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江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辛辛苦苦整一年】给自己发的年终奖

[复制链接]
41#
 楼主| 发表于 2007-1-24 00:39:39 | 只看该作者
世界名画家全集——米罗
作    者译    者
字    数0千字页    码
开    本880×1230毫米 1/32装    订精装
出版日期1998.06版 印 次1-2
书    号7-5434-3158-0/J90
定价:78.00元会员价:78.00元
     现代艺术大师米罗的作品,在大胆不羁的特色中流露着诗意。其作品形体单纯而强烈,色彩鲜明且具生命力,其象征表现的巧妙转换,为现代艺术写下一页传奇。出生于西班牙巴塞罗那的米罗,早期艺术受塞尚影响极深,在经历立体派、超现实主义的洗礼后,发展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本书收集了米罗早期作品,及“荷兰室内”、“星座”等系列代表作,另附加造型独特的雕塑作品与其生平记事,足以解析米罗与众不同的艺术。在米罗的绘画世界中,融合了诗与造型艺术,丰富的想像力驰骋于无垠天地间,狂野激烈,扣人心弦。米罗的理想,就是在为我们探讨、诠释最原本生命及生生不息的大自然宇宙精神。(江湖整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楼主| 发表于 2007-1-24 00:41:23 | 只看该作者
世界名画家全集——蒙克
作    者译    者
字    数0千字页    码
开    本880×1230毫米 1/32装    订精装
出版日期1998.06版 印 次1-1
书    号ISBN 7-5434-3149-1/J.81
定价:78.00元会员价:78.00元
     北欧挪威出生的表现主义绘画天才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h 1863~1944年),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和独特风格的艺术家。他从十七岁立志从事艺术创作,到1944年1月以八十岁高龄去世的六十三年间,创作了一千七百多件油画作品、大量的素描和速写习作,以及八百件不同主题的版画,多彩的技法,洋溢强韧精力。
    蒙克的艺术作品,给我们感受最强烈的特征,是他透过风景、劳动者、肖像和自画像,深刻地表现了从生的不安到爱的焦虑,以及死的恐惧到生的受容。他的绘画同样具有丹麦剧作家易卜生的冷峻和透入人心的影响力;而他执意刻画生命的爱欲痛苦与死亡恐惧,反映北欧人对生命的焦虑感。我们从蒙克的绘画中,可以感受到人面对无法抵挡的性的力量时之无助,生命的神秘、性的焦虑替代美学上的浪漫式的恐惧。
    《思春期》、《接吻》、《呐喊》等都是蒙克的名作。《接吻》触及生命的本质与爱的内涵;《呐喊》表现突然的刺激改变我们一切的感觉印象,画中桥上呐喊的人,凹陷的面颊仿如骷髅头,背景火与血的色彩像漩涡般染红天际,我们永远无法知道那人为什么尖叫,如此,这幅画更加使人感受到不安。在《呐喊》后的第二年他画了《思春期》,端坐床边的裸体少女,长发垂后双手摆在膝间,显示出少女心中不安的焦虑。他的画风深具表现主义特征,也含有神秘主义和象征主义的色彩。受到当时德国“桥派”年轻艺术家热爱。
    1940年4月9日,德国纳粹军队侵攻挪威十四天后,蒙克留下遗书:“这个房屋和全部作品,捐赠给奥斯陆市。”1963年奥斯陆市兴建的蒙克美术馆正式开放,馆中收藏有蒙克的一千件以上作品、照片原稿和个人资料。这些丰富的艺术收藏,不但提供后来艺术学者作学术研究,也经常外借巡回世界各大都市展览。因此也促使蒙克的艺术在近年来受到极高的评价。本书除了介绍其艺术生涯和一生主要代表作之外,同时选译一位德国学者史尼德研究蒙克的专著,以“病中的孩子”为主题的蒙克艺术论著,提供读者更深入了解蒙克的艺术。(何政广)(江湖整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楼主| 发表于 2007-1-24 00:42:11 | 只看该作者
