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2680|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为什么这么多“超级神童”昙花一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2-21 05:46: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希望下面的文章对一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有些启发。

2007年01月30日06:31
来源:现代快报
牛津“神童”离校出走诅咒父母“下地狱”

  据报道,1998年,13岁的英国女孩苏菲娅·约瑟夫凭着她的数学天赋被著名学府牛津大学录取,轰动了整个英国。然而令人做梦也没想到的是,这个“牛津神童”竟会在3年之后离校出走。苏菲娅出走时没有告诉任何人,她的失踪引起了英国警方的高度重视,最后英国警方在远离牛津大学的南部海滨城镇博内茅斯市找到了她,然而苏菲娅拒绝再回到父母身边,并指控父母给了她太大的压力。失踪期间,苏菲娅在给父母的一封邮件中写道:“16年来,我已经受够了你们对我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虐待。
”她还在信中诅咒父亲应该“下地狱”。

  据悉,当苏菲娅只有几岁大时,她的父母就发现了女儿的数学天赋,认为学校的教育不再适合她,于是将苏菲娅和其他4个儿女都留在家中进行教育,这等于剥夺掉了苏菲娅童年的所有乐趣,使她对父母的态度由不满逐渐转变为仇恨。尽管后来苏菲娅又回到了牛津大学,但是她却再也没能完成在牛津的学业,这名13岁就考上牛津的昔日神童最后到一家公司当了一名普通的行政助理。

  智商250精通9种语言,“数学神童”凄凉病死

  像苏菲娅这样的例子在许多具有天赋的儿童中非常普遍,有的遭遇甚至更加悲惨。20世纪初的美国纽约神童威廉·希迪斯出生6个月时就学会了26个字母,一岁半就能阅读《纽约时报》。希迪斯3岁时就开始对高等数学感兴趣,4岁时就精通法文,9岁时就考进了美国哈佛大学,并给哈佛数学协会做关于四维空间的讲座。希迪斯精通9种语言,包括英语、希腊语、俄语、法语、德语、希伯来语、土耳其语、亚美尼亚语,还有一门他自创的语言。甚至有传说称希迪斯一生可能懂40多种语言,他掌握一门新语言只需花一天的工夫。据当时的纽约智能测试协会主任亚伯拉罕·斯特林称,希迪斯的智商在250到300之间,他从来没有听说过有人拥有这么高的智商。

  除了语言天赋外,希迪斯还立志要成为20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然而盛誉之下的希迪斯却承受了太大的心理压力,逐渐变得与社会格格不入,最后甚至一度神经失常。成年后的希迪斯放弃了学术生涯,选择从事起一些工资低微的普通工作,他总是隐藏自己的天赋,一旦老板发现他的天才后,他就会立即换工作。1944年,46岁的希迪斯落魄潦倒地病死在了波士顿附近的一间出租屋里。

  棋坛怪才,从冷战英雄变成了美国“通缉犯”

  美国国际象棋天才鲍比·菲舍尔同样因为其过人的才智而轰动过全世界。菲舍尔1943年出生于美国芝加哥,他6岁开始学棋,13岁就成了美国少年冠军,14岁时成了美国国际象棋公开赛冠军,15岁时就跻身国际象棋特级大师的行列。1972年,菲舍尔在“世纪之战”中打败了前苏联世界冠军鲍里斯·斯帕斯基,成了棋史上第十一位世界冠军。一时间,他被美国人追捧为冷战时期的国家英雄,就连美国前总统尼克松也曾特地为他的胜利发去了贺电。

  然而1975年,如日中天的菲舍尔突然放弃卫冕战,神秘引退淡出江湖;1992年,他又突然再出江湖,并无视美国对前南斯拉夫的贸易制裁禁令,与老对手斯帕斯基在南联盟再度鏖战,激怒了美国政府,菲舍尔被华盛顿一个大陪审团缺席宣判有罪,从此遭到了美国长达10多年的通缉。菲舍尔后来的行为相当“怪异”,他不但发表了许多反犹太言论,更令美国人瞠目结舌的是,在美国遭遇“9·11”袭击后数小时,他还现身一家外国电视台,公然为“9·11”叫好。对于菲舍尔越来越古怪的言论,美国民众看法不一,有人认为他少年成名,受到了太大的精神压力,有人认为他患了精神病,还有人认为他言谈怪异,是被美国政府迫害所致。

  钢琴神童跳崖自杀,商界奇童“变性”成女人

  英国钢琴神童特伦斯·贾德出生于1957年,他的父母都是巴松管专家,当特伦斯还是个孩子时,他的父亲就发现他具有惊人的音乐天赋,并对他进行了特殊训练,特伦斯12岁时就随伦敦交响乐团管弦乐队在皇家节日大厅上登台献艺。20岁时,特伦斯已经成了享誉世界乐坛的著名钢琴家,然而1979年圣诞节前夕,22岁的特伦斯在即将到俄罗斯举行一系列的音乐独奏会之前,突然在英国著名海滨景点海滩头跳崖自杀,结束了传奇而短暂的一生。

  另一名试图自杀的“少年天才”是现年29岁的英国加的夫市男子詹姆斯·哈里斯,哈里斯生于1978年,他在10岁时就学会经商,做起了古董生意,14岁时,哈里斯撰写了一本自传《从贫穷到富有》,然而少年哈里斯经常受到同龄人的欺负,由于心情糟糕,他的生意后来也遭遇了失败,1991年,哈里斯的父亲因为纵火罪和诈骗罪被关进了监狱。此后心灰意冷的哈里斯试图自杀,但却幸运地被人救活了过来。2001年,他竟然接受“变性手术”,摇身变成一个名叫“劳伦”的女性,目前“劳伦”在英国一家电视台当主持人。

