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21363|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咨询求助] 《论语疏解》——王财贵教授博士讲《论语》(选)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12-21 15:32: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http://yp719.et.cyu.edu.tw/cgi-bin/topic.cgi?forum=14&topic=5&show=0
【mayavati按】王财贵老师《论语》讲得也不错呵。大家共享。
论语疏解           
                              王财贵 讲
     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义理组读书会
                                                     
                                 日期:1993.10.24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
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这 个对答当中,那一个字是要领呢?求。「求」是我主动去求,「与」是别人自动给与,所以求是被动的。子禽问,夫子为什么到一国家必立刻掌握一个国家的要政、政策方向?假如立刻请他来主掌国政,孔子立刻可以接手,就这么厉害,为什么这么厉害呢?子禽不懂。「求之与,抑与之欤?」人家会主动告诉我们夫子国政吗? 这是可以起疑惑的。问这个问题,眼光很锐利。

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不是「求」,假如这是求,也是不同意义的求,这是求之在我 的求,这种求不是有条件、有目的,只是义之所在,所以别人就自动能够信任他。这是一种信赖,用基督教之语讲叫信靠,可以信靠。信靠谁呢?在基督教讲,叫信靠耶稣,你可以信,可以靠。一个人能够让别人信靠,可见他的德行,可以发而动人,不仅是自己内在情操好,而且他可以放出光辉而动人。当然有些人可以做假。 但是国际上的人见到孔子,果然就是名不虚传,这时候认为孔子是可信靠的人,你告诉他国家困难,孔子也不会随便去东家长、西家短,而且你告诉他国家现在所施行的办法,有问题问孔子,孔子也会很诚恳的回答,而且你也相信孔子是有办法的,所以才提出来问孔子,跟孔子讨论。可信靠的有两个意思:

第一,将自已惭愧的缺憾告诉他,你知道他不会取笑你,不会流传开。

第二,你相信这个人可以协助你。夫子温良恭俭让的求是不求之求,所以最后是求之在我。一个人能如此,那是不容易,一般的朋友交往之间,甚至你到某一个学校、地方,这些同事或是长官、或是部属,他有一些困难,可以跟你商量,像这样,就代表你的人格真的是和平中正。

温良恭俭让这五个字合起来就有一个形象出来,形象二字,主要是「象」,《易经》讲象,象表意,而「温良恭俭让」是言,言不尽意,以言来表意,要把这五个字融化,融化它的语言来形成一个象,这个象背后有个意,就是一个心灵。

这 个心灵很重要,钱穆先生曾经告诉人,我们读书,尤其是读大书(great book 经典),每一部重要的书背后都有一个心灵,这句话讲得很漂亮,每一本书背后有一个心灵,你读《史记》,你不是只读《史记》的文章就好,你要知道写《史记》那个人背后那个心灵,假如背后没有心灵,只是材料,或是你把他当材料,这书对你意义就减少,他本来有心灵,你看不到,那你就读不出他真实的味道,假如背后 没有那个心灵,只是材料的累积,你读了也是索然无味,所以必定要读大书,大书背后有心灵,有一个伟大的心灵,有一个高度的心灵支撑这一部大书,这叫「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那个心灵就是这本书的源头活水。

那么温良恭俭让这五个字来形容生命,是有一个象,象是由意凝结出来的,这个 「意」是一个心灵推出来的,所以背后有一个孔子的心灵,子贡感受到了,感受到了以后,在子贡心中有一个象,这个象用温良恭俭让五个方面来形容它,所以那个言是比较不重要的,那个象比较重要,那个象还不是最重要的,意才是最重要的,意是心灵,所以你如何在这里读出孔子周游列国的形象,假如没有,你读这一章就 没有意义,意义很少。温、良、恭、俭、让,彷佛有孔子周游列国那个影子在你心中产生,子贡之所以能够这样讲,实在也是这个影子在他心中。这里有关意、象,我们举一个例子,让大家更了解:

