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5260|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从涂鸦看孩子的内心世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11-1 16:17: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图书简介:
  本书着眼于通过孩子的信手涂鸦看其内心世界,将儿童心理学和绘画教育相结合,全书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地分析解决家长、幼教工作者和心理咨询师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帮助他们更好地与孩子沟通,进而因材施教,培养孩子良好的心态。...
作者:江昀文化 图文工作室   上海画报出版社



[ 本帖最后由 可儿 于 2006-11-1 16:38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行至水穷处 + 5 + 5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 16:22:03 | 只看该作者
前言
书评
顺利进入涂鸦期
活跃在纸上的孩子(1)
活跃在纸上的孩子(2)
活跃在纸上的孩子(3)
乱涂鸦——孩子的运动轨迹(1)
乱涂鸦——孩子的运动轨迹(2)

《从涂鸦看孩子的内心世界》 第一部分前言    几乎所有的孩子从咿呀学语的时候,就能通过涂鸦表达自己的情绪了。走进孩子的涂鸦世界,您会发现:孩子们创作一幅幅充满情绪的涂鸦画比用词语描述各种情绪来得更为容易;面对大千世界,他(她)们也有着自己的一套看法。     您知道吗?乱涂鸦,是孩子运动的轨迹;内心充满阳光的孩子,画面上总有晴朗的天空和温暖的太阳;孩子心烦意乱、百无聊赖的时候,总喜欢在纸上漫无边际地乱涂乱画;一个形象反复出现在孩子的画面当中并被画得尽善尽美,那是因为孩子喜爱他(她、它);当孩子内心充满敌意时,他(她)们会用线条“毁掉”笔下的事物;慈爱可亲的母亲在孩子眼里是十分漂亮的;经常恶语相向、河东狮吼的母亲长得再漂亮,在孩子笔下却生出仙人掌般的头发和一张血盆大口……     孩子的涂鸦作品就像一面面镜子,反映出孩子身心发育状况的同时,也生动、夸张地展现出一个个生活缩影。每个人都走过用画笔描绘出的烂漫童年。孩子的天真,是人类进化过程中未被污染过的绿洲;孩子的无忌,是人类良知的寄望。如今,已为人父母、尊为师长的您阔别昔日的纯真,是否仍能捕捉儿时的喜怒哀乐?面对幼小无知的心灵,您能否穿越时空的阻隔陪孩子肩并肩地成长?了解孩子,请从关注孩子开始吧!翻开本书,让我们一起零距离地亲近由一张张画纸和一支支画笔构建的涂鸦世界,静静聆听孩子们成长的心声!


《从涂鸦看孩子的内心世界》 第一部分书评    又到了六一儿童节,每个人都走过用画笔描绘出的烂漫童年,已为人父母的你阔别昔日的纯真,是否仍能捕捉儿时的喜怒哀乐?面对幼小无忌的心灵,你能否穿越时空的阻隔,陪孩子肩并肩地成长?不知道作为家长的您是否了解几乎所有的孩子从咿呀学语的时候,就能够通过涂鸦表达自己的情绪了,稍稍留意你就会发现:孩子们创造一幅充满情绪的涂鸦比起用词语来描述这种情绪更为容易。而面对千姿百态的世界,孩子们也有着自己的一套看法,他们的涂鸦作品就像一面面镜子,生动、夸张地反映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从无主张无意识的乱涂鸦到有主题有意义的儿童画,面对一天天长大的孩子,您想知道这个世界在幼小的心灵里会是什么样子吗?他们的小脑袋里又总在想些什么呢?听,孩子的涂鸦会说话,请拾起那颗失落的童心,让我们一起翻开由上海画报出版社出版的《从涂鸦看孩子的内心世界》,走进孩子们的涂鸦世界……     你会随书中的内容知道当孩子学会了运用纸和笔,从此便拥有了一种宣泄情绪、表达情感的健康方式——信手涂鸦。打个比方来说,如果我们把正确、持之以恒的早期教育比作挖掘潜能的一把金锁,那么涂鸦,便是对准那把金锁的金钥匙!涂鸦,在人类生存发展的漫长历史进程中,是与语言并重的一种传达、交流的方式;是替代文字向外界传递信息的一种表现手段;也是大人们用于传授知识,让孩子留有深刻印象的道具之一。     通过此书你可以从孩子的角度读懂乱涂鸦并从涂鸦透析孩子的性情;你可以掌握儿童绘画的心理特点,从而明白反映在涂鸦画中的儿童性心理;通过聆听孩子的涂鸦式语言,你还可以带领孩子走出没有色彩的世界……     涂鸦让孩子的情感和心理得到了平衡发展,了解孩子,请从关注开始吧!让我们一起零距离地亲近由一张张纸和一支支笔构建的涂鸦世界,静静聆听孩子成长的心声。

《从涂鸦看孩子的内心世界》 第一部分活跃在纸上的孩子(1)(图)  随着宝宝的模仿能力逐渐增强,他(她)们不仅能够轻松地抓住铅笔、撕碎纸张,还会注意观察周围的人如何书写、画画。这个时候,如果将宝宝置身于涂鸦的氛围当中,他(她)们就会尝试着用小拳头攥住笔在纸上到处乱敲、乱舞,并对由此产生的笔迹感到异常兴奋。  大得足够宝宝在上面随意翻滚的纸张,是2岁左右的孩子最好的活动空间。让我们看看这些活跃在纸上的孩子吧:从落笔时的战战兢兢,到用笔随意敲打、挥舞;从杂乱无章的点到往复涂抹的线;从乱七八糟到有规律可循……似乎处处都挥洒着孩子们健康发育的信息。细究这些或轻或重的点和散乱的线条,有必要从孩子们落笔的动作中探寻一二


《从涂鸦看孩子的内心世界》 第一部分
活跃在纸上的孩子(2)

