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楼主 |
发表于 2007-3-20 07:51:39
|
只看该作者
羽清老师回答帖
3岁半的孩子既没读经由没听“爱和乐”音乐,而且还喜欢看动画片,最近我看了贵站网页说要读经(王财贵教授演讲)和听音乐,那么我的孩子还来得及吗?如何改正她现在不良习惯?请各位提供帮助!谢!
这里面有几个问题和大家探讨一下,我看了诸位朋友和家长的一些意见,其实在教授答疑的帖子里回答的已经很详尽,不过现在的人虽然都口口声声说科学口口声声说重视教育,但实际上很少真正放下自己的种种执着,放开自己锢蔽的心灵来观察和考虑真正的教育问题的。
这其中一般人的见解不过来回那几种思路和花样,所谓顺其自然这个说法表面上看是豁达,其实是因为对经验和理性的认识有未充实的地方又懈怠懒惰,存了所谓“随大流”的侥幸心理;至于说:“童真自可爱,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古人的话吧!支持听经的各位扪心自问,你能彻底了解吗?你小时候喜欢让人整天强加给你你所不愿的事情吗?那样你快活吗? ”的这位朋友,理路上首先有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一说读自己祖先所传下来的智慧和经典就会觉得小时候不喜欢?我教过的孩子国内国外的也有百多个了,从我家夫人的胎教到两岁四个月的孩子一直到朋友中一些20,30多岁的成年人,甚至我的父母我的岳父母各个都听论语读经典,这个兴趣哪个不是逐步培养出来的,越是岁数小就越好教,一个真正有求学问的心态的成年人也需要把心态降到童真的境地才开始得些诚意正心的进路。何况请问三岁哪里来得喜欢听或不喜欢听 这样绝对的分别心。少小习成若天性啊!即便说他不喜欢听,为什么现在很多孩子厌学到长大了好吃懒做不愿意上班,你们就不能接受,大家现在作为中国人自己祖宗的典籍没几个人读,中国话都没完全说的明白透彻,却从小学开始就有上英文课的,当然英语需要学习,可请问又有几个孩子是欢天喜地学那些东西的呢?既然没有为何这些反对读经的人却不反对学数学学英语学化学学物理呢?为何如此的不公平的心态呢?这个是投机心理和所谓照顾现实盲从社会时下风气的势利。要说快活本来就有问题 ,现代人 浮泛特别粗心喜欢说什么快活快乐,那个真正平实充满的生命不是发自内心的愉悦幸福安乐,只说快乐和快活是虚伪造作的,快乐快乐很快就乐过去了。没有哪个古今中外的圣哲和有智慧有人生阅历的贤者, 希望 我们追求快乐快活,真正的中道是平正的是踏实的 ,是该怎么做就怎么做 不会假植概念而摇惑人情人心。
[ 本帖最后由 天津清羽 于 2007-3-19 02:15 编辑 ]
无论从现代科学还是依照中国古代就非常重视的胎教理论,只要是具足理性的思考,则不可不知道1到7岁是孩子的耳根最敏锐的时候,孩子是全方位接受各种讯息刺激的,而声音信号是非常周遍和自然的,比如我们的眼睛只可以看前要看后还需要回头,我们的鼻子我们的舌头我们的身体,我们的意识都是比较有限制的,唯独耳朵是在收集各种外界讯息上是比较圆通的。而在孩子最具有天赋的时候不给予充分的良好的讯息刺激,则脑神经元的突触在互相连接搭建脑内的“高速公路”时会比较缓慢,因此孩子基本上各个都是天才,除了天生的基因缺陷或者生理病变,其余的只要稍事培养方法正确没有不聪明睿智的,可是这里面还是有开发程度的深浅。
我们之所以鼓励听经典,并且鼓励语文教育从有高度的有深度的文化经典如论语和四书等开始学习,这个是顺应孩子天赋的能力,顺应该怎么教该在什么时候教什么就教什么的,这个真正的科学教育观,因为数学的学习是由浅入深的过程,这个大家都有毋庸置疑的经验,而语文和文化的学习确实要从高处一下纵贯下去,高度的明白了低度的自然就明白,所以在孩子还没有很严重的如成人一般的难易分别心的时候,把各种经典先让他放到心里,像酿酒一样的道理,随着年龄的长大智识见地经验人生阅历的增长,这些原则性的具有广度深度的智慧典籍将和他们的生命达成一片,开发出无限的潜能。这总比浪费孩子的天赋让他去胡乱游戏或者看肤浅无聊的广告和一些垃圾动画片强吧。当然你说我就希望我的孩子庸俗,希望我的 孩子资质平平甚至下劣,那个也是这个孩子实在没有福分遇到你这样自私糊涂的家长。
听经或读经培养的是注意力,记忆力理解力这些任何孩子都需要的基础学习能力,长时听经读经是接受古圣先贤的言教,接受经典音乐的熏习是潜移默化他的性情使之端正平和,加上父母良好的身教作为德行教育的基础。这才是我们读经教育所积极倡导的。一个人的生命当然是可贵的,但如果没有更高级的精神生命做整个人生的支撑,则这个生命是苍白的是烦恼层出不穷的。您真正爱您的孩子吗?为什么不把爱的真爱的长远爱的理性爱的精诚坦荡都马上付诸实践呢!!
而有位朋友不知从哪里看到的所谓“圣人与船夫的对话”,这个是浅薄的比喻,当然也经不起推敲,如果用这些来反对读经教育,耍一个编造出来的语言游戏来影射表达什么,这样的小把戏,其实是混淆逻辑了。你可以有你肤浅的生命,但不能无知者无畏,仁义智慧,良好的教养,生命的可贵本就是人人所需要的,并没有哪个圣人会蔑视生命生存的价值,他们只是让你把自己的生命更加清澈润泽起来,理性光明起来,充沛从容起来。难道这样的生活不好吗?这样的人生不是作为正常的人都需要的吗?我们读读《论语》看看孔夫子的心愿和志向是何等的平实贴切合情合理,并非泥古不化和立理限事,我们至少先看看经典里面说什么才有资格评论听经或读经的是非吧!否则不是偏激武断是什么?不是锢蔽浅陋是什么?不是自甘末流是什么?学问是有次第和进路的并非泛泛者可以任意扭曲诋毁。读经教育的理论基础是需要明朗起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如果没有实践我们只是凭着个人的好恶和情感发言,那人类的理性和良知又该摆在什么位置呢?
原帖:http://bbs.etjy.com/viewthread.p ... p;page=1#pid1165810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