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susangel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父母手记》:藏在故事里的教子方法(不断添加中)

[复制链接]
41#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8 18:39:33 | 只看该作者
父亲的提问
女儿第一次将男朋友带回家里,父亲在客厅里迎接他们,陪着女儿和她的男朋友天南地北地聊着。
  父亲问女儿的男朋友:“你喜欢打球吗?”
  男朋友回答:“不,我不是很喜欢打球。我大部分的时间都用来看书、听音乐、绘画。”
  父亲继续问:“那么,你喜欢赌马吗?”
  男朋友说:“不,我从不赌博!”
  父亲又问:“你喜欢看电视上的田径或者是球类竞赛吗?”
  男朋友回答说:“不,对于这些有关竞赛性的活动,我没有什么兴趣,也从来不参加。”
  男朋友离开后,女儿问父亲:“爸,您觉得这个人怎么样?”
  父亲回答:“你和他做朋友,我不反对;但如果你想嫁给他,我则是坚决不赞成。”
  女儿大为诧异:“为什么呢?”
  父亲说:“一般人养黄鹂鸟,绝不会将黄鹂鸟关在自家的鸟笼里;主人会把黄鹂鸟带到茶馆,那儿有许多黄鹂鸟。这只新的鸟儿,在茶馆里听到同类此起彼落的鸟鸣声,便会不甘示弱,也引吭高歌。这是养鸟人训练黄鹂鸟的诀窍!”
  “这和我男朋友有什么相关的呢?”女儿还是有些困惑。
  父亲说:“养鸟人用刺激黄鹂鸟竞争的天性,来训练黄鹂鸟展露优美的歌声,若是没有竞争,这只黄鹂鸟可能终身就暗哑了,不能发出任何叫声。”
  女儿似有所悟地点点头,父亲继续道:“你的这一位男朋友,经过我刚刚与他的一番谈话,发现他既不喜欢运动,也不喜欢赌博、球赛,排斥一切有竞赛性的活动,我认为,像这样的男人,将来恐怕难以有所成就,所以反对你嫁给他。”
  父母感悟:
  大多数人因为恐惧失败,而不愿意参与竞争,透过黄鹂鸟的启示,我们终于了解,原来竞赛的重点,不在于胜负,而在于每一次的投入,都能让自己更加成长!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引导孩子喜欢运动,让他们为竞赛性的活动而着迷。积极帮助孩子消除失败对他们的打击,让他们勇敢地爬起来,像勇敢的骑士,在失败中成熟,在胜利中体味人生的价值、奋斗的乐趣。
美国人比任何一个民族更迷恋运动。有些国家的家长,从孩子3岁起,就急于帮助孩子在绘画、音乐、舞蹈、游泳、网球等方面选择一个,让孩子接受全面的“素质教育”。而美国的父母,则更重视让孩子去参加篮球队、足球队或者其他的体育团队。他们认为,参加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孩子在至少三个方面受益:一、运动能使身体健康,让人充满活力。二、参加一个由几个人协作来完成一个任务的活动,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社会活动离不开合作,一个不懂得如何与他人相处,不知道如何合作的人,将来在工作中也不会有出色的表现。三、竞赛性的活动可以帮助孩子从小学会承受失败的痛苦,品尝胜利的喜悦,从而迷恋奋斗的乐趣,这有助于培养一个积极、乐观、坚强、向上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8 18:40:20 | 只看该作者
我懂得了什么叫责任
一个11岁的小男孩在踢足球时,不小心打碎了邻居家的玻璃,邻居向他索赔12.5美元。这事发生在1920年的美国,在当时,12.5美元是笔很不小的数目,足足可以买125只生蛋的母鸡!
  闯了大祸的男孩向父亲承认了错误,父亲却让他对自己的过失负责。
  男孩非常疑惑:“可我哪有那么多钱赔呢?”
