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6133|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父母必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3-13 20:56: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育孩子没有神秘配方

在对未成年人的教育中,家庭教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家庭教育是一个常说常新的问题。说它“常”,是因为只要家庭存在,就有家庭教育的问题。儿女抬头不见低头见,古人说子女都在“膝下”,形象地说明了父母和子女的亲密关系,无数的事实证明了家庭教育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具有多么关键性的影响。

说它新,是因为社会生活和家庭结构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独生子女和单亲家庭越来越多,孩子所直接接触到的社会信息也越来越多,很多家长觉得孩子“不听话”,“管不了”。不知多少父母都在感叹,教育孩子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苦差事。

  家长的苦,首先来自家庭教育的目标问题,你要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从理论上说,孩子有无限的前途,有的家长看着走红的明星、著名的作家、成功的经理等等“社会名流”,眼红心热,恨不得自己的孩子一夜成名。

  家长有了“超常”的期望,自然就会给自己超常的压力,而这种压力,转嫁到孩子身上,就是超常的“投入”,外加超常的要求。进口的奶粉,时髦的衣服,高端的玩具,连绵不断的零花钱……家长们似乎在心甘情愿地吃苦受累。实际上这些都是家长的糖衣炮弹,反思一下,在看上去无私无悔的投入背后,家长藏匿了多少不切实际的“愿望”呢?孩子无法洞察家长的心思,但是他们身上的各种毛病就是对家长的最好“报应”,最起码,家长也落个吃力不讨好的下场。

  每个人一出生,就意味着开始脱离母体,成为独立的人,成为有“别”于父母的人。孩子的成长,最终要依靠他自己的基本素质。最贴切的比喻,就是教子如种树,家长要在孩子的“根”上下工夫,而不要整天想着子女应该开什么花,结什么果。古人所说的“拔苗助长”,非常形象地说明了急于求成,本末倒置的不明智做法,这个成语大家都熟悉,但是事到临头,自己教育子女的时候,就不由自主地功利起来了。

  再渊博的家长,也代替不了图书馆;再富有的家长,也不是摇钱树。你最终能给孩子多少具体的知识和物质享受呢?如果你的孩子在这一时期从你的家庭教育中获得了健康的人格,可以独立地解决困难,自信地面对挑战,自觉地远离恶习,主动地承担责任,热情地投入生活,友好地看待他人———总之,成了一个素质过硬的人,成了一个不用你操心,能为社会作出贡献,实现自己个人理想的人,那才是功德无量的事情。

  孩子不是家长自己的,而是属于孩子自己的,家长有抚养和教育的义务,而没有管制和强迫的权力,如《老子》所说的“生而不有,长而不宰”。有的家长可能会说,孩子是我的骨肉,我们做父母的辛苦又辛苦地拉扯孩子,教育孩子,孩子怎么不是我自己的呢?但是,成年人不要忘记自己的身家性命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每个人都是被抚养、被教育,才长大的。所以说,教育孩子是家长应尽的社会责任,也是对自己所受教育的一种偿还,所以不能认为作为父母,就理所应当地对孩子发号施令;不能把家长的意愿强加给孩子。

  家长也不是孩子的,在孩子面前,家长的独立自主性并不由于血缘关系而应该放弃。家长完全没有必要,最终也不可能成为孩子的仆人。很多家长自觉自愿地为孩子遮风挡雨、端茶送水、穿衣提鞋———不肯错过一次机会,同时兼任孩子的自动提款机,孩子连提都不用提,钱就送上来了。我们对这样的家长朋友要说一声:“歇着吧,您!”

