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2696|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私塾运动与home schooling散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4-6 15:35: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论题之一,什么是真正的快乐,真正的快乐之源是什么
时下普遍流行的意识认为,儿童的主要兴趣就是玩和游戏,知识对儿童来说,则只能是一种无奈的被迫,自无快乐可言。因此,学得越多,压力就越大,也就意味着孩子的痛苦越重。欲使孩子快乐,自然也就是任其戏耍,似乎唯有如此才能确保孩子葆有童年的幸福。倘要安排学习,便是等同于剥夺孩子的幸福童年。
可是我们的周围,现今的孩子很多吃得似乎比我们的童年好,可是疾病不断;穿得比我们童年时代好,可是弱不禁风;玩具比我们童年时代齐全高级,可是学习的欲望和能力低下。
通过历史的资料与现实的调查发现:孩子对活动的欲望远胜于食物。
孩子真正的快乐之源在于:对新鲜事物的探究,对故事和情节的追求,以及孩子们认同的一些游戏;获得新知与享受美感。
因而,求知的本身并不是压力,求知在于境界的提升,环境的塑造,这是孩子与知识殿堂的桥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7-4-6 15:36:24 | 只看该作者
论题之二,对现实教育的批判性反思
教育本应是一种权利与福利,却被当成赚取利润的产业,现实的幼儿园与学校费用高昂,但性价比极低。
童年本是开心快乐的,需要阳光,空气,树林,绿草,湖泊的洗礼,现实中很多孩子却被关在高高的院墙之内,在水泥的森林里,无奈的度过童年。
孩子的心灵是纯洁的,需要平等相待,但很多老师却以家长的职位与财富来决定对孩子的关心度。
家长只认识到去让自己的孩子到幼儿园去过一种集体生活,而没认识到孩子需要认识更多的人,开阔更广阔的视野
微软的全球副总裁张亚勤说得好:聪明固然好,但知识的吸收和发挥更重要。


论题之三,对成功者的思考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那些对人类作出贡献的科学之星,我国五四运动时期涌现的大师们,以及诸如华罗庚,苏步青等科学家的成功,无一不是幼年受到良好教育的结果,他们勤奋地工作着,但生活得更快乐。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中的学生平庸者,有之,但更多的是快乐求知的探索者。

基于以上的论题,笔者提出在学前教育阶段推进“新私塾运动”的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7-4-6 15:37:04 | 只看该作者
私塾之所以不被家长们的认同,就是担心孩子的社会融入问题,担心与社会的发展脱节,私塾也应当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与时俱进。

新私塾之新,新在何处?

其一,新的教育培养目标
传统私塾在于通过诵读经典达到道德的提升与情操的感化,新私塾的培养目标是运用现代早期教育理念,培养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素养,奠定多国语言的学习基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7-4-6 15:37:46 | 只看该作者
其二,新在性质及运作方式
传统私塾是单人施教,很受个人知识局限性与经验的限制,新私塾新在由家长们自愿组成的现代家庭教育模式,由家长代表延请教师授课

其三 新在学科设置
传统私塾学科是国学,并且主要是学习儒学,新私塾运动主张学习全人类的经典。主张开设国文阅读、英文阅读、趣味数学、小语种学习、科学知识与百科常识、艺术教育、中医学知识、武术等

其四 新在教育实施
崇尚自然学习,应孩子心理之自然,到大自然中学习。我们主张上午半天在室内学习,下午到公园活动,周末组织集体郊游到大自然中放松孩子的精神,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7-4-6 17:04:23 | 只看该作者
其五 新在教学方式
学无定所,到处都可以成为孩子们的课堂,认为孩子是学习的主体,家长是孩子们的第一教师,每位家长要在里面担任一定的课程,让孩子认识父母的伟大,为自己的父母自豪。家长们通过互联网联络交流思想,定期举行聚会,互相交换教学资源

其六 新的学习方式
新私塾运动主张乐学,主张创造多种学习方式:阅读、背诵、讲座、游戏、影视观摩、电脑课件、互联网远程学习、动手做实验、游学即通过郊游、旅游,参观博物馆学习知识

其七 新在主张教育的递延性
教育不只在集体中,要递延到各自不同的家庭中,有些课程和活动主张父母与孩子回家完成,父母在家中仍要扮演教师的角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7-4-6 17:05:30 | 只看该作者
新私塾运动 homeschooling 更主张进一步与社会相融
1.组织里的家长要充当良师益友式的辅导员(一位Mentor,Mentor对于自主学习价值很大)
2.每天花两个小时在读书上,包括文学、历史、地理、科学及数学各学科,有读书的书目与计划(主课系统持续学习)
3、乐器、编织或是电脑绘图。(辅课单独学习)
4、运用培训机构获得免费的实践机会。(实践)
5、善用社区的资源充实新私塾教育。例如博物馆、美术馆和画廊、科技中心、图书馆、公告栏、小型的专门商店,及当地或是市镇的办公机构。(社区资源)
6、当需要学校的资讯时就设法取得。有越来越多也更多元化的学校,同意使用他们的图书馆、文艺中心、工作室,以及其他的教室;还可以参加他们的体育活动(学校资源)
7、安排户外的观摩,举凡名胜古迹、工厂、商业中心、公家机构、银行,或是其他有助于你了解生活环境的场所都不要错过。(观摩环境)
8、安排时间到户外旅行、露营或骑脚踏车旅行。(户外活动)
9、组织孩子们参加各种比赛,重在参与,结果并不重要(竞争意识与心理承受能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7-4-23 23:27:26 | 只看该作者
非常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7-6-15 10:41:16 | 只看该作者
写的真好!
如果所有的家长投票:现在的学校教育好与不好?结果是不言而喻的。不过大家安分惯了,走出来的是须要勇气的。中国人已习惯了逆来顺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4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8 05:08 , Processed in 0.078937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