世界名画家全集——德加
作    者译    者
字    数0千字页    码
开    本880×1230毫米 1/32装    订精装
出版日期1998.04版 印 次1-1
书    号ISBN 7-5434-3141-6/J.73
定价:78.00元会员价:78.00元
     一生孤独,不善与人交往的德加,是矛盾、冷漠与遁隐的组合。在他的艺术世界中,没有雷诺阿所强调的享乐与随和,也没有梵高的可怜或自我毁灭。他以冷淡而敏锐的观察,描绘出人物动作的瞬间印象,显现出鲜活的魅力。从东方艺术及摄影技巧中,德加学会如何表现不对称的效果,营造瞬间的动感。德加运用他喜爱的粉彩,描绘舞台布景的丰富层次及舞者透明优雅的舞衣。人物、灯光、背景皆能各得其所,发挥极致的色彩效果。本书将德加艺术生涯的阶段及特色,以生动的文字配合精彩画作,完整地呈现出来。无论是《赛马场》、《芭蕾舞》、《洗衣妇》、《浴女》系列作品还是雕塑,都传达出一种旁观者的觉醒,一种冷眼看人生的态度,让我们进入德加的绘画世界中,体会他苦乐参半的人生真谛。(江湖整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楼主| 发表于 2007-1-24 00:43:09 | 只看该作者
世界名画家全集——列宾
作    者译    者
字    数0千字页    码
开    本880×1230毫米 1/32装    订精装
出版日期1998.04版 印 次1-1
书    号7-5434-3145-9/J77
定价:78.00元会员价:78.00元
     由于政治与地理的诸多因素,俄国和前苏联的美术家,对台湾的一般民众,甚至艺术爱好者来说,几乎是陌生的。坊间也从未出版过有关俄国美术家的专集。中国大陆的美术界在近四十年来深受俄苏美术影响,但有关俄苏美术家的色彩出版物仍非常缺乏。不少学者公认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思潮流行的当今世界艺坛,具有鲜明现实主义的俄苏美术更令人刮目相看。1991后苏联解体后,随着俄罗斯美术走向市场化和商品化,当地的艺术博物馆吸引大批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俄罗斯的重要艺术家知名度大增,各种形式的交流展增多,使得研究者更有机会看到过去不易看到的作品。
    1995年笔者有机会到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同行者包括曾留学于列宾美术学院的邵大箴教授及其夫人奚静之教授,在参观了普希金美术馆和艾米塔吉博物馆后,到俄罗斯博物馆欣赏了19世纪以来俄苏美术史上重要代表作数百件,其中列宾的作品占了很重要的两间展览陈列室。他的现实主义油画技巧卓越,富有深刻的批判精神,比法国写实主义的绘画更具有内涵。在这套“世界名画家全集”中,我特别把列宾列入,并邀请研究俄罗斯美术史论学者奚静文教授撰文并选介列宾的作品。读者透过她深入浅出的生动文章,配合两百多幅彩色画版,可清楚了解列宾艺术生涯作品的内涵与精神。
    列宾(Илъя Εφимович Репин 1844—1930年)是俄罗斯杰出的现实主义画家,巡回展览卓越的代表人物。他和苏里科夫的作品,共同标志着19世纪后半期俄罗斯艺术的高峰。他生于乌克兰丘古耶夫小城,1863年到彼得堡,一年后考进彼得堡美术学院。思想上受车尔尼雪夫斯基的革命民主主义思想和美学思想的影响,艺术上受克拉姆斯科依的现实主义艺术的影响,在艺术修养和技巧上奠定良好基础。毕业后,旅行法国和意大利,观赏古代和当时欧洲艺术。晚年移居彼得堡附近的库奥卡拉镇。1940年后旧居辟为他的纪念博物馆,当地也改名为“列宾镇”。列宾一生创作非常勤奋,在深刻观察和充分理解生活的基础上,以丰富鲜明的艺术语言,创作了大量的历史画、风俗画和肖像画,描绘对象范围广泛。他对艺术要求极为严格,态度非常严肃,他把现实主义艺术运动推向高峰。