  宝宝初次用笔在纸上玩耍的运动,其实与他(她)们拿着其它轻巧的玩具到处挥舞的运动相同,不一
  样的是通过笔纸之间的接触,孩子们挥舞的过程被留了下来;那些或轻或重的点和短线就是宝宝用笔在纸上无意识敲击的结果。宝宝能够做出这样的动作,是他(她)们的肩关节趋于发育成熟的体现。纸上出现较长的线条表明宝宝的腕力已在发挥作用了;随着孩子的肘关节不断发育,您会发现宝宝画出往返线条的数量在不断增加;那些如犬牙或波浪状的线条,则充分显示出宝宝的手指关节也越发灵活了。当漩涡状曲线一圈接着一圈从宝宝的笔下流淌出来的时候,他(她)们的肩关节与肘关节则具备了一定的运动协调性,而曲线的形状、连贯与否;力度大小、速度的快慢,与宝宝此时的心情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从涂鸦看孩子的内心世界》 第一部分
活跃在纸上的孩子(3)(图)

  您注意到了吗?当宝宝发现那些留在纸上的痕迹时会目不转睛地盯着看,他(她)们是在好奇自己的动作在纸上留下了印记,接下来他(她)们会重复这一动作,并且乐此不疲。随着对纸笔的熟悉,宝宝的动作会越来越快,时而伴随着咿咿呀呀含混不清的儿语,身体也随之晃动着,纸上的印记因此变得更加杂乱无章。由此,孩子便进入了涂鸦期的第一个阶段——乱涂鸦。
  【专家耳语】 在孩子的初成长过程中,对于从未接触过的事物容易产生消极的情绪。因而,让孩子
  自然而然地进入涂鸦期,比刻意给他(她)们示范,强迫他(她)们模仿更为健康有益:
  ◎ 如果宝宝对涂鸦不感兴趣,不必强求他(她)。可以多陪同宝宝在一旁看年长一点的孩子涂鸦。通常,年幼的孩子总会认真凝视年长孩子的一举一动,并对年长孩子能够在纸上留下笔迹萌生敬意,从而不自觉地进行模仿。

《从涂鸦看孩子的内心世界》 第一部分
乱涂鸦——孩子的运动轨迹(1)(图)

  乱涂鸦对于每个孩子来说,作为一种身体的整体运动既重要又不重要。我们说它重要,是因为孩子们通过这种可视的运动轨迹,不仅感受到自在传达生活情趣的愉悦,学会了如何控制自己身体的运动,并且对于将来要伴随自己一生的纸笔,也留下了深刻印象。可以说,乱涂鸦阶段是孩子的身体的智力逐渐发育成熟的标志性时期。说它不重要,是因为刚刚进入涂鸦期的孩子的兴趣,并不在留下的印记本身,而是在乱涂乱画这一行为上。有的家长一看到孩子的乱涂鸦,便忧心忡忡:“我的孩子画的是什么呀?”“乱七八糟的,一点形状都没有!”


从涂鸦看孩子的内心世界》 第一部分
乱涂鸦——孩子的运动轨迹(2)(图)

  大人们总是错误地试图从孩子的乱涂鸦中辨认出某种符合自己想象的东西,并且容易在屡屡失望中对孩子变得不耐烦起来。要知道,这个时期的孩子还没有描绘真实事物的意识和能力,他(她)们根本不能理解大人的期望,也不可能达到大人的要求。对宝宝而言,提供并且让他们熟识更多的可用于涂鸦的工具,并且教会他(她)们如何使用更为重要!
  孩子最初接触到新鲜事物时,往往会把精力集中到对它们的研究上,只有当他(她)们渡过了“尝鲜”的年龄阶段,才会把注意力转移到绘画本身的创造上来,这个阶段大约要持续一年左右。因此,您可以陪同孩子一起体会软的笔和硬的笔,粗的笔和细的笔,彩色笔和黑色笔,光滑的纸和粗糙的纸……留下的印记有何不同?教会孩子怎样把笔迹留在纸张的大小范围之内,而不到处乱涂乱画。
  乱涂鸦,是看得见的孩子的运动轨迹。面对宝宝的乱涂鸦,您大可不必把它当回事儿,也千万别用示范的方式过早地教孩子画什么,怎么画?那无异于揠苗助长。请耐下心来,和孩子一起收获他(她)们健康成长的快乐!
  【专家耳语】 涂鸦行为,是孩子身体发育过程中的一种整体运动。大人眼中孩子的乱涂鸦,实际上没有什么特殊意义,从遵循自然规律的角度出发来发现和看待孩子的乱涂鸦行为,有助于亲近、了解和培养孩子。
  ◎ 宝宝画出的重复式漩涡曲线越丰富、流畅,表明宝宝的心情越舒畅,这就好比我们唱歌时以情带声从心底涌出一般;而宝宝画出犬牙或波浪式的曲线越多,动作力度越大,则表明他(她)们此刻的情绪有些波动,内心不满甚至心情很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 16:25:44 | 只看该作者
《从涂鸦看孩子的内心世界》 第二部分
各式各样的涂鸦工具(1)(图)
各式各样的涂鸦工具(2)(图)
各式各样的涂鸦工具(3)(图)
各式各样的涂鸦工具(4)(图)
各式各样的涂鸦工具(5)(图)
有趣的涂鸦逻辑(1)(图)
有趣的涂鸦逻辑(2)(图)
有趣的涂鸦逻辑(3)(图)


《从涂鸦看孩子的内心世界》 第二部分
各式各样的涂鸦工具(1)(图)

