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347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书摘<做好父母这件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2-26 13:00: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家庭教育感思录《做好父母这件事》摘选


1在一些细小的生活事件中父母所持的态度,可能会给孩子带来很深刻的印象,如果孩子从这些印象中提升出了一种规则或者价值取向,那么那些本来很小的事情就会长期地影响孩子的生活。

2教育的意义是帮助孩子成为他们自己,而不是让孩子成为你想让他成为的那个人。
            
3如果说碰上一个高明的导演是演员的幸运,那么生在一个开明的家庭则是孩子的福气。

4 你用刀割他,他能不痛吗?你用火烧他,他能不焦吗?你把他放在冰天雪地里,他能不冻僵吗?你用恶劣的语言去说孩子,就是用刀去割他,他的心就会留下伤口;你不去疏导而去激怒孩子,孩子的理性就会在暴躁中烧焦;你让孩子感不到任何爱,他的心就会冻僵。

5 天底下的父母,没有不想让孩子好的,可是想让孩子好不等于能让孩子好,这里面有一个“懂”和“不懂”的区别,“会”和“不会”的差异。

6 如果只能买一件大衣,你是买给妻子还是女儿呢?应该买给妻子,因为夫妻关系在家庭关系当中应该是第一位的。

7  知道做什么,叫做有方向,知道怎么做,叫做有能力;没有方向,努力和速度没有意义,只有方向,没有方法,方向本身没有意义。那些把“我该怎么办”挂在嘴上的人,往往不仅是缺乏方法,他们也缺乏方向。

8  父母在面对问题时内心的应对状态决定了家庭教育的总体状态和结果。是选择向别人求助还是选择自己解决这很关键,在问题比较棘手时是去积极地思考和探索还是怀疑自己的能力而退缩也很关键。

9  没有父母的指导,孩子也会独立探索。但是,这样的探索是有风险的,就好像把一个婴儿一个人留在院子里一样让人担心。父母固然不可能永远地指导孩子,固然会鼓励孩子自主、自立,但是也要尽量降低孩子独立探索的风险。打个比方说,生活是大海的话,那么孩子必须要学会游泳,自己的风格也只能靠摸索来形成;但是,我们要防止孩子在毫无经验的时候坠入深水。

10  我们在公交车上不能指望所有的人都讲文明,那么我们也就不能期望所有的教师都学识渊博,正如我们在单位不能指望领导总是公平,那么我们就不能期望学校没有不公平的事情存在。学校不应该作为教堂去被膜拜和憧憬,而应该作为环境被适应。


11 “等等再做”往往有两个结果,一个是我们不得不做的时候,会变得十分被动,一个是我们再也没有机会去做。

12  喜欢抱怨的人很多,人们因为抱怨而徒增的烦恼、造成的不利则更多。永远不要抱怨,如果能够改变就努力地改变,如果不能改变就欣然地接受;我们越是不愿忍受,就往往越难以忍受,越难以忍受也就越不愿忍受,如此恶性循环,极易导致心理或者行为的出轨。抱怨可以让我们因为一个士兵而失掉一座城池。

13 虽然网络的内容多种多样,诱惑多多,但是网络带给孩子什么,取决于孩子想从网络中得到什么。一个不能健康地使用网络的孩子,他的网外生活也是不健康的。孩子对网络的需求取决于孩子自身的兴趣,而孩子兴趣的形成则由孩子自身的特点和我们的教育决定。
14  没有教育智慧,一切方法都是枉费。
方法具体了才好用,可是越具体的方法适应的范围越窄。只企求具体的方法而不追求对教育更深的理解往往徒劳无功,因为家庭教育毕竟比刷盘子更需要灵活运用。缺乏对教育基本的理解,告诉他们如何做也是无用的。
孩子身上的问题往往源自父母头脑中的问题,父母头脑中的问题不解决,孩子身上的问题也无从谈起。不会思考和功利心态是大部分父母的致命伤。所以,我们注重教育方法的探讨,更要注意教育智慧的启蒙。

15   智慧一 懂得孩子需要什么
每一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孩子怎样才会“好”。如果说“好”意味着成功和幸福,那么,孩子需要具备什么素质才能争取到自己的成功和幸福呢?
许多父母把教育目标锁定在“考大学”上。事实上,并非只有上大学才有机会,也并非上了大学就一定有机会。只注重学历的追求,实为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健康的人格、积极达观的态度、适应环境和把握机会的能力才是人生幸福的最基本的保障。

16  智慧二 懂得自己的言行对孩子意味着什么
不必刻意观察,孩子就感受到我们太多的东西,不必刻意模仿,孩子就模仿了我们太多的态度。我们想要怎样并不重要,孩子从我们的行为中看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才重要!在孩子面前,我们不应该不加思考地生活和做事,我们必须小心,必须考虑自己这样做对孩子意味着什么。