    列宾的代表作有:《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伊凡雷帝杀子》、《意外的归来》、《拒绝忏悔》、《库尔斯克省的宗教行列》等,每幅画都经过长时间的创作过程,显示他严肃的创作态度和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何政广)(江湖整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楼主| 发表于 2007-1-24 00:43:41 | 只看该作者
世界名画家全集——柯罗
作    者(法国)柯罗 译    者
字    数0千字页    码
开    本880×1230毫米 1/32装    订精装
出版日期1998.04版 印 次1-1
书    号7-5434-3139-4/J71
定价:78.00元会员价:78.00元
     卡米耶·柯罗(Jean-Baptiste Camille Corot 1796-1875年)在近八十年的生涯里,留下达三千幅作品,是一位多产的艺术家。其中,风景画占大部分。“在我的生活中,只有一个梦寐以求的目的,这就是画风景”。他说,“以寄于自然的坚强感情和不屈服于任何打击的忍耐力来追求自然,如果没有这样的准备,最好不要从事画家这个职业。”他终生热爱自然,主张走向大自然。
    柯罗童年时代在巴黎郊外学校读书时,常到附近的乡间散步,培养了对自然的喜爱。后来三度旅行意大利,三度到瑞士,并到过荷兰、伦敦等地,主要的时间都陶醉于当地的景色,面对自然作画。尤其是意大利,他停留很长一段时间,到处写生,创作无数的意大利风景画。而他在法国居住的岁月里,大部分日子都在巴比松枫丹白露隐居画风景。巴黎公社时期,柯罗曾被选为革命画家委员,但他置身于政治之外,漫游亚维瑞、诺曼底、阿腊斯等法国城镇,描绘他心里向往的古城风光和农村景色。这些地方的原野和树林,对柯罗来说,不仅是创作上的对象,更是他心灵上的源泉。
    早期,他的风景多为城景与原野,建筑物轮廓分明,阳光照射下的大地画得非常坚固,远中近景的空间感十足。到了后期,他很巧妙地把神话人物安排在大自然里,使其与优美的风景糅和交融。曾经抗拒阳光照射的坚固大地,如今也散发水蒸气而氤氲浮动,树木和人物都成为一片朦胧,并从水中辉映。画面的构成完全依赖光的波动和水蒸气的浮晃而酝酿浓厚的梦幻气氛。
    1996年在柯罗诞生两百年之后,巴黎大皇宫国家画廊举行他的大回顾展,重新肯定了他在艺术史上的地位。柯罗一生过着独身生活,艺术占据了他整个心田。而他在画坛的成名和荣耀,是靠着每年参展巴黎的秋季沙龙所获得的。在19世纪的法国绘画史上,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写实主义和印象主义相继争辉,柯罗漫长的一生经历了所有的这些美术运动,但他均非开创这些流派的先锋人物。他受古典美术教育,曾是忠实的古典主义者。他热衷浪漫主义的自然观念,对自然的崇拜,使他成为诚挚的写实主义者。因此,批评家认为柯罗的最大成就,就在于他汇合了19世纪所有的主流,而为当时刚刚兴起的印象主义开辟了道路。(何政广)
   
    柯罗年谱
   
    1796 7月17日生于巴黎卢浮宫与杜叶丽公园附近的巴库街125号。出生时的建筑现已改建为百货店。父为贾克—路易·柯罗,母亲为玛丽—法兰丝娃·奥伯颂,经营妇女服饰店。柯罗小时曾在店里的出纳簿上画了许多铅笔涂鸦。(拿破仑第一次远征意大利。西班牙、法国结盟,珍纳发现种痘法。1798年德拉克洛瓦出生。)
    1803 7岁。时入巴黎尔沃吉拉尔街十五号鲁杜里埃经营的寄宿小学。(1804年拿破仑称帝。1806年泰纳画《雾中的日出》。)
    1807 11岁。寄宿于浮翁父亲友人赛尼贡家,进入浮翁名门中学就读。喜爱自然的梦想家赛尼贡家族对自然事物的知识,也带给柯罗很大影响。(大卫完成《拿破仑加冕大典》。)
    1812 16岁。离开浮翁。进入巴黎近郊的波瓦西寄宿学校,两年后毕业。(英美战争开始(1812~1814年)。拿破仑远征俄罗斯失败。格林兄弟出版《童话集》。1814年米勒出生。)