  当宝宝对涂鸦产生浓厚的兴趣,他(她)们的大脑就如同贮藏室一样可以容纳很多东西,一切与涂鸦有关的工具都是他(她)们想要熟识的:不同硬度的铅笔在纸上留下的笔迹是怎样的?彩色笔画出的线条比铅笔画出的线条更漂亮吗?圆珠笔、签字笔画出的线条有什么不同?蜡笔画出的线条比铅笔画出的线条粗,粉笔画出的线条比蜡笔画出的线条还要粗吗?
  再来看看不同的纸张!废弃的纸袋、报纸、绘图纸、墙纸等等都可作为宝宝涂鸦上好的材料。在没印过字的纸上和印有字的纸上涂鸦,效果分别怎样?印有方格的信纸和印有线格的信纸能激发出宝宝什么样的涂鸦欲望?试着让宝宝用手先分别触摸光滑的纸和粗糙的纸,然后再在上面涂鸦,借以启发宝宝体会手指的触感和涂鸦的效果有怎样的关联?
  通常,宝宝满周岁以后,眼中就不仅仅只有醒目的颜色了,他(她)们已经开始懂得色彩的差异,并且能够识别各种各样的颜色。有一种手指颜料很适合年幼的宝宝。手指颜料是专门为手指画而生产,颜料本身没有毒,但不能大量吞食;装颜料的瓶子很小,孩子不能把手伸进去。对爸爸妈妈来说,这种手指颜料的方便之处在于它是水溶性的,孩子涂鸦之后可以用水清洗得干干净净。如果颜料瓶盖不慎丢失造成颜料变干,也可以用水将它们软化后再使用,避免浪费。宝宝画手指画时,可以给他(她)们准备一桶温水和一块手帕,以便于宝宝随时洗手,换取不同的颜料。您可以和宝宝一起,用深、浅颜色分别在颜色深的纸和颜色浅的纸上画画,然后互换,看看选取什么颜色才画得醒目?通过示范让孩子潜移默化地建立起色泽对比的概念。
  【专家耳语】
  进入涂鸦期的孩子,出于发泄自己运动的兴致而乱涂鸦,并对“运动”在纸上产生出痕迹感到兴奋,这种快乐的体验对于孩子的身心发育是十分有益的。因此,容忍孩子乱涂鸦时带来的不整洁是爸爸妈妈对宝宝的最大支持。

《从涂鸦看孩子的内心世界》 第二部分
各式各样的涂鸦工具(2)(图)

  ◎ 宝宝涂鸦前,您可以把自己淘汰的旧衬衣或大围裙给他(她)们穿上,最大限度地减少宝宝乱涂鸦造成的不整洁。由于宝宝还不懂得如何将自己的涂鸦运动很好地控制在限定的范围之内,一块易于清洗的大塑料布可以用来作为宝宝涂鸦时画纸下面的衬垫,也可以直接用于宝宝画手指画时的画布。
  给宝宝最好的礼物
  绘画,是培养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最佳途径,但在信手涂鸦上升到绘画以前,给宝宝创造让他(她)们充分发挥想象力的条件是十分必要的!这些条件由有形的和无形的构成,看得到的各种玩具是有形的,而陪同孩子游戏的整个过程则是无形的。孩子的想象能力,正是在有形无形相结合的条件下不知不觉地培养起来的,想象空间的多少则与他(她)们在游戏中受到的启发的多少有关。


《从涂鸦看孩子的内心世界》 第二部分
各式各样的涂鸦工具(3)(图)

  图画书是送给宝宝看得见的最好礼物。如果您能多花点时间和宝宝一起看图画书,那就再好不过了!当看到某个人物、某种动物或者物品时,如能从声音和动作上形象、逼真地加以描述,这对于启发宝宝的想象力和培养他(她)们的阅读兴趣是很有帮助的。比如,当您看到画面中的小狗时,可以“汪、汪、汪”地叫几声;看到母鸡下蛋,用双手在身体两侧形象地扑打着说“咯咯哒、咯咯哒(个个大)”;与孩子一起模仿火车的长鸣声、船舶的汽笛声、钟表的“嘀哒”声等等。这时候,一幅生动有趣的影像便浮现在了宝宝的脑海当中,日后碰到真实的场景时,他(她)们也会格外留心关注

《从涂鸦看孩子的内心世界》 第二部分
各式各样的涂鸦工具(4)(图)

  编故事、讲故事是送给宝宝看不见的最好礼物。爸爸妈妈平时可以多储备一些优秀的童话书,当宝宝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能力时,选择里面的故事作为素材与宝宝一起做讲故事的游戏。您可以留下结尾部份不讲,让孩子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发挥,最后再和孩子一起将故事交待圆满。根据故事情节,通过模仿不同的音响让孩子判断是什么东西发出的声音,也是一种不错的培养想象力的方法。爸爸妈妈可以针对某个情节不做细节描述,让孩子自己去猜想并且表达出来,比如说到窜出某种动物时,可以模仿它的动作和叫声让孩子猜猜是什么,等到下一次又讲到这只动物时,可以直接说出它的名字,让孩子描述它的动作和叫声。
  当孩子进行涂鸦时,爸爸妈妈可以在他(她)们已经画出的线条上简单的添加几笔,然后启发孩子想象是什么东西。比如,指着孩子已经画出的圆说“蛋”,然后在“蛋”上添加些线条,使它们看起来像苹果、樱桃等等,再根据画出的物体添加背景,背景的难易程度可以根据宝宝的接受能力进行选择。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当看到或听到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时,可以抓住机会让孩子发挥想象力,再帮助他(她)们评判可操作性。比如,春天放风筝时,风筝不小心被树枝挂住了,怎么办呢?您可以启发孩子想想办法,找长竹竿勾下来;用小石头或小木棍打下来;用力摇树杆等等。
  【专家耳语】
  创造力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能力之一,是促成发明创造、解决困难的最基本的主观条件。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要着重于想象力的培养,方法有多种多样。在孩子尚不能运用语言、绘画进行想象力的释放以前,可以通过折纸、“过家家”等游戏来锻炼。

《从涂鸦看孩子的内心世界》 第二部分
各式各样的涂鸦工具(5)(图)

  折纸需要的材料很简单:一些废旧纸张和一把不锋利的小剪刀就可以了。教会孩子进行对角折、对边折、四角向中心折,并且可以就同一张纸进行反复对折,以后再在这个基础上折出各种形似的小玩意儿。当孩子的精力从撕纸过渡到折纸上来时,他(她)们的思维便从无意识渐渐转化到了有意识。而“过家家”,则是孩子们对大人日常生活观察后进行的简单模仿,这说明他(她)们的记忆力也已有了极大的增长,整个游戏是孩子充分发挥想象力和自主挖掘创造力的过程。

《从涂鸦看孩子的内心世界》 第二部分
有趣的涂鸦逻辑(1)(图)