孔子学琴于师襄子的故事。孔子也学琴,后来我才知道,我以前没有学是不对的。孔子也是少年时候学琴的。吾十 有五而志于学,他十五岁才开始真正有老师带领。孔子学琴于师襄子。孔子学琴后,师襄子觉得孔子学琴学得太快了,实在是天才,「可以益矣」,可以学新的曲子了,你已习其曲,你对这个曲子已经很熟悉了,孔子说:「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数可能是节奏、弦律,轻重快慢,比较精细的。孔子希望多弹几天,再学下 一首,多弹几天后,老师的耳朵灵敏,一听就知道,「已习其数矣,可以益矣。」孔子认为曲子弹得中规中矩,但里面表达什么意义,还没有掌握到,未得其意。过几天再弹,老师一听,「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说,慢!「丘未得其为人也」,我还不知道这是谁作的。不是说这个人的名字是什么,而是这个人到底是怎样的 一个人,能够作出这么高明的曲子。孔子是要得其意。所以孔子再弹,弹到有个领悟的时候,即入定的时候,他感叹了一下说:这个人长得高,「颀人而长,眼如望洋,如王四国」说这个人眼观四路,志气很高,「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这人如果不是文王,那会是谁呢!师襄子一听马上从席子跳起来,「避席再拜」,站起来 跑到旁边再拜孔子,说:这个学生厉害,此正<文王操>也。这就是文王作的曲子。果然没错。这就是见其人,当时没摄影机、图画像,所以,所谓得其人,就是见其象,得其意。这个意凝结成象,这样才叫真的把握到这个心灵,你要能跟这个心灵相通。

孔子学琴就是这样学的,所以孔子的音乐素养之高,简直 你没有办法想象。伯牙、钟子期,高山流水知音,孔子超过这个境界,这里就是知音,他不仅知今人的音,他还知古人,他还可以与古人相通。「子与人歌,必使反之,而后和之」孔子跟人家唱歌,觉得唱得好,请他再唱一遍,跟他两部合唱,音乐素养高,一听马上知道曲子的要点,马上记住这个曲子。「子于是日哭,则不 歌」哭,吊丧,孔子如果有一天去吊丧,哭则不歌,那没有每天办丧事的嘛!可见孔子每天唱歌,所以不唱歌的人不行,要学唱歌。子于是日哭,则不歌,只有哭的时候不歌,可见天天歌。所以孔子喜欢唱歌,喜欢听人家唱歌,而且一听就有很深的感受。

孟子不是有一个弟子吗?有童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 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说,弟子志之,弟子呀!记得这首歌。假如你是清的水,人家就拿来洗帽带,假如你是浊的水,人家就拿来洗脚,所以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国必自毁,而后人伐之。童子唱歌,孔子一听就转成这么深的哲学意味。

孔子也喜欢听人家唱歌,也听音乐:「子在齐闻 韶,三月不知肉味」,韶是舜乐,齐、鲁都是古国,保留相当高度的文化,鲁国更深,但是孔子到齐国才听到韶乐,韶乐是舜的曲子,孔子曾评论,韶乐「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在齐国听到韶乐,居然感动了三月,人家说绕梁三日,他是绕梁三月。不知肉味,吃肉没有味道,肉本来是最有味道的,这 是一个比喻,比喻最有味道的食物,在他吃起来已经变得没有味道了,他一直念念不忘那个韶乐。三月很重要,你看到三月都要警惕一下,因为颜渊三月不违仁,所以三月代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三月就是百日,以百为期,三是一个大数,三能成众,三、百、十万,有时是虚数。三月不知肉味,代表很长时间不知肉味。

孔 子听韶乐是感动三个月,为什么他有那么深的感动的心?固然是出于韶乐之高明伟大,也是出自于孔子的心灵鉴赏能力之高,而这鉴赏能力不只是欣赏弦律而已,它里面有所谓尽善,有所谓德,这就很难了解。孔子不说音乐为道德所用,前一句说尽美,所以「子谓韶,尽美矣」,先讲美,「又尽善」,再讲善,可见孔子对音 乐,并未用道德吞没它,音乐不是为道德服务,可是音乐里有道德,就好像书法有书卷气在里面。所以如果写书法的人只求写得美就好,古人说这是不行的,写得美只是技巧,里面没有内涵,这很重要,这是中国的艺术观,一定要从这个地方来探讨中国的艺术。