    1815 19岁。回到巴黎的家,希望当画家的梦想得到父亲的许可。白天的织物商会工作,晚间到修斯学院学画。(拿破仑从厄尔巴岛回巴黎,开始“百日天下”,接着在滑铁卢战败,流亡圣赫勒拿岛。)
    1817 21岁。继续一面工作一画作画。距巴黎十五公里的凡尔赛附近的亚维瑞城中,从风光明媚的森林池畔购买别墅。柯罗在这别墅中自己的卧室里设了画室,假日到此散步作画,与大自然又有了接触。(杜比尼出生,1819年高尔培出生。)
    1822 26岁。去年妹妹去世,父母亲将她去世后所退回的陪嫁人予柯罗作为学画费用。随同龄风景画家米夏隆学画,但米夏隆数月后去世,柯罗改入维克多·贝尔坦画室。在涅夫勒河岸13号建造最初的画室。(希腊发表独立宣言。土耳其虐杀基奥斯岛的希腊住民。)
    1825 29岁。决定到意大利旅行并研究传统绘画技术。秋天与同门画友爱德华·贝尔坦从巴黎出发,经洛桑到意大利波隆纳、悲冷翠,12月到罗马,住在西班牙广场附近。直到1828年均以此为据点赴意大利各地旅行作画。(法国立法订立十亿法郎法,作为法国革命期间亡命贵族财产赔偿金。俄国尼柯莱一世即位。英国开通世界最早的铁路。德拉克洛瓦到英国方旅行。)
    1826 30岁。结交贾克·雷蒙·布拉卡沙与安德烈·吉胡等人。(摩洛出生。)
    1827 31岁。同门友人佛利兹到罗马。从罗马寄作品《娜妮桥的风景》、《罗马乡间》两件参加巴黎的沙龙展。(贝多芬去世。)
    1828 32岁。夏天在威尼斯度过。9月经威尼斯回到巴黎,与家人聚会。(戈雅去世。)
    1829 33岁。赴枫丹白露、诺曼底、布尔塔纽等地方画风景。(希腊独立。安格尔担任巴黎美术学院教授。)
    1830 34岁。在枫丹白露作画。7月革命,避开动荡不安的巴黎,与建筑师朋友普瓦罗到夏特、诺曼底等地作画,完成杰作《夏特大教堂》。(毕沙罗出生。)
    1831 35岁。冬季在涅夫勒河岸的画室度过,常到布尔塔纽、奥维尼、莫尔瓦等地作画,以《枫丹白露森林风景》等四件油画参加沙龙展。
    1832 36岁。在枫丹白露作画。(马奈出生。)
    1833 37岁。《枫丹白露森林的浅滩》参加沙龙展获二等奖。这个奖给柯罗莫大的鼓励。到诺曼底及苏瓦松旅行写生。(英国废止殖民地奴隶制度。清朝鸦片贸易扩大。安格尔被选为美术院院长。)
    1834 38岁。《意大利风景》、《海边风景》等三件作品参加沙龙展。因为在沙龙得奖而使父母反对他远行的态度软化,他第二次赴意大利与画家克兰贾同行。5月从巴黎出发,经布尔塔纽、里昂、亚维浓到马赛港,坐船沿地中海到意大利。在翡冷翠、威尼斯、米兰等地参观作画,并沿阿尔卑斯山回到法国,10月到巴黎。(德加出生。)
    1835 39岁。到法国各地旅行作画。以《丽华湖景的回忆》与《沙漠中的艾卡》等作品参加沙龙展。(葛罗去世。)
    1836 40岁。赴法国中部奥维尼、亚维浓等地旅行作画。
    1837 41岁。《圣·杰洛姆》等三件参加沙龙展。(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即位。康斯坦堡去世。)
    1839 43岁。参加沙龙展以来历经十二年,所获评价愈来愈受肯定。(法国征服阿尔及利亚。塞尚、薛斯利出生。)
    1840 44岁。夏天在曼特郊外奥斯蒙家度过。为司法官路易·罗贝尔的曼特邸宅浴室壁面作意大利风格的装饰画。为教堂制作《往埃及记》壁画。三件作品参加沙龙展,其中一件《小牧羊人》被政府购买。(罗丹、莫奈、鲁东出生。)
    1841 45岁。以《拿波里附近风景》与《德谟克利特与阿伯德尔人》参加沙龙展。(雷诺阿、莫利索出生。)
    1842 46岁。旅行瑞士。以《果园》与《意大利风光》参加沙龙展。
    1843 47岁。《索多玛城的毁灭》、《水浴的少女》与《夕暮》参加沙龙展。从5月到秋天,三度到意大利旅行。(罗斯金出版《近代画家论》。)
    1844 48岁。受政府委托为巴黎圣尼古拉杜夏顿尼教授制作《耶稣受洗》,于1847年完成。(高尔培以《带黑狗的自画像》首次入选沙龙展。亨利·卢梭出生。)