  3岁左右的孩子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意识。他(她)们会指着纸上的大大小小的点,叫“皮蛋”、“米”、“苹果”。当您在一张纸的不同位置画出三角、圆圈等图形作为标记,然后指向首先要去的那个标记时,孩子会把手中的笔当作汽车一路“开”过去,并且告诉您哪里是加油站,哪里是洗车点,哪里是收费站等等。游戏中,您还可以在已标注的记号旁再加注一个颜色和形状都有明显区别的标记(如图),引导孩子画出的线条从两个标记中穿越过去,当孩子在复杂的行程中避开标记,成功跨越了一道道“障碍”到达终点时,您要记着对他(她)们的表现大加赞赏,孩子会因此倍受鼓舞,从而更加喜爱涂鸦。

从涂鸦看孩子的内心世界》 第二部分
有趣的涂鸦逻辑(2)(图)

  值得一提的是,在成人的日常生活中,当我们想要清楚地表述某个具体地点时,也常常会拿出纸笔画示意图,这个示意图与孩子们笔下的行驶路线极为相似。孩子能够盯住目标,沿着某个方向控制纸上的线条,并且把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纳入到涂鸦游戏中来,这充分说明了他(她)们的主观意识在不断增强。此时,大人们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问孩子想画什么?或者问孩子画的是什么?事实上,乱涂鸦阶段的孩子的逻辑是混乱的。您的孩子今天指着一堆杂乱无章线条说:“这是一只猫”,明、后天同样的线条就可能变成了“一头猪”、“一只狗”,当有人重复提问时,那些线条甚至会被他(她)们说成是“舅舅”或者“弟弟”……这是个有趣的现象,不是吗?

《从涂鸦看孩子的内心世界》 第二部分
有趣的涂鸦逻辑(3)(图)

  不要担心,您的孩子当然能够分得清一只真实的动物和一个真实的人有什么不同。此时,面对这样的回答,您所下的任何主观结论都可能是错误的!之所以会产生这种变化的命名,是源于孩子陷入了一种两难的境地:注意观察就会发现,当您问及孩子想画什么或者画的是什么时,他(她)们的回答往往是吞吞吐吐的,而最终给出的答案不过是想迎合大人的愿望罢了。因为在这个阶段,尽管孩子有了一定的意识,但涂鸦的目的仍然不是为了准确描述某个物品或人物,他(她)们仍在享受“涂鸦”这种看得见的运动带给他(她)们的快乐。由于孩子已经懂得大人们只有得到了答案才会满意,所以他(她)们不得不找出已有所认知的事物去为那些画出的线条定义,而这些定义是可以根据孩子的心情和兴致随意改变的。
  【专家耳语】
  了解到这个阶段孩子们有趣的涂鸦逻辑,您只需要保持安静,不通过提问给他(她)们施加压力,反而有助于让孩子专心画画。
  ◎ 同样,如果孩子主动把您拉到他(她)的作品前,指着某段线条给您讲故事,这线条本身仍不是孩子的目标,而是他(她)们的动机,孩子只是想借此引起您的注意,找到与您谈话的机会。一旦发现您在认真倾听他(她)们讲话时,这幅画就会很快被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 16:29:09 | 只看该作者
《从涂鸦看孩子的内心世界》 第三部分
儿童绘画的心理特点(1)(图)
儿童绘画的心理特点(2)(图)
儿童绘画的心理特点(3)(图)
儿童绘画的心理特点(4)
反映在涂鸦画中的性心理(1)(图)
反映在涂鸦画中的性心理(2)(图)
反映在涂鸦画中的性心理(3)(图)
反映在涂鸦画中的性心理(4)

《从涂鸦看孩子的内心世界》 第三部分
儿童绘画的心理特点(1)(图)

  早期研究视觉和听觉的美国比较心理学家凯洛格(1898—1972),经过大量的研究统计,汇总出儿童绘画的20种涂鸦线的基本类型,这20种涂鸦线与孩子的图画之间的关系,就好比砖瓦与建筑之间的关系,孩子早期自发描绘出的各种图形,皆可被包含其中。
  通过对这些涂鸦线的细致观察,不难总结出儿童绘画的三大特点,了解这些特点有助于我们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揭示那些容易被人忽略的孩子们的思想,便于我们及时调整教育方法。儿童绘画的第一大特点是情感的流露;由于孩子不像成人那样有控制情绪的能力,通常在信手涂鸦当中,孩子情绪的好坏是很容易外露的。从1、2岁宝宝的乱涂鸦到5、6岁孩子的形象画,最为常见的也是孩子们最乐意去表现的,就是他(她)们的情绪了。一张画纸、一片空地、一支笔、一根小木棍……只要条件允许,孩子们就会毫不犹豫地把自己当下的所思所想表现出来,这里面夹杂的各种情绪是显而易见的,似乎孩子发现和创造一幅充满情绪的涂鸦画,比用各种词语描述这种情绪来得更加容易,更令人满意:一个孩子在涂鸦画中反复地描画某种形象,并试图把它们画得尽善尽美,表明这个形象在孩子眼里是十分可爱的;内心充满阳光的孩子,几乎会在每一幅涂鸦作品当中画出明媚的天空和火红的太阳;用线条把自己已经画好的形象涂抹掉,是孩子宣泄内心的烦燥不安、不满和愤恨时的常见表现手法;孩子在心烦意乱或者百无聊赖时,您在他(她)们漫无边际的乱涂乱画中看不出什么主题,但孩子此时的情绪却在这种发泄中得到了释放。

《从涂鸦看孩子的内心世界》 第三部分
儿童绘画的心理特点(2)(图)

  每个人对世界的认同感各不相同,孩子也不例外。仔细分析他(她)们的涂鸦画,您会发现孩子对事物的解释是十分夸张和有趣的,由此构成了又一大特点,即对事物的认知。如果在母亲节那天,给孩子一个“母亲”的涂鸦命题,孩子们笔下这个最亲近、最熟悉的人物,反映出的往往是孩子心目当中最为突出的特点。比如,一个总是挨骂的孩子画出的妈妈,嘴巴长得很大;追求时尚的妈妈,在孩子笔下长着一头红色的头发;勤快的妈妈,总是拴着围裙等等。凡是孩子们认为凶猛的动物,都长着尖利的牙齿或爪子,并且眼露凶光;美丽的蝴蝶永远都穿着花衣服,鸟儿也总是张着小嘴唱歌

