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楼主 |
发表于 2007-3-23 19:11:51
|
只看该作者
与 友 分 享
家乡的好友:
你们好!
至今天,刚好离开家乡一个月。这一个月来,没有些许的乡愁,只有喜悦、感恩和忏悔的泪水一次次洗涤我的心灵,这颗混沌的心逐渐透出光明,每一个脚步也感觉比以前踏实。穿着你们给我买的那双运动鞋无怨无悔地走在圣贤教诲的道路上,这是一段充满爱与感恩的旅程,不需要鲜花和掌声。每一个来到我们身边的人都是生命中的贵人,回想起朝夕相处的岁月,为我没能尽心尽力地付出感到遗憾。在这里,我真诚地向大家鞠个躬,表示歉意,同时也祝福大家相处一天,珍惜一天,相亲相爱一天。
下面谈谈我在这里生活学习的情况吧。原来还以为自己的功底不错,到这儿才知自己欠缺太多。有几位年轻的老师,《四书五经》的基础很扎实,反应也快,悟性也高。我现在是抓紧时间在补课,虽然每天只休息五个小时多,但感到很快乐,所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感觉时间不够用。
蔡老师天天给我们讲课,他能把古圣先贤的教诲开解到生活中每一个点上,让我们恍然大悟。「大道至简」,人生就象一面镜子,你以笑脸相照,它映现的是笑脸;你以恶脸相照,它映现的是恶脸。「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夫子之道,忠恕而已」。常以这种心态去处事、待人、接物,会活得自在,问心无愧。生命的意义在于真诚地奉献与温馨地给予。我们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要利益他人,从他人的角度去说话、做事。一个人在生病的时候最脆弱,不仅需要身体上的照顾,更需要心灵上的抚慰。一个亲切的眼神,一声问候与祝福,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伸手可及的扶持,都会让病人体会到温暖,而对生命充满了自信心。「看护病人是第一福田」,如果我以后还有机会从事护理工作,我会倍加珍惜那份缘。
我们每天早上读《弟子规》《三字经》《孝经》《朱子治家格言》,今天还加上《了凡四训》。圣贤的每一句教诲,如果能踏实去做,人生之途上的花朵会不期开放。老师教导我们不要埋怨社会,要从当下做起,从自己的本分做起。一句善言,一个善举,久而久之会化民成俗。教育中心的目标是将庐江汤池镇,也就是我们中心所在的地区,建成「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少有所长」的小国寡民的和谐社会,再向整个庐江县发展,继而推向全国,甚至全世界。这里山青水秀,村民特别厚道。虽然经济不如我们家乡发达,但他们的身上时时流露出本性的善良。天空中时或有群鸟飞过,可以看到日出东方的那份从容与月挂西天的那种清静。所谓回归自然,就是人们可以推开心灵,在阳光或星月下会晤吧。
人人都是我的老师,处处都是学习的地方。一碗煮过的山芋变味了,我想倒掉,厨房的一位老师说:「不行!我们要把它吃掉。」我说:「坏了,怎么吃?」她说可以把山芋打碎和面烙饼吃,而且烙好的饼不是让全体老师分吃,而是厨房里的几位老师吃,怕是其他的老师吃坏了身体。这位王老师还说:「这是我的错,没有及时把它吃掉。」「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我还能说什么呢?因爱惜物命是每个人的信念,所以大家都吃素。「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我们的衣食住行都是免费的,来自十方善心人士的付出。我们应该珍惜啊!每餐前我都在心里默念: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感谢老师的辛勤教导,感谢农民辛勤劳动,感谢为此付出的所有的人。这个世界其实就是感恩的世界,人不能孤立地存在于世间,大家是一体的,宇宙也是一体的。心量打开之时,哪还有对立与冲突呢?我们不仅珍惜一粒米,连一滴水也不敢浪费,做到一水多用。将洗菜水、洗衣服、洗脸的水集在一个大桶里,用来洗拖把、冲厕等。环保从自身做起,水是生命之本,当最后一滴水是人类眼泪的时候,我们的后代子孙会唾骂我们,人也不能立于天地之间了。
每天晚上大家分享《论语》,感觉孔老夫子的智慧,超越时空,大家的体悟都非常深刻。就说到这里吧,以一句诗共勉:
霁月光风在怀袖 白云苍雪共襟期
(庐江文化教育中心 第一期教师储备班 学员)
●感动庐江县城的一天
体格检查,本是很平常的一件事,在庐江县医院的医生眼中,只是在一天里多了一些询问身体健康与否的民众而已。
然而,当庐江传统文化教育学校的学生出现在县医院接受体检的时候,他们的行为举止,他们的他们的礼仪举动,他们的文明言语,他们的人格魅力,深深地刻印在医生、 护士病人、病员亲属和其他民众的心中,在庐江县城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十月十四日上午七时二十分,当一队队身着唐装步履矫健的男生和端庄秀丽的女生,在面带慈笑容的老师们带领下走进庐江县医院的大门时,院内的人们投来一种好奇的眼神。
七时三十分,当副校长洪佳胜先生出现在学生面前,同学们同声“校长好”和整齐的鞠躬礼"和整齐的鞠躬礼,又使院内所有的民众露出了惊讶的目光,刹那间,连人们的谈话也静止了。
“庐江传统文化教育学校,是为了承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而创办的……”,只见认识洪校长的人人们纷纷聚集在他的身边,而且越聚越多, 洪校长一方面认真地向人们介绍庐江传统文化教育学校的办学方针和理念,一方面又不厌其烦的解答人们的提问。
看看我们同学的真诚表现吧:有病员到来时,礼让他先;走道上有休闲椅子,礼让他坐;与人们同行走路时,礼让他行;
“多么有礼貌的学生啊!”当每一位学生在体检后向医生们道一声“谢谢”,并鞠躬致意时,医生们发出由衷的赞叹。
当病员在学生的礼让声中先行接受医生检查时,病员和病员亲属道出了这种欢喜的心声! (?)里发出美好的赞美!