    1845 49岁。以《荷马与牧羊人》、《黛芙妮与克罗埃》等作品参加沙龙展。其中,《荷马与牧羊人》灵感得自安德烈·塞尼埃的诗《盲人》,极受佳评。1863年柯罗将此画捐赠圣洛美术馆。(波特莱尔著《1845年的沙龙》。安格尔获三等勋章。)
    1846 50岁。获骑士勋章。柯罗逐渐受到艺评家的瞩目。波特莱尔也赞美他的画。《枫丹白露的森林》参加沙龙展。(美国、墨西哥战争爆发。英国废止谷物法。)
    1847 51岁。德拉克洛瓦到柯罗画室拜访。11月父亲去世。(高尔培旅行荷兰,见到林布兰特、哈尔斯油画。)
    1848 52岁。共和政府举办免审查沙龙展,柯罗被选为沙龙展评审委员。九件作品参展,其中《意大利牧羊人》与《意大利土地》被政府购买。(法国爆发二月革命,成立第二共和制。高更出生。)
    1849 53岁。《橄榄园的基督》为政府购买给朗格勒美术馆。(高尔培画《奥尔南的葬礼》。)
    1850 54岁。此时风景画带有幻想的倾向,并对人物画发生兴趣。(清朝发生太平天国起义。米勒画《播种者》。巴尔扎克去世。)
    1851 55岁。《清晨,仙女婆娑起舞》、《日出》等作品参加沙龙展。《清晨,仙女婆娑起舞》为国家购藏。2月母亲去世。回家探望。(泰纳去世。)
    1852 56岁。旅行瑞士。阿佛雷特·罗赫着手写柯罗传记,并制作柯罗作品目录。(法国第二帝政成立。)
    1853 57岁。再度赴瑞士旅行写生。住家移至福布尔·普瓦梭尼埃街56号,画室也设于此,成为他此后一生的作画场所。试作玻璃版画。《黄昏,远方的塔》、《早晨,牧羊人》等参加沙龙展。(俄土战争。梵高出生。)
    1854 58岁。8至9月旅行荷兰、意大利、参观林布兰特、鲁本斯与荷兰绘画。
    1855 59岁。《戴安娜有朋友们》、《二轮马车,蒙勒兹附近的玛克西的回忆》、《春》、《夕暮》、《意大利的回忆》、《黄昏》等六幅富有诗意的风景画,在巴黎世界博览会展出,大受评审委员会佳评。同时参加的有安格尔四十多幅油画、德拉克洛瓦三十五件油画。结果,柯罗获得最高奖。更兴奋的是拿破仑三世买下他的油画《二轮马车,蒙勒兹附近的玛克西的回忆》。名声确立,请他作画的订单不断,忙于作画。(安格尔在巴黎世界博览会举行大回顾展。高尔培发表写实主义宣言。惠特曼谷发表《草叶集》。)
    1856 60岁。到诺曼底旅行。完成亚维瑞教堂壁画四面。此壁画为摹写意大利绘画。
    1857 61岁。多次观赏歌剧。画了很多速写。此时作人物画较多。(米勒的《拾穗》参加沙龙展。)
    1858 62岁。拍卖油画三十八幅,收入一万四千二百三十三法郎。(塞根迪尼出生。)
    1859 63岁。《梳妆》、《但丁与维吉尔游地狱》等三幅画参加沙龙展。六年前开始画的《基督行道图》完成。(意大利统一战争爆发。秀拉出生。)
    1860 64岁。移居巴黎。(林肯当选第十六任美国总统。)
    1861 65岁。长时间在枫丹白露作画。女画家贝尔特·莫利索成为柯罗的入室弟子。《宁芙之舞》、《日落》等参加沙龙展。(美国南北战争爆发。意大利王国成立。布德尔、麦约出生。)
    1862 66岁。一幅油画参加伦敦世界博览会。7月赴伦敦,停留一周作三幅画。(克利姆德出生。)
    1863 67岁。《日出》等参加沙龙展。赴瑞士各地旅行。(巴黎举行落选展。孟克出生。德拉克洛瓦去世。)
    1864 68岁。以纯熟技法完成杰作《摩特枫丹的回忆》(静泉之忆)在沙龙展出,为政府购买入藏于枫丹白露宫殿(现藏于巴黎卢浮宫)。(日内瓦国际红十字会条约成立。罗特列克出生。)
    1865 69岁。夏天在枫丹白露度过。《艿密湖景的回忆》、《牧羊星》等油画三件参加沙龙展。
    1866 70岁。参加沙龙展的《孤寂》一画被拿破仑三世爱妃购藏。在画室中以作人物画为主。(康丁斯基出生。)
    1867 71岁。六件作品参加万国博览会获二等奖。米勒获一等奖。(美国向俄国购入阿拉斯加。奥匈帝国成立。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刊行。波特莱尔、安格尔去世。)
    1868 72岁。《浅滩·夕暮》等参加沙龙展。与杜米埃一起在杜比尼家作装饰画。(巴黎朱利安美术学院开设。米勒获五等勋章。波纳尔出生。)