从涂鸦看孩子的内心世界》 第三部分
儿童绘画的心理特点(3)(图)

  我们在本书第二章“五颜六色的心情”和“色彩的象征性”中,谈到的从色彩的选用透析孩子性情的问题,涉及到了儿童绘画的第三大特点——性格的反映。比方说:红色,是绝大多数女孩子的首选,性格开朗、无忧无虑的孩子尤其偏爱红色,这与红色本身的张力和它所象征的热情奔放有关;下意识喜欢选用深蓝色的孩子,性格往往比较内向,容易沉浸、封闭在自己的世界当中,不擅人际交往;紫色是爱幻想、情感丰富的女孩子的偏爱;而喜欢褐色、黑色等暗冷色调的孩子,通常心理矛盾冲突较多、脾气古怪,不太合群……仔细想来,性格、脾气是一个人内部的心理机制,它们与色彩之间的奇妙联系,的确让人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不过,儿童心理学家们通过对孩子的涂鸦画的长期追踪观察,摸索出色彩的选用可以反映一个孩子的性格和身体状况,是有一定科学性的。身心健康的孩子,笔下人物的表情总是笑眯眯的,身体各部位的分化较为明显,脸上还时有红晕。
  【专家耳语】总之,不单单是绘画,但凡美术活动体现在孩子们身上,更多的是用来表达思想和交流体验。从儿童的生理及心理特点纵观孩子的绘画:由于孩子对事物的感觉还很稚拙、精力不能完全集中、生理也尚未发育成熟(表现在小肌肉群不发达,手部的动作欠缺精细和准确度),好奇心强而自控力弱,因而他(她)们的绘画难免随意性较大。

从涂鸦看孩子的内心世界》 第三部分
儿童绘画的心理特点(4)

    ◎在这里,我们把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绘画特点分别归纳出来,以期帮助大人们架起一座与孩子沟通的桥梁,正确接受和引导孩子的涂鸦行为;进而通过绘画训练,启动孩子潜在的创造欲望,培养他(她)们对事物的观察、记忆,识别与表达能力:
    1岁孩子的特点:无意识地乱涂鸦,孩子身体运动的轨迹。1岁半以前,孩子用手攥住笔往返运动,在纸上留下的大多是些点、短线和曲线,其中,曲线是由孩子的手部到肘部长度为半径画出的圆弧;1岁半以后,随着孩子腕关节的自由活动,可以画出较短的弧线和竖线,接近两岁时,孩子的手指开始表现出灵活性,可以像成人那样握住涂鸦工具了。

    家长须知:给孩子准备足够大的纸(比如挂历、包装用的牛ぶ降龋┖秃⒆酉不兜牡ド??剩ń衔?侄痰牟噬?省⒗?省?B-6B的铅笔);不要干预孩子的自由涂画,不要教孩子画形状和识别色彩;已经教了孩子画形状的家长,应立即停止,孩子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恢复乱涂鸦。

    2岁孩子的特点: 眼睛与手指的协调运动,伴随着咿咿呀呀的语言。2岁半以前的孩子已经能够注意到手指的运动,能画出不规则圆和曲线交叉线了。2岁半以后,他(她)们的有意识涂鸦开始萌芽,进入了为涂鸦命名的第一阶段;随着对大人的干预表现出不满,孩子会进入到命名的第二阶段。

    家长须知:可以逐渐丰富孩子的画笔(细签字笔、圆珠笔、蜡笔、2B-4B铅笔)和纸张(大小不一的各种纸张),画笔的色彩上还是保持单色为宜。任其发展,不要手把手地教孩子画圆和其他形状。

    3岁孩子的特点:发现自我,有意识的涂鸦,进入到命名的第三阶段。3岁孩子通常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想画什么,怎么画。3岁半以前,孩子喜欢重复地画圆,并赋予这些圆以不同的含义。3岁半以后,孩子能把圆和横线结合起来,画出“头足人”(直接从头部钻出四肢的人),他(她)们给笔下的线条赋予含义的能力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这个时期,孩子涂鸦的另一个特点是“拟人化的表现”,所有事物在孩子眼里都长着一张拟人化的“脸”。

    家长须知:最多给孩子三种颜色的彩笔就可以了,条件允许的话再给孩子准备一个图画本,以便完好收藏孩子的涂鸦作品,让他(她)们觉得自己的涂鸦行为是受到大人重视的。在亲子涂鸦游戏中教会孩子把线条控制在纸的范围之内,对孩子的涂鸦内容表示极大的兴趣,多听多问他(她)们的涂鸦画,有助于孩子的思维整理和语言表达,孩子会因为您的关注很有成就感。已经教过孩子画各种形状的家长,不要继续教下去,您可以把精力放在启发孩子的想象力方面,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多采用的自然模拟就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4岁孩子的特点:有方向的运动,通过意志和眼睛控制手的动作。孩子笔下的线条渐渐演变出各种形状,他(她)们开始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凭借对印象的挖掘描绘出各种形象的主要特征,印象深刻的东西不仅被孩子画得很大,并且重复率较高。4岁半以后,孩子的画面出现了基底线的概念,内容逐渐丰富起来,并显得杂乱无章。

    家长须知:可以把不同颜色的画笔控制在六种以内,多鼓励孩子用蜡质较多的硬蜡笔画画。多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丰富孩子的生活;通常对各类亲子游戏体验较多的孩子,画出的涂鸦画的类型就会越丰富。对待孩子的作品,仍要以耐心地多听为主。

    5岁孩子的特点:基底线的概念变得明确起来,孩子们不仅能抓住事物的特征和形状,还会用基底线把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表现出来。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对生活的观察越来越细致,画面中有了内外、上下之分,开始变得有井然有秩。5岁左右孩子的另一个特点,是其表现透明世界的丰富的想象力,比如他(她)们会把发生在不同时间段、不同空间中的事物,统统罗列在一张画面中,不论这些事物用肉眼是否看得见。

