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2634|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论坛设置的一个很大缺点及建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12-19 22:10: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论坛的核心就是讨论二字。各种不同观点争鸣的地方。
儿童教育论坛现在被分得支灵破碎,难以产生争鸣与讨论。
有些分版块的教育观点有很大问题,但是由于那是人家私人的地盘,不便插嘴,
所以也就无从讨论。

建议分版如下:
儿童教育杂谈(将家长学校,教育方法等等全部合并。只保留doman这样时间比较长的子论坛)
K12教育讨论或中小学教育讨论(合并小学教育和中学教育)
才艺体育可保留

资源和幸福之家等版块不变!

论坛大佬不必设立单独版块,大佬的粉丝可以围绕其个人空间开展活动。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4 金币 +4 收起 理由
谈天说地 + 2 + 2 请2008再来education
qqmei + 2 +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6-12-19 23:04:18 | 只看该作者
哈哈,不管谁的地盘,都要打进去。

板块太少了也会有问题,很多好帖子,很快可能就会沉下去

批判他们容易,明天开始,找几个人,挨着版块逐个批判,把他们批倒批臭为止

尽管有了空间了,以前的个人板块还是保留把。

论坛已经调整一次了,合并了不少的板块了,但合并还是要慎之又慎,一旦合并了,再分开就难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9 23:07:42 | 只看该作者
“很多好帖子,很快可能就会沉下去”
我觉得这个不是问题。现在的问题是好帖子太少,而不是好帖子沉下去。
另外,有了个人空间后论坛走向紧凑应是趋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6-12-20 00:22:10 | 只看该作者
房间设得太多,门都懒得敲了。

设个外厅吧,把扯淡的贴子都放在那里,看着热闹一点。

[ 本帖最后由 dawnch 于 2006-12-20 00:2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6-12-20 00:28:13 | 只看该作者
会慢慢来的,大家不要着急呢,不过还有一个原因,论坛栏目太少了,给人的感觉不好。

我个人觉得还是大家一起努力,希望更多的人,能喜欢这里,驻留在这里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1 01:02:10 | 只看该作者
"论坛栏目太少了,给人的感觉不好"

给谁的感觉不好?这句话不太懂。
本来上网时间有限,像老虫说的,找到感兴趣的帖子得一家家去敲门,实在是没时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7-2-10 23:58:42 | 只看该作者
“有些分版块的教育观点有很大问题,但是由于那是人家私人的地盘,不便插嘴,..."
是指doman么?
呵呵原来edu还在。你不如就地开个帖子一个个伪科学批过来。因为你的老帖子不是我找不到了就是你已经挥刀自宫。
其实我最喜欢有人当头棒喝,但是要做好准备再来敲,棒子做的大一点,包个铁箍什么的,千万别来讲什么伟大不伟大有私无私有偿无偿的问题,就讲科学不科学,有效不有效的问题。
如果方向就是有问题的,跑快跑慢跑多跑少有何意义,无私奉献岂不也要变成拖人一齐下水。
几个不相信杜曼读经的管理员开了杜曼读经板块,昏,不怕误人子弟么,打算让无数“权且信它一回”的父母在里面苦苦挣扎,自生自灭么。
前两年杜曼过的小娃娃如今都怎样了,如果让父母再选择一回,还杜曼不杜曼,读经不读经?从性价比的角度讲,你觉得哪种方式更加好呢?为何不可以谈,匿名也可以啊,至少让后来者看看某些个例的情况也比一无所知自己摸索的强。
那么多父母因为杜曼才进入论坛,以至于最后都成为一种习惯而留在这里,论坛是不是应该对这些父母承担一点更大的责任?保持一个歌舞升平的现状未必就是真的对父母和孩子们好!论坛里需要反对的声音,管理员可以专门开个集中反对声音的子板块,让反对者不至于落个人人喊打,其实他们的声音很重要。这样才是真正对想杜曼想读经的父母负责!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行至水穷处 + 5 + 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7-2-11 14:00:02 | 只看该作者
平民英雄的时代要来临了,但是专家毕竟掌握了平民不能掌握的很多专业知识,拿出你掌握的专业知识来,从专业的角度客观的探讨问题,你的专业知识是大众愿意聆听的。但不要怀疑愿意分享心得的父母的人格和心态,他们提供的不过是个例而已,个例永远无法代表全部。如果父母们只能追随个例了,那我说真是悲哀。
所以我说教育专家和普通父母,他们的声音我们都需要,如何让他们都愿意并且能够来说话,需要高超的技巧,这就是对论坛这个言论平台本身的挑战了,大家尽力而为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7-2-11 21:24:1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亦璞父亲 于 2005-3-3 10:26 发表
我觉得任何个人一种行动,都需要实践效果和理论基础来支持,而不是某个人凭空的赞扬或指责。
很赞成这位爸爸的话,希望论坛能从实践效果和理论基础两方面多下功夫给更多的父母以更多的帮助,论坛已经办得很好,但引用一句大俗话: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衷心祝福论坛办的更好。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云起 + 5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5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13:01 , Processed in 0.085163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