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4478|回复: 4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学资料] 【王财贵博士文章演讲录】迈向「全民读经」的时代──与经典有约:论语一百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12-23 00:40: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迈向「全民读经」的时代──与经典有约:论语一百

王财贵(华山书院院长、台中师院语教系副教授)
http://www.chinese-classics.com.tw/cid/classics2/magizine/Default.asp

【原载台湾华山书院第36期《读经通讯》】 
 缘起:十年来,我在台中师范学院,不管开的是何种课程,上第一堂课,即与学生相约:「有谁在这一学期之内,把任何一本经书读完一百遍,他的学期成绩便从九十分打起。」因为我知道,只要一个人把任何一本经典读一百遍,他必能从经典中提升其为学的能力,必定能从经典中领悟其为人处世之道,必 定能变化其气质,开阔其胸襟,启发其智慧,而这些不正是「大学」教育的真正目的吗?并且这一百遍经典必将影响其一生,所以不管上的是什么科目,给他九十分,甚至给他一百分,都是值得的。
    去年七月十一日,在马来西亚巴都巴辖对华仁独中高中部的学生演讲时,偶然想到;高中生、初中生其实也可以这样读,于是与在场的学生相约,谁能在半年内把论语读完一百遍,就送他一幅书法。这算是把一百遍读经法正式推向社会了,同行的马六甲锺积成先生,认为这种约定很有意思, 于是在各种场合转述,听到的人,都纷纷表示愿意参加,名之曰:「与王教授有约」。到现在,真的把论语读完一百遍的人已不少。读过的人,有一个共同的心得:「愈读愈高兴,人生恍然有了方向………。」

  吾人所推广的读经教育,固然是以「儿童读经」为主,但经典的教育功能,其实是不分年龄的。我在十年前撰写的「儿童读经教育说明手册」中,就特别用两节讲「成人读经」──包括了「成人读经的基本理论」和「成人读经的具体方法」,可以说把成人读经的观念全部说清楚了。我也曾在演讲中及网络里提到家父九十二岁开始读经识字的经过,而一般人不也常听过乡下老太婆念佛经有所长进甚至悟道的故事?

  成人也可以读经,也应该读经,任何人都可以从读经领受到重大的益处,这是任何人都知道的事,本来是不必再费心推广的。但数十年来的时代风气依然禁锢人心,有的人认为经典一定很难而不敢去读,有的人怕被别人讥为为迂腐而不敢去读。其实这些都是无道理的顾忌,要打破这些顾忌,让经典真正深 入人心,修身齐家,化民成俗,扶持社会,安邦定国,必须大家一起来。所以,我愿在此发起「全民读经」运动。而如果要读中国的经典,宜从经典中的经典──论 语──开始,所以这个全民读经运动就特别称之为「论语一百全民读经运动」。

  方法很简单:即「每个成人从他听到这办法的这一刻,立志在半年内,将论语从头到尾读一百遍。」

  这里所谓「成人」,是指已经能够自己立志的十三岁以上的人(不能立志的,代表其心智还不成熟,实在也不能算是成人)。设定在「半年内」,是为了让一个人在其一生中至少有个半年之间,其生活中有一种「念兹在兹」于人生学问的体验。而特别要注意的是:「一百遍」,是只读原文,不必读注 解!──这样就没有「艰深难懂」的问题,这样才读得下去。

  因为「论语」篇章各自独立,所以可以分开来读,有五分钟十分钟,甚至一分钟两分钟,只要身边有一本论语,随地都可翻开来读。可以在生活周遭,到处都放一本论语,每本各有它的进度。每本书中备一张书签,读到那里,夹到那里,下次再接着读下去,直到读完。每读完一遍在书末划一条线,读完五 遍就写成一个「正」字,等到划了二十个正字,就是一百遍了。

  据欧阳修的统计,论语一书有一万一千七百零五个字。以普通读书的速度,每分钟两百个字相除,大约一个小时可以读完一遍。起初会感到有些拗口,读到一二十遍以上,渐渐顺适。四五十遍时,读完上句,下句就会自然涌出来,愈读愈快,甚至四十分钟或三十分钟即可读完一遍。读到一百遍就几乎能背 了。

  等到读一百遍,文句熟透了,想要了解,再读注解不迟。到那时,一字一句一章一遍去理解,不仅不觉艰难,反而会在融会贯通中,证实了「学而时习」之乐。况且,何必等到一百遍?在平常的读诵过程中,偶尔会有一两句在不经意中跳出来,大放光明,照亮颜色,撼动心弦──这就「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了。