    家长须知: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对涂色表示出浓厚的兴趣,十二色一套的彩笔或硬蜡笔,是送给孩子不错的礼物。如果孩子仍然喜欢用单色画笔作画,也没有关系。5岁的孩子如果还不能够画出各种形状或者只能画同一种类型的涂鸦画,可能是大人对孩子的关心不够,以至孩子的接触面狭窄的缘故。意识到这些问题,您需要陪同孩子多做一些涂鸦亲子游戏,并且多听孩子的讲解,扩大他(她)们的生活体验。

    6岁孩子的特点:在基底线的绘画基础上,孩子对事物的抽象能力有所提高,能够用线条和色块较为准确地表现所描绘的对象,并且常常把喜欢的角色对号入座。

    家长须知:5、6岁的孩子容易被电视节目所吸引,大人应当控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尽量增加孩子的户外活动和亲子游戏(看图画书,讲故事)。对孩子的涂鸦作品,千万不要品头论足,应采取多问多观察的方式来了解孩子的绘画内容和兴趣所在。

    7岁以后孩子的特点:画面中出现了水平线和地平线,可以从前、侧、后三个角度描绘事物。4~8的孩子,一直处于真实反映自己所见所闻的涂鸦状态,绘画的情绪和兴趣占了很大比重。孩子到了7岁以后,线条常常被用来勾画和强调所描绘的事物,这个时期,孩子的理性思维能力增强,当您引导他(她)们对着静物画画时,他(她)们可以进入到一边观察一边思考一边绘画的状态。

    家长须知:通过对孩子涂鸦状态的长期观察和分析,可以判定出孩子的早期美术才能,家长们应视其突出与否,予以特殊的指导和培养。可以引导孩子进行蜡笔、彩笔素描,参加绘画兴趣班等等。更为系统的美术训练应放在孩子9岁以后再进行。

《从涂鸦看孩子的内心世界》 第三部分
反映在涂鸦画中的性心理(1)(图)

  您还记得吗?我们在第二章“五颜六色的心情”中提到过的,当孩子长到一定年龄,男孩、女孩们会不自觉地对颜色的选用进行派别划分。不仅仅只针对颜色,从孩子的绘画主题中,我们也常常能够轻而易举地区分出自男孩、还是女孩笔下。通常,男孩子们比较喜欢画轮船、飞机、大炮、火箭、大型动物,表现战争和科幻场面;而女孩子则喜欢画花草、娃娃、小型动物、宫殿、装饰品等等。 有些读者可能会说:“这不奇怪,男女天生有别嘛!”其实不然。儿童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孩子的性心理并非取决于两性特征的区别,有些孩子本是男儿身,其性格、行为却像个女孩子,也有女孩子被称作“假小子”的。是什么因素决定了孩子的性心理倾向?让我们带着这一疑问再次走进孩子的涂鸦世界:

《从涂鸦看孩子的内心世界》 第三部分
反映在涂鸦画中的性心理(2)(图)

  1、2岁孩子的乱涂鸦,是靠他(她)们的身体运动完成的,因此从这些杂乱无章的点、线当中我们很难看出男女之别;而在接下来的变化的命名当中,孩子的随意性继续干扰着大人的视线,我们仍然不能区分男孩、女孩的涂鸦行为。3岁以后,孩子开始发现自我,有意识地进行涂鸦,慢慢的我们发现孩子笔下的事物渐渐丰富起来,并且事物与事物之间有了一定的联系,就是从这个时期,孩子的性心理开始出现了明显差异。是什么促成了这一变化?仔细回想孩子出生的前前后后,大人们总是以不同方式关注着婴儿的性别,这些细致入微的关注从客观上就已经给孩子的性心理定了位。比如,孩子一生下来,我们就会从称谓上对“弟弟”或者“妹妹”进行严格的区分,在给孩子取名字、挑玩具、以及抚养方式上也会有男女不同的倾向。可见,孩子刚出生时的性心理是处于中性(介于两性之间)的,而日后产生的性心理的变化,与大人的干预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通常情况下,孩子的性心理在涂鸦中最为突出的表现是人物画,您会发现:男孩子笔下大多数人物是男性,而女孩子笔下大多数人物是女性;男孩子笔下的女孩总是带有一些男性化的特征,比如留短发、穿长裤;同样的,女孩子在画男孩时,也总忘不了为他们梳装打扮一番。可以说,出现这种男孩、女孩的绘画主题及其绘画方式的差异,是孩子潜移默化地接受和理解成人灌输的性认识的具体表现,与成人营造的性环境与性文化有关:
  长期以来,人们把性心理分为男性和女性两种原则倾向,男性的性格特征被定位为刚强、勇猛、理性、粗心、富于冒险精神和攻击性,而女性则被定位为细腻、温柔、胆小、情绪化和有韧性等等。但这些基本定位在客观因素的制约下,往往显现出不同程度的、带有错位性质的心理表象。生活中,您是否遇到过从外表不能明确判断其性别的中性人和行为带有异性倾向的男人或女人?究其原因,这类人的性心理的形成多半与其从小受到的性环境的影响有关,打个比方来说:父母很想要一个女孩子,生下来却是个男孩,加上孩子长得眉清目秀,在孩子成长过程当中,父母的“女孩情结”时不时地发生着作用,于是就把这个男孩像女孩子一样去打扮和娇宠,待到把孩子投入集体生活之时,尽管孩子已经认识到自己真实的性别,但在思想意识上却保留了异性化的特征。同样,如果一个女孩子从小像男孩子一样被要求自立自强,这就为她长大后成为一个“女强人”埋下了起因。

《从涂鸦看孩子的内心世界》 第三部分
反映在涂鸦画中的性心理(3)(图)