  最要紧的,是要把孩子培养成独立自主的人。因循守旧、懒惰怯懦、悲观厌世、浮躁轻率、好高骛远、自私孤僻等等不良因素都会左右孩子的成长。社会是大熔炉,也是大染缸,最终能否成“才”,有没有独立自主的人格是最关键的因素。

  但是,家庭教育是一个日积月累的渐进过程,它是一种艺术,而不是一种技术,也就是说不能像设计产品那样,按照一定的配方教育我们的孩子,然后可以料定孩子的长短。孩子是活生生的,社会是变动不居的,家庭教育实际上是处于动态之中的。同时,家庭教育也没有什么秘密可言,有些家长希望获得一劳永逸的“灵丹妙药”,也是不切实际的、偷懒的想法。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7 金币 +7 收起 理由
小灰熊 + 5 + 5 精品文章!
冰上雪莲 + 2 + 2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7-3-13 20:58:42 | 只看该作者
家长与孩子对话有技巧


单元测验的成绩出来了,婷婷一脸喜悦地回到家。

  “妈妈,我们今天考数学了。”“是吗,这回得了多少分?”“82分,比上次高10分呢。”婷婷有几分骄傲地说。“哦,这回是比上次进步了。唉,你知道隔壁的扬扬考了多少分吗?”“好像是90分吧。

”婷婷有点不高兴地回答道。母亲似乎并没有察觉,接着问:“怎么又比她考得差?你努点力行吗?”“你凭什么说我没努力?比上次提高了10分,老师还表扬我进步了呢,就你总是不满意。”婷婷生气了,她提高嗓门喊了起来。“你怎么这么不懂事,我这不是为你好吗。你看人家扬扬,每次都考得那么好,哪像你时好时差,也不知道争点气。”“我怎么不争气啦?你嫌我丢你的脸是不是?人家扬扬好,那就让她做你的女儿好啦。”婷婷气冲冲地走进自己的房间,“砰”的一声把门关上了。

  类似事情在很多家庭时有发生,本来很平常的对话,说着说着双方就吵了起来。与孩子对话为什么就这么难呢?孩子怎么就不能理解父母呢?像这位母亲一样,很多父母也曾不止一次地问自己。

  她们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就上例而言,孩子不领情,母女对话不欢而散,主要原因是双方都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缺乏换位思考。这样就很难体验到对方的内心感受,导致双方心理活动的错位。即,母亲想的是婷婷应该马上把成绩搞上去,却不知道孩子此时最需要的是妈妈的表扬和鼓励;婷婷觉得妈妈应该为自己成绩的提高而高兴,却不懂得母亲把自己与邻居孩子比是希望自己能有更大的进步。由于母女内心的想法不同、期待不同,彼此都沿着自己的思维方向与对方对话,所以就出现了对话双方的不满,甚至反感。由此,一场母女间的“舌战”自然就不可避免。

  要使对话双方能有良好的沟通,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很重要。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她的内心感受,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说好每一句话。简单点说,站在对方的角度,就是要学会进入人的内心,了解对方的所思、所想和所盼,这样交谈才能流畅、愉快和有效。比如上例,母亲听到女儿“妈妈,我们今天考数学了”的话后,可以对女儿说:“是吗,妈妈相信你这次一定比上次考得好。”当女儿回答说:“82分,比上次高10分呢”时,母亲应该说:“都提高10分啦,真是太了不起了。我说了你很有潜力吧,妈妈相信你一定还会有提高!”女儿听到母亲的鼓励后定会很兴奋,这样对话就能顺畅地进行。作为父母,当孩子取得成绩时,一定要与他一起高兴,给予他表扬和鼓励,让他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不但能密切母子关系,还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使他更加努力。在孩子遇到困难和失败时,要注意给他支持和安慰,不要雪上加霜地数落他,这样孩子才会有信心。如果发现孩子不高兴,也不要埋怨和唠叨,要引导他把烦恼和痛苦宣泄出来,让他感受到父母的爱抚。时间长了,孩子就能感觉到父母像伙伴、像朋友,就会在心里接受你,主动与你交流,并按照你的要求去行动。

  站在对方的角度,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与人沟通的一种技巧。它能避免和减少对话双方的戒备和猜疑,弱化和消除对话过程中的不愉快,能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对方,传递我们的意图,从而使对话朝着期望的方向进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7-3-13 20:59:43 | 只看该作者
为孩子的精神生活树标

关注孩子的精神生活

  孩子该有怎样的精神生活?对于此话题,我们说得最多的是让孩子有真正的童年,让他们享有快乐和幸福等,但是这一切却因为我们过多地关注了新潮和前卫而彻底改变了孩子的精神世界。我们虽不能说这种言情电视节目是引导人们走向爱情邪恶的源泉,但是这类电视节目却在迎合成人所谓的精神需要中也污染了孩子的童真世界。