  通一经,则可通群经,论语读一百遍了,会有人想接着读老子,(老子五千一百四十四字,半小时读完一次),有人想再读学庸,(大学一千九百零六字,中庸四千零五十六字,合计不到六千字,也半小时可以读完一次),或唐诗或诗经易经皆无不可。甚至只将论语多读再多读亦可。程伊川曾说:「某自 十七八读论语,当时已晓文义,读之愈久,但觉意味深长。」只论语一书,即可陪你一辈子。

   此法可以人人自己立志读,可以夫妻相约共读,可以亲子读,可以邀三五朋友一起读,老师或校长可以鼓励一班一校的学生读,一个单位一个团体一个公司可以发起员工自愿读,甚或规定必须读。如果学校或团体,能发给奖励,将更提升参与的兴致。不过有奖也好,无奖也好,其读了以后,收获的喜悦,就是最好的奖赏了。

  试想:如果一个两千名学生的初中或高中,其中有一千人愿意与校长相约,在半年内读完论语一百遍,则这些学生,个个敦品励学,这个学校校风将有何等提升!

  又试想:台湾两千三百万人中,有一千一百五十万人都读过论语一百遍,人人敬业乐群,这将会是怎样的台湾!大陆十亿人口,有五亿人都读过论语一百遍,人人知书达礼,将会是怎样的中国!影响所及,以后将是怎样的世界!
  这是吾人往后十年的推广的主要愿望之一。

  附及:本来读书是自己的事,凡有意要读的,自己为自己负责,或各团体自行相约即可。但如今为了风气的提倡,也为了大家互相鼓舞,华山书院拟与世界各读经推广网站共同设立「全民读经──论语一百」的统计中心。有意参加的个人或团体,可以来此登记,中心将每隔一段时间,关询读诵进度。──当 然,如果半年读不完,也可以展期在一年内读完。

总之,多读一遍有一遍的功效,多读一句也有一句的收获。

华山书院网站成立多年内容丰富,为全球读经信息中心。其中数据,包括读经手册、简介、通讯及最新推广动态等。「联谊中心」由王财贵教授亲自主持,是读经经验分享与问题解答所在。请读经伙伴们,多多参与。


[ 本帖最后由 mayavati 于 2007-3-4 10:22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myhoneyqiqi + 2 + 2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3 01:03:03 | 只看该作者
全球读经,论语一百

2006928全球读经日发布会王财贵博士演讲
                                 
京四海主持人冯主任、各位领导、各位教授、各位专家、各位读经界的朋友,大家早上好。今天确实是一个特别的日子,928,不管历史上怎么考证,这天是否真是孔子的生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尊重他们的圣人,为他的诞辰而纪念而庆祝,这是作为一个民族的子孙共同的荣耀,也是共同的责任。

  928是孔子的生日,这个考证,现在两岸大体上是都接受的。虽然还有一些人存有疑议,但是我认为这是没有大关系的,我想,纵使把928只当是一个象征来纪念,也是有意义的。

  在台湾,928又是所谓的教师节,在十几年前,这一天是放假的。所谓放假,是国假,是老师、学生乃至于所有的公务员都放假的。这个放假当然让老师学生很高兴,公务员很高兴,但是这个放假不只是让大家休息,也是一个尊重的表示,庆贺的表示。

  一个政府,一个民族的子孙,对民族的圣人的生日,给予最大的尊重,是一种见识,也是一种教养。不过台湾在李登辉时代,就把孔子诞辰纪念日,只保留其「教师节」的名义,取消了全国的放假。九月二十八,不再称为「孔子诞辰」了,只剩下是「教师」的节日,而称「教师节」,所以不必放国假。其它很多的社会上各种行业的节日,不都没有全国放假吗?如医生节、护士节、律师节、军人节等等,有的节日虽非非全国放假,但是当行的人是放假的。反倒现在的教师节,因为其它行业不放假,而教师也跟着学生不放假。这里透露了两个重要的讯息:一是不愿再以孔子为民族之圣人了,其二是:「教师」也是职业之一种而已。如果我们把教师也看成是各种职业中的一种,那我认为,这是一个国家民族的不幸,因为教育工作跟普通的工作是不一样的,教师这个行业跟普通的行业是不一样的,如果我们把老师也看成是一种职业,它也是来卖劳力,得报酬。社会上这样看老师,是不对的;老师这样看自己,更是不对的。所以我一直呼吁,孔子诞辰这天,作为教师节是适当的,而尊重老师,是本于注重教育,既注重教育,就应尊重文化,崇敬圣人。这一天就应该是全国都要庆贺的日子。西方人有所谓的圣诞节,我们中国人也跟著称圣诞节。其实,我们中国的「圣诞节」应是928