  父亲说:“我可以借给你钱,但一年后你要还给我。”
  从此,男孩开始了艰苦的打工生活。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挣足了12.5美元这一“天文数字”,并将它还给了父亲。
  这个男孩就是日后成为美国总统的罗纳德·里根。他在回忆这件事时说,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承担过失,使我懂得了什么叫责任。
  父母感悟:
  许多做父母的,往往认为孩子还小,就将孩子做错事之后应该承担的责任全部揽到自己头上,让他从小就不为自己所做的事负责。
  其实,孩子的肩膀虽然稚嫩,却应该也能够承受生命中的一些份量。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告诉他们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能事事指望别人。当他亲身品尝到这种滋味后,做起事来就不会鲁莽、草率,因为他知道错误需要付出艰辛沉重的代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8 18:41:27 | 只看该作者
马克眼中的父亲
在一次篝火晚会上,老师让学生们站起来发表即席演说,题目是“我的父亲”。
  孩子们纷纷上台,声情并茂地讲述自己的父亲。有人炫耀父亲的力气大,有人以父亲会做家事为荣,还有的孩子则骄傲地说,父亲会在睡前讲故事给他听。
  最后轮到马克站起来发言。他一上台便大言不惭地说:“我爸爸能爬上最高的山,能游过最深最大的海洋,能打败世上最凶猛的野兽,能制作出世界上最好最帅的玩具狗……”
  全班小朋友听了无不肃然起敬。
  不过,这时马克的神情忽然转为暗淡,小声嘟囔着说:“但是,平常他只是坐在那里看电视!”
  父母感悟:
  有位名人曾说过:“一位父亲胜过一百位校长。”
  父亲在孩子的心中永远都是最伟大的,但是我们却又有多少时间注意到他们的需要?回头看看你的孩子,他的童年只有一次,应该无比的珍惜,因此不要让忙碌的工作及无谓的应酬,成为你们之间的隔阂吧。
  与孩子分享一些空间,让孩子因你而骄傲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8 18:42:51 | 只看该作者
我要跳到月球上
妈妈正在厨房准备午餐,她听到自己的儿子在后院蹦蹦跳跳,弄出了很大的动静,便大声问他:“你在干什么?”
  孩子兴奋地回答:“我要跳到月亮上去呢。”
  你猜妈妈怎么说?
  她并没有给儿子泼冷水,不是用 “小孩子不要胡说”、“赶快进来洗干净手准备吃饭”之类的话打击孩子的异想天开,而是说:“好呀,但是,可别忘记回来吃午饭喔!”
  这个孩子后来成为第一位登陆月球的人,他就是阿姆斯特朗。
  父母感悟:
  人类的幸福有一半以上来自想像力,不会想象的人很难拥有真正的幸福。贝鲁泰斯曾经说过:“想像是人生的肉,若没有想像,人生只不过是一堆骸骨。”
  凡是年幼时充分发展和培养了想像力的人,当他遭遇不幸时也有能力体验幸福,当他陷入贫困时也有能力感受快乐。所以,世界上最不幸的人是不善于想象的人。
  如果一个人在幼年的时候,想像力得不到发展和培养,那么他非但不能成为诗人、小说家、画家,而且也难以成为出色的法官、建筑师、科学家。尽管有人认为后者用不着想像,但事实是:想像对于任何人做任何事情都是必要的。
小阿姆斯特朗的美丽梦想幸运地被他的妈妈幽默地保护了,才有了未来的首位登陆月球的人。生活中有许多孩子的梦想都轻易地被父母扼杀在摇篮里,从此再也没有飞翔的欲望,成为了一个平庸的人。
  跟孩子一起梦想吧,你会发现世界多么精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8 18:43:50 | 只看该作者
看不见的母爱
夏天的一个傍晚,天色很好,比尔出外散步。
  在一片草地上,比尔看见了一个10岁左右的小男孩和一位妇女。男孩正用一只做得很粗糙的弹弓打一个立在地上,离他有七、八米远的玻璃瓶。男孩有时竟把弹丸打偏一米,而且忽高忽低。比尔便停下来站在不远处好奇地观看,因为他还从未见过弹弓打得这么差的孩子。
  那位妇女坐在草地上,不断从一堆石子中捡起一颗,轻轻递到男孩手中,她微笑着,明显流露出关爱的神情,可以看出她是那个男孩的母亲。
  男孩打得很认真,屏住气,瞄很久才打出一弹。但比尔一眼就看出一定又是打不中,果然每次都不出所料,可那个男孩还是不停地瞄准、不停地打,母亲也很有节奏地给儿子递着石子。
  比尔终于忍不住了,走上前去,对男孩的母亲说:“让我教他怎样打好吗?”
