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3144|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锦心绣口自风流——说说湘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11-2 09:22: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说到“风流”,给人的感觉就像《红楼梦》里的意淫一样歧义颇多:黛玉的风流婉转被薛蟠忽一眼瞥见,就会酥倒在那里,宝钗的妩媚风流由宝玉看去,也会不觉忘情呆怔,而可卿的风流袅娜更是给提升夸张到了一个“擅风情,秉月貌”“败家根本”的可畏境地。风格气韵虽有不同,但归根结底总是脱不了几分从男性视角对女性美感的欣赏和品评,独独到了湘云处,一扫“空缱绻说风流”的绮丽伤郁,由她自己冷笑着道出真谛:“你知道什么!‘是真名士自风流’,你们都是假清高,最可厌的。我们这会子腥膻大吃大嚼,回来却是锦心绣口。”这样一句冲口之言几乎是一棍子打倒了一大片,却又那样干脆明白、率直爽快,恰恰是直指了“风流”最纯粹的原旨本意:潇洒随性、狂放不羁、文心诗胆,敢爱敢恨!“英豪阔大宽宏量,霁月光风耀玉堂”——史湘云,一位风流锦绣的豪侠女儿就这样浓墨重彩的呈现了出来。

和红楼梦细笔描绘中的大多数女儿不同,湘云作为贾府老祖宗的嫡亲内侄孙女,自始至终是游离在大观园的。她是最早在贾府出现的外姓正钗,与袭人叙旧能追溯到到十年前,元春归省那一场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盛事她没有出现,却又在元宵中秋等重要节日在贾府度过。或许就是因为这一份身份的游离和不确定,使湘云在贾府的表现总是显得多了一份心无挂碍和自得其乐。湘云的初次现身相当生活和自然,完全没有黛玉那样仙幻悲剧性的宿命预示,也不同于对宝钗那样用意深沉的背景铺陈,只是在大笑大说的欢快氛围中轻松出场,宛若邻家小妹,平实舒适又心直口快。“俏语谑娇音”一回湘云和黛玉那段精彩的斗口让人看了忍俊不住,想想一个娇憨咬舌的女孩被打趣后气急败坏口不择言,而后灵机一动反唇相讥,接着回身逃跑又告罪求饶,几个各怀心事的小儿女因了湘云的加入有了前所未有的一次 “正难分解”的嬉闹场面,让人读罢不禁释怀一笑,而不会有习惯性隐隐的紧和淡淡的伤。

湘云比宝黛钗的年龄都小,所以红楼开篇时在心智上表现的明显更单纯甚至晚熟一些。她很坦白,所以会很明白地对黛玉说“这一辈子我自然比不上你”;但是也有很敏锐的判断,能看出宝钗是黛玉旗鼓相当的“对手”,所以一句“我算不如你,她怎么不及你呢?”就让黛玉变了脸色;她是心直口快的,看戏时凤姐提到有一个小旦扮上活象一个人,独湘云脱口而出“倒象林姐姐的模样”;她又是最透彻直接的,“这些没要紧的恶誓、散话、歪话说给那些小性、行动爱恼人、会辖治你的人听去!别叫我啐你。”——呵呵!这样一番话说出来,莫说宝玉,就是机巧慧黠如黛玉,只怕当时也会哑口无言吧?——宝玉受了夹板气,无趣之下赌气参起禅来,又是偈语,又是填词自解,一副很彻悟的样子,然而灵慧黛玉的当头棒喝和即兴续偈让他无辞以对,博知宝钗的广征详解又让他自愧不如,在这场机锋答辩中湘云几乎没有插嘴的地方,那样玄妙飘忽的谈禅说法原不是这位胸怀坦荡的率性姑娘所关注和擅长的呀!只是有一点可以确定,三人拍手笑道:“这样钝愚,还参禅呢。”里面那个起哄最卖力的人一定非活泼湘云莫属了!

一个看上去那样快乐烂漫的闺阁小姐,其实也是个薄命之人。一提到家事,“连眼圈儿都红了”,其中详情由袭人和宝钗的谈话娓娓道来:她是个“从小儿没爹娘” 的孩子,“在家里竟一点儿作不得主”,“做活做到三更天,若是替别人做一点半点,他家的那些奶奶太太们还不受用。”读了这些总是有些心惊,固然双亲的早丧会使一个孤苦的小姑娘身心承受更多的凄惶和委屈,然而在护官符中位列第二的金陵史家会因为“嫌费用大,竟不用那些针线上的人,差不多的东西多是他们娘儿们动手。” ——大族名宦之家的内囊已经虚空到了难以掩饰的地步,堂堂侯门秀女的日子过得竟是如此的困窘辛劳!清冷的笔触在刚开始绚烂起来的暖色调里不动声色地轻轻一点,悲凉之雾就这样于不经意间遍被华林。所以湘云来贾府串门子走亲戚时,才会被二婶婶那样琐碎紧张地套上多到不合季节的衣服,家里打发人来接的时候,会眼泪汪汪缱绻难舍地叮嘱宝玉再接她回来。想着湘云在贾母房中脱下的那堆毫无意义的锦缎华服,那句“纵居那绮罗丛,谁知娇养?”的句子涌上心头,这个飞扬娇憨的女孩子,原是有着与外在极不相称的辛酸与苦楚。