    1869 73岁。《阅读中的女子》等两件作品参加沙龙展。到曼特、亚维瑞城等地作画。(苏伊士运河开通。马蒂斯出生。)
    1870 74岁。普法战争间生活困穷,但仍作画不辍。(7月,普法战争爆发,9月发表法国第三共和国制宣言。)
    1871 75岁。巴黎动乱,避居法国北部。(卢奥出生。)
    1872 76岁。《阿腊斯近郊》、《亚维瑞城的回忆》参加沙龙展。年龄虽高但仍到法国各地旅行。(莫奈画《日出—印象》。蒙德里安出生。)
    1873 77岁。《牧歌》与《越境者》参加沙龙展。作品受画商、顾客欢迎。在克布伦建立画室。(高尔培亡命瑞士。德加描绘舞女及都市生活油画。)
    1874 78岁。《明月的回忆》等参加沙龙展。10月14日姐姐去世。柯罗患了胃癌,但仍忍着病痛埋头作画。画了《蓝衣女子》等作品。(第一届印象派画展在巴黎纳达尔画廊举行,有三十人参加。)
    1875 1月6日病情恶化,卧病无法作画。接到1月20日在巴比松死去的米勒讣闻,柯罗送给米勒遗孀一千法郎的抚慰金。2月22日在画室去世。在圣多杰尼教堂举行葬仪,埋在贝尔·拉吉斯墓地,享年78岁。沙龙展出柯罗作品《樵夫》等三幅。(法国制定第三共和国宪法。马尔肯出生。米勒去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楼主| 发表于 2007-1-24 00:43:57 | 只看该作者
世界名画家全集——夏加尔
作    者译    者
字    数0千字页    码
开    本880×1230毫米 1/32装    订精装
出版日期1998-07版 印 次1-1
书    号7-5434-3157-2/J89
定价:78.00元会员价:78.00元
     夏加尔是20世纪极具亲和力的大画家。犹太血统、生于俄国,入籍法国的夏加尔,不但追求天真纯朴,并感性地面对生命、爱情与艺术。他历经立体派、超现实主义等现代艺术的实验与洗礼。发展出独特的个人风格,在现代绘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夏加尔艺术的神奇之力,在于能与所有阻挠灵感超脱与压制人心的各种势力相抗衡。在他的彩笔下,花束如星空中的烟火,倒置的小屋使人产生离地凌空的错觉。光怪陆离的境界中,只有“爱”才能衬托出他的人性。在本书中,汇集了夏加尔毕生丰富精彩的作品,绚丽的色彩与奇特的布局,传达出诗一般的梦幻世界。夏加尔晚年的《圣经》插画、彩色玻璃画,则表现出炉火纯青的境界,深刻宗教性的超脱宁静,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共鸣。(江湖整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楼主| 发表于 2007-1-24 00:44:23 | 只看该作者
世界名画家全集——康丁斯基
作    者译    者
字    数0千字页    码
开    本880×1230毫米 1/32装    订精装
出版日期1998-07版 印 次1-1
书    号ISBN 7-5434-3150-5/J.82
定价:78.00元会员价:78.00元
     “抽象艺术为艺术家潜意识情感的至高境界,亦为艺术家基本经验的直觉表现。抽象艺术的造形包含了艺术家的生活直觉,是不受具体外表约束的自由发挥。”
    “20世纪的任何人,现在均应了解,所谓事物本体的完美只是一种错觉,数量(或科学)知识仅是一种理论与准则,只有艺术、审美观,方能使我们接近完美。”
    这是1942年在纽约古今汉美术馆举行“抽象艺术大师联展”目录中的一段绪言。我与现代艺术接触,第一件事就是想要了解抽象画,许多人排斥抽象画,往往未能先以客观的态度去了解。真正要了解抽象画,必须先要认识抽象画家从事创作的过程,康丁斯基在这方面最具代表性。