  男孩停住了,但没有转过身来,仍旧朝向瓶子的方向。
  男孩的母亲对比尔笑了笑,“啊,谢谢,不用了!”她顿了一下,看着孩子,轻轻地说,“他看不见。”
  比尔怔住了。
  半晌,比尔才喃喃地说:“哦……对不起!但为什么……?”
  “别的孩子都这么玩儿。”
  “嗯……”比尔说,“可是他……怎么能打中呢?”
  “我告诉他,总会打中的。”母亲平静地说,“关键是他做了没有。”
  比尔沉默了。
  过了很久,男孩打弹的频率逐渐慢了下来,他已经累了。他母亲并没有说什么,还是很平静地递着石子儿,微笑着,只是递的节奏也慢了下来。
  比尔这才发现,其实这孩子打得很有规律。他打一弹,向一边移一点,再打一弹,再向一边移一点,然后再慢慢移回来。
  他只知道大致方向啊!
  夜风轻拂,蛐蛐在草丛中轻唱起来,天幕上已经有了疏朗的星星。那由橡皮筋发出的“噼啦”声和石子崩到地上的“砰砰”声仍在单调地重复着。对于那个孩子来说,黑夜和白天并没有什么区别。
  又过了很久,夜色完全笼罩下来,已看不清瓶子的轮廓了。
  “看来今天他打不中了。” 比尔想。犹豫了一下,和他们说了声“再见”,比尔便转身向回走去。
  走出不远,比尔的身后传来了一声清脆的瓶子碎裂声。
  父母感悟:
  要让一个生理不健全的孩子健康成长,父母需要付出极大的心血。而作为残疾儿童的父母,最重要的是要拥有一颗平常心,要对孩子有耐心和信心。
  “别的孩子都这么玩儿。”故事中的母亲让自己双目失明的孩子玩正常孩子所玩的游戏,耐心地递石子,面对孩子一次次的失败毫不气馁,坚信他一定能成功。
  孩子最后能够成功地击中玻璃瓶,离不开母亲的一颗平常心、耐心和信心。
  如果生活给了你一种坎坷特殊的命运(比如有一个故事中所描述的生理不健全的孩子),不要放弃,你并不知道这其中蕴藏着什么样的能量,你也不知道命运之轮将如何运转。因此,像故事中那位母亲一样正常待他吧,教给他应该懂得的道理,并相信他“只要做了,就有可能击中”。
  你听到那一声清脆的碎裂声了吗?谁说奇迹不会发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8 18:45:01 | 只看该作者
爸爸的头发是红色的
有一位年轻的妇女名叫玛莉,她生孩子的时候,丈夫正在另外一个国家做工程项目,所以她产后在娘家呆了好几个星期。
  有一天,玛莉对母亲提起,她对小婴儿的头发是红色的这件事觉得诧异,因为她和丈夫的头发都是金色的。
  “喔,玛莉,”这位新任外婆说道,“你该不会忘记了,你爸爸的头发是红色的啊。”
  “但是,妈妈,”玛莉说,“这和爸爸没有关系,因为我是你们的养女啊。”
  妈妈似有所悟,说出女儿从没有听过、最可爱的一句话:“哦!我老是忘记。”
  父母感悟:
  血缘是联系父母与子女间感情的天然纽带。
  但是,养父母如果从不刻意记住自己和养子女间没有血缘关系,那他们之间就没有隔阂了。并且,久而久之,他们心灵间的纽带就和血缘一样坚固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8 18:46:03 | 只看该作者
钥匙中的爱
在她13岁的时候,父亲教她注意站立和行走的姿势,教她与人谈话的技巧,告诉她怎样做才像一位有修养的女士。在她17岁坠入情网时,父亲告诉她如何选择值得信赖的朋友,如何与男朋友交往。
  她大学毕业后,在亚利桑那州的一所劳教学校找到了一份特殊的教育工作。
  学校在离家85英里的一个沙漠小镇上,马路对面的低收入者出租的房屋是吸毒者们的天堂。天黑以后,成群的街头流浪儿就会在学校周围闲荡。
  她所管教的学生年龄从10岁到14岁,都是因为行窃、偷车或纵火等罪行被劳教的。
