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7568|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世界文豪书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29 16:41: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7-1-29 16:42:37 | 只看该作者
世界文豪书系——海涅全集(12卷)
作    者[德国] 海涅 译    者胡其鼎 潘子立 章国锋等
字    数3600千字页    码
开    本32装    订精装
出版日期2003-01版 印 次1-1
书    号ISBN7-5434-4984-6/I.823
定价:680.00元会员价:680.00元
     海涅是十九世纪上半叶德国著名的进步诗人和散文家,是歌德以后直至1848年革命这一时期内德国文坛的中心人物,也是浪漫主义思潮在德国有消极转向积极这一过程的完成者。全集中各篇译文的注释、各卷的译者前言或导读以及全集总序,缩短了读者与诗人间的时空距离,减弱了陌生感。同时对我国的海涅研究乃至十九世纪德语文学的研究与教学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海因里希·海涅(Heinrich Heine,1797~1856),德国著名民主诗人。出身犹太商人家庭,童年和少年时期经历过拿破仑战争,1819~1824年先后断续在波恩大学、格廷根大学、柏林大学学习法律和哲学并从事写作。1825年接受基督教洗礼并获法学博士学位。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后迁居巴黎,1843年结识马克思,1848年患严重瘫痪症卧床直至逝世。
    海涅是歌德之后德国最重要的诗人。他的早期创作主要是抒情诗《歌集》(1827)和四卷《旅行记》(1826~1831)。《歌集》充满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内容多抒写诗人自己的经历、感受、憧憬,歌颂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批判封建复辟暴行和资产阶级市侩习气。《旅行记》以见闻观感的形式,对复辟时期的德国现实给以抨击讽刺,对拿破仑和七月革命表示赞颂欢迎。旅居法国后,海涅的主要著作是其代表作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1844)和文艺论著《论浪漫派》(1836)。长诗通过诗人1843年回汉堡的见闻,揭露和讽刺了德国的封建割据及庸俗专横。《论浪漫派》对德国文学发展进行简要精当分析后成为德国革命民主主义文学的理论纲领。此外,为支援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写作的《西里西亚织工之歌》(1844)也是这时期海涅创作的一大收获。恩格斯曾撰文说它“宣传了社会主义”,并说海涅是“德国当代诗人中最杰出的一个”。(周蓓)(江湖整理)


[ 本帖最后由 江湖 于 2007-1-29 16:46 编辑 ]

世界文豪书系——海涅全集(12卷).jpg (35.49 KB, 下载次数: 3)

世界文豪书系——海涅全集(12卷).jpg

世界文豪书系——海涅全集(12卷)1.jpg (22.23 KB, 下载次数: 2)

世界文豪书系——海涅全集(12卷)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7-1-29 16:45:20 | 只看该作者
世界文豪书系——莱蒙托夫全集(5卷)
作    者[俄国] 莱蒙托夫 译    者顾蕴璞 乌兰汗 力冈等
字    数1908千字页    码
开    本32装    订精装
出版日期1996-09版 印 次1-1
书    号ISBN7-5434-2571-8/I.250
定价:133.40元会员价:133.40元
     俄罗斯“民族诗人”天才作家莱蒙托夫,虽然仅在世上生活了二十七个年头,但他以四百四十九首抒情诗和二十七篇长诗攀上了俄罗斯浪漫主义诗歌的顶峰,在读者心目中树立起一尊“自由之子”的雕像,飘扬着一面反抗暴政的大旗,唱响了一首首昂扬的战歌。不仅如此,他的《假面舞会》等戏剧,使他赢得戏剧家的荣誉;《当代英雄》等小说,更开创了俄罗斯现实主义小说的未来,成为屠格涅夫、列夫·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人心理描写小说的先驱。在这套国内的第一部莱蒙托夫的全集中,抒情诗的翻译以1989年的俄语原版为底本,其他作品以1986年版为底本,堪称最新最完备。力冈等十一位俄苏文学的专家及著名翻译家的鼎力合作,也使本书的翻译水平得到了根本保证。
   