从孔子的「三月不知肉味」、「尽美又尽善」,从 这里就可以看出美与善确实不一样。孔子很注意鲁国的音乐,当时叫做礼坏乐崩,于是他跑到中央找太师,太师就是国家交响乐团总指挥,他还跟太师讨论音乐,曰:「乐其可知也。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他还大言不惭跟太师说:吾自魏国返回鲁国,然后乐正,而雅颂各得其所。所以叫做删诗 书,订礼乐,连乐都要修订,这境界不知有多高。

鲁太师是何等人物呢?鲁国是诸国文化最高的,而他是国家的音乐大师,那孔子还要去告诉他音乐的原理,这叫「子语鲁太师乐」音乐原理要指导,连音乐技术也要指导,孔子之厉害,不得了,所以光讲孔子的音乐,就知道不可轻看这个人。

孔 子的弟子都学音乐,不学音乐不行,有一个证明可以知道孔子的弟子都学音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 「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孔子笑一笑,其它人不讲话,孔子的弟子也跟我们同学差不多,问什么问题大家都不讲话,这要点名, 孔子就点名,「求,尔何如」,求,你怎么样,求就讲一堆,「赤,尔何如」,公西华你怎么样,公西华就讲一堆,那还有一个人呢?曾点,曾点在旁边弹琴,孔子回头过来,「点,尔何如?」曾点啊,你也说一说吧!曾点「鼓瑟希」,声音愈来愈小,愈来愈慢,到最后铿尔,一声,「舍瑟」,就把瑟摆下来,「而坐」,就是 跪起来,对曰「异乎三子者」说,我跟他们不一样,讲完这句话,就不讲话了,孔子说,也说说看吧,「何伤也」,没关系,你就讲,那么他就讲出那一段最有名的话:「暮春者,春服既成,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说:「吾与点也」我跟点一样,曾点啊,我赞成你啊。

这段变成千古佳话。曾点弹什么曲呢?没有曲子,因为鼓瑟希,铿尔,随时都可以结束。随时可以作曲,随时可以停止。可见艺术境界之高,艺术境界高的人,是可以随时作曲的,孔门不得了。

还 有一个证据,不只曾点,任何一个弟子都会弹琴,因为连子路都弹琴,何况其它人呢?孔子有一天听子路弹琴,听了耳朵难过,子路弹琴「奚为于丘之门?」他怎么敢在我的门下弹琴。孔子跟子路的感情很好,所以他随便说说。但这随便说说不得了,旁边的弟子听到了,于是就流传,说今天我们老师说子路的琴不好,子路琴不 在我们门下,是排名之外的,于是门人不敬子路,本来很尊敬子路的,一听到就不敬子路,孔子看到了,不行啊,大弟子怎么喊不动了,所以孔子就替子路解危,说「由也升堂也,未入于室也」你说他不行,他总是爬到厅堂上了,还没有到内室里面就是了。所以子路弹琴也弹得不得了,其它弟子弹得更好,这是不得了的一个学 派,就是孔门。

