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susangel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父母手记》:藏在故事里的教子方法(不断添加中)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3 15:49:29 | 只看该作者
左手与右手
故事发生在一个小学学校里,课堂上老师提问的时候,一个同学总是举手,可老师叫他起来的时候他却答不上来,引得下面的同学窃笑不已。
  课后,老师问他为什么要这样,他说如果老师提问时他不举手,同学会在课下叫他傻瓜。于是,老师就和他约定,当他真会的时候就高高地举起左手,不会的时候就举起右手。
  渐渐地,这名同学越来越多地举起他骄傲的左手,越来越多、越来越好地回答出老师的课堂问题,这个原本极有可能在太多的嘲笑中沉沦的孩子也由一个差生转变成了一个好学生。
  父母感悟:
  如果不被人重视,一个人慢慢就会自暴自弃,感觉自己是一个没有用的人;一旦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或者让别人认识到他的价值,他的世界就会截然不同。所以,不要忘记给孩子一些赏识和几分重视。
  孩子最不值得你爱的时候,也是孩子最需要你的爱的时候。伸出父母的关爱之手,在孩子最需要关爱的时候,而不是在孩子最得意的时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3 16:02:16 | 只看该作者
孩子眼睛里的世界
在过圣诞节时,一位母亲领着5岁的儿子去百老汇大街。她认为小儿子一定会喜欢那里的装饰、玻璃窗、圣诞颂歌、洋娃娃和圣诞老人。
  可是,一到那里,不知为什么,她的小儿子就开始轻声地哭泣,小手拉紧了她的大衣。
  “真扫兴,你有什么委屈的呢,圣诞老人是不接待啼哭的孩子的。”她责怪着。
  “噢!也许是儿子的鞋带没系好。”在走廊里,她靠近自己的小儿子,蹲下给他系鞋带。这时,她无意中向上看了一眼。
  这是第一次,她从一个5岁孩子的眼睛里看到的周围的世界!
  没有玩具、没有手镯、没有礼物、没有装饰华丽的展览,只有一片混乱的、看不见顶的走廊……人的大腿、屁股、用力的脚,以及其他的庞大物体在乱推乱撞,看上去很可怕。
  她立即把儿子领回了家,并发誓再也不把自己认为感兴趣的事强加在儿子身上。
  父母感悟:
  作为一个母亲,如果没有经历过这种降级感觉,是不会了解孩子的。所以,做父母的,不妨把自己的心态落到与孩子一样的水平线上,用孩子的眼光来看现实的世界,那么你对孩子的很多费解的事,也许就会恍然大悟。
  当我们做孩子时,我们常常抱怨父母不理解自己,并且常常为此而痛苦。然而,当我们做了父母后,我们则开始试图将自己的观点强加在孩子身上,并振振有辞地辩解,孩子不懂事,我得为他们负责。并像自己的父母想当年那样,对着孩子抱怨:我都是为了你好,等你们长大了就知道了。
  一个值得反思的“思维怪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3 16:15:51 | 只看该作者
铅笔盒
电话铃响的时候,帕克正聚精会神地在办公室里准备一篇讲演稿,因为当天晚上帕克要到城里的一所大学演讲。一位陌生的女士在电话中自我介绍说,她病得快要死了,但她有一个7岁大的孩子。她的治疗师对她说,如果告诉儿子她快要死的消息,恐怕他会过分惊吓,承受不住。但是,不知怎地,她觉得这样不太对。
  她知道帕克是专门辅导哀恸的孩子的专家,想征询他的意见。帕克告诉她,我们的心灵通常比头脑敏锐,帕克认为她自己最清楚什么对儿子最好。帕克邀请她听晚上的演讲,因为他正要讲述孩子如何面对死亡这个问题。她答应要来。
  当晚,帕克看见一个虚弱无力的女人,由两个大人半推半抬地搀扶进来,帕克就知道是她了。帕克说,事实上,早在大人说出之前,孩子们通常早已意识到事情的真相,但是,他们会不动声色,一直等到大人主动谈起,才会分享他们的担忧或提出问题。一般对孩子而言,接受事实比被蒙在鼓里容易对付,即使隐瞒真相是为了免除他们的痛苦。帕克认为,尊重孩子,应该是让他们一起分担家中的哀伤忧愁,而不是拒他们于门外。