    莱蒙托夫(1814~1841),俄国诗人。1814年10月15日生于莫斯科。1828年入贵族寄宿中学,此时开始写诗。1834年于士官学校毕业,被派到彼得堡近郊近卫军骠骑兵团服役。1835年第一次发表作品长诗《哈吉—阿勃列克》,开始引起注意。同年写了剧本《假面舞会》,主人公是一个反抗上流社会的悲剧性人物。1837年 2月8 日普希金在决斗中受伤,两日后逝世。莱蒙托夫写了《诗人之死》一诗,指出杀死普希金的凶手就是俄国整个上流社会。这篇诗震动了整个俄国文坛,他被公认为普希金的继承人。
    莱蒙托夫于1840年4月出版的长篇小说《当代英雄》,在高加索广阔的背景上展开了主人公毕巧林的复杂的性格,毕巧林是俄罗斯文学中继普希金的奥涅金之后又一个“多余的人”形象。《当代英雄》虽然带有浪漫主义色彩,但主要是现实主义的作品,结构完美,并富有特色,心理分析细致,语言准确优美,成为俄国文学中最早最出色的长篇小说之一。
    长诗《恶魔》和《童僧》,是莱蒙托夫浪漫主义创作的最高成就,但都洋溢着现实主义的气氛。恶魔和童僧这两个性格,可以概括诗人全部作品中的形象。前者是个人主义者,后者则是自由的战士。1841年 7月27日诗人在一次决斗中被杀害。莱蒙托夫没有活到二十七岁,他成熟期的创作活动只有短短四年,但他的作品对俄国文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展示人物内心生活的心理描写方面他是俄国文学中的先驱,后来为陀思妥耶夫斯基、列·托尔斯泰等所师承和发展。(周蓓)(江湖整理)

世界文豪书系——莱蒙托夫全集(5卷).jpg (62.98 KB, 下载次数: 1)

世界文豪书系——莱蒙托夫全集(5卷).jpg

世界文豪书系——莱蒙托夫全集(5卷)1.jpg (51.56 KB, 下载次数: 1)

世界文豪书系——莱蒙托夫全集(5卷)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7-1-29 16:47:32 | 只看该作者
世界文豪书系——新莎士比亚全集(12卷)
作    者[英国] 莎士比亚 译    者方平等
字    数4610千字页    码
开    本32装    订精装
出版日期2000-01版 印 次1-1
书    号ISBN7-5434-3678-7/I.473
定价:580.00元会员价:580.00元
     在外国古典作家中,莎士比亚是一座永放光芒的金山。我国研究莎学的历史虽然不短,但迄今只有四十年前主要由朱生豪先生译出的散文体全集。这套全集由著名翻译家、莎学专家方平先生担任主编,延请大陆、香港两地专家及莎学研究博士参加翻译工作,在译文和研究两个方面矢志出新,用诗体重新翻译全部作品,并融会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对莎翁作品进行了大量的注释和系统评介工作。
   
    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 1564-1616),出生于沃里克郡斯特拉特福特镇的一个富裕市民家庭。13岁时家道中落辍学经商并前往伦敦,先后做过剧院的杂役、演员、剧作家和股东。1616年在故乡逝世。作为英国著名戏剧家和诗人,他独自占领了文艺复兴运动的最高峰。他一生共写有37部戏剧,154首14行诗,两首长诗和其他诗歌。其中的“四大喜剧”《仲夏夜之梦》、《无事生非》、《皆大欢喜》、《第十二夜》是他的早期(1590~1600)作品,这个时期的喜剧创作,塑造了一系列智慧、真诚、勇敢、品质高尚的男女主人公形象,歌颂了男女青年纯真的友谊和爱情,同时也揭露了资产阶级吝啬、贪婪和冷酷无情。就连这时期写成的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1595)也同样具有不少明朗乐观的因素。“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是莎士比亚中期(1601~1607)创作的作品,此时他深感人文主义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越来越加剧,创作风格也从明快乐观变为阴郁悲愤,其所写的悲剧也不是重在歌颂人文主义理想,而是重在揭露批判社会的种种罪恶和黑暗。莎士比亚像一口涌流不尽的井,近三百年有影响的文学流派仿佛都是从这口井里流出来的,只是在起初是为涓涓细流,后来才发展为滔滔巨浪。(周蓓)(江湖整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7-1-29 16:49:04 | 只看该作者
 