  演艺童星光环不再,涉嫌吸毒差点坐牢

  美国著名童星麦考利·卡尔金1990年出演《小鬼当家》而一炮走红,当时他只有10岁,麦考利卷曲的金发、聪明伶俐的表演迅速征服了全世界影迷的心,他也成了当时美国片酬最高的童星,14岁时,麦考利的银行存款数就已经高达数百万美元。然而少年成名后,麦考利的私生活却开始变得极度糜烂,1998年,18岁的麦考利就和同龄女星雷切尔·米纳早早结了婚,但他们的婚姻仅维持了两年时间。2004年,麦考利因为非法持有大麻而被警方逮捕,最后获得了一个缓刑判决。此后他虽然一直试图重振演艺事业,但却始终光环不再。

  网坛奇葩变成“问题少女”

  在体育界,有些早熟的“童星”也在进入青春期后迷失了方向。美国网坛奇葩詹尼弗·卡普里亚蒂还在学走路时,她的父亲就将网球介绍给了她。詹尼弗13岁时赢得了法网少年组冠军,1990年,年仅14岁的她又在法网公开赛上成为最年轻的四强选手,排名世界前十,15岁的她杀进了温布尔登公开赛决赛,1992年,詹尼弗为美国摘得了巴塞罗那奥运会的女单冠军。

  正当詹尼弗事业如日中天之时,可能由于成名过早而缺少控制能力,1993年12月,17岁的她竟在商店行窃而被警方逮捕。事隔6个月后,詹尼弗又因为非法持有大麻而被捕,成了网坛著名的“问题少女”,黯然离开网球场达两年之久。

  “神童妈妈”不想儿女再当“神童”

  不过,在很多“神童”中,也有一些成年后事业仍然很成功的例子。英国当代最著名的数学神童之一露斯·劳伦斯12岁考进牛津大学,一年后就修完学士学业,17岁戴上了博士帽,她这种速成式学习经历至今仍无人能够超越。成年后,露斯也是一帆风顺,她结婚生子,并且成了一名数学教授。然而露斯对自己被称为“神童”的那段经历却一直讳莫如深,不愿多提,她说:“无论如何我不想让我的孩子当什么‘神童’,我希望他们能够毫无压力地自然成长。”

  对于许多神童都是昙花一现、甚至结局非常不幸的例子,英国心理学家苏珊·奎廉姆解释说:“问题的关键在于,神童们都拥有远超于他们年龄的特殊才智,人们往往将他们当成小大人看待,对他们的期望值过高,给他们施加了太大的压力,剥夺了他们和同龄人一起玩乐的机会,甚至不允许他们拥有普通孩子都有的某些行为习惯。等这些孩子一进入青春期,他们所受到的压力将全部释放,变为反抗,从而引发各种问题。”


  神童背后的“诅咒”———

  为什么这么多“超级神童”昙花一现

  本月初,英国14岁少年迈克尔·佩勒姆独自驾船横渡大西洋,成了世界上独自穿越大西洋的最年轻水手,迈克尔的成功显示了他完全超出同龄人的传奇经历和宽松的家庭氛围。然而鲜为人知的是,世界上曾有许多像迈克尔一样被冠以天才和“神童”称号的孩子,他们在孩童时期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他们的“少年得志”却并没有为自己带来光明的前途。相反,很多天才“神童”都仿佛遭遇了某种共同“魔咒”,他们在昙花一现后就迅速衰落,有人不堪压力离家出走,有人生活糜烂迷失方向,还有人甚至精神崩溃,试图自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7-2-21 15:27:5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新年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7-2-22 10:20:56 | 只看该作者
当神童的孩子很累,没有时间玩,我可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这样度过童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7-2-23 10:29:12 | 只看该作者
人都有认同心理,当发觉自己和别人不致时就会不适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7-2-24 08:42:51 | 只看该作者
其实所谓的神童只是在某些知识领域比较突出。
家长忽略了孩子的道德,心态,成长中的快乐等等造就了短暂的神童
神童一闪而过也就不足为奇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7-2-25 10:32:36 | 只看该作者
后期真培养出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7-2-25 14:03:22 | 只看该作者
问题的关键在于,神童们都拥有远超于他们年龄的特殊才智,人们往往将他们当成小大人看待,对他们的期望值过高,给他们施加了太大的压力,剥夺了他们和同龄人一起玩乐的机会,甚至不允许他们拥有普通孩子都有的某些行为习惯。等这些孩子一进入青春期,他们所受到的压力将全部释放,变为反抗,从而引发各种问题。”


    很有启发!不管孩子是否神童都不能给予太大的压力,环境尽量要宽松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7-2-25 14:17:40 | 只看该作者
昙花一现 ,乐此不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7-2-26 11:36:44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要培养所谓的神童呢?我只想开发孩子的大脑,让脑细胞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数量上,让孩子在中国这样一个竞争如此激烈的国家,今后的学习事半功倍,更加轻松,在完成老师有作业的同时,有时间去发展自己的各项其他能力,发展自己的爱好,生活得更开心而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7-2-26 11:38:48 | 只看该作者
上面所说的那些,根本不能称为神童,那些是把人的其他方面的能力,畸形地累加到一项能力上的表现,他的其他方面的能力是缺失的,他的人格是不完全的,我不要孩子成为那样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8:03 , Processed in 0.195222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