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的洛克菲勒。一天,老洛克菲勒在家中和小孙子玩得十分高兴,小孙子在屋里跑来跑去。老洛克菲勒把孙子抱到窗台上,使劲地鼓励,小孙子从窗台上纵身向下一跳,洛克菲勒接住了他,然后又一次将小孙子抱上窗台,再次鼓励往下跳,并仍旧伸手做出接他的动作。小孙子有了上次的经验,觉得这样很好玩,毫不犹豫地跳下。但这一次,老洛克菲勒突然缩回双手,小孙子“乒”地一声摔在地板上,痛得失声大哭。
这时,一位宾客正好从旁经过,目睹此情此景,十分惊讶,便走上前去询问这位大亨何以如此对待自己的孙子。老洛克菲勒笑着说:“我要让他从小就知道,任何人的话都不可轻信,包括自己的爷爷。”
从[鼠目寸光]拖来的好东西,记得有次给孩子看[倚天剑屠龙刀],李连杰主演的张无忌,无忌5岁时,目睹了自己的父母被天下的英雄逼迫自尽的场面,不禁哭了,他母亲临死前,对无忌说:"别哭,你要记住这些人,长大后给我们报仇,妈妈没有告诉那个和尚,你义父的下落,记住,漂亮女人的话千万别信!~"说完,含笑的看着儿子倒下了,若干年后,长大的无忌在悬崖下欺骗少林的火工头陀,习德了[九阳真经],感慨地说:"不光是漂亮女人的话不能信,就是憨厚的男人说的话也不能信!~"把那火工头陀气晕了.
看后,儿子问我:那什么人的话才能信呢?
记得我当时是这么说的:父母的话能信,因为只有父母是不会欺骗自己孩子的!~
看了洛克菲勒的故事,我感觉当初的回答有偏差,父母不是神,即使是神,也不可能句句是真理,如果一味相信自己的父母,那又怎么能保证父母的话一定是正确的呢?
只有让孩子自己学会思考,自己去辨别,那才是正确的方法,父母能给与的只能是些个人的感触,个人的观点,都是给孩子参考的,代替孩子的大脑,告诉他,该怎么,不该怎么,那孩子还需要自己的大脑干吗?孩子还怎么去真正的学会自己思考!~
由此联想到学校的老师,其实孩子对老师的尊重,最渴望的就是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得到老师对他们的鼓励,而这就成了中国老师手中的"权利",家长们为了让孩子得到老师的鼓励,会主动送礼,或交换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权利,所以,教师节啊,感恩节啊,就成了一个变相的平台.
自己的一个朋友的老婆是个民办小学的教师,人长得很漂亮,公认,一次聚会上,谈到她的待遇问题,她说:固定的部分基本都差不多,关键是其他的部分,如补课讶,收礼讶,那个多点,让学生补课,谁敢不来,一个电话,家长哪个敢说不配合学校,以往教师节,又送挂历的,今年,如果谁还送挂历,基本就回绝了,理由也很简单(挂历太多了,你自己留着用吧),家长一听,基本都懂,第二天,什么送交通卡的,超市购物券的,什么都有,基本家用的都不用愁了!"
知道论坛中有很多的教师,我只是谈些个人的观点和心情,没权利指责什么,我也改变不了什么,我能做的,只是适应这种现象,就如论坛,当你感觉无法改变些什么,千万别影响了自己的心情,学着适应它,要不,烦恼的是你自己,因为是你自己在找烦恼!~
和朋友间聊天,是最能放松心情的,而谈论的很多都是关于孩子的(谁让自己有个孩子呢),教育孩子不轻松,而且没有固定的模式,很多东西只能借鉴,而不能拿来就用,所以,交换彼此的方法是我放松心情的一个主要手段,从中找到自己需要的,看到自己教育过程中潜在的问题,避免走弯路,有效地提高时间的效率,可能你会认为我很现实,很追求完美,活得很累,但这也是我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可能我活到50,就byebye了,但我一定很欣慰,因为我做了自己该做的和能做的,所以原本这楼基本以杂谈为主,后面的贴子会和大家多交流些关于孩子教育中自己的感受和实例,希望彼此有所借鉴,也同样欢迎你能发现从中的不足,给与我一定的帮助,让我能尽早感受到,先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