我们不可能封杀住所有媒体“儿童不宜”的节目,但是我们应该要求各类媒体牢记应以为社会创作高雅的文化节目为己任。遗憾的是,对于这种最基本的文化需求我们的不少媒体也不敢理直气壮地去做,而是以媚俗之作来迎合受众的需求。对于儿童节目,那些高尚的儿童故事被魔幻般的卡通代替,开发孩子智力的题目被歪曲历史的所谓脑筋急转弯代替。

  家庭、学校和社会无处不是孩子思想教育的园地,若想让这个园地里少长或不长稗草,就要求我们每一位社会成员去做好园丁工作,一是铲除杂草、二是要播撒优良的种子。孩子的精神世界本是一片空白,假如因为我们而玷污了孩子的精神世界,我们怎能辞其咎?

  (文/李凌志)

  早恋作文慎重处理

  在老师们眼里,学生早恋(何况还是小学生)是千不该万不该的。如果对这样题材“不太好”的作文给高分,违背了自己的价值道德观不说,还会给学生们传递一个“错误”的信号。但在笔者看来,老师这样做是很不负责的,也是错误的。错就错在不该把成人社会的价值道德观,用于作文教学中来要求孩子们,将作文考试等同了道德测验。我们常说,写文章要做到“我手写我心”,这是作文的最高境界。孩子们写作文时表现出一些不利于他们成长的问题,这不可怕,相反,老师和家长还可以借此发现他们的认识差距,对症下药,帮助他们正确面对和解决这些问题。如果对他们表达出来的真实情感,因不合大人的意愿而封杀,那只会助长他们养成说假话的习惯。那才是教育最大的悲哀。

  (文/高东海 摘编自《南方都市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7-3-13 21:00:23 | 只看该作者
家长不是孩子的“拐杖”

连日来,关于家长送孩子上大学、雇保姆陪读的新闻,格外引人注目。种种现象无一不透出家长唯恐孩子不能自理“吃苦遭罪”的关爱之情,充当了孩子成长的“拐杖”。

  对此,有人说家长怎么爱护孩子是他们自己的事情,外人无权干涉和指责。

这话不假,但笔者还是忧虑不已:家长做孩子的“拐杖”要做到何时?在家长的搀扶下,孩子何时能够独立“行走”?

  笔者不是不理解家长的砥犊之情和护雏之爱。如果说孩子年幼,家长把孩子捧在手心怕碎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倒也情有可原,但在事实上,能够上得了大学的孩子,基本上都已临近成年线或超过成年线,虽不能说给他们“断乳”,但起码应该“狠”下心来让孩子独立面对人生。毕竟,人的一生,总不免风风雨雨,坎坷波折,许多事情必须由孩子自己面对,家长再有能力也陪伴不了孩子一生。

  爱是一门艺术,需要讲究方式方法,而不能靠简单的本能。要想使孩子将来鹏程万里,家长就必须放下“拐杖”,学会放“风筝”,适当地让孩子经受一些挫折,承受一些磨砺,沐浴一些风雨,使他们的羽翼坚韧一些,使他们的心志成熟一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7-3-13 21:01:51 | 只看该作者
注意孩子正模仿你的愤怒

什么样的愤怒才是可被接受的

  大部分的家长都清楚地明白,愤怒只能阻碍他们正确地教育孩子。可一旦在气头上,他们就会不知所措。

  如果你正在为你的易怒而懊恼,请相信这绝不是什么个别现象,而是家长们的通病。

这并不奇怪,易怒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现象,它主要是由生活和工作的压力所致。一些专家给出这样的一组数字:每5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存在无法控制自己情绪的问题人,更有80%的人在开车的时候不由自主地生气。

  愤怒是天生的,每个人都有愤怒的时候。所以,请允许自己有时会感到生气,如果你企图抑制它,那么往往会带来它的过度爆发。让孩子看到你生气并不一定有害处,但你绝不可以对其施加体罚和言语中伤。相反,适度地表现你的愤怒,可以让孩子了解到怎样的行为是你所不能容忍的。