世界文豪书系——索尔·贝娄全集(14卷)
作    者[美国] 索尔·贝娄 译    者宋兆霖等
字    数3661千字页    码
开    本32装    订精装
出版日期2002-01版 印 次1-1
书    号ISBN7-5434-4543-3/I.698
定价:450.00元会员价:450.00元
     在当代美国文坛上,索尔·贝娄被认为是继福克纳河海明威之后最主要的小说家。他的作品包含了丰富的社会内容和深邃的哲理思辨,是一个具有现实主义倾向的现代派作家。他曾三次荣获美国全国图书奖,一次普利策奖;1976年,他以“对当代文化富于人性的理解和精妙的分析”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全集包括其近六十年创作生涯的全部作品,其中,长篇小说有《晃来晃去的人》、《受害者》、《奥吉·马奇历险记》、《雨王汉德森》等九部,此外,还有中短篇小说集五部,散文随笔集、散文游记集、剧本集各一部。
   
    索尔·贝娄(Saul Bellow,生于1915年),被称为美国当代文学发言人。他出生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市郊的拉辛镇,父母是来自俄国圣彼得堡的犹太移民。1924年,全家迁往美国芝加哥定居。1933年考入芝加哥大学,两年后转学到西北大学,1937年在该校毕业,获社会学和人类学学士学位。除担任过一段时间的编辑、记者及在商船上短期服役外,贝娄大部分时间都在大学里执教,现为芝加哥大学教授和社会思想委员会主席。
    从1941年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两个早晨的独白》开始,贝娄度过了近六十年的创作生涯。《奥吉·马奇历险记》是他的成名作,阐释了自我本质与生存环境之间的矛盾,在叙事艺术上形成了独特的“贝娄风格”。贝娄是一位最富于善良人性的作家,从他的早期作品《雨王汉德森》中,可以看到对丰裕社会中精神贫困现象的关注。《赛姆勒先生的行星》和《洪堡的礼物》则揭露了当代社会的精神堕落和人道主义危机。(周蓓)(江湖整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7-1-29 16:50:52 | 只看该作者
世界文豪书系——屠格涅夫全集(12卷)
作    者[俄罗斯] 屠格涅夫 译    者力冈等
字    数4577千字页    码
开    本32装    订精装
出版日期2000-12版 印 次2-2
书    号ISBN7-5434-2224-7/I.155
定价:511.00元会员价:511.00元
     俄罗斯文学的杰出代表、伟大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对于中国读者来说并不陌生,他的《猎人笔记》、《父与子》、《处女地》等小说代表作成为中国知识界人士手不释卷的经典之作。《屠格涅夫全集》集国内翻译界的中坚力量,将作家的全部作品搜罗齐全,一次推出,体现了我国屠格涅夫研究的最新成就。除长、中、短篇小说外,还收入其剧作、诗、散文诗、文论、文学回忆录和书信。为体现本书的学术色彩及研究价值,方便读者及研究者,书前列有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会长、俄罗斯文学研究会会长叶水夫先生,著名屠格涅夫专家陈燊先生,新崛起的年轻一代俄罗斯文学研究者朱宪生教授写的三篇互为补充的全集总序,全面评介了屠格涅夫的思想及艺术;每种体裁前各有分序;各卷每篇均有简要题解和必要的注释文字;书后附有作者生平与创作年表;书信卷中附有人名及作品索引;每卷前还有丰富的图片资料作为书中文字的有益补充。
   
    伊·谢·屠格涅夫(1818~1883)出生在俄国奥廖尔省一个贵族家庭。这位伟大的俄罗斯作家,从1834年发表处女作诗剧《斯捷诺》到临终前一年发表的《散文诗》止,在半个世纪里,以诗歌、剧本、小说、特写、书信、评论等文学体裁写下了数十卷著作,描绘了俄罗斯社会生活整整一个时代。屠格涅夫的创作代表了俄国现实主义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尤其在俄罗斯长篇小说的发展中有着莫大的功绩。
    屠格涅夫是一个极其敏感的作家,他观察问题从大处着眼,发现并及时反映整个社会的动态和方向,提出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塑造了一系列时代的典型人物。屠格涅夫特别善于塑造女性的形象,他认为,女性的天性是热情的、不妥协的、敏感的、好幻想的,天赋有一种对新的、英雄主义的事物的期待。《罗亭》中的娜塔里娅、《贵族之家》中的丽莎,都令人难忘,特别是《前夜》中的叶琳娜那种勇于献身的女性形象,叫人肃然起敬。他还是描写风景的大师,在他的笔下,俄罗斯的花草树木、河流山川、草原池塘,都展现出美丽如画的面貌。在中国,屠格涅夫是最受欢迎的外国古典作家之一,他的小说代表作《猎人笔记》、《父与子》、《处女地》等成为中国知识界人士手不释卷的经典之作。(周蓓)(江湖整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7-1-29 16:52:29 | 只看该作者
世界文豪书系——泰戈尔全集(24卷)
作    者[印度] 泰戈尔 译    者白开元 董友忱等
字    数9981千字页    码
开    本32装    订精装
出版日期2000-12版 印 次1-1
书    号ISBN7-5434-4017-2/I.558
定价:890.00元会员价:890.00元
     亚洲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被尊称为“诗圣”的印度伟大作家和诗人泰戈尔,一生共创作了五十多部诗集,三十多部剧作,十二部中、长篇小说,百余篇短篇小说,大量的散文作品和有关语言、文学、哲学、政治、历史、宗教及化学方面的论著,还创作了近三千首歌曲和两千多帧美术作品,其影响远播各个大洲,获得东西方的普遍赞誉。这套全集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篇幅最多的泰戈尔作品集,将具诗歌、小说、戏剧收齐,并第一次将散文、文论、书信等译介到中国,其中绝大多数作品直接译自孟加拉文和印度文原著。
   
