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3637|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杨政宁与读经[转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3-26 15:12: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杨振宁博士发表的《父亲与我》一文中曾经特别提及过一件事:“我九、十岁的时候,父亲已经知道我学数学的能力很强。到了十一岁入初中的时候,我在这方面的能力更充分显示出来。回想起来,他当时如果教我解析几何和微积分,我一定学得很快,会使他十分高兴。可是他没有这样做;我初中一与初中二年级之间的暑假,父亲请雷海宗教授介绍一位历史系的学生教我《孟子》。雷先生介绍他的得意学生丁则良来。丁先生学识丰富,不止教我《孟子》,还给我讲了许多上古历史知识,是我在学校的教科书上从来没有学到的。下一年暑假,他又教我另一半的《孟子》,所以在中学的年代我可以背诵《孟子》全文。”
       在他的自传中又写道:他在中学阶段念书时,父母要求他背诵孟子。当时的他没有选择说不的权利与勇气,只好勉为其难,把整本孟子装进记忆中。他上大学后,学习自然科学,一路走来极为顺利,并获得国际的肯定。但是,说来奇怪的是,他幼年时所背的孟子,在成年之后,居然成为他做人处世的基本原则。换言之,孟子的话在他心中形成一套价值系统,每当他面临人生的重大抉择,都会提供明确的答案。因此,影响他最深的,并不是他所专长的物理学,而是两千多年前孟子的思想。
       杨振宁博士在科学研究中重大思路的形成也得力于中国古代文化理念:我之所以怀疑O.Laporte的奇偶不灭定律,这和我在西南联大读《易经》的心得有关。《易经》中既有阴、阳相似的道理,同时却也有阴阳消长或阳盛则阴衰,阴盛则阳衰,剥久必复,否极泰来的道理。
        类似杨振宁先生的例子还有很多,这就是文言文传递的中国古圣先贤智慧经验所蕴含的潜在力量!其重大的社会意义还不仅仅于此。一九八八年,世界各国诺贝尔奖得主在法国巴黎集会,会后发表的共同宣言中提到:“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二千五百三十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找智慧。”

http://www.emusic.org.cn/bbs/dispbbs.asp?boardID=17&ID=25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4-3-26 19:13:27 | 只看该作者
这里说的是“我初中一与初中二年级之间的暑假”,建议斑竹移动到小学教育中去。

关于那个诱人的宣言,有点....
http://www.confucius2000.com/confucius/...kzxdshxcdyx.ht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7-1-25 15:32:54 | 只看该作者
总觉得杨老先生太现实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7-2-26 15:14:38 | 只看该作者
这和我在西南联大读《易经》的心得有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7-7-4 15:13:36 | 只看该作者
更坚定了读经的信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22|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3:36 , Processed in 0.077344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