  西方人是多么欢欣鼓舞庆祝他们的圣诞节,我们中国有圣人,我们圣人的影响不下于其它民族的圣人。当然所有圣人都是我们应该尊重的,所以西方在耶稣的圣诞欢欣鼓舞,我也赞成欣赏。但是作为中国人不过自己的圣诞,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子孙的耻辱。在李登辉时代,不仅废除了孔子诞辰纪念的放假,那个时代也废除了「奉祀官」的礼遇。什么是「奉祀官」的概念?古人说天下有两个大家族,一个是帝王,帝王家当然是天下尊贵的家族,另外一个尊贵的家族是孔子世家。而政治是一时的,文化是永久的,皇室的家族会变的,孔子的家族一直没有变过。这样比较起来,孔子的世家才真是天下第一家。历代的皇帝都要对孔子的后代给予非常高的尊重,所以孔子的嫡系,历代都继承了「奉祀官」的封衔,有特别的官邸和礼遇。台湾废除了对奉祀官的礼遇,就是对孔子的无礼,同时,也是宣示对中华文化的判离,这是非常令人痛心的,这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衰亡的表征,所谓「国之将兴,必有祯祥;国之将亡,必有妖孽」,不尊重圣人,还能尊文化吗?心中没有圣人,你还能有理想吗?所以不尊重圣人,国家民族会步向衰亡,这不是说圣人是神明,不尊重他,他会降祸于你这个国家;不是,不尊重圣人,就是代表你没有理想,没有智慧,你不知道人心的广大,不知道生命的艰难,你就失去了奋斗的方向,你也不能开拓你的心胸,整个国民都这样的卑陋,都这样的小器,这个国家民族就要自我衰亡了。

  所以今天我们在这里,一定要重新提出这个意思:要尊重圣人。我们不是把孔子当神,我们宁可把孔子当人,孔子是人不是神,但是这个人是经过生命的努力昂扬,经过心性的提升而达到天德的境界,他是一个人格典范,一个智慧明灯。所以我们今天聚在这里,有这样一个活动,这是代表民族心灵的苏醒,代表国家命运的希望。我非常敬重这个节日,敬重我们这个活动,我同时对来参加这个很有意义的活动的诸位,表示敬重之意。

  尤其,我们不仅是来纪念孔子,庆祝他的生日,我们还发起了所谓的「9•28全球读经日──《论语》100」这样的「读经日」的倡导。尊重孔子,就不仅仅是口号,不仅仅是深埋在心里的愿望,而是一个行动,一个具体的实践!不仅要从自己做起,我们也希望推广到整个国家、民族,甚至将这种「尊重圣人、随时温习圣人的智慧、诚恳地学习圣贤德行,──-这样的心情,——扩大传播给整个人类。(鼓掌)

圣人的现实生命过去了,但他的智慧流传在人间,那就是「经典」。「经典」就是智慧的结晶,智慧是普遍的,智慧是永恒的,是历久弥新无时空之限隔的。中国人的智慧,同是也应是全人类的智慧,中国的经典,同时也应是全世界共同的遗产。同理,任何民族的智慧和经典,也都有这样的意义。不过,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选择先研读我们自己民族的经典,然后我们也研读全世界人类各民族的经典,这是我们的权利,也是作为一个人的天职义务。中国五千年来,经典中的经典,就是「论语」!

  我们希望西方人由于我们中国人的这种苏醒——就是中国人醒过来了,中国人要尊重自己的圣人了,中国人要读自己的经典了,而且中国人行有余力,也要读全世界各民族的经典了——我们这种的心情,假如能够让全世界知道,相信其它民族的有心人,也会受我们的提醒,受我们的感染,他们也会学习这样的心情,这样的态度,他们也好好地承继他们自己的经典,然后也来看看中国的经典。当然,在承传自己民族的经典上,当前的西方人比我们中国好得多,虽然好得多,但是西方经典的地位也在没落中。我认为,经典之是否受到敬重和传习,是全人类是不是能够继续在地球上存活的一个指标。假如人类还要活下去,我们希望人类更有智慧,我们希望人类更有理想,希望人类更有人文的教养,更有悲天闵人的情怀。这些理想和情怀,都曾在圣人的生命中示现过,都在经典中保存着。没有经典教育的启迪,是很难开拓这样的生命质量的。所以为了中华民族继续走下去,为了全人类继续走下去,我们必须大声疾呼,大家都来尊重经典吧!(鼓掌)

  接近经典,是进入智慧天地的关口,而接近经典最方便最简易的方法就是诵读。诵读智慧之书,跟一般的读书求学是不一样的。这种诵读要反复的诵读,所谓「辞熟而后义透」,所以我们就提出「《论语》100」这样的观念。