    泰戈尔(1861~1941),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生于加尔各答市的一个富有哲学和文学艺术修养家庭, 1878年赴英国留学,1880年回国专门从事文学活动。1884至1911年担任梵社秘书,19世纪20年代创办国际大学。1941年写作控诉英国殖民统治和相信祖国必将获得独立解放的著名遗言《文明的危机》。
    泰戈尔是具有巨大世界影响的作家。他共写了五十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创作了三十多部剧作,十二部中、长篇小说,百余篇短篇小说及大量文学、哲学、政治论著,并创作了一千五百多幅画,写了难以统计的众多歌曲。他的作品反映了印度人民在帝国主义和封建种姓制度压迫下要求改变自己命运的强烈愿望,描写了他们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充满了鲜明的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精神,同时又富有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具有很高艺术价值,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其重要诗作有诗集《故事诗集》(1900)、《吉檀迦利》(1910)、《新月集》(1913)、《飞鸟集》(1916)、《边缘集》(1938)、《生辰集》(1941);重要小说有短篇《还债》(1891)、《弃绝》(1893)、《素芭》(1893)、《人是活着,还是死了?》(1892)、《摩诃摩耶》(1892)、《太阳与乌云》 (1894),中篇《四个人》(1916),长篇《沉船》(1906)、《戈拉》(1910)、《家庭与世界》(1916)、《两姐妹》(1932);重要剧作有《顽固堡垒》(1911)、《摩克多塔拉》(1925)、《人红夹竹桃》(1926);重要散文有《死亡的贸易》(1881)、《中国的谈话》(1924)、《俄罗斯书简》(1931)等。(周蓓)(江湖整理)

世界文豪书系——泰戈尔全集(24卷).jpg (52.44 KB, 下载次数: 1)

世界文豪书系——泰戈尔全集(24卷).jpg

世界文豪书系——泰戈尔全集(24卷)1.jpg (21.31 KB, 下载次数: 1)

世界文豪书系——泰戈尔全集(24卷)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07-1-29 16:56:26 | 只看该作者
世界文豪书系——雨果文集(20卷)
作    者[法国] 雨果 译    者张秋红 李玉民等
字    数8005千字页    码
开    本32装    订精装
出版日期1998-10版 印 次1-1
书    号ISBN7-5434-3429-6/I.428
定价:715.50元会员价:715.50元
     雨果是一位取得了丰硕文学成果的世界级文学大师,无论是诗歌、小说,还是戏剧创作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成为传颂不朽的名作,诗歌、剧作同样脍炙人口。文集将其代表作聚合成册,让读者徉徊于其多姿多彩的艺术世界。
   