我们现在这个精神都不讲,你五四把这个孔门打掉做什么呢?胡适之五四运动,蔡元培是先峰,胡适五四运动是民国八年,蔡元培是 民初就废除读经,废除祭孔,本来每个学校都有孔子的神位,其实我们师范大学一定要祭孔,这样才能让学生知道教育的庄严,这叫做祭天、祭祖、祭圣人,你的诚敬之心才会出来,民德归厚,老师的德厚,你才能培养学生,文化教养才可以高,像我们师范学校没有带头祭孔。本来是每个学校,小学中学大学,到九二八要祭 孔,这是从清朝以来的传统,到了蔡元培一上台废除各校祭孔,他认为,祭孔是宗教,为什么要祭孔?如果要祭释迦牟尼佛,如果要祭耶稣呢?他只讲这个道理,但他也强调宗教可以使一个人有悲天悯人的情操,能够使民德归厚、温柔敦厚,他也知道这个道理,因为蔡毕竟是留法的学生,也有相当的知识,他说我们就用美育来 代替宗教:美啊,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思无邪也是一种诚敬,所谓温柔敦厚,诗教也,这样也可以教导人以德,所以不要用宗教来教导, 用美育来代宗教。这是蔡办学的一个特色,结果呢?也没有实践出来,你的美育在哪里?我们中华民族这九十年来的美育在哪里?我们台湾的美育在哪里?不要说弹琴、歌唱,连读书都没有声音,连读书时,摇头顿挫、自然的音节的读书声音都废除,为什么要废除!因为你读白话文,就没有读书的声音可言嘛!白话文是讲话 的,没有「文」,文就是文采,文采丰富才能够摇头摆尾,才有体会,才能一唱三叹,所以你读了那些意义很深的文章:先天下之忧而忧、国破山河在(老师吟唱),你自然会吟,白话文这样吟很肉麻。诗歌来自语言,诗歌里有深度的情感,有情感就会有抑扬顿挫,抑扬顿挫用吟,吟加上弦律就是「唱」,加上音乐就是 曲,手舞足蹈就是跳舞,诗、歌、礼、乐,它本来是自然的。就这样,全部被废除,一点不剩!

孔子的美育,为什么不提出来讲一讲呢?为什么要废 除祭孔呢?美育的第一把交椅就是孔子,孔子教美育,教的好,孔子美,不只谈琴美,各方面都美,生活美,席不正不坐,古人席地而坐。如果有菜在盘子上,那盘子叫筵,筵放在席上叫筵席。所以对于教育,我们要想办法,让他恢复人性之所需,其实是很容易的,我们看谁有能力,看谁能发心,将来就可以恢复!我们正在寻 找读书的声音,读古文啊!吟诗啊!诗歌礼乐让他能够恢复,就是弦歌不辍,文风鼎盛,青少年就比较不会无聊。
……「温良恭俭让」,一个人不要 怕寂寞,有寂寞孤独之感的人,心里不健康了。孔子说:「德不孤,必有邻」。有德者必然不孤吗?是如此吗?我们好像看到有德的人,他孤阿!所以文天祥才说:「会有抚卷人,孤灯岂长叹」,「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你认为他德孤,其实他不孤,但他的邻不一定在你面前,千古必有了解他的人,「古道」是他的邻。 「照」写得好,因为有光才有照,古道是一片光,你读书能读出一片光吗?如果不能,你读书的功力就不够了,这片光就是朱熹所说的源头活水,「活水」表示背后心灵的生机蓬勃。不管是光还是水,通通代表他生命力之强,感动人心。颜色的颜就是脸,风檐两个字连起来也蛮美的,在屋檐底下风吹来。为什么在屋檐下读书 呢?一定在早晨,因为阳光还不能射进屋子里来,所以在屋檐下读书,所以清早起来就读书,书一打开来,古人的心灵就好像一片光芒涌出来,我的脸色都被照亮了,照亮脸色,就是照亮他的心灵,他那会孤独呢?他的邻在古代。这是从读书上说,不会有狐独感。从一般做人来说,所谓人不知而不愠,「人不知」是孤独, 「不愠」就不孤独了,即是孤独而无孤独的感觉。有人说我推广读经一定受到很多的挫折,我说,我有挫折,但是没有挫折感。这样才做得下去,而且不是因为使命担当,而是本来如此,这才是自由的,无条件的,不为了什么而推广,道理本自如此。