 笔者认识一位搞动漫创作的小伙子,二十岁左右。小伙子的装束颇有些现代艺术家的风范,长发披肩,留着一副不合时宜的串脸胡须;但从他修得漂亮的指甲和说话脸红的细节中,我看出了几分女性特征。一开始我想,这个小伙子肯定喜欢画女性题材吧?去他的工作室转了一圈回来,才发现真是人不可貌相:墙上挂的、电脑里储存的动漫形象全是欧美风格的机器人,人物造型夸张、强悍,布景色调灰暗、带有血腥味,极富视觉冲击力。小伙子的动漫作品简直没法与他的外表结合起来。后来,我从侧面了解到小伙子从小由奶奶带大,奶奶一直把他当成女孩子抚养,穿花衣服,梳小辫子……直到上了小学回到父母身边才有所转变。他对机器人的痴迷,可以追溯到儿时看动画片和图画书。从小伙子笔下这些冷冰冰的形象和伴随他二十来年、外人对其外表的嘲弄声中,我渐渐体察到了他内心的冷漠、矛盾与挣扎……
  【专家耳语】心理学界通过对男女性差异的研究,得出的结论纷繁复杂。但孩子的涂鸦画中所表现出来的性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却是显而易见的。

《从涂鸦看孩子的内心世界》 第三部分
反映在涂鸦画中的性心理(4)

    在大人的干预下,多数孩子在3岁左右即能通过行为,告知他人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到了5、6岁时,孩子的性心理倾向已有明显分划,这个时期,大大人错误的教育方式下,使孩子对自身性别的认知表现暧昧,就会给孩子的学习及情绪管理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久而久之,甚至会产生心理疾病;即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相关问题得到纠正,也很难消除幼儿时期给孩子造成的性心理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 16:35:13 | 只看该作者
《从涂鸦看孩子的内心世界》 第四部分
涂鸦的魅力在于常新(1)(图)
涂鸦的魅力在于常新(2)(图)
涂鸦的魅力在于常新(3)(图)
涂鸦的魅力在于常新(4)(图)
涂鸦的魅力在于常新(5)(图)
涂鸦的魅力在于常新(6)(图)
涂鸦的魅力在于常新(7)(图)

《从涂鸦看孩子的内心世界》 第四部分
涂鸦的魅力在于常新(1)(图)

  涂鸦,着重于发挥儿童独特的思维和想象力,表现他(她)们的感受与天性。家长对孩子的美术教育,不仅仅是教会孩子画画,更重要的是通过美术活动来培养孩子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孩子通过绘画把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表达出来,发现孩子的内心感受,提高孩子的修养。笔者以为美术教育的目的并非是使人人都成为画家,但大多数孩子通过学习绘画培养而来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审美情趣,却一定会是受益终身的!
  儿童绘画遵循着一个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我们所看到的画面与孩子的身心发育及其绘画能力是相符的,因此有“绘画,是打开儿童心灵的钥匙”一说。培养孩子的绘画兴趣是美术教育的先导,对于涂鸦期的孩子来说,数量比质量重要!有些大人不理解这些,常常用成人的眼光和标准去评判孩子的涂鸦画,过份挑剔,或者把绘画作为功课强制孩子去做,从而限制了孩子的自由想象空间,使孩子对画画渐渐产生畏缩和厌烦心理,造成其绘画兴趣的减弱。百忙之中的您,一定会问:“没有大人的干预,孩子还是对绘画产生厌烦情绪,怎么办?”厌倦,来自平淡和单调,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喜新”和“求新”的天性都无可指责。怎样才能做到让孩子的绘画兴趣保持常新呢?秘诀只有一个,就是依据儿童的心理特征,擅于发现并用零碎时间经常和孩子一起做涂鸦游戏。笔者在这里介绍几种从日常生活中收集到的亲子涂鸦游戏,希望能给您带来更多的启示:
  ★ 涂抹画 您可以给孩子收集一些形状、大小、图案不一的硬币,再给孩子准备一些结实的薄纸。把纸张蒙在硬币上,然后用铅笔在硬币的铸痕上反复涂抹,涂抹的线条越密,硬币的图案就越清晰。看看您的废旧物品当中,凡是表面较为粗糙、坚硬,并印有各种纹路的东西,都可以用作孩子涂抹画的材料。您可以自己先尝试一下,再给孩子做做示范,教会他(她)们如何不把纸张弄破,完整地涂出各种图案;并且告诉孩子,涂好的图案不要用手指去抹,不然图案容易被抹花,小手也会被弄脏。涂抹画对孩子来说,是一个不错的控制双手和眼睛协调运动的游戏,涂抹时注意纸张不要移动,否则纹路便不容易被涂清晰。

《从涂鸦看孩子的内心世界》 第四部分
涂鸦的魅力在于常新(2)(图)

 ★ 象形画 可以让孩子自己选择房间内的几种物体或者自然界的几种动物,然后用形状表现出来,孩子画好以后,您要认真地听他(她)们讲都画了些什么,并做好记录。然后把这些涂鸦画打乱,一张张地拿出来,让孩子找出房间里相对应的物体或者描述动物的特征。这个游戏也适用于涂抹画,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对涂鸦对象加深印象,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并在大人的鼓励当中获得成就感。

从涂鸦看孩子的内心世界》 第四部分
涂鸦的魅力在于常新(3)(图)

 ★ 数字画 只要您愿意用心去关注周边的事物,随时随地都能发现启发孩子想象力和培养其绘画兴趣的途径。3岁的孩子已经开始接触数字了,这个时期,如果让孩子把主要精力放到语言和数字上,教育同绘画的血缘关系就会日渐冷却和消失。您知道吗?每个数字都可以作为涂鸦的素材,为孩子打开一扇绘画之门:数字“0”就像一个圆,把大小不同的圆组合在一起可以画出小熊、小鸡;数字“2”像鸭、鹅的身体;数字“3”很像耳朵……不同的数字运用到涂鸦当中,可以画出多种形态不同的人物、动物。您看,这位叼着烟斗的绅士(如图)就是由从1~10的数字组合而来的;如果您的孩子的想象力和涂鸦手法不能很好地相结合,也不要着急,您可以试着把这些图案画出来,然后和孩子一起在图案中找出相应的数字和形状。

从涂鸦看孩子的内心世界》 第四部分
涂鸦的魅力在于常新(4)(图)