    维克多·雨果(1802-1885),诗人、小说家、政治活动家,十九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他的创作期长达六十多年,作品包括二十六卷诗歌、二十卷小说、十二卷剧本、二十一卷哲理论著,合计七十九卷之多,是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
    他1802年2月26日出生在法国贝桑松的一个军官家庭。他在中学时代就对文学发生了浓厚兴趣,他的文学活动是从他为《文学保守派》杂志写稿开始的。1827年雨果为自己的剧本《克伦威尔》写了长篇序言,即著名的浪漫派文艺宣言,在序言中雨果反对古典主义的艺术观点,提出了浪漫主义的文学主张。
    1830年,雨果浪漫戏剧代表作《欧拉尼》的公开上演,标志着浪漫主义对古典主义的决定性胜利。
    1830年七月革命后,雨果在政治上进一步走上左翼的道路,他的长篇名著《巴黎圣母院》就是这一时期的作品。这部作品奠定了雨果作为著名小说家的声誉。1848年“二月革命”开始时,雨果已成为坚定的共和党人,并当选为制宪会议的成员,成为法国国民议会中社会民主左派的领袖。1851年,路易·波拿巴发动反革命政变。雨果立即发表宣言进行反抗,不幸遭到失败。同年12月,雨果被迫逃亡到布鲁塞尔。在长达19年的流亡生活期间,雨果始终坚持对拿破仑三世独裁政权的斗争,并坚持写作。
    雨果一生追随时代步伐前进,是法国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作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861年,当雨果得知英法侵略者纵火焚烧了圆明园后发出了满腔义愤。他义正辞严地写道:“法兰西帝国从这次胜利中获得了一半赃物,现在它又天真得仿佛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似的,将圆明园辉煌的掠夺物拿出来展览。我渴望有朝一日法国能摆脱重负,清洗罪责,把这些财富还给被劫掠的中国。”
    1885年5月22日,雨果在巴黎与世长辞。100多年来,法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一直缅怀这位伟大的法国文化先驱者。雨果的不朽名著《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小说杰作至今为广大人民所喜爱。(周蓓)(江湖整理)

世界文豪书系——雨果文集(20卷).jpg (38.62 KB, 下载次数: 5)

世界文豪书系——雨果文集(20卷).jpg

世界文豪书系——雨果文集(20卷)1.jpg (38.45 KB, 下载次数: 1)

世界文豪书系——雨果文集(20卷)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7-1-29 16:59:01 | 只看该作者
世界文豪书系——雪莱全集(7卷)
作    者[英国] 雪莱 译    者
字    数3100千字页    码
开    本32装    订精装
出版日期2000-12版 印 次1-1
书    号ISBN7-5434-3993-X/I.549
定价:355.00元会员价:355.00元
     雪莱,是十九世纪英国著名的浪漫派诗人,他的诗作在内容上赞美革命,抨击传统,批判不合理的现实社会,主张纯洁的爱情。诗思无瑕,充满激情,节奏明快。《西风颂》为雪莱的代表作品,具有穿越时空的永恒魅力。全集将其诗作、散文、诗剧、论文、书信等尽量罗致,呈现给读者一个完整的形象。
   
    珀西·毕希·雪莱(Percy Bysshe Shelley, 1792-1822),英国诗人。1792年生于苏塞克斯郡。这时期英国诗歌的创作,在一批青年诗人手里,经历了一场革命:抗议代替了因袭,抒情代替了说教,恣肆代替了拘谨。雪莱便是这些赞美革命、抨击传统的浪漫派诗人之一。1811年8月,雪莱和妹妹的朋友海里霭·威斯布鲁克出走,在爱丁堡结婚。1816年5月在瑞士,雪莱初识拜伦,两人相互仰慕,成为挚友。1822年7月8日,雪莱与友人驾船出海突遇暴风,不幸舟沉身死。
    雪莱一生抨击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但主张用教育手段改革社会,又主张纯洁的自由的爱情。1818年底,雪莱从英国到意大利居住,从阳光淡薄的岛国进入明媚温丽的地中海,触发了他巨大的创作热情。他完成了四幕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诗剧为普罗米修斯树立了新的形象,从一个与天神宙斯妥协者变成不屈的斗士。雪莱一生就是对人类任何形式的压迫进行斗争,他的普罗米修斯体现了这一斗争精神。1819年,雪莱写了著名的《西风颂》。从1820年起直至生命终止的两年半中,雪莱写了不少歌颂南欧民族革命的诗,如:《那不勒斯颂》、《自由》、《自由颂》。抒情诗有《云》、《致云雀》、《致月亮》等。雪莱的散文和他的诗一样也具有明快的节奏,我们在雪莱的诗中看到他是个哲学家,他的散文创作里又看到他的诗一样的激情。(江湖整理)


[ 本帖最后由 江湖 于 2007-1-29 17:33 编辑 ]

世界文豪书系——雪莱全集(7卷).jpg (28.16 KB, 下载次数: 8)

世界文豪书系——雪莱全集(7卷).jpg

世界文豪书系——雪莱全集(7卷)1.jpg (32.6 KB, 下载次数: 2)

