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600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培养孩子的“平凡”意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2-14 11:27: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据一位小学高年级班主任老师透露,她在所教班级进行的一次主题为"长大了,干什么?"的民意测验中:有长大了准备当歌星、电影明星的;有准备当老板、经理的;有准备当科学家、学者的;有准备当市长、部长的……极少有打算当工人、农民、教师、护士等普通劳动者的。
  在当今的家庭教育中,几乎所有的父母都在为孩子的将来能"成大器,做栋梁"作着各种各样的准备,而极少有人认可孩子将来做个普通的劳动者,平平凡凡地过一生。
  孩子"平凡"意识的淡化,原因很多。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收入差距正呈日益增大的趋势,人们的观念正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对人的评价也在变。"平凡"在不少人的心中已变成了"平庸"的代名词,"非凡"才令人羡慕。要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出人头地",必须"不平凡"。二是家长把自己未能实现的理想强加在孩子的头上。三是在当今独生子女的家庭,不少家长有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危机感,生怕孩子将来有什么闪失,便把自己后半辈子生活的赌注全押在了孩子的身上。
  诚然,"不愿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自古以来,每个能成"大器"者,是与他从小树立了远大的理想分不开的。有所"思",才能有所"为",理想定得高点,无形中给自己增加了压力,在一定意义上能起到"不用扬鞭自奋蹄"的作用。但是,如果把理想仅仅理解为孩子的"成名成家"、"出人头地",那么,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就会容易产生"目空一切","瞧不起普通者"的不健康心理。
  如今的孩子,群体意识不强,适应能力差。因为家长几乎是天天在对孩子进行着"不同凡响的"教育,"一颗不平凡的种子"早已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发芽,怎么会愿意"委屈求全"地去主动适应他人呢?他们生活自理能力差。既然将来是干大事的,是去过那种"人上人"之类的生活的,对会不会剥鸡蛋,分不分得清哪是韭菜哪是葱,又有什么必要放在心上呢?他们脆弱、敏感、狂妄而又不堪一击。然而,当远大的理想变得遥遥无期,绚丽的美景还是那样的虚无缥缈,面对严酷的现实,一颗本来还幼稚、脆弱的心怎么能承受得起如此之"重"、如此之"累"?
  培养孩子的"平凡"意识,是要培养孩子平易近人、宽厚待人的良好品格,和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生活作风,在平凡中超越的智慧和在逆境中奋飞的胆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7-5-22 17:20:30 | 只看该作者
培养孩子的"平凡"意识,是要培养孩子平易近人、宽厚待人的良好品格,和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生活作风,在平凡中超越的智慧和在逆境中奋飞的胆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0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6 02:58 , Processed in 0.337587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