  什么叫做「《论语》100」?在2001720号晚上,我在马来西亚巴都巴辖有一个演讲,讲完以后,有一个校长表示,希望我明天早上到他们学校做一个「交流」。我算算,明天早上8点到9点有空,我答应了。隔天早上去了,我原以为是他们学校老师要在读经教学上跟我做一个比较深入的交流。结果不是,校长引导我们一直走,走到礼堂去,门一打开,里面坐的五六百个高中的学生。我问这要做什么?校长说:「请你跟他们做一场读经的演讲」,我说我推广读经是所谓「儿童读经」,是讲给父母跟老师听的,高中生是不适合听的,我也不会对高中生演讲。校长说:「那我们准备好了怎么办?」我只好硬着头皮上台了。我开头第一句话,就很老实跟这些学生说:「各位同学,依照我的理论,你们没有希望了!」校长跟老师听了,非常尴尬,学生也愣在那边:「都没有希望你还演讲什么呢?」我接着说:「不过,现在心里不服气的人,仍有希望!」「希望怎么来的呢?很简单,你要赶快提升自己生命的层次。怎么提升?你要读经典!经典是很多的,一时读之不尽,要选择经典中的经典,中国经典中的经典就是《论语》。」我就开始介绍读法:把论语这本书,从头第一个字读起,不管你懂不懂,读到最后一个字,即是。论语总计一万两千七百多字,按一般说话的速度,一分钟可读读200个字,这样,一个小时就可读完一遍,就在书本后面记一个记号。但是,可以再读一次,再读一次,反正有空就读,读到哪里就哪里,然后再继续下去。如果谁能够在六个月之内读完论语100遍,同样的文章读100遍,所谓耳熟能详,大概就可以背诵了。他的境界就不一样了,什么不一样?第一,语文能力长进了;第二,性情受到熏陶了;第三,对民族智慧有了相当的认识了。你的生命就不一样了,到底哪里不一样?或许说不出来,但是必定是不一样的。为了鼓励大家,我答应:凡是能在六个月内能读完《论语》100遍的,我就送他一幅我的「书法」(我的书法是「无价之宝」呀,因为「无人要买」)。我大声问:有那位要参加「论语一百」的,请举手!那五六百的高中生,我瞧你,你瞧我,没有人举手。连问几次,最后后座上有个学生——全场唯一的学生举手,说他读。我很高兴,只要全世界有一个人读,孔子就不会死了!(鼓掌)

  因为儿童可以用记忆的方式把论语全部背起来,但成人,亦即13岁以上的人,如果不能背,就这样读吧。我现在想在这里也问一问:「请问各位,你听到这样的提倡,你想不想把论语读100遍?」(全体两百余人,几乎全部举手)。好!不过他们是高中生,我写书法鼓励他们,你们都这么老大了,不必鼓励了吧!(众笑)。请大家真的立下志愿,咬紧牙根,尽量在6个月之内把《论语》读100遍,必定大有收获。当然,如果慢慢来,六年后才读完,也可以,但恐怕效果就不那么明显了。而如果有很用功的人,问:《论语》读100遍以后,我还可以读那些经典?我说:「到那时候你就知道了。」为什么那时候就知道?因为那时候你就有智慧了。(众笑,鼓掌)

  在马来西亚讲了这个方法后,锺积成老师就到各处去宣扬。得到不少的响应。有的人有空就读,只要平均每天花上一两个小时,两个月内就可以读完一百遍。有一次,我在山东演讲,先坐在观众席,有一个年轻的女孩从背后叫我,跟我说,她已经读完《论语》100了。她是工厂的女工,以前,下班以后不知道做什么,总是看电视,闲聊天,逛街等等。一次,听钟老师的演讲,介绍了这个读经的方法,开始读《论语》以来,每天要下班的时候,都非常的兴奋,因为她马上就可以再读《论语》了,隔天上班的精神,也感觉非常的清爽,因为她昨天读过《论语》。她觉得《论语》带给她人生的意义和目标。读了论语以后,她已经开始读老子了。我就想:整个中国十几亿人口,不要多,只要一半,五亿人口都在半年之内读完《论语》100,中华民族一定就不一样,我们民族复兴的日子就到来了!

我诚挚的祝福各位,祝福我们的民族,谢谢各位!


