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3127|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只手”托举起你的孩子 (ZT)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4 00:55: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怎样才能教育好孩子呢?一位家庭教育专家的“一只手”理念会给我们很深的启迪:

大拇指,表示赏识,意味着要有恰到好处的表扬。很多孩子什么都不缺,就是缺信心;要培养孩子的信心,就要学会赏识和表扬。父母要学会对孩子说:“我相信你,你一定能行!”

食指,表示指引,意味着父母要做孩子成长的指引者。我们喜欢说:“孩子是父母的未来。”这句话应该倒过来说:“父母是孩子的未来。”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高度”影响着孩子的“高度”。正确的指引决定着孩子成长的方向。父母首先自己要学习,才能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好的引路人。

中指,表示平和,意味着父母要善于调节孩子的心理。一只手中,中指最长,理解为居中就是最好的,以此来降低对孩子的期望,让孩子“跳一跳,够得到”;同时又排遣孩子的身心压力,利于他完整人格和健康心理的形成。杜鲁门当选为美国总统后,他家乡的乡亲们兴奋地向他的母亲祝贺:“太好了!您真应该为有这样的孩子而自豪!”他的母亲微笑着平和地说:“我还有一个同样值得自豪的孩子,他正全力以赴在地里起土豆。”一个起土豆的孩子与一个当美国总统的孩子没什么两样,这是极有现实意义和生存价值的眼光,是淳朴母亲的善教之处。

无名指,表示爱护,意味着父母要学会爱护自己的孩子。传说无名指有一根血管直通心脏,因而相爱的人都把戒指套在无名指上,表示心爱。父母对孩子的爱护,在人身安全和心理健康上力求到位,在教育上要会科学爱护,每个孩子都有他的成长规律,绝不能拔苗助长,要有耐心,也要有办法。 有一种说法要批判:“千万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有的家长让孩子什么都提前,两三岁就认很多字,幼儿园就学英语,这是错的。

小拇指,表示批评和惩罚。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成长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犯错误的过程,对于孩子,犯错误是他们认知的过程,不能无限上升到思想品德问题。比如有的孩子撒谎,是他们把想像当成真实的,而不一定是道德问题。面对孩子的错误,父母要善于惩罚。有一个外国家庭养了一只鸽子,孩子有一天把鸽子杀了想看看它肚里有什么东西。他的父亲采取“智慧的惩罚”,让他完成一张鸽子的内脏器解剖图,结果当孩子长大后成为一位诺贝尔生物奖的获得者。

伸开5指,它又变成母爱温暖的巴掌,这是要给孩子以家庭的温暖和家庭位置的平等,让他有所依托,产生足够的情商。为什么孩子小小年纪就能做出伤透父母心的事?那是父母的付出没有得到孩子的认同,他没有感悟至心;为什么孩子在需要帮助的时候很少向父母求助?这是父母和孩子平等交流、心灵呵护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

收拢5指,变成象征父爱的拳头。在我国传统教育中父爱是缺失的,养育孩子的主要是母亲,所以古诗文中歌颂母爱的不胜枚举;而父亲似乎总是在做“幕后英雄”。其实,家里应该有一个爸爸和一个妈妈,而不是有两个妈妈或只有妈妈没有爸爸。爸爸是榜样、力量、规则、楷模,我们要学会做爸爸,给孩子正确的父爱,给孩子一根直立的脊梁,让他们站直了做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7-1-4 07:11:04 | 只看该作者
赏识,指引,平和,爱护,批评和惩罚,确实是很好的启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7-1-4 08:34:1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听竹潇潇 于 2007-1-4 00:55 发表

大拇指,表示赏识,意味着要有恰到好处的表扬。很多孩子什么都不缺,就是缺信心;要培养孩子的信心,就要学会赏识和表扬。父母 ...

我对“大拇指,表示赏识,意味着要有恰到好处的表扬。很多孩子什么都不缺,就是缺信心;要培养孩子的信心,就要学会赏识和表扬。父母要学会对孩子说:“我相信你,你一定能行!” ”这种观点持保持态度!
我觉得小孩自信不是夸出来的,是他们做出来的,从不会到会,是不断努力和尝试的过程,也是一个必须的过程,如果父母在这个过程里急躁,那很可能会让小孩放弃,也会让小孩不自信,这个过程听之任之,小孩也会自信,但就没有那么强,如果父母能够给予一定的支持,小孩能够从过程中感受到更多快乐,那么小孩当然会很自信!敢于面对一切困难。
自信不是夸出来的,而是从小孩能力里生长出来的。面对小孩我们应该耐心再耐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7-1-4 08:57:29 | 只看该作者
大拇指,表示赏识,意味着要有恰到好处的表扬。很多孩子什么都不缺,就是缺信心;要培养孩子的信心,就要学会赏识和表扬。父母要学会对孩子说:“我相信你,你一定能行!”
我喜欢大拇指,也需要学会使用大拇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0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6:20 , Processed in 0.125424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