“喂!院长吗?快来呀,看看洪校长带来体检的学生好懂礼哦!”门诊部丁主任在打电话;
“哎!你看,这些学生多守规矩。”门厅中的引领护士向来往的医务人员逐一介绍;
“老张吗?把儿子带过来,让他见识一下这里一批好懂礼的学生!”一位女士向老公发出“命令”;
“你们的学校在哪里?有电话吗?”有位中年妇女想把孩子送来学习,急切的跟在傅老师后面反复的询问。
县林业局办公室主任的爱人在家吃饭时,眉飞色舞地向全家介绍她在县医院的所见所闻;
一位居住在店桥乡下的、病员亲属的曾姓老教师打来电话,希望学校越办越好;
当一队队已接受过检查的学生们离开县医院大门时,医生、病员和病员亲属以及所有在院的人们均投以赞许的眼光,用充满喜悦的心情目送这些懂礼节守规矩的好学生。
这一天,学生们充分的展示了庐江传统文化学校的良好形象;
这一天,学生们无愧的接受了社会和民众对学习和礼仪的检验;
这一天,学生们的言行举止敲响了社会乱象的警钟;
这一天,学生们虔诚的表现使我们看到了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曙光!
(庐江传统文化学校供稿)
来源:中国安徽庐江佛教居士林网,庐江居士林http://www.ljjsl.cn/index.htm
附注:文中“庐江传统文化学校”应该是在庐江县城,而不是庐江县汤池镇“庐江文化教育中心”。
●汤池精神——“汤”女士,您在哪里?
汤女士,你在哪里?
妙音
金秋九月,我来到九华山朝圣。从北京途经合肥转乘长途汽车到九华山,车开出合肥不久,就听到售票员说:庐江到了。
庐江?这不是净空老法师在那里办了一个很有名的文化教育中心的所在地吗?嘿,我汗颜自己地理知识的贫乏,居然不知道到九华山要路过庐江,心里就盘算着回来时我争取在庐江下车去文化教育中心看看去,很想感觉一下那里和谐,礼貌,宽容和爱的氛围。
秋天的九华山,虽然有点阴雨绵绵,但那种雾蒙蒙的感觉,却给九华山增加了一种神秘的感觉,我常常会站在那里看着雄伟的九华山,想着当年地藏菩萨在这里修行的情景。我住在寺庙,会在凌晨三点多听到寺庙起床的邦邦声,也会在晚上晚课后,九点多钟听到寺庙休息睡觉的邦邦声,在这里,有一种特别清净的感觉,那么的令我留恋。……
在九华山一呆就是多日,有一天坐览车到天台去恭拜地藏王菩萨的拜经台,在览车上,得知坐在我旁边的一位女士是庐江的,她陪着她82岁的老公公和婆婆来朝圣,我对她说:“我很笨,居然不知道庐江离九华山如此近,早知道多带一些钱,可以顺便到庐江看看。不过我以后会专门到庐江的......”她下览车后,从包里拿出了几百块钱,自己留下了200,把剩下的600元全给了我,让我一定到庐江文化教育中心看看去。我对她开玩笑说:“你知道我是谁?姓什么叫什么,住址电话你都不知道,你给我600元钱,不怕我不还你啊?”她回答说:只要你去了庐江文化教育中心,把庐江精神带到北京,我还怕什么还不还钱啊。我说,你不怕,我怕啊,我怕背因果,我不能要。推了半天,最后她给我一个电话,让我回到北京后给她打电话。她说她姓汤,汤池镇的汤。我就这样,从一个一面之交的陌生人手中拿了600元钱,我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遇到这么信任我的人。我想:这也许就是庐江精神?