  她听够了。中间休息时,她艰难、蹒跚地走到讲台前,含着泪说:“我心里早知道应该告诉他。”又说当天晚上,她就要告诉他。
  第二天早上,帕克接到她的电话。她激动得几乎说不出话来,她告诉帕克,昨晚回到家后,她把儿子叫醒,平静地对他说:“瑞德,我得告诉你一件事。”他立刻打断她的话:“妈妈,你现在告诉我,你快要死了,是吗?”她一把抱住儿子,回答道:“是的。”接着,两人都泣不成声。
  几分钟之后,小男孩挣脱出来。他说,他有一样东西一直留着准备送给她。他从抽屉后面,拿出一个乌黑的铅笔盒,里面有一封信。信上歪歪倒倒地写着:“再见,妈妈!我永远爱你。”
  人们不知道瑞德是等待了多久才听到这个真相。只知道两天后,他的母亲就去世了。在她的灵柩里,放着一个乌黑的铅笔盒和一封信。
  父母感悟:
  “尊重孩子,应该让他们一起分担家中的哀伤忧愁,而不是拒他们于门外。”
  “尊重孩子,把孩子看成是与自己平等的人”,这是许多父母难以准确理解并做好的事情。什么是平等?平等意味着尊重对方的需求,相信他的智慧和能力,信赖他的品德,理解并允许他保持与自己不同的价值观或生活方式。
  许多时候,孩子是清楚家中发生的一切的,只是父母没有把孩子看作是独立的人,一个有着自己的承受能力和自尊心的人。既然父母有意隐瞒,孩子也只好装作不知道了。久而久之,孩子就认为这个家与他没有什么关系,只要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就可以了。
  一个不认为自己有能力的人,一个没有价值感的孩子,自然也就没有责任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3 16:18:09 | 只看该作者
电话妈妈
有一个小男孩,父母早已离异,他和祖母两人相依为命。
  在学校,每天中午一吃完饭,他总是拿着数枚一元铜板,冲到走廊上的电话机旁,踮着脚打电话。
  如果偶而经过,你总可以听到稚嫩的声音,亲腻地叫着:“妈妈,吃饱了吗?放学会不会来接我?记得给我买玩具哦……”一边说着,一边笑着,然后在午休铃响时,依依不舍地挂上电话。
  有一天,班上学生临时要大集合,他来不及挂上电话就走了,路过的老师拿起电话要挂上,她好奇的听了一下电话,只听见电话筒中传来:“下面音响十二点三十分十五秒,下面音响十二点三十分十八秒……”
  顿时,大颗眼泪在老师的眼中打转。
  父母感悟:
  家人互相结合在一起,才真正是这人世间的惟一幸福。(居里夫人语)
  对亲情的向往是人之本性,在我们周围有太多太多少爱的孩子,他们在似乎坚强的外貌下,却常常隐藏着一颗孺慕之情。
  科学已证明,缺乏爱的孩子,精神受到压抑,性格也会产生缺陷,孩子会对父母乃至所有人产生怨恨。最终孩子会自暴自弃,精神上走向反社会的极端状态,就这样,一个健康正常的孩子因为缺少爱而终将被完全毁掉。
  那些离异的父母亲们,千万不要忽视对你的孩子的关爱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3 16:22:20 | 只看该作者
买你一个小时的时间
父亲下班回家已经很晚了,身体疲倦、心情也不太好。这时,他发现5岁的儿子正靠在门边等他。
  “我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儿子问。
  “什么问题?”父亲有些不耐烦。
  “爸,你1小时能挣多少钱?”
  “这与你无关。为什么要问这样的问题?”父亲生气地说。
  “我只是想知道。” 儿子望着父亲,恳求道:“请告诉我,你1小时挣多少钱?”
  “假如你一定要知道的话,那我就告诉你吧。我1小时挣20美元。”父亲有点按捺不住了。
  “喔。”儿子沮丧地低下头。过了一会儿,他又抬起头,犹犹豫豫地说:“爸——,可以借给我10美元吗?”
  父亲终于发怒了:“如果问这种问题就是想要向我借钱去买毫无意义的玩具,那你还是回房间去,躺到床上好好想想为什么你会那么自私。我每天长时间辛苦工作,现在需要休息,没时间和你玩小孩子的游戏。”
  儿子一声不吭地走回自己的房间,轻轻关上了门。
  儿子走后,父亲还在生气。过了一阵儿,他渐渐平静下来。想到自己刚才有些粗暴,他走进孩子的房间,轻声问:“你睡了吗?”