  一次周末回家,父亲告诉她:“在这种地方工作和生活要多加小心。”他很不放心她一个人在外面住,但女儿很热爱这份工作。
  每当女儿返校时都安慰父亲说:“别担心。”
  几天后的一个晚上,放学后她留在学校重新安排教室。把教室整理好后,向学校的大门口走去,门已经上锁了!她看看四周,已经没有人了。这时她才惊觉地发现已经是晚上6点钟了。
  她看过学校所有的出口,发现只有在学校后面的大门下,有一个空隙可以勉强挤过去。她把背包先仍出去,然后仰身躺在地上,慢慢地移出去。
  她拿起提包,匆匆走向停在教学楼后面的汽车。
  突然听到一阵脚步声,在黑暗中,她看到有七、八个高中年纪的男孩走来,即使很黑,她也能看到他们戴着劳教学校的徽章。
  其中一个人喊道:“嘿!是老师吗?”
  另一个说:“不会的,她太年轻……肯定是个助手。”
  又一个人说:“嘿!她还有几分姿色呢!”
  她加快了脚步,同时把手伸进背包里找车钥匙。如果有钥匙,她就可以打开车门坐进去,就能逃走……她的心怦怦直跳。
  她狂乱地摸遍了背包里的每个地方,但是没有找到钥匙链。
  她听到有个人在喊:“嘿!咱们快追,把那个女人弄来玩玩。”
  “噢,上帝,请帮帮我吧。”她无声地祈祷着。忽然,她的手指在背包里碰到了一把单独的钥匙。她已经来不及细想这是否是她的车钥匙,她边跑边把它拿了出来,紧紧地握在手里。
  她穿过草地向汽车跑去。把钥匙插进锁孔,锁开了。她打开车门坐了进去,又锁上门。就在那些男孩子围上来敲打车顶的时候,她把车开走了。
  后来,一些老师回到学校来找她,他们在大门外的草地上发现了她丢失的钥匙链。
  但是那一把救了她一命的单独钥匙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她回到公寓后,父亲打来了电话。她没有把刚刚发生的危险一幕告诉他,她不想让父亲担心。
  父亲在挂上电话之前说:“噢!我忘了告诉你,我做了一把备用的车钥匙,放在你的笔记本里,也许你会用上它。”
  以后的日子里,她把那个钥匙郑重地放在梳妆台的抽屉里珍藏着。
  父母感悟:
  有人说,父爱就像大海一样,虽然外表平静,却博大宽广,悄无声息地托起儿女的生命,让那理想的船帆顺利地驶向彼岸。有时,看似平常的普通举动,却是使奇迹发生的最伟大的力量。
在她13岁的时候,父亲教她注意站立和行走的姿势,教她与人谈话的技巧,告诉她怎样做才像一位有修养的女士。在她17岁坠入情网时,父亲告诉她如何选择值得信赖的朋友,如何与男朋友交往。
  她大学毕业后,在亚利桑那州的一所劳教学校找到了一份特殊的教育工作。
  学校在离家85英里的一个沙漠小镇上,马路对面的低收入者出租的房屋是吸毒者们的天堂。天黑以后,成群的街头流浪儿就会在学校周围闲荡。
  她所管教的学生年龄从10岁到14岁,都是因为行窃、偷车或纵火等罪行被劳教的。
  一次周末回家,父亲告诉她:“在这种地方工作和生活要多加小心。”他很不放心她一个人在外面住,但女儿很热爱这份工作。
  每当女儿返校时都安慰父亲说:“别担心。”
  几天后的一个晚上,放学后她留在学校重新安排教室。把教室整理好后,向学校的大门口走去,门已经上锁了!她看看四周,已经没有人了。这时她才惊觉地发现已经是晚上6点钟了。
  她看过学校所有的出口,发现只有在学校后面的大门下,有一个空隙可以勉强挤过去。她把背包先仍出去,然后仰身躺在地上,慢慢地移出去。
  她拿起提包,匆匆走向停在教学楼后面的汽车。
  突然听到一阵脚步声,在黑暗中,她看到有七、八个高中年纪的男孩走来,即使很黑,她也能看到他们戴着劳教学校的徽章。
  其中一个人喊道:“嘿!是老师吗?”