当天,我从天台坐览车下来,就直接下山,直奔庐江而去…….
从长途车下来,坐上了出租车,司机一直把我拉到庐江文化教育中心的门口,听司机说,在这里坐车到庐江的外地人,差不多都是奔文化教育中心去的,呵呵,原来庐江文化教育中心吸引着这么多人。我在教育中心的对面小旅馆住下后,发现同住旅馆的人,是从内蒙来的,他们是专门来参加中心的教育学习的。而我只是从庐江汤女士那得到600元钱的资助,来参观的,再次惭愧。
第一次走近文化教育中心的门口,立刻就有人对我弯腰鞠躬,我告诉他,我想到文化教育中心参观一下,随便走走,他对我简单介绍后,我就一人走进去了,里面干净优美环境自然不用说了,每一个遇到我的人,都会自然的对我鞠躬,我也就会鞠躬还礼,我发现我做的是那么自然,我知道这是因为这里的环境所至。不管认识不认识。只要遇到,总会鞠躬。最后我到了一遍绿草地,看到有几个人在整理草地,我想他们在劳动,不会再对我鞠躬了吧,可是他们目光刚和我一相对,也对我鞠躬,哦,我想象不出来,在这里,会心情不好,会不高兴,会有争吵......
得知当晚7点还可以听课,吃过晚饭,我早早就来到教室,讲课的是一位年青的女士,听说才28岁,她讲的是对孩子的教育,父母的责任,老师的责任,用很生动的语言,把弟子规,三字经讲的通俗易懂,没想到,这么年青的老师,居然讲的这么好,而且她那传统的端庄的打扮和外貌,也和她的讲的课一样好,呵呵。我看到来听课的人都在记着笔记,不像我,只带了一双耳朵,又一次惭愧。
在中心对面的小饭馆吃饭时,正好遇到饭馆夫妇上小学的儿子放学,找了一张桌子开始写作业,忽然他跑出饭馆,对着路中的老师鞠了一个躬,说:老师再见。我问起来,原来他们和孩子也常常听文化教育中心的课,孩子的母亲还对我说了一件事,有一天孩子放学回来,在学校旁边摘了三个小桃子,他母亲说:这是偷盗行为,并教育他不能再做这样的事,第二天并不富余的她给儿子买了10斤桃子,让儿子吃个够,又一次母子俩经过玉米地,母亲看着嫩嫩的玉米说:这玉米拿回家煮着吃肯定很香,儿子立刻说:不行,那是偷盗!母亲开心的笑了。庐江精神!
第二天,我在教育中心门口遇到了蔡礼旭老师,我只是在教学光盘上看到过蔡老师,而眼前的蔡老师消瘦了好多,想到蔡老师为了构建和谐社会所做出的贡献,我的尊敬之心油然而生,我对蔡老师鞠躬表示我的敬意,蔡老师却更深深的鞠躬还礼,感动。
当天,我坐着庐江文化教育中心到居士林办事的车,准备到居士林念几天佛,在车上,听到做义工的张老师介绍庐江文化教育中心,他用了一个形容词:就像到了一个极乐世界一样,和谐,祥和,清净,上进,团结,到处充满爱的这样一个环境,他还说,到暑假,一定要让他读清华大学的儿子来这里住一些时间。
在居士林办完登记手续后,我想出来院子送送文化教育中心的几位同车的老师,可是出来只看到车开出居士林的背影,我忽然眼圈红了,有一种想哭的感觉,好象文化教育中心的车开走了,就把那种我喜欢的和谐气氛也带走了一样,有一种依依不舍的感觉,一直目送车开到我看不见……
在居士林,我也同样能感觉到文化教育中心的精神。可是一到合肥,我立刻感到那样的不适应,是什么感觉呢?我说不清楚,我原来不就是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吗?我想起了文化教育中心的张老师说的那句形容词:极乐世界。呵呵,我是从极乐世界又回到了现实中,如果在现实中,也能保持脱俗,能保持庐江文化教育中心的精神,那才是不愧对汤女士的600元钱和她的心。我想起庐江文化教育中心老师们穿的衣服上的几句话:构建和谐社会从庐江县做起、从汤池镇做起,从我家做起,从我做起。是的,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日常琐事做起,这也就是我的感恩之心。
回北京后,我在第一时间给汤女士打电话,想归还这600元钱,可是打不通,永远没有人接,也可能这根本就是一个空号?汤女士的汤姓,可能就是汤池镇的姓?
我坚持着天天拨好几次这个号码,希望有一天能拨通这个号码,能找到汤女士,能归还她给我的600元钱。可是至今没打通这个电话,我常常想着这个和汤池镇同姓的这位汤女士,感动着庐江精神…….
汤女士,你在哪里?
http://bj.netsh.com/bbs/80936/messages/11386.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