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46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赵小兰的家庭教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12-12 09:54: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我念研究所的最后一年,日文课班上突然出现了一位五十岁左右的太太。当她正襟 危坐,挤在一群二、三十岁年轻人之间,跟着教授朗读的时候,实在很有意思。起初 我 以为她只是排遗时间的旁听生,后来看她也紧张兮兮地应付考试,才确定是正式的研 究 生。她从不缺席,笔记又写得好,所以溜课的人都找她帮忙,我们称她为赵太太,直 到 毕业,才知道她就是赵小兰的母亲----朱木兰女士。 我今天提到赵小兰并不想强调她是华裔在美国政府职位最高的人,也不想讨论她的白 宫学者、花旗银行傲人的学经历,而是希望读者能了解一下赵小兰的家庭生活。因为 我 相信,没有那样好的家庭教育,很难有赵小兰今天的成就。最起码赵小兰今天立身华 府 高阶层,那带有适度衿持与华裔尊荣的气质,必然来自她那特殊的家庭教育。 我用「特殊」是绝不为过的,因为在美国的中国家庭能有她家那样完整而严格训练的 己经太少了,即使在中国,相信也不多。 看过「真善美」那部电影的人,大概会记得茱丽安德鲁丝初去当家教的时候,父亲一 吹哨子,孩子就由大到小,列队出现的画面。 这种情景,几乎也能在赵小兰的家里看到。赵小兰的父亲赵锡成博士很好客,每有客 人来,六个女儿只要在家,一定出来招呼。她们以非常恭敬的态度为客人奉茶,脸上 总 是带着真诚的笑容。尤其令人难以相信的是,以前当赵家宴客,几个女儿不但出席上 桌,而且是守在客人身后,为大家上菜、斟酒! 当我不解地问朱木兰女士时,她说:「不错!我们是教她们做Waitress,但那何尝不 是一种训练?我的先生常对女儿说,人生做事好像开车,不是只能直走的,有时候必 须 左转右转。不要把伺候客人当做辛苦的事,当你们读书读累了,招呼招呼客人,不也 是 一种休息吗?何况在这当中,可以学到许多待人处世的道理!」 也就因此,他们家虽有管家,孩子仍然要自己洗衣服、打扫房间,大人的道理简单: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管家是请来帮助父母的,不是帮助孩子。年轻人理当管 自 己的事,不能太早就受人伺候,否则很难学会独立!」 不仅料理自己的内务,每天上闹钟起床,小时候赶校车上学,回家由姐姐带头,自动自发念书,而且她们家的六个女儿,还分担家里的琐事。 每天早晨,她们要出去检查游泳池的设备、捞掉水上的脏东西。到了周末,则要整理 占地两英亩的院子,把杂草和蒲公英拔掉。赵小兰最小的妹妹,现在十六岁的赵安吉,己经负责处理家里的帐单、将耶诞卡的邮寄名单输入计算机,并接听晚上的电话。尤其令难以置信的是,赵小兰家门前长达一百二十英呎车道的柏油路面,竟然是几个姐 妹, 在父亲的指挥之下自己铺成的。赵小兰曾在「我的事业与人生」文章里说:「那时我们不见得喜欢,如今想来,大家一起工作、一起交谈,很能领会父亲良苦的用心了。」 「家园!家园!这个园地是一家人的,每个人都有责任。」朱木兰女士说。正由于她 们对家庭贡献出自己的心力,所以尤其会爱家,觉得自己是家的一份子,家是属于自 己 的。特别是在一家人共同的工作中,更能体会荣辱与共、同心协力,而产生共同意识。 赵锡成博士夫妇的身教也是极成功的,他们家在晚餐后极少开电视,做父母的也以身 作则,不在电视前花太多时间,母亲跟着孩子一起读书,父亲则处理未完的公务。从 事 航运工作的赵锡成博士,每天晚上都要工作到深夜,他这种对事业专注的态度,相信也对赵小兰有很大的影响。 当然,不论多么忙,与子女的沟通还是不能忽略的。每个星期天,他们一定全家去做 礼拜,午餐后点心时间,则举行每周一次的家庭会议,大伙高谈阔论,每个孩子说出自己新想法、收获,提出计画,并征询父母的意见。所以当外人惊讶于赵家姐妹的纪律 与 服从时,要知道那是经由亲子之间充分沟通,所获得的共识。当她们为家里做事时, 不 是想到父母命令自己做,而是心里有着使命感。家是一个「共荣圈」,当每个成员都这么有向心力时,家庭当然会兴旺。 我们确实看到朱木兰女士,一九六二年带着赵小兰和两个更小的女儿坐船来美国,从 孩子们半句英文不通,必须由父亲熬夜逐字教导,艰苦奋斗到今天,已经有四分别从 哈 佛、哥伦比亚、维州大学等名校的研究所毕业。连朱木兰女士,都以两年全勤的纪 录,修得硕士学位。当然,赵锡成博士更成为美国航运财经界的名人。 但是赵家尽管富裕,孩子郄多半进公立高中,在外面的花费,不论大小,都要拿收据 回家报帐。赵小兰念大学的学费,还向政府贷款,靠着暑假打工还钱。这不表示赵锡 夫 妇小器,而是因为要求子女独立、负责,把钱花在当用的地方。她们孩子说:「我们 虽 然俭省,但是你们如果要学东西,绝对不省!只是既然要学,就有责任学好!」 所以赵小兰和她的五个妹妹,不但功课好,而且各有才艺。赵小兰能打高尔夫球、骑 马、溜冰、更弹得一手好琴。从前家住纽约长岛时,还经常出去演奏。 此外,他们每年在暑假和圣诞节,分别安排一次全家远游,从选择地点、订旅馆房 间,乃至吃饭的餐馆,完全由孩子负责。所以,这旅行一方面是全家同乐,一方面成 为 孩子们组织、分工的训练。 由以上所举的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知道,赵小兰姐妹的成功,与她们所受的家庭教育 有绝对密切关系。无怪布什总统在白宫接见赵锡成博士一家时,都特别强调这一点,还对太太芭芭拉说,应该向朱木兰女士学学怎么管孩子! 怎么管?答案应该是----将中国传统的孝悌忠信与西方社会的组织管理方法结合,既 培养个人的独立性,更要求每个人对家庭的参与,透过沟通后产生家庭共同意识,达 成 彼此期望的目标。 父亲节快到了!据我所知,在今年六月十七日美国父亲节时,赵小兰特别暂时放下交 通部副部长的繁忙工作,由华府赶回纽约的家中,为赵锡成博士过节。请问,在国内 有 几个身在外地,位居要津的子女,能在父亲节时赶回家,并诚挚地送上一份礼物与祝福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8-4-3 16:14:06 | 只看该作者
很有感触,谢谢楼主转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3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3:17 , Processed in 0.111216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