  另一个说:“不会的,她太年轻……肯定是个助手。”
  又一个人说:“嘿!她还有几分姿色呢!”
  她加快了脚步,同时把手伸进背包里找车钥匙。如果有钥匙,她就可以打开车门坐进去,就能逃走……她的心怦怦直跳。
  她狂乱地摸遍了背包里的每个地方,但是没有找到钥匙链。
  她听到有个人在喊:“嘿!咱们快追,把那个女人弄来玩玩。”
  “噢,上帝,请帮帮我吧。”她无声地祈祷着。忽然,她的手指在背包里碰到了一把单独的钥匙。她已经来不及细想这是否是她的车钥匙,她边跑边把它拿了出来,紧紧地握在手里。
  她穿过草地向汽车跑去。把钥匙插进锁孔,锁开了。她打开车门坐了进去,又锁上门。就在那些男孩子围上来敲打车顶的时候,她把车开走了。
  后来,一些老师回到学校来找她,他们在大门外的草地上发现了她丢失的钥匙链。
  但是那一把救了她一命的单独钥匙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她回到公寓后,父亲打来了电话。她没有把刚刚发生的危险一幕告诉他,她不想让父亲担心。
  父亲在挂上电话之前说:“噢!我忘了告诉你,我做了一把备用的车钥匙,放在你的笔记本里,也许你会用上它。”
  以后的日子里,她把那个钥匙郑重地放在梳妆台的抽屉里珍藏着。
  父母感悟:
  有人说,父爱就像大海一样,虽然外表平静,却博大宽广,悄无声息地托起儿女的生命,让那理想的船帆顺利地驶向彼岸。有时,看似平常的普通举动,却是使奇迹发生的最伟大的力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8 18:46:59 | 只看该作者
一束白色的栀子花
一束鲜花——一束白色的栀子花,总会在丽达的每个生日送到她的家里。
  花束里没有通常可见的留言卡,到花店老板那里也查不出赠花人的姓名,因为这花是现金零售的。白色栀子花偎依在柔和的玫瑰色的包装纸中,纯洁无暇、芬香沁人,为丽达带来了无尽的欣悦。
  丽达没法查明送花人的身份,然而却没有一天不在揣想这位匿名者的形象以及他送花的原因。每一次,当丽达想起这位也许是出于羞涩或者出于乖僻而不愿透露自己真名实姓的神秘人,都是丽达最为幸福的时刻。
  妈妈也给丽达的想像推波助澜。她多次问丽达,是不是她曾经为某人做过什么好事,而今他以这种方式向她表示他的谢意?会不会是丽达常常帮助他卸车的那位开杂货店的邻居?会不会是整个寒假里丽达都帮他取送邮件,让他免去在冰雪地上滑倒危险的那位老人?会不会是哪位年轻人对丽达怀有浪漫之想?
