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207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要过多干涉孩子的事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11-9 08:59: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海伦虽然才11岁,却是一家夏令营的辅导员助手。由于她公正、热情、待人细致周到,这是第三次被聘到夏令营做助手,照顾年幼的夏令营成员。妈妈一向相信海伦的自理能力和出色的社交能力。对她整个暑假都在夏令营生活很放心。这天妈妈忽然接到海伦的电话,妈妈很高兴问她情况怎么样,海伦有些情绪不佳。

  “亲爱的,有什么不对吗?”

  “妈妈,我们原来的辅导员走了,新来的辅导员莉莎小姐很粗鲁,对我们这些工作人员很厉害。”

  “那么她怎样对你厉害了呢?”

  “今天早晨我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我的队员召集到早餐处,她竟当着全队人的面,将我训斥一番,让我在队员面前抬不起头。”

  海伦的声音有些沙哑了,妈妈很为女儿难过,“你是义务去帮助他们的,她没有理由这样对待你,我马上给你们的营长打电话,叫她去同你的辅导员谈谈,好吗?如果不行的话,不如辞了工作回家来,反正假期里应休息一下。”

  妈妈心疼女儿不无道理,根据母亲对女儿的了解,她是位很让人信得过的辅导员助手,没能按时召集队员,一定是有什么原因在里面,辅导员不问青红皂白当众训导海伦,使她在自己的队员面前失去威信,的确有失考虑。但妈妈在女儿面前这样评论辅导员的行为,会使海伦更加认为自己是委屈的,而不肯检查自己有无责任,辅导员在她心目中的形象进一步恶化,从而对今后她们的之间的工作关系不利。妈妈毕竟只听到女儿的一面之辞,并不了解全部过程,急于发表意见是不妥的。更加错误的是妈妈提出要亲自找夏令营的负责人谈这件事,这就走得太远。女儿与自己上级的关系如何要由女儿自己来处理,妈妈在这里不应介入其中,剥夺女儿处理问题的权利。

  当女儿向妈妈述说自己的遭遇时,妈妈当然不能毫无表示。女儿感到委屈,心情不佳,妈妈应提供安慰与同情:“亲爱的,我可以理解,你一定觉得很不好过,但愿同妈妈谈谈可以使你的心情感觉好一些。”再往下妈妈可以做的是帮助女儿分析一下整个事件的始终,让女儿检查一下自己可能有的责任,同时也要对局势的可能变化进行一些讨论:“新辅导员可能是粗鲁主观一些,不注意对待工作人员的态度,但学会与各种各样的人交往、相处,也是你参加这项服务的目的之一,如果你能够想出办法与莉莎小姐的关系处得融洽一些,对你今后的工作会有好处,也锻炼了你与人相处的本领,你觉得如何呢?”这样妈妈既给海伦一些十分切实的指导与帮助,又避免直接站到她的位置上替她处理问题,给海伦留下了思考和发展的空间。因为毕竟是海伦的事,就由海伦自己办。

  妈妈在与海伦的谈话中另外一个不应有的错误,就是提议海伦可以回家来。这样既鼓励海伦在困难面前逃跑,又消弱了海伦的责任心。能够被聘为夏令营的辅导员助手是光荣的,说明了女儿的工作能力、品德被人欣赏,而担当起这项职务便意味着担当起一付责任的重担,要带好自己队里的营员。如果仅因为辅导员的关系出现问题,就放弃工作,转回家中,置荣誉与责任于不顾,孩子的责任心与面对困难的勇气与毅力又从何而来呢?

  社会是现实的,我们应当允许我们的孩子有机会接触生活的各种侧面并学会如何对付它们,而不是将他们与真实隔离开来,用我们的希望来操纵现实。与社会现实相通的最关键的方面就是与各类人事打交道,父母无疑应给予孩子正确指导,帮助他们学会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同时取优避劣,但在具体实行上要避免专断独行,或越俎疱,剥夺孩子根据自己的意愿建立人际关系的机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0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6:17 , Processed in 0.104841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