  怎样的愤怒才是可被接受的呢?尤其是当我们面对孩子的时候。

  父母要做好子女的榜样,也包括调整愤怒情绪这方面。孩子们会学着家长的方式来控制自己的情绪,同时他们易怒的个性也正是从家长那里学来的。你如何来调整自己的情绪其实是你教育方式的一部分,这一点受你自身性情的影响,一些父母会采取抑制的方式,让愤怒慢慢地降温,但这样做的结果是:一旦愤怒达到沸点,就连他们自己也无法控制,因此往往会因孩子的一个极小的错误而大发雷霆。这就会令孩子感到困惑,他们不知道你什么时候会发火。还有些父母遇事就发脾气,这么做有时候有用,但经常性的大呼小叫只会让孩子们躲你远远的。大人们的大呼小叫和怒不可遏实际上是在教孩子如何在情绪上控制自己。因此以上的方式都不是教孩子们调整好自己的好办法。

  调整你的愤怒情绪有两个要点:第一,找到自己在什么情况下会生气,然后尽量避免它,那样你的愤怒就不会频繁地发作了;第二,尝试些更适当的发泄方式,尽量不要将愤怒表现在孩子面前。控制自己的情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有些人一辈子都在为这件事而努力。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7 金币 +7 收起 理由
涵儿 + 2 + 2 我很赞同。
听语漫步 + 5 + 5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7-3-14 07:50:20 | 只看该作者
[quote]原帖由 agathayiwen 于 2007-3-13 20:56 发表
教育孩子没有神秘配方

再渊博的家长,也代替不了图书馆;再富有的家长,也不是摇钱树。

但是,家庭教育是一个日积月累的渐进过程,它是一种艺术,而不是一种技术,也就是说不能像设计产品那样,按照一定的配方教育我们的孩子,然后可以料定孩子的长短。孩子是活生生的,社会是变动不居的,家庭教育实际上是处于动态之中的。同时,家庭教育也没有什么秘密可言,有些家长希望获得一劳永逸的“灵丹妙药”,也是不切实际的、偷懒的想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7-3-14 07:53:3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agathayiwen 的帖子

原本想各加10分,可试了多次才发现自己每次只有权力加2分,好可怜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7-3-15 10:58:29 | 只看该作者

北京教师家教-教师之家,学生之希望

我家教中心面向广大中小学生,以一线教师家教为主要服务项目,并聘请各地学科内经验丰富的学科专职老师,联合名牌大学在校大学生,共同打造北京最专业、最权威的教师家教。欢迎家长和广大学子给我中心留言,我们将急家长之所急,忧学生之所忧,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我们的尊旨——教会方法、培养兴趣、提高成绩;我们的承诺——让一切家长及学生满意;我们的口号——收到一份信任,回报一份满意;我们的希望——让每一位学生都考上称心如意的大学。 一对一,可让孩子更容易接受,帮助孩子提高自信心,通过对课外知识的讲解,和对书本知识的拓宽,学生的知识点会越用越灵活,而且老师会通过面对面的沟通,排除学生因为学习差而产生的厌学和恐惧心理。帮助学生整理知识点,一题多解,根据学员实际情况制定学习计划,逐步跟踪,补习课堂中没有跟上的知识,应用所学的知识点。
一线教师资源遍布全北京市,
全国重点:四中,八中……
市重点:101中学清,华附中,北大附中,中关村小学,双桥二小……
区重点:五中、十二中,十五中、十八中,朝阳外语小学,万泉路小学……
郊区县重点:次渠中学,路河中学,密云三中……
私立中学:汇佳中学,阳光中学……
各科老师,教学方法灵活,满足与各类学生的需求
专职老师囊括学科内顶尖教学师资
小学,中学,高中各科老师,专业研究一对一教学的有效方法,运用灵活的课堂气氛,以培养学习兴趣,教会学习方法为己任,以提高学生成绩为最终目标,适合于各层次的学员,负责为每个学生指定计划,并监督执行计划,全方位跟踪……
在校大学生资源丰富,各地历年高考状元,
清华,北大,人大,师大,交大,北航
只要您需要,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联系电话:83626625 网址:www.jingshi.org 邮箱:jingshifd@sina.com QQ:649304442 联系人:杜小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3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4-6-15 02:09 , Processed in 0.078842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