    康丁斯基早年所学的则是法律和经济,他三十岁才立志学画。虽然他学画较晚,然而也许与他所学的知识有关,他正式从事绘画后,很少停留在固定的绘画模式中。他不断地思考,运用判断力审视自己的画作,发现表现不足的地方,会很快地弥补这些缺失,而将自己的创作更向前推进,因此他的作品演变极快,我们很少看到他重复某一种形式。他每画了一段时期,就把画笔搁置一旁,拿起钢笔写下创作时心中触发的意念,作理论性的研究。有时甚至先把创作的理论记述下来,然后再用画笔在画布上实验他的新理论。他在1910年所画的第一幅抽象画——也是美术史上最早的一幅纯粹抽象画,就是如此完成的。对康丁斯基来说, “思想”是重于“技术”的,他从事绘画,在思想方面所下的功夫,多于在技术方面的训练。由于注重理论的研究,他终于写出一本探讨艺术性灵的论著——《艺术的精神性》,在此书中他认为艺术的表现已进入探索内在精神实质的时代。现在此书已成为“抽象艺术的圣经”,它对现代美术理论有很大启发。
    康丁斯基个性奔放,他的长相很像东方人,批评家指出这位主张在绘画上自由表现心灵的画家,带有东方艺术的影响。他喜爱交友,具有领导能力,他不但参与当时德国的新艺术运动,同时还是一位杰出的领导人物。他时常借旅游来寻求艺术创作上的新意念,对周围世界的深刻体验,使他拥有敏锐的思想,这些都是促成他成功的重要因素。
    我们通常习惯把现代绘画思潮,分为“感性”与“知性”两大主流,知性的是以蒙德里安为代表,感性的代表人物就是康丁斯基。事实上,这是指康丁斯基在1910年至1920年间的绘画倾向。他一生的画风,复杂而多变,早期他画过很写实的油画,经过印象派、野兽派,到倾向表现主义,后来才达到奔放的抒情抽象,晚年作品则演变为几何学的神秘完美构筑。(何政广)(江湖整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楼主| 发表于 2007-1-24 00:45:18 | 只看该作者
世界名画家全集——莫迪利阿尼
作    者译    者
字    数0千字页    码
开    本880×1230毫米 1/32装    订精装
出版日期1998-07版 印 次1-1
书    号ISBN 7-5434-3156-4/J.88
定价:78.00元会员价:78.00元
     20世纪初叶至30年代,有一群来自异国的画家聚集在巴黎从事创作活动、这群“异乡人”接触到欧洲各国的现代艺术流派和思潮,但没有被卷入其中,而是在吸收它们乎法的情况下保持了自己独特的个性与特色,他们詖称为“巴黎画派”(Ecolede Paris)。莫迪利阿尼(Amedeo Modigliani 1884-1920年)就是典型的巴黎画派代表人物。
    莫迪利阿尼是意大利人,家系为罗马的犹太族名门。20世纪初叶——1906年,他从意大利的乡下来到巴黎的蒙马特,生活在艺术气氛浓厚的环境中,后来又移居蒙巴纳斯,成为波希米亚画家。他经常出入蒙马特和蒙巴纳斯的酒馆和咖啡店,与当时在巴黎生活的画家毕加索,尤特里罗、史丁、甫拉曼克、诗人贾柯布等人交往。那时,野兽派盛期刚过,毕加索、勃拉克等人开创立体派画风。莫迪利阿尼在当时那个美好的时代,虽然在情绪上有焦躁感,物质生活又十分贫困,但却充满着友情和爱情,执着于自己的理想,狂热地献身于艺术创作,意大利美术根源与传统,曾经影响莫迪利阿尼:他到巴黎之后,塞尚、罗特列克的画使他深感兴趣;黑人雕刻和布朗库西的作品则唤醒他对石雕的自觉意识;犹太人独特的敏锐度也左右其内在艺术气质。他画中的长颈、小唇、椭圆形蓝眼睛,表现出沉缅于爱但又不愿凝视现实而眺望远方的情绪,给人一股空虚感。他画的裸女像,呈现出葱茂、修长的女性之体,迟滞的眼神,是一种直接而单纯的面对洋溢活力的性的致敬。
    德国哲学家尼采在论及美和艺术问题时谈到:美是人的自我肯定,在美之中,人把自己树立为完美的尺度,在精选的场合,他在美之中崇拜自己。尼釆的美学思想核心,是人的哲学,是生命的哲学:他主张利用艺术和审美超然物外,享受心灵的自由和生命的快乐。莫迪利阿尼深思熟虑的作品,颇能阐释尼采的观点。艺术与人生的真理,就是莫迪利阿尼一生追求的目标。
    莫迪利阿尼仅活了三十六岁,英年早逝。在短暂的生命中,这位伟大的天才型艺术家,燃烧创造活力,完成了许多优美的人物肖像和裸体画,礼赞人生,讴歌爱与生命,不断超越,展现永恒,灿然生辉。
    人生短暂,艺术永恒!莫迪利阿尼的一生,永远值得我们怀念。
    (何政广)(江湖整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楼主| 发表于 2007-1-24 00:46:00 | 只看该作者