  ★ 儿歌画 还记得那首富有浓郁民俗特色的儿歌吗?“一个老丁头(画鼻子),借我两圆钱(画眼睛);我说三年还(画额头上的皱纹),他说四年还(画嘴巴);我俩一起吃顿饭,一碟小菜三毛三(画耳朵),三根韭菜八分钱(画头发)……”相信很多大人对它都不感到陌生,一个老汉的形象就这样不知不觉地在儿歌声中诞生了。

《从涂鸦看孩子的内心世界》 第四部分
涂鸦的魅力在于常新(5)(图)

  ★ 粘贴画 材料:废旧的画报、树叶、花瓣、彩纸、白纸、胶水(糨糊)、小剪刀、牙签、毛笔、水彩笔等。教孩子用小剪刀剪下喜欢的图案,把它们拼贴到白纸上,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慢慢学会使用剪刀和胶水,并且通过各种图案的组合拼贴,加强孩子的造型能力;当孩子完全掌握了粘贴画的技巧,您可以为他(她)们准备一个厚本子,让孩子把自己喜欢的图案任意组合粘贴在本子上,不仅有利于收藏孩子的涂鸦画,培养他(她)们珍惜劳动成果;随着孩子粘贴图案的丰富,他(她)们还能通过联想,发现和建立起图案与图案之间、场景与场景之间原本并不存在的关系,编出合理的故事情节,使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从中得到了锻炼。

《从涂鸦看孩子的内心世界》 第四部分
涂鸦的魅力在于常新(6)(图)

  ★ 真人画 把一张足够大的牛皮纸或宣纸(如果纸不够大,可以把多张纸粘连起来)平铺在地上,让孩子全身放松,四肢展开地平躺在上面。做好这些准备工作以后,您就可以用蜡笔沿着孩子的身体勾勒出他(她)的轮廓了,然后把大纸挂在墙上,孩子看到自己已经长得这么高了,一定会非常高兴;接下来,您可以问问孩子:“你穿的是什么颜色的衣服啊?”再选择相同颜色的水彩笔,把孩子衣服的轮廓描绘出来,5岁左右的孩子可以让他(她)们自己描绘出脸部的细节特征。
  ★ 化装画 废旧的画报不仅可以用来给孩子作粘贴画的材料,里面的人物、动物形象,还可以让孩子根据喜好为它们化装;并且孩子的涂鸦画也不必仅仅局限于平面的练习,可以用不同的颜料在废旧的包装盒上进行。比如妈妈们拆开的化装品包装盒,在孩子笔下可以变成一栋栋漂亮的房子,您可以帮助孩子用小剪刀为“房子”开几道门窗,就更加形象逼真了。
  ★ 精灵画 “精灵”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形象之一,尽管它们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但因为它们的漂亮、可爱和超能力,孩子们很乐于在涂鸦画中表现它。给孩子准备各种颜色的蜡笔、一张厚纸和一把铁皮刮刀,就可以开始画了:先用很鲜亮的浅色蜡笔在厚纸上画出孩子喜欢的形象,注意蜡笔要涂得非常均匀;然后用黑色或深蓝色的蜡笔在整张纸上涂厚厚一层,再用铁皮刮刀均匀地平刮纸面,除去深色的蜡迹,可爱的精灵就在“黑夜”中渐渐显现出来了。用深色的水彩或者墨汁、墨水涂在浅色蜡笔的画痕上,也能收到同样的效果,不过要注意这些深色的液体会从蜡笔画上滴落,弄脏桌面。

《从涂鸦看孩子的内心世界》 第四部分
涂鸦的魅力在于常新(7)(图)

  ★ 彩沙画 彩绘沙画是一种亲子互动的涂鸦玩具。用彩色砂子在不干胶底卡纸上绘制各种图案,操作简单,价格也不贵,家长可以买来作为礼物送给孩子。市面上出售的沙画模板,图案各异,有孩子熟悉的卡通人物,也有大人们喜爱的山水画,每幅画依照图案的复杂程度配以不同颜色的细砂。大部分“彩沙画”的图案都很简单,容易配色,孩子们在色彩搭配过程中感受无限乐趣。没有条件购买沙画模板的孩子,可以在大人的帮助下制作沙画:准备一张大厚纸、牛皮纸或者台布,还要有胶水(糨糊或合成树脂胶粘剂)、画笔、彩色的细砂或纸屑。用画笔蘸胶水在纸上画出孩子喜欢的图案,图案要画得大一点,然后将彩色的细砂或纸屑均匀地撒在胶水上,等胶水自然风干后,再吹去上面多余的细砂或纸屑,一幅彩绘沙画就完成了。胶水的黏合厚度大,粘的细砂或纸屑就多;制作沙画可以选用颜色较深或较浅的彩色纸做为底色,没有现成的彩纸,也可以用喜欢的颜料在白纸上涂色,晾干后再使用。
  ★ 花泥画 市面上有售的花泥,是一种由纤维等材料配制而成的水性、无毒、无辐射、无污染的泥状物,孩子们可直接使用它在纸板、木板、瓷、石、布、玻璃等各种材质上作画。密封的花泥可保存2个月左右,它的绘制方法较之彩沙画大同小异,自然晾干后,花泥颜料坚硬如石,色彩艳丽、新潮时尚,不褪色、不脱落,富有立体感,层次分明并且可永久完好地保存;绘制好的花泥画可以用于赠送亲友,孩子们在不断地取得成功体验的同时,能增强对绘画的兴趣。花泥画的题材广泛,制作随意,是一种提倡自己动手动脑,发挥想象力的新型涂鸦玩具,对于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创造思维、色彩搭配等视觉空间智能有帮助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 16:40:54 | 只看该作者
觉得很不错,推荐给大家,与《走进孩子的涂鸦世界》有相同之处,也有很多好的建议。如:涂鸦的魅力在于常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6-11-4 13:42:53 | 只看该作者
ding!!!!!!!!!!!!!!!!!!!!!!!!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7-1-3 03:26:16 | 只看该作者
很好的文章, 很多地方值得借鉴, 多谢楼主的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7-1-3 03:57:4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感觉稍微专业了些,但是有些地方还是想尽量领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7-3-16 11:53:03 | 只看该作者
喜欢喜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8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4-6-13 18:58 , Processed in 0.089296 second(s), 3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