总算有一位睿智慈悲的姑奶奶史太君怜惜她,让她能在温暖的别院里享受到一份难得的舒适安闲和自在畅快,于是每次来贾府对她来说都是一次全身心的放松,是她梦寐以求的狂欢节。这样一种兴致盎然兴高采烈的情绪几乎伴随着湘云贯穿了在大观园的全部行程:海棠诗社初建她会表白“容我入社扫地焚香我也情愿”,第一次咏菊盛会就是由她牵头组织并把这个挂名东道做的有模有样,看着姐妹们雅谑说笑她会开心到连人带椅子都歪倒在板壁上,慕雅女香菱向她求教做诗就索性没昼没夜地高谈阔论,琉璃世界更是首当其冲的腥膻不忌大吃大嚼——这块鹿肉的功劳可当真不小,芦雪亭的即景联句她一人独战钗琴黛三大才女,仍是诗情四溢勇不可挡!快乐的纵情挥洒终于到了极致,群芳贺寿宴上湘云在一杯又一杯的频斟漫酌中娇娜不胜,醉卧在芍药圃,口内犹自唧唧嘟嘟说“泉香而酒冽,玉碗成来琥珀光,只饮到眉梢头上,醉扶归,却为宜会亲友”这首酒令俨然就是湘云在大观园游记随感的精编浓缩版!

一场场花团锦簇的红楼嘉年华她都承担了重要的角色,调动起全部的热情和动力来倾情参与,怪不得宝玉言道:“这诗社里少了她,还有什么意思。”湘云对诗词的喜爱就像周伯通对武学的痴迷一样发自本心,没有丝毫功利和现实的动机,她的作品就像她的装扮一样灵动妩媚风格多变,所以会同时具有“却喜诗人吟不倦,岂令寂寞度朝昏”的热诚执著,“幽情欲向嫦娥诉,无奈虚廊夜色昏”的低回婉转,“数去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的高洁磊落,“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的潇洒不羁,而那场独领风骚的联诗竞技还有那刁钻古怪不断翻新的酒令,更是全面的展现出她的扎实功底和敏捷文思。湘云编了一个极有趣的谜语:“溪壑分离,红尘游戏,真何趣?名利犹虚,后事终难继,”这样寓意深长笔触凝重的迷面,指的却是一个匪夷所思的俗物——“剁了尾巴的猴子”。宝玉曾被描述“如同开了锁的猴子一般”,史老太君也曾经出过一个迷面“猴子身轻站树梢”,湘云又被指穿上男装与宝玉极象,而在那场雪地群美争艳图中,湘云“小骚达子”的一身野艳装扮更是被黛玉直说出来是“孙行者来了”,看似漫不经心的这里一笔那里一笔,在脂粉香娃割腥啖膻的旖旎风光勾画下面出一幅真假美猴王争霸的热闹小戏。

湘云的纵情欢闹几乎到了全无顾忌的程度,然而她并不是个一味憨莽心无城府的人,中秋与黛玉一起在凹晶溪馆赏月的时候,两个身世相近同病相怜的女孩联在笛韵悠扬凄清月下幽幽地说着心事感怀着命运。这一次的联句她没有如往常那样跳脱嬉笑,诗意走向轻灵优美,“寒塘渡鹤影”的经典诗句自然新鲜地显露出她深邃文秀的一面。她对黛玉的有一句十分到位的劝慰之言:“你是个明白人,何必做此形象自苦?我也和你一样,我就不似你这样心窄。”这话看去朴直简洁,其实细细想来,却有着极其深刻准确的现实意义。她用“清冷香中抱膝吟”的豁达从容告诉世人,原来曾经离丧的孤儿弱女可以选择不必动辄触景生情自怜自伤,原来高洁俊逸的诗酒狂人在放浪形骸的时候仍然能够保持女性特有的清醇美艳,原来重院深闺的脂粉弱女也能够酣畅淋漓的纵情挥洒豪气冲天!

《红楼梦》的总体基调是极悲的,而湘云可以说是整部书最昂扬明媚的亮色。虽然她的命运也在开篇有了宿命的判定,其实幼年的孤苦并没有让这个姑娘扭曲了心态抑郁了性情,我总是无法想象:这样一个磊落勇敢心灵手巧的巾帼英豪,怎可能会因为命运的磨难而灰败了精气神?“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纵然是亲眼目睹家业凋零金银散尽,无法不抚今悲夕叹惋伤怀,而她定是那个即使流落红尘仍然会活的最坚强最有光彩的正钗,“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何必枉悲伤!”这样的感慨与湘云相联系,会有更多澄明达观的领会,她定是那个看罢凄楚之句仍有胆气有能力翻转颓丧的人。

不是不勇敢,不是不坚强,只是在历尽沧桑后,或许会在一个绿肥红瘦的暮春,洗却铅华的湘云荆钗布裙倚在寒户蓬门看到那漫天飞舞的柳絮,她会因为忆起少时的一首小令泪湿衣襟:

岂是绣绒残吐,
卷起半帘香雾,
纤手自拈来,
空使鹃啼燕妒。
且住,且住!
莫使春光别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6-11-2 09:53:33 | 只看该作者
奈何红颜始终薄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6-11-2 10:49:29 | 只看该作者
自古红颜多薄命,可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6-11-2 10:55:18 | 只看该作者
《红楼梦》电视剧看国多遍,每一遍都有新的理解。越看越有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6-11-2 13:55:40 | 只看该作者
也许像湘云般的生活态度才适合今天的社会吧
喜欢她的才气、洒脱、轻灵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收起 理由
行至水穷处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6-11-2 14:00:19 | 只看该作者
性格好,但是还需要命运好才能幸福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6-11-3 16:21:51 | 只看该作者
哎,红楼里挺喜欢的一个女子。活波率性,也算得上才华横溢,且坚强。即便最后沦落到青楼也还是努力活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6-11-3 16:24:45 | 只看该作者
“寒塘度鹤影,”
“冷月葬花魂。”
一直记得她与黛玉对的这个句子,好句子,却悲戚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8:14 , Processed in 0.170317 second(s), 3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