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4641|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孩子没朋友甚于考试不及格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11-12 08:47: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孩子不会交朋友比考试不及格更糟糕。市教科院青少年心理辅导中心专职辅导教师陈敏丽告诉家长,与同伴交往,对孩子的个性、情绪情感、智力能力的发展都有重要作用。

    昨日下午2时至4时,晨报与市教科院联办的“家长热线”第5 8期开通,多名家长来电就“如何教孩子广交良友”这一话题进行了交流。一位父亲焦急地说,孩子整个国庆长假都在家看电视,不愿出去跟伙伴们玩;一位母亲则对孩子交友不加选择感到担忧。

    本期值守专家陈敏丽认为,家长培养孩子与人交往有三大原则:首先,孩子要善于和不同人交往,尊重他人,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其次,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能欣赏他人,交往中互相学习是人生的必修课;最后,君子和而不同,尊重别人、善解人意不等于失去自己的个性和优点,孩子最好在保持独立见解时仍与别人友好相处。

    陈敏丽指出,一些家长过分关注学业,忽视培养孩子与同伴交往的能力,实在不足取。没有朋友的孩子容易性格孤僻甚至自闭,不仅学习会受影响,将来生活自立都成问题。家长应在早期(幼儿园和小学)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从生活的点滴小事中发现机会,帮孩子树立正确的择友观。

    ■来电选登

    孩子交友不加选择

    蒋女士:儿子读高一,小学和初中交了不少朋友,但多数对他没益处,整日和一帮贪玩的孩子闲逛导致他成绩下降,于是我把他送到县城住读,半月回家一次。怎样让他交到对他有益的朋友?

    陈敏丽:孩子的辨别判断能力有限,家长必须对孩子交友进行适当监控,不能放任不管,特别是在低龄段择友观形成时期。监控不是限制和干预孩子交友,而是引导他交什么样的朋友,最好在平时生活中找机会,不经意中流露出你的观点,不要唠叨,而是反复变换角度向他传达你的意思。

    对儿子的朋友不了解

    李女士:儿子读初三,以前的玩伴我都认识,还比较可靠,但最近他在动漫展上认识了一帮其他学校的学生,因为都爱好动漫,那些学生常约他出去玩。我很担心,问儿子那些孩子都什么样,他们在一起玩什么?孩子都不告诉我,我该怎么办?

    陈敏丽:孩子找到志趣相投的朋友是好事,不过家长的担心也不是多余的。建议家长先跟孩子建立共同话题,比如你也可试着了解动漫。其次,要学会接纳孩子的朋友,比如利用孩子生日或节日,开个party邀请他的朋友来家里做客,从而增进了解。家长一味盘问或侧面打听,只会招来孩子反感,孩子会认为父母是不信任他。

    性格内向不愿交友

    韩先生:儿子读六年级,不爱说话,见人也不打招呼,整个暑假都可一个人在家不出去,国庆也天天在家看电视,没几个朋友,他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好,该么办?

    陈敏丽:孩子性格比较内向,所以请不要把他跟生性活泼的孩子进行比较,因为人的个性是不一样的,但他如此沉闷,几乎不愿跟外界交往,对将来发展也会有不良影响,必须矫正。

    建议家长先从调节家庭氛围入手,比如平时家人多聊天、讲笑话,父母可把自己的经历当故事讲给孩子听,然后逐步创造机会,鼓励孩子主动跟熟人打招呼,即使一开始声音比较小都没关系,让他慢慢体会到敞开心扉与人交往的乐趣。

    女儿跟网友交往

    董女士:女儿读高二,每天都像心事重重,喜欢跟不爱学习的女生玩。最近她上网聊天认识了一个社会青年,并开始交往,我非常担心,但她平时几乎不与我交流,我该如何是好?

    陈敏丽:这位母亲先要与女儿打破沟通僵局,如果语言沟通不行,建议采取上网聊天或写信的方式,因为写信更理性,考虑会比较周全,女儿容易接受。家长要告诉女儿学会鉴别,交友必须把握分寸,特别要告诫她应保护自己。同时,家长在交友方面必须对孩子起到示范作用。

    ■专家支招

    孩子交友,家长引导为主

    1.营造积极的人际环境,包括家庭和周围邻里间都充满温馨快乐的氛围。孩子耳濡目染,自然能培养出开朗、平和的性格,保证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品质,这是孩子成为受同伴欢迎的人的基础。事实上,孩子待人的攻击行为或漠然态度,往往是在家庭中模仿习得。

    2.利用各种机会指导孩子与人交往。比如去别人家作客,要教育孩子有礼貌;家里来了客人,要让孩子主动打招呼,帮助接待;成人间谈话,如果没必要让孩子回避,可以让他们参与,并允许他们发表意见,这是他们学习人际交往的极好机会。

    3.正确对待孩子交往中出现的冲突。孩子在同伴交往中出现一些冲突和争执很正常,家长不应过多干预,要尽量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让孩子在调解冲突的过程中学会怎样倾听对方的陈述和观点,从而掌握解决问题和化解矛盾的能力,同时也学会了判断,而不是采取被动或侵犯的方式。他还会懂得必须照顾每一方、每个人的需要,使各方都在最小矛盾的情况下和平相处。

    4.接纳孩子的伙伴。家长要欢迎孩子的伙伴到家中做客。不必太在意孩子们对家中清洁与秩序的“破坏”。父母可巧妙地抓住这一时机培养孩子们自理的习惯和能力。给孩子空间,允许孩子们单独在一起说悄悄话、进行秘密的小活动。

    5.尊重孩子的交往兴趣。父母对孩子的交往限制太多,会让孩子失去很多交往的乐趣;太多干涉,孩子想体验长大独立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会加重父母与孩子间对抗。由于孩子自制自控的能力较低,父母对孩子的交友状况必须监控,并教孩子向同伴展示自己,以扩大择友范围。





[ 本帖最后由 8989yyy 于 2006-11-12 10:32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7 金币 +7 收起 理由
hwzxzxq + 2 + 2 我很赞同
听语漫步 + 5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6-11-17 14:13:46 | 只看该作者
我比较喜欢孩子有朋友,而且也鼓励他,所以他有什么和朋友间的事都愿意告诉我,我想家长即使不赞成什么,也应该婉转,因为强制没用,孩子还是得心理接受了才能真正去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6-11-21 10:18:40 | 只看该作者
我也很赞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6-12-3 15:42:57 | 只看该作者
大家看完要回帖子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6-12-3 16:24:19 | 只看该作者
我也很赞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6-12-7 08:09:27 | 只看该作者
说得非常有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6-12-7 11:45:11 | 只看该作者
看大孩子的现在,想到孩子的将来,与孩子的沟通要从小就注意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6-12-7 12:01:31 | 只看该作者
女儿在说到别的小朋友时,我会引导她,想一想他们有什么优点,试着学一学,有什么做得不够好的地方,尽量避免.
她的个性开朗,大方.有比较固定的好朋友.以上说的三大原则很好,我还得细细地再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6-12-11 15:33:11 | 只看该作者

赞成,

让孩子有朋友、学会交朋友、学会交好朋友,这个命题看似简单,实践起来还真不容易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6-12-11 21:20:26 | 只看该作者
非常赞成楼主的看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5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9 20:27 , Processed in 0.077621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