据调查有50%的青年人患有忧郁症,我说这些没有用的年轻 人,你忧郁个什么呀!生命正是发扬的时候,青春正当时,你忧郁个什么!什么叫不狐独寂寞,一定要呼朋引伴吗?所以温良恭俭让以得之,你温良恭俭让,不得之也不要紧嘛!所以只问你有没有温良恭俭让,以后就做这五步工夫,五项修练,温良恭俭让,好好去想一想,然后形成一个图像。子贡的孔子形象,就是由温良恭俭 让形成,孔子心中的周公,也是图像,随时图像就在他面前,所以,「久已,吾不复梦见周公」,可见孔子常常梦见周公,是梦见周公的象,以及其背后的意,背后的心灵,孔子一直去揣摸、去向往周公的心灵,所以那个象就凝聚起来,这跟天地造化万物是一样,天地有个生物之心,就以阴阳二气凝聚为物,所以天地的力量大 就凝聚成我们这个形状,未凝聚以前就是气,凝聚以后就是质,所以我们说这个人的气质,气质就是天地变化出来的东西,至少周公的气还在,周公的气在那里不知道,但是一个有心的人,他就感觉到周公还有气,好像天地变化,周公还在那里旋乾转坤,这就叫做「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

在孔子的心目 中,周公当然是神,所以随时有这个形象出现,这个形象你要落实就雕成一个像,没有落实就是心中的象,所以子贡善于形容圣人,温良恭俭让,孔子善于了解周公,所以常梦见周公,这些都是很伟大的心灵呀!很深刻的情操!如果你没有这个心灵,就不能了解这些话的意义,如果你能稍稍了解这些话的意义,你就知道一个 人要怎么做人,怎么样开发你的性情,然后这里始终有大乐存焉。

为什么大乐呢?因为上通千古,下开万世!这不是大乐吗?所谓为天地立心,为生 民立命,天地的心都在这里,生民的命都在这里,民德归厚不是生民的命吗?要不然生民那有命呢?大家都这么凉薄,都很冷漠,生民那有命,生民的命都快没了,哀鸿遍野!要先为天地立心,才能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你没有通于往圣的心,你如何替他继绝学!这样你不诚恳嘛!写一篇论文,拿个学位,就算了,不能 这样交差了事。论文可以这样交差了事,你对自己的生命不能这样交差了事!生命是你要过的,所以没有生命了,就是刚才说的,没有性情,没有心,没有情,这样是对不起自己,所以不可以交差了事,要踏踏实实,民德归厚,你对自己的生命要有一种爱惜,你要对天地一切感恩,你就必有邻。鬼神都可以为邻。所以「温良恭 俭让以得之」是很漂亮的一句话。

【王财贵按】
第一,这是读书会上,对相当熟悉的友生讲的,有点随兴,现在自己看来,引申连绵,颇失严谨,不足为训。网上朋友来此,当作知己谈心可也。第二,感谢誊稿人,就着录音逐字记录,是很辛苦的。但好像太谨慎了,不敢润饰,所以〔口气〕尚多,〔文气〕未足。且语音或有错听,文字偶有错别。待时日闲暇,我或可自己作个东里子产。

[ 本帖最后由 mayavati 于 2006-12-21 15:41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天津清羽 + 10 + 1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6-12-21 21:00:5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又理解得深入了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6-12-23 15:22:06 | 只看该作者
mayavati 的东东都是长篇大论,昨天的回到孔子 莎士比亚

我就打印了满满12纸,今天这个看来也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3 15:43:5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kolionk 于 2006-12-23 15:22 发表
mayavati 的东东都是长篇大论,昨天的回到孔子 莎士比亚

我就打印了满满12纸,今天这个看来也是


这,这,这不是我的错,这完全都是王财贵老师的错啊。他宣传读经都12年了,怎么还每讲还都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怎么每听还都总有新意,百听不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7-1-8 14:29:28 | 只看该作者
已经看过一遍,还是要支持一下。
发一个帖子,下载一个附件,我很辛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7-8-11 15:26:16 | 只看该作者
听了确实很受启发,规在坚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7-8-12 06:38:24 | 只看该作者
很喜欢,很受启发,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7-8-12 06:49:27 | 只看该作者
过来看,然后下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7-8-20 20:11:14 | 只看该作者
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7-8-25 15:40:31 | 只看该作者
好好看看,不同的人讲论语,有不同的看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8 05:13 , Processed in 0.282794 second(s), 3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