世界名画家全集——米勒
作    者译    者
字    数0千字页    码
开    本880×1230毫米 1/32装    订精装
出版日期1998-07版 印 次1-1
书    号ISBN 7-5434-3140-8/J.72
定价:78.00元会员价:78.00元
     米勒(Jean Francois Millet 1814—1875年)是一位伟大的田园画家。批评家朱里亚·卡莱德在他撰写的巨著《米勒艺术史》中,指出米勒的作品刻画出他当时那个时代一般平民的心理和思想,表现了近代思想,是位高贵而不朽的人性画家。他农民出身,一生描绘农夫的田园生活,笔触亲切而感人。
    罗曼·罗兰曾撰写一本《米勒传》(The Popular Library of Art丛书之一,1902年在伦敦出版)。当时罗曼·罗兰正在撰写“伟人传”系列,1903年出版《贝多芬传》,1907年出版《米开朗基罗的生涯》。他把米勒也列为英雄之一,因为他认为米勒具有忍耐、爱、勇气与信念,从事艺术,深具不屈不挠的英雄精神。
    米勒一生留下作品不多,他从1840年至逝世的三十多年间,所作的油画约仅八十幅,而且多数是小幅。这并非他对创作缺少热情和精力,而是他重于思考,每作一画经常重复思考,这可从他留下的许多素描草稿看出,如《拾穗》一画他就作过许多不同的画稿(请参阅本书插图)。一位伟大的艺术家,并不在于作品之多寡,只要能有几幅作品在美术史上留名,也就足以永垂不朽。米勒就是如此,《播种者》、《晚钟》和《拾穗》就是他在美术史上名垂不朽的杰作。
    米勒作画以人物为主,灵感源泉来自日常生活的自然情境与《圣经》故事。由于对宗教的信仰,常使他的作品在乎凡画面上流露出崇高庄严的精神。他的艺术一直在表现生活与感情,作画不仅是造型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思想的传达,这是米勒艺术的精髓,所以他的画思想集中,构图坚实,描写单纯化,而且具古典主义的象征性。在另一方面他的画可说是生活与艺术的交流,他以对人生的感受,形之于绘画作品中。欣赏米勒的艺术,要从生活与精神两方面去体验。
    本书收录米勒绘画及素描,几乎包括其一生的全部作品。米勒看到农村生活的艰苦,并深入到农民的内心深处,和他们同呼吸共命运。但他也画出农村生活的另一面——充满希望和生命律动的温馨光景。透过他的大量素描和精练的油画,我们清楚地体认到米勒的真诚、纯朴,米勒的艺术语言含蓄而深沉,饱含人生哲理。(何政广)(江湖整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楼主| 发表于 2007-1-24 00:46:42 | 只看该作者
世界名画家全集——勃拉克
作    者译    者
字    数0千字页    码
开    本880×1230毫米 1/32装    订精装
出版日期1998-07版 印 次1-1
书    号ISBN 7-5434-3155-6/J.87
定价:78.00元会员价:78.00元
     在立体主义画家中,乔治•勃拉克(Georges Braque,1882—1963)的影响,实际上并不比毕加索小。他与毕加索同为立体主义运动的创始者,并且,“立体主义”这一名称还是由他的作品而来。另外,立体主义运动中有多项创新也皆是由他作出,例如,将字母及数字引入绘画、采用拼贴的手段,等等。勃拉克的作品多数为静物画和风景画,画风简洁单纯,严谨而统一。“他比所有其他的立体派画家更多地带来不可缩减的具体和一针见血的分析,带来少有的和谐色彩和他的任何同伴都无能为力的典雅流畅的线条”。(江湖整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9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23:40 , Processed in 0.130801 second(s), 2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