿态,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进入科学探索者的行列,在养成学生探索兴趣、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和培养研究性学习能力上有行之有效的办法。正如中国科学院数学所研究员胡作玄所言:这是一套“活教材”,有利于培养头脑灵活、活用科学技能的人才。
中国科普作协会员副理事长王直华在座谈会上谈到,该书在科学与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与历史的结合上达到了“圆融”的境界,学生在学习科学课的同时,不知不觉也提高了人文素养、提高了文化修养。这才是培养真正合格的科学探索者的办法。
来自北京海淀教师进修学校的科学课老师裴群讲到,海淀区在进行课程改革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借鉴了这套丛书的评价体系,出了期末试卷,专家评估组与学生对这套试卷的评价很高,大家都认为这套丛书为学生学习科学开辟了广阔的天地。有一些题目,虽然学生没有做对,但对这些题目非常感兴趣。这说明他们已经进入了探索状态。学生们感到真正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研究,其乐无穷。中科院数学所研究员胡作玄还谈到,科学知识是死的,科学是不断发展的、有许多不确定性。把科学课的重点放在传授科学知识上,不如把重点放在培养科学探索的兴趣、方法和探索能力上。该书重视的就是方法与能力,应该是我国科学课老师目前的最佳参考用书。
“科学探索者丛书”是根据美国第一部科学教育的国家标准《美国科学教育标准》、针对21世纪人才培养计划而编写的、在美国本土50个洲4200所学校普遍使用的综合理科教材。主编Padilla博士是美国乔治亚大教育科学系的教授,是美国中学科学教育方面的权威,是美国国家科学教育课程标准中心的作者,负责编写国家科学课程标准。
该丛书与我国新课程标准相匹配。丛书共16册,包括《运动、力与能量》《地球上的水》《声与光》《电与磁》《天文学》《化学反应》《物质构成》《环境科学》《从细菌到植物》《细胞与遗传》《动物》《人体生理卫生》《地球内部》《地表的演变》《天气与气候》《科学探究》,涉及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并处处洋溢着人文智慧的光芒和探索的魅力。
《人民日报》 (2006-04-09 第08版)
《科学探究》是“科学探索者”丛书的第16本,2004年首次由培生公司出版,2006年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中文本。 承接前15本的编写风格与写作指导思想,本书的体例与前15本基本一致,仍然以能力的训练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同时强调基本科学知识,特别是科学理念的呈现。在内容方面,大多是国内所未曾见过的。 本书原书名为the natur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直译应当是科学技术的本质。科学的本质一词在我国的《国家科学课程标准》中,是作为科学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提出的,但在现有的教科书中,还未发现有相关的具体内容。这也许是和我们对于其内含不太清楚有关。 按作者的观点,所谓科学的本质,应当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科学及科学探究、科学家的工作、技术与工程。而三大类别下还有更具体的分类。从具体内容看,作者在编写时,很明显是从现代社会中与科学技术有关的两大职业的专业人员,即科学家与工程师,所应当具有的基本素养与职业技能的角度进行的。概括地说,本书是从科学是什么和如何进行科学研究(包括科学的含义、科学的特征、科学研究的意义、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过程以及与科学有关的职业)、科学家的通用语言(计量系统、数学工具、信息处理技能以及实验安全)来介绍与科学有关的内容;又从技术的含义、技术的价值以及如何进行技术设计等方面介绍工程技术人员所需的素养与基本技能。 应当指出的是,本书的一些内容,如科学探究、绘制图表等,都是课程标准所提倡、国内教育界已十分流行的概念,本书则给出了更为深入、更为科学的描述;有些则是我们所不重视的(如测量系统),或不熟悉的(如工程与技术设计的基本方法与过程,其实此知识在课程标准中已作出要求),本书的内容可以给我们以启示。更重要的是,作为一本全面系统介绍科学技术的意义和以科学技术为职业的人员所需具备的基本素养与专业技能的教科书,可以算是作为世界头号科技大国的美国目前培养未来科技人才的一个基本的教育模式。 从这个意义说,本书对于以科教兴国为基本国策的我国,无疑具有借鉴意义。 《人民日报》 (2006-04-09 第08版) |
-
科学探索者--从细菌到植物.jpg
(653.5 KB, 下载次数: 0)
-
科学探索者——地表的演变.jpg
(138.47 KB, 下载次数: 0)
-
科学探索者--地球上的水.jpg
(131.9 KB, 下载次数: 0)
-
科学探索者——电与磁.jpg
(719.74 KB, 下载次数: 0)
-
科学探索者——动物.jpg
(624.02 KB, 下载次数: 0)
-
科学探索者--化学反应.jpg
(978.21 KB, 下载次数: 0)
-
科学探索者--环境科学.jpg
(143.3 KB, 下载次数: 0)
-
科学探索者——科学探究.jpg
(93.79 KB, 下载次数: 0)
-
科学探索者——人体生理卫生.jpg
(670.27 KB, 下载次数: 0)
-
科学探索者--声与光.jpg
(156.66 KB, 下载次数: 0)
-
科学探索者——天气与气候.jpg
(122.22 KB, 下载次数: 0)
-
科学探索者--天文学.jpg
(659.12 KB, 下载次数: 0)
-
科学探索者--细胞与遗传.jpg
(558.23 KB, 下载次数: 0)
-
科学探索者——运动力与能量.jpg
(867.46 KB, 下载次数: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