  丽达实在没有办法知道。而栀子花的馥郁与温馨却无时无刻不陪伴在她的身边,让她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是可爱的,是值得别人关心与爱的。
  丽达就这样,年复一年地在栀子花的香气中想像着,在栀子花香中成长着,在栀子花的鼓励中提高着自己的修养,一直到22岁。这一年,妈妈过世了,生日里送栀子花的事情也就是在这一年中断的。
  父母感悟:
  善举应当鼓励。这位伟大母亲用匿名送花的方式鼓励女儿行善,让她感到自己所做的奉献是值得的。这是一位智慧的母亲,智慧而且充满情趣。
  多给孩子一份鼓励,哪怕是一个微笑,也会在孩子的心灵里开出圣洁的花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8 18:48:06 | 只看该作者
供父母上学
美国的小孩,有着一项很棒的传统习惯,他们到了具有简单工作能力的年龄后,会积极主动地找寻打零工的机会,诸如帮社区邻居除草、粉刷房子、送报纸、铲除车道上的积雪等。
  有一年冬天,在大雪纷飞的清晨,一个小朋友在一对老夫妇的家门口使劲地按着门铃。
  老太太打开门后,发现门口站着一个约莫八、九岁的小男孩。“你好,”小男孩说,“我来帮你们铲雪好吗?”
  “你起得真早,怎么在这附近没有见过你?”老太太说。
  小男孩很有礼貌地回答道:“我们是新来的,我们家搬到这个社区才只有一周。我不知道其他小朋友的作息时间,这么早就过来,会不会打扰到你们?”
  老太太亲切地说道:“不会!老年人本来就睡得少,我们早就起来了……”说着,对着屋内喊道:“亲爱的!我们的车道铲雪工作,就决定交给这位小绅士喽!”
  待先生应了一声之后,老太太便带着小男孩到放有铲雪工具的车库,边走边称赞道:“你年纪这么小,就这么积极地打工,将来长大一定很有成就。你有没有打算过,怎么来运用自己赚来的钱?是要把他们存起来?还是拿去买糖果,吃个痛快?”
  小男孩兴奋地说道:“我赚钱不是要买糖果用的。我爸妈都还在念大学,我打工赚的钱,先赞助他们交学费!等我将来长大,他们答应也会同样地帮助我读到大学毕业。”
  父母感悟:
  相信,这个让人心动的孩子,其责任心和价值感的培养必定与其父母的教子理念有关。
  让孩子承担一些简单的劳动,从而培养孩子的社会价值感和使命感,是对孩子心灵的一种滋养。缺少价值感和责任感的孩子,因为找不到自己的生命在社会中的地位与重要性,往往会产生精神上的迷茫和无所适从,他们容易失去上进的动力,也容易为一些物质性的轻浮事物而吸引并沉溺其中。因此,在如今这种光怪陆离的社会里,培养孩子的价值感和责任感就显得更为重要和必要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8 18:49:11 | 只看该作者
小女孩的安慰
小女孩的一位同班小朋友刚刚去世。放学后,小女孩和老师去同学家拜访。
  回来后,女孩的母亲好奇地问道:“你到同学家做了什么?”
  小女孩答道:“去安慰难过的阿姨。”
  母亲继续问:“你怎么安慰她?”
  小女孩回答:“我还小,不会说安慰的话,只是爬到她的怀里和她一起哭。”
  父母感悟:
  “与喜悦的人同乐,与哀哭的人同哭。”这就是对喜悦者和哀哭者最大的安慰。
  安慰人,不在言语的多寡,而在内心真实的感同身受。一个泪流满面的拥抱,一个深深伤痛的眼神,都可以使人受用不已。
  爱是人的本能,不过,历经世间沧桑变得成熟而含蓄的我们,可能早已淡忘了对爱的最原始和最真挚的表达方式。我们是否该时刻感谢孩子所给予我们的“新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3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7 19:03 , Processed in 0.209920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