17  智慧三 懂得该怎样去做
知道做什么,叫做有方向;知道怎么做,叫做有能力;没有方向,努力和速度没有意义;只有方向,没有方法,方向本身没有意义。父母并不好当,但是必须当好。凡事都有解决的办法,我们不可知难而退,必须探究如何解决。请参看“没办法的时候怎么办”部分。

18   智慧四 懂得做人就是做父母
既然教育是为了让孩子将来能够更好地生活,那么,生活就是教育的方向。我们在生活中需要的,就是孩子将来需要的;现在考验我们的,将来也会考验孩子,我们面临的烦恼、挑战和机遇,将来孩子统统会面临,虽然时代气候不断改变,但是与人相处、消化压力、抵抗惰性和软弱、克制欲望、自我推销、打开局面、把握机遇等基本问题是亘古不变的。我们处理好自己的事情,做好自己,不仅为孩子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更传递给孩子一个积极的态度,所以,我们做人的时候,也是在做父母,我们生活的过程,无时无刻不是对孩子的教育。
父母健康的价值观、人生观是家庭教育成功最重要的条件之一。父母通过对孩子提出要求以及朝夕相处,无时无刻不向孩子渗透着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而价值观和人生观决定了孩子的人生方向和感受世界的方式。
生活中,父母通过自己的做法给孩子示范,根据孩子面临的具体情境向孩子提出建议和要求,给孩子创造更好的家庭氛围和生活环境,以此来实现对孩子的教育。所以,生活的边界就是教育的边界,生活的过程就是教育的过程。


19  智慧五 怀有“成长意识”
从孩子诞生的那一刻起,我们的生活就开始因孩子而改变,有些人变得出乎意料地好,有些人变得意想不到地糟。孩子带领整个家庭一起成长,孩子成长的方向是长大,大人成长的方向是父母。我们期望孩子健康成长,我们自己也要有“成长”意识,父母是“学”着做的,不可能一开始就会,不可能很快就会,做父母的本领要慢慢练就。有了这样的成长意识,才不会患得患失、自怨自艾。


20  智慧六 懂得自我怀疑的必要
我们眼中的孩子和孩子的实际情况往往有很大的差别,我们对孩子的理解缘于我们自己的经验和理解方式,这并不总能靠得住。懂得自我怀疑,防止固执己见,抱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态度,时时谨慎,用更为多元的方式感知孩子,会开辟全新的亲子关系和教育境界。

21   智慧七  教育是帮助,不是塑造
         教育就是帮助孩子成为他本来可以成为的人。智慧父母懂得和孩子一起观察和发现孩子的天性。假如孩子比较有心计、企图心强,那么这个孩子有可能成为某个领域的杰出人才,但是也容易因为心事太重而承受压力,遭受挫折;那么,我们就应该在帮助他实现自己的目标的同时注意劝诫孩子不要被自己的抱负所累,人生不可能完美,要学会取舍和放下。假如孩子是个乐天派,什么事情都不放在心上,那么这样的孩子获得快乐会很容易,也不用担心他会钻牛角尖,但是很容易不思进取,不学无术,将来生活在一个较低的社会层次上;这时我们就要帮助孩子树立一定的进取心。
很多父母常说:小孩子都一样,哪有这么复杂?这是一种“外行”的表现。人是生而不同的,各有所长和所短。有智慧的父母会帮助孩子扬长避短,但前提是先要发现孩子的所长和所短。孩子不是一块任我们随意雕刻的石头,而是有着自己独一无二的天性的个体,做父母的责任是帮助孩子发挥他天性中的长处,克服他的短处。遵照孩子的天性进行帮助,就会像庖丁解牛一样游刃有余;而忤逆孩子的天性,按照自己的愿望去塑造,就会像螳臂当车一样自不量力。

22  智慧八 懂得教育的界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所以,每个人对孩子的教育必然也有自己的局限。因此我们要给孩子保留他们吸收新的思想的空间。
家庭教育的意义十分关键和深远,但是家庭教育不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全部,除此之外还有同龄人和学校的影响,孩子真正的成熟还需要离开家庭后在独立生活中探索。
对于孩子,永远有很多事我们无法知晓,永远有很多事我们无法左右。我们只需要懂得自己应该做什么,并努力做到最好。放下多余负担会让我们一身轻松、满怀信心。

23  身为父母,假如你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遇到困难了,你可以想办法解决,假如你想不出办法,可以向别人求助。但是,假如你对自己的期望错了,不仅没有人帮得了你,而且你越有办法,能力越强,教育结果就越糟。因为你是南辕北辙。

24  所有的成功都值得借鉴吗?非也。有些成功属于特例,并没有什么推广的价值;有些成功的途径本身就存在问题。

25  成功者所认为的经验并不等于成功的经验,前者是人们对规律的认识,而后者是规律本身,两者往往相去甚远,还有可能毫不相关。

26  想当然是如此地不可靠,可是追个究竟又太辛苦,于是我们还是“想当然”,仿佛我们总是输得起。

27  不是任何一个人通过努力都能成为爱因斯坦或者毕加索的,也不是爱因斯坦通过努力可以成为毕加索,或者毕加索通过努力就能成为爱因斯坦的。人的天分是有高低的,人的智力类型也有不同,这些不同在遗传中已经确定了。懂得这个道理,我们就可以避免缘木求鱼,