[ 本帖最后由 mayavati 于 2006-12-23 01:0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6-12-23 11:23:55 | 只看该作者
以前就看过,今天再次读到,又有新的启发.支持,响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6-12-23 15:27:56 | 只看该作者
哦哦,原来论语一百是读一百遍啊,知道啦,和大家一起努力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3 15:48:32 | 只看该作者
【Mayavati按】再转贴一些王财贵老师在网络上关于成人读经的问答。

日期:  2004/01/25   发言人:  贵   
主题:   请教王财贵教授   
        请教王财贵教授 我是一个成年人 今年21岁 现在暂时失业 我想利用这段时间好好在家里读经 但不知道具体怎么安排每天的时间 读多少  恳求王教授为我说明一下 谢谢

日期:  2004/01/25   发言人:  王财贵   
主题:  Re:请教王财贵教授   
内文:
    问得好!问得恰时!

  我推广读经十年,主题都在儿童读经,此乃淑世治本之道也。但读经是不必分年龄性别地域国情的,所以在这十年之后,我正要推出 ”全民读经”的观念。

  其实做法很简单,就是将论语从头到尾读它一百遍--只读原文即可,切莫看注解。至于怎么安排时间,是默读还是朗读,是速读还是缓读,悉听尊便。您今只 二十一岁,青春正盛,精力无穷,又赋闲在家,何不一天读它五六遍,一个月内就读完一百遍,以后继续以同一方法读大学中庸孟子老子庄子,半年之后,您的学问 功底打得已深,前途该如何走,自己知道了

[ 本帖最后由 mayavati 于 2006-12-23 15:5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3 15:51:16 | 只看该作者
【转贴】http://yp719.et.cyu.edu.tw/cgi-b ... pic=60&show=600
问:
大 家好,我来自重庆,我这里有个13岁的女孩,上初二(国二),很多习惯已养成,学习没有兴趣,只是在老师和家长的强制管理中疲于奔命,我知道读经是个很好 的方法,想用在她身上,但听王教授讲过了13岁就没希望了,那么对这些孩子的教育,还有比读经更好的办法吗?我周围有几个这么大的孩子,他们看过王教授的 演讲后,开始读经,而且意志坚定,我对此忧喜参半,担心收不到效果却白白增加孩子的负担,请各位指点。

王财贵答
说话要善说,如果不善说,会误人,罪过无量。
听话要善听,如果不善听,会自误,遗憾无穷。

我说话或许不善说,--我说的主意在严重警告:注重十三岁之前。
但请您善听之。--并不是十三岁之后真无效。

多读一句算一句,
八九十岁都有效。

我今已声明,幸勿自误为祷。
祝福您及您的孩子。
也多劝亲朋好友,如还有幼小孩子的,
赶快教呀,
不要重蹈您的烦恼。

[ 本帖最后由 mayavati 于 2006-12-23 15:5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3 15:57:05 | 只看该作者
问:
我是通过你的读经倡导讲座VCD 数据了解你的关于诵读经典的观点的,对此观点我表示赞同,且从中受益匪浅。虽然我已是成人,但我仍然渴望学习中国传统经典文化,而且愿意如你讲座中所说 “打开心灵”去感受、记忆古代经典文化,但是现在我有每天不得不做的工作,而且是属于需尽全力去做的工作,因而抽不出多少闲暇时间来学习,因而想请教王教 授作为成人,应该怎样学习经典文化,如何诵经?如何安排不多的闲暇时间来完成对于中国传统经典文化中的经史子集较全面的自学?

                                      渴望得到指点的朋友:玄茵


王财贵答:
能有此想,甚令人喜。
此种问题已回答多次矣,请多阅览本网相关议题。
又,因为人人情况不同,凡事尽力即是,不可一概而论也。

大体而言,请将你所认为此生必须读的经典,列出先后顺序,然后立志,每本读他一百遍。
但我还是请从论语开始

在你读完论语一百遍时,你就什么都自己知道了,不必再问我了。

所以,如果明知这路是对的,则但管走去,莫问前程。
问多了,不走是无用的。

每天三分钟就可以读五六章,五分钟也可以读,放假日有十个小时,就可以读全本七八遍。何以说有空没空呢?

还请注意,是要你「读」,也就是只管读,千万不要管懂不懂。懂不懂是读熟了以后的事。

当读完论语一百遍时,请上来说一声你的心得。
勉之!

[ 本帖最后由 mayavati 于 2006-12-23 16:0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6-12-23 22:25:02 | 只看该作者
就让我们一起来读吧.读完后来这里交流心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6-12-23 22:51:54 | 只看该作者
我也来加入吧,和我的宝宝一起来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7-2-26 15:16:28 | 只看该作者
仔细看了,真是不错,仔细看了,真是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8|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7-16 15:33 , Processed in 0.114553 second(s), 3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