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真快,今天抽时间在赶孩子的寒假计划,那个出游的计划就交给孩子们自己去完成了,到时候适当的再关心一下,即使他们做个了最烂的计划,我也只能在具体出游的过程中让他们自己去体会,自己去感受,很多事,教不如悟,悟出的东西才真正是他们自己的.
说起这个寒假计划,还没完成一半,自己就在笑,笑什么呢?
虽说是自己在做这个计划,但怎么看都不是我自己的东西,学习的规划是老虫的思路,奖励的机制是田妈的心得,回头看我自己的,几乎没有,不笑也不行.
大家有时间我还是推荐去看看田妈的那个[田田成长]的楼,现在也很高了,600多楼了吧,如果你层层往上爬,也累,建议可以从500楼开始,其实田妈刚开始盖那楼的时候,很多理念还不是很成熟,方法也是在尝试阶段,但她对孩子的那份爱,使她坚持了下来,很多家长在这过程中都放弃了,一直以为女性教育孩子,很多地方会比男性欠缺一点,主要是看着孩子会心软,舍不得,一旦出现问题,也比较急躁,容易情绪化,相反,男性一旦入手,考虑的就比较全面,而且容易扑获到孩子的内心,注意方法和节奏,唯独欠缺的就是和孩子沟通的障碍,但只要过了这个障碍,很多东西就会得心应手.
田妈的楼主要是记录自己教育孩子的一个过程,所以很多可以借鉴的东西比较散,分布在不同的楼层里,找寻的时候需要点耐心,而且最好是能做个笔记,要不,看完后,累得什么都忘了,越往后的楼里,田妈的心得越值得借鉴,很多东西在她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感悟到的,体会到的更实际,更有效,而我就是借鉴了她对孩子的激励机制,作为寒假计划的一部份.
再提老虫,她的理念很多都带着西方的色彩,结合了自己在美国感受到的教育,和中国传统教育之间的比较,所以很有参考价值,而在那个虫子的学校中,所谈及的关于学习进度和方法的部分,尤为精彩,大家可以去看看,不多说了,每个人的感受都不同,吸收的东西也不一样.
至于计划部分我就不多叙述了,个体差异很大,每个人对孩子的要求也不同,所以计划也是因人而异,很难有所借鉴.
这个计划的最终目的可以谈谈,通过寒假的一个强化训练,将孩子在学习中的习惯以及影响学习效率的部分反映出来,予以纠正,并开阔他们的眼界,让他们对未来的学习产生兴趣和动力,并能基本把握好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最后还是提一句田妈,她对孩子教育的成功之处,不在于孩子学了多少,而在于通过学习,让她建立起和孩子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并立足孩子的心理,用有效的激励,让孩子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可能我的见解还是以偏概全,大家可以自己去解读.
[ 本帖最后由 qqmei 于 2006-12-17 21:10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