  “爸,还没呢。我还醒着。”儿子回答道。
  “爸爸今天心情不太好,所以刚才可能对你太凶了,”父亲说,“——这是你要的10美元。”“爸,谢谢你。”儿子欣喜地接过钱,然后又从枕头下拿出一些皱皱的钞票,仔细地数起来。
  “你已经有钱了为什么还要?”父亲又开始生气了。
  “因为只有那些还不够,不过现在足够了。”儿子回答道。然后他将数好的钱全部放在父亲手里,认真地说:“爸,我现在有20美元了,我可以向你买一个小时的时间吗?明天请早一点回家,我想和你一起吃晚餐。”
  父母感悟:
  人类的生活节奏趋向于越来越快,人们的生活压力也随之越来越大了。越来越多的父母如今已难得有充足的时间来陪伴孩子。时间真是件奇妙的东西,可以创造无尽的金钱,也可以创造无价的亲情,就看你怎么去分配了。
  工作缠身的父母,尽量留一些时间给孩子吧。倾听他们的心声,不要忽略他们的感受。孩子如同栽种的花草一样,是需要时间来灌溉和呵护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3 16:24:02 | 只看该作者
一生难忘的教训
正在念第三学年的麦克,是个聪明好学的孩子,这次,他在班上得了一项最佳朗读的奖状,他心中充满了骄傲。回到家里跟女佣吹牛:“看看你能不能念这个我会念的,诺蔓。”
  这个善良的妇道人家拿起课本来,仔细地看了一遍,然后结结巴巴地说:“唉,麦克,我不知道怎么念。”
  麦克这下子骄傲得像只孔雀了,小家伙冲进客厅,得意忘形地跟爸爸喊道:“爸爸,诺蔓不会读书,可是我只有8岁,就得了朗读奖状。看一本书却不会读,我不知道诺蔓她有什么感觉。”
  爸爸一句话也没有说,走到书架旁,拿了一本书,递给他说:“她的感觉就像这样。”
  那本书是用拉丁文字写的,麦克大字不识一个。
  小麦克一生也没有忘记那次深刻的教训,不论什么时候,只要想在人前自吹自擂,他就马上提醒自己:“记住,你不会念拉丁文。”
    父母感悟:
  培育轻蔑的不是熟悉,是知识的优越。培育自高自傲的不是性格,是理解的错误。
  许多父母喜欢过重地表扬孩子,对孩子的某些特长甚至当众表扬,认为这样做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其实这样的夸奖很容易造成孩子贪慕虚荣、骄傲自满的倾向。一些被当众夸奖的孩子,有一点儿好的表现就会骄傲起来,甚至有的孩子为了得到夸奖而弄虚作假,这样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
  家长需要时刻提醒孩子的是,这世界上还有很多你不懂的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3 16:25:33 | 只看该作者
海上之游
一位国王难得有一次海上之游,当船出航时,不巧遇上了大风雨。一名士兵因是第一次乘船,所以害怕得又哭又叫。他不停地狂乱哭喊,船上的人几乎都受不了,而国王也想下令把地关起来。
  这时国王身旁的一位官员说:“不要关他,让我来处理,我想我可以使地马上安静下来。”官员随即命令水手将那位士兵绑起来,丢入海中。可怜的家伙一被丢下海,更是高声嘶喊,手脚乱舞;过了几秒钟,官员才叫人把地拉上船来。
  回到船上后,真是奇怪,那个刚才叫得歇斯底里的士兵,静静地待在船舶一角,半点声音也没有。
  国王好奇地问这个官员何以会如此?官员答说:“在情况转为更加恶劣之前,人们很难体会自身是多么地幸运。”
  父母感悟:
  当我们想到情况还不是最糟时,是否会更加珍惜目前所拥有的?不致于一味定晴在所失去的事物上?比起那些境况比我们更惨的人,我们毕竟还算是幸运的。
  曾经有位哲人说过:“不要感叹自己缺少什么,能够欣赏自己手里所拥有的东西的人,才是聪明人。”
  一定要让孩子认识到,在全世界60亿人中,自己能够出生在一个有吃有穿、可以接受教育的家庭里,是幸运的。如果孩子能够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并能以此为基础,积极进取,那么,不管你的孩子是否智商超常,实际上,你已经拥有了一个聪明的孩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3 16:29:34 | 只看该作者
小约翰给上帝写信
小约翰向妈妈请求想要一辆自行车。妈妈想,应该让约翰自己判断自己的表现是不是应该得到这个奖赏,于是她说,“宝贝,现在可不是圣诞节,我们也不是富得能让你想买什么就买什么。这样吧,你为什么不给上帝写封信,向他祈祷一辆?”