28  身为父母我们应该意识到,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是由遗传、环境和自主选择三个因素共同决定的。其中遗传是很难改变的,我们能够做的就是通过环境的改变(尤其我们作为教育者的角色)来帮助孩子形成积极的自主选择机制,让他在挑战面前有勇敢面对而不是退缩,让他在时光面前有所追求而不是无聊虚度,让他在挫折面前不是怨天尤人而是再次奋起。

29  不同的家庭给孩子提供了不同的人生起点,每一个家庭都有它的“陷阱”和成功之路,富裕家庭的父母应该教会孩子如何“俯下身”,贫苦家庭的父母应该教会孩子如何“抬起头”。
37谈到学习,许多人就想到学校里坐在课堂上听课,以及那些繁多的定理和常识。这种理解未免过于狭隘和刻板了。当一个婴儿能够辨认出妈妈和其他人的区别的时候;当一个男孩子出于对异性的好奇而在书店里翻《女性心理学》的时候;当一个人第一次吃西餐,小心翼翼地模仿别人的时候;当一个女生注意明星们的着装搭配的时候;当一个人新买了电器,看说明书的时候;当一个司机在陌生的地方打开地图寻找他应该走的路线的时候……这些都是在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因需而求谓之学,我们需要的某种知识和技能我们现在还没有,我们去追求它,这就是学习。人们在生活中用到的百分之八十的知识是课堂之外学到的,比如交往的常识,心理调节能力,如何应变以及各种各样的社会经验和潜规则等。课堂上的学习仅仅是学习的一种,并且不是最重要的一种,课堂上的学习可以让我们得到高分,可以让我们进入名牌大学,可以让我们在进入人才市场的时候有一张镀金的入场券,然而,它仅仅是入场券,究竟如何打开局面靠的是我们在课堂之外练就的本领和走出学校之后学到的知识。

38  对于幼儿来讲,他们广泛的好奇心和兴趣是大自然最好的馈赠,幼儿借此增长他们的知识和能力,广泛地探索和兴致勃勃的状态对于幼儿来讲是无比重要的,前者让孩子不断发现自己的天赋,后者让孩子达到内心的和谐和心理的自我建构。

39  孩子从过程中获得的感受以及建立的相应态度,比孩子所学的具体的结果更重要。孩子没学多少东西,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了快乐,喜欢学习、喜欢知识,这种态度比什么都重要。

40  无论你认为自己能还是不能,你都是对的。这些都体现了心理学上的“自证现象”。就是说,对于一件事情,如果一个人坚信自己能够成功,他就会努力去做,假如他遇到困难,他也不怀疑自己,而是绞尽脑汁、继续努力;假如出现了挫折,他也不灰心,相信这是暂时的,从教训中获取经验对自己进行调整,最后真地获得了成功。假如一个人认为自己不能做到,那么,只要困难一出现,虽然他本来有能力解决,但是他不相信自己,自我判定自己不行而选择放弃,最后他就真的不能成功。

41  每个人都在某个特定的方面存在消极的自我定义,即消极的“我是”,比如“我缺乏数学细胞”,“我是一个自制力差的人”,“我不善于随机应变”,“我缺乏幽默感”等等。固然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所长和所短,但是消极的自我定义会大大降低儿童的自信心,从而使儿童能力的发展和发挥大大低于其本应有的水平。

42  以瓦注者巧,以钩注者惮,以黄金注者殙。其巧一也,而有所矜,则重外也。凡外重者内拙。               庄子  《达生•第十九》
译文:用瓦罐作赌注,人们下棋就有些迟疑和慌乱,用黄金作赌注,人们下棋的时候发挥得淋漓尽致,用带钩作赌注,人们就大失水准。技术本身没有变,而迟疑和慌乱是太看重外在的压力。凡是过分看重外在压力的人,他的内心智慧的发挥就被大大消减了。

43 什么时候我们最愿意听别人的评价呢?肯定是对自己自身能力和事态发展不能把握的时候,什么人的说服能让我们倍受鼓舞?权威,也只有权威的话我们才会去相信。所以,虽然孩子确实需要听别人的建议,但是因为我们的话不够权威,孩子也不见得会听从。

44 各个家庭教育效果之间之所以不同,固然与父母们各自的知识、阅历、修养等综合素质以及爱心、责任心等诸多因素有关,但起决定作用的却是父母们的自信心。家庭教育的知识和能力,是可以习得的,而这些则由父母们的自信心决定,那些认为自己肯定能找到好办法的父母,肯定比没有足够的自信心的父母更富有耐心。面对僵局时,他们能够付出更多的努力去做更多的尝试,因而这些父母不仅积累了教育的经验,增长了教育的能力,也获得了很多的成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7-2-27 13:54:13 | 只看该作者
很受启发,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6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4-6-1 20:28 , Processed in 0.096412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