世界文豪书系——雪莱全集(7卷)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7-1-29 17:00:45 | 只看该作者
世界文豪书系——普希金全集(10卷)
作    者[俄罗斯] 普希金 译    者
字    数3799千字页    码
开    本大32开装    订精装
出版日期2001-05版 印 次2-3
书    号7-5434-3526-8/I447
定价:322.00元会员价:322.00元
     亚历山达·普希金,(Александр Сергеевич Пушкин,1799年5月26日/俄历5月16日出生于莫斯科,1837年1月29日逝世于圣彼得堡)是俄罗斯著名的文学家、最伟大的诗人及现代俄国文学的始创人。
   
    意义
    普希金的诗和剧作为通俗语言进入俄罗斯文学铺平了道路,他的叙述风格结合戏剧性、浪漫主义和讽刺于一体,这个风格对许多俄罗斯诗人有深刻的影响,是继他以后俄罗斯文学的一个重要因素。与他同时期的浪漫主义诗人有乔治·戈登·拜伦和约翰·沃尔夫岗·哥德,他本人受伏尔泰和威廉·莎士比亚的悲剧的影响很大。
   
    [编辑>
    生平
    出生于莫斯科,从1805年到1810年他每年夏天都在他祖母处在莫斯科附近的一个村庄里度过。他童年的这些生活经验后来都体现在他早年的诗中。
   
    普希金在帝国学院中就学六年,这是一个1811年10月19日成立的优秀学院。今天,这个学院被称为普希金学院。在这段时间里普希金经历了1812年对抗拿破仑的战争。1815年普希金的第一首爱国诗被发表。虽然他当时还是一个学生,他被彼得堡的一个文学协会阿尔扎马斯接纳为会员。这个协会反对当时盛行的保守的、硬板的语言文字,提倡俄罗斯语言。普希金早年的诗充满了生机。
   
    1816年他的诗的风格突然转变了,哀歌成为他最主要的作品。
   
    1817年普希金毕业,他在彼得堡的外交协会任秘书。他经常去剧院,参加阿尔扎马斯的会议。他还加入了一个称为“绿灯”的文学和剧作团体。这个团体与当时贵族中反对沙皇专制的团体有一定的联系。虽然普希金没有参加他们的政治运动,但他与这个运动中的许多人是好朋友,他写的讽刺短诗受到了这个运动的影响。在这段时间里他一直在写一部长诗《 Руслан и Людмила》,这部长诗从他还在学校里的时候就开始了。1820年5月他完成了这部长诗。但当时的批评界对它的评价非常坏。
   
    1820年初普希金的一些讽刺诗给他带来了麻烦,在这些诗里他嘲讽了一些当权的人,比如当时的战争部长和教育部长。在一些有权势的朋友的帮助下他没有被流放到西伯利亚,但他依然不得不离开圣彼得堡。他被下放到克里米亚。到1824年为止他在南俄不同的地方居住。从1823年开始他开始写长诗《叶夫盖尼·奥涅金》,这部长诗他一直到1830年才完成。从1824年到1825年他住在他父母的庄院,在这段时间里他与他父亲有很大的意见分歧。他的悲剧《鲍里斯·戈都诺夫》标志着他离开当时陈腐的俄罗斯诗歌的开始。
   
    1826年沙皇尼古拉一世接见他后他重新被允许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居住。但沙皇亲自检查他的创作,他的作品和他的生活都受到了严格的监视。这也体现在了《叶夫盖尼·奥涅金》的创作中。普希金这段时间生活得非常不快,因为他无法按照自己的愿望生活。
   
    1831年普希金结婚,他与他的夫人迁居彼得堡。他夫人的家庭很富有,并使他能够进入沙皇的宫廷,但普希金仍然非常不快,他经常与人角斗,而且往往出于举足轻重的原因。他这段时间里的作品都体现出沉重的精神压力。
   
    一直到1836年他才被允许发行一部他自己的文学杂志。当年冬他与一个法国卫官角斗时腹部中伤,两天后他去世。(江湖整理)

世界文豪书系——普希金全集(10卷).jpg (39.92 KB, 下载次数: 0)

世界文豪书系——普希金全集(10卷).jpg

世界文豪书系——普希金全集(10卷)1.jpg (21.33 KB, 下载次数: 1)

世界文豪书系——普希金全集(10卷)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82|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10:02 , Processed in 0.137072 second(s), 3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