  小约翰很不高兴,大发脾气也没有用,他被妈妈送回房间,最终还是坐下来给上帝写信。
  亲爱的上帝:
  今年我一直是个好孩子,如能得到一辆新自行车,不胜感谢!
  您的朋友:约翰
  小约翰写完一想,上帝一定知道自己是个不折不扣的小坏蛋,于是赶紧把信撕掉重写。
  亲爱的上帝:
  今年我一直是个表现还不错的孩子,我想要一辆新自行车。
  您真诚的约翰
  小约翰想一想,这还是不诚实,又撕掉重来。
  亲爱的上帝:
  今年我一直想做个好孩子,我可以得到一辆新自行车吗?
  约翰
  写完信后小约翰扪心自问,知道自己今年一直表现很差,什么新东西也不配,于是沮丧地把信扔进了垃圾桶。
  父母感悟:
  让孩子自己评判自己,给自己打分,这是一个好主意。比起硬梆梆地批评孩子,指责他这也不是、那也不是要高明得多、轻松得多。只有孩子从内心清楚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值得奖励,他才会心服口服。
  这是批评和拒绝的艺术,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如果父母都能多动脑筋,一定能有许多好办法来教育孩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3 16:32:56 | 只看该作者
邻居餐桌上的秘密
每晚吃饭的时候,山姆总要瞧准时机,站在自家门口,闻对门邻居餐桌上飘出的肉香,然后抽动鼻子,把香气吸进肚子里去。久而久之,山姆甚至能分辨出邻居吃的是什么肉。山姆不理解邻居家的餐桌上为什么总有鱼有肉,而自家十天半个月才能吃上一次肉。
  山姆经常习惯性地吮着手指头站在门边看邻居一家吃鱼吃肉,口水从手指缝中流出。邻居常常会夹上一块肉放在他的手心,然后说:“回去吧,回去叫你妈也买点肉吃。”有时山姆的几个弟妹也去,搅得邻居好烦。
  有一天,山姆终于问妈妈:“邻居的餐桌上为什么总有鱼有肉?”他想知道这个谜底。
  妈妈没有回答。一个星期天,妈妈问:“你今晚想不想吃肉?” 山姆说:“当然想,做梦都想。”妈妈说:“好吧,你跟我走。”
  妈妈带山姆到一家建筑工地,她向工头要了一截土方,工头在土方上画了白灰线,并告诉母亲,挖完了线内的土方,给工钱10美元。妈妈对山姆说:“挖吧,挖完了,今晚就有肉吃了。”
  山姆只挖了一会儿,手就发软,且磨起了泡,妈妈比划着说:“已得一美元了。挖吧,再挖挖又得一美元了。” 山姆又支撑了一会儿,终于挖不动了。山姆说:“妈妈,这太辛苦了,我吃不了这种苦。”妈妈说:“歇一下吧,你歇一下再挖。” 山姆就这样歇一会儿又挖一会儿,而妈妈总是不停地挖。山姆记得那是初秋,天气仍然很热,妈妈的衣服湿了干,干了又湿,衣服上都能看到盐渍了。这么苦,山姆甚至今晚不想吃肉了。他试探着把话说出去,妈妈说:“孩子,不下苦力气,哪得世间钱?”
  一天下来,母子俩个终于把土方挖完了。妈妈从工头那儿领了10美元。这时候,山姆连走路的力气都没有了。
  晚上,餐桌上摆上了香喷喷的大鱼大肉,弟妹们吃得香极了。妈妈对山姆说:“孩子,我想你知道邻居餐桌上的谜底了吧。”
  妈妈又说:“这就叫吃苦,孩子,你知道吗?”山姆的心灵为之一震,面对餐桌上的鱼和肉,还有吃得正香的弟妹,他哭了。
  那年山姆11岁,他刻骨铭心地记住了邻居餐桌上的谜底和妈妈说的“吃苦”两个字。
  父母感悟:
  要想有鱼有肉吃,得先吃苦。母亲让孩子切身体验吃“苦”,以此教育孩子“甜”来之不易,“甜“来之于“苦”。同时也告诉孩子,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也没有人能随随便便吃到“甜”。要想吃到“甜”,只有脚踏实地,靠自己辛苦劳动。这样教育孩子,可以避免他们走“邪径”吃甜。
  此种教育方法让人刻骨铭心,这是一次成功的教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6-11-24 09:18:23 | 只看该作者
很受启发,谢谢楼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6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9 11:26 , Processed in 0.116251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