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江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信谊世界精选图画书系列(全18册)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6-7-11 14:05:31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一本美妙精致的图画书。
    故事很简单,来自幼儿的日常生活经验:小猪“胖脸儿”吃起东西来总是又快又多——这一次,他把木瓜吃得一干二净,连半粒子儿也没吐出来。
作者的取材十分巧妙。吃瓜不吐子儿违背生活常识,可通常也无甚大碍;缺乏生活知识的幼儿就很容易犯下这样的小小的错儿。这是一个富有张力的取材,它一头联系着生活中实实在在的日常经验,另一头则悄悄打开了文学创造中奇特有趣的想像空间。
    吞下子儿会怎么样?在孩子们看来,子儿埋到土里会发芽,那么,把子儿吞进肚子里和埋到土里当然也一样啰。小猪们一致认为,胖脸儿的身上将会长出一棵木瓜树!
    作品围绕这一有趣的事件,生动地描绘了胖脸儿对“吞子长树”这一推断的一系列的心理反应。先是想像着自己头上长树的样子,他陷入了沮丧、担忧和哭泣之中,接着是坦然的释怀和热切的期待,“我得赶快回家,让树好好的长出来才行。”最后是意外的发现:“我的木瓜子怎么都在便便里啦?”伴随着一点点的失望,胖脸儿又一次给了自己积极的暗示和安慰:“也好,万一长出来的木瓜不好吃,反而糟糕咧!”
    在有限的故事长度里,作者显示出了很高的艺术才情。一是成功地塑造了胖脸儿这样一个质朴、憨厚而又不乏善良和纯真的图画书人物形象。二是充分发掘和描绘了人物丰富的心理世界及其活动过程。胖脸儿从震惊、恐惧到释怀、期待,从失望、无奈到自我安慰、乐观解脱的心理过程,一波三折而又合情合理,自然可信。三是作品中充满了儿童图画书特有的诙谐和幽默感。比如一棵会走路的树,这是一个多么有趣的想像和设计!比如胖脸儿“怕树长不直,连床都换头睡了呢”!读这部作品,你一定会为故事中不时闪现的稚拙、纯真的幽默和诙谐而捧腹大笑的。
    《子儿,吐吐》的文字和图画创作者李瑾伦是台湾著名的图画书作者。在谈到这部作品的创作时,她曾说过:“这本书在构想之时,图像与文字是一起出现在脑海里的,时而走文时而走图。我想这也是图画故事书最大的特色与魅力所在:图文并重,而且图往往影响故事的走向。”
    所以,这本图画书的文字故事和绘图呈现(包括印刷文字的呈现方式),都达到了自然融合、浑然一体的状态。作者在绘画时综合采用了版画手抄纸、水性颜料、彩色铅笔,使整个画面呈现出了水墨画渲染的效果。小猪的造型拙朴生动,表情丰富;画面分割和整体设计灵活而不凌乱。在印刷文字的呈现上,作者也颇为用心。她通过字形大小的变化来表现小猪们不同反应和七嘴八舌的情态;通过句子的反复和交替来表现人物纷乱和焦虑的心情。因此可以说,《子儿,吐吐》是一部充分体现了图画书艺术魅力的优秀作品。
    最后要特别提一下“信谊幼儿文学奖”,这是由信谊基金会1987年创设的台湾第一个为幼儿文学设立的奖项,迄今已举办17届,出版了52本得奖图画书。这些作品中有多本入选台湾年度最佳童书、意大利波隆那书展插画奖、美国出版者周刊年度最佳童书,并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在海外发行。《子儿,吐吐》一书就是第六届“信谊幼儿文学奖”主题图画书的首奖作品,已出版有韩文及日文版。

[ 本帖最后由 江湖 于 2007-1-21 01:04 编辑 ]

子儿,吐吐(信谊精选图画书系列) 01.jpg (74.89 KB, 下载次数: 0)

子儿,吐吐(信谊精选图画书系列) 01.jpg

子儿,吐吐(信谊精选图画书系列) 02.jpg (58.62 KB, 下载次数: 0)

子儿,吐吐(信谊精选图画书系列) 02.jpg

子儿,吐吐(信谊精选图画书系列) 04.jpg (116.38 KB, 下载次数: 0)

子儿,吐吐(信谊精选图画书系列) 04.jpg

子儿,吐吐(信谊精选图画书系列) 06.jpg (89.95 KB, 下载次数: 1)

子儿,吐吐(信谊精选图画书系列) 06.jpg

子儿,吐吐(信谊精选图画书系列) 07.jpg (105.54 KB, 下载次数: 0)

子儿,吐吐(信谊精选图画书系列) 07.jpg

子儿,吐吐(信谊精选图画书系列) 08.jpg (106.37 KB, 下载次数: 0)

子儿,吐吐(信谊精选图画书系列) 08.jpg

子儿,吐吐(信谊精选图画书系列) 09.jpg (110.94 KB, 下载次数: 0)

子儿,吐吐(信谊精选图画书系列) 09.jpg

子儿,吐吐(信谊精选图画书系列) 10.jpg (106.93 KB, 下载次数: 0)

子儿,吐吐(信谊精选图画书系列) 10.jpg

子儿,吐吐(信谊精选图画书系列) 11.jpg (91.03 KB, 下载次数: 0)

子儿,吐吐(信谊精选图画书系列) 11.jpg

子儿,吐吐(信谊精选图画书系列) 12.jpg (96.75 KB, 下载次数: 0)

子儿,吐吐(信谊精选图画书系列) 12.jpg

子儿,吐吐(信谊精选图画书系列) 13.jpg (102.07 KB, 下载次数: 0)

子儿,吐吐(信谊精选图画书系列) 13.jpg

子儿,吐吐(信谊精选图画书系列) 15.jpg (92.59 KB, 下载次数: 0)

子儿,吐吐(信谊精选图画书系列) 1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06-7-11 14:05:43 | 只看该作者
爱 的“捉 迷 藏”

   不要小看了这本出版于1942年的图画书,它的作者可是美国图画书界的先驱性人物玛格莉特和克莱门特!
美国《学校图书馆》杂志把它评为“1966–1978年‘好中之好’童书”,还附上了一段推荐词:“在兔子妈妈和小兔子之间富于韵味的奇妙对话,构成了一个诗意盎然的小故事,今后这本小书可能会成为不朽的幼儿读物的经典。”
     事实上,在此之前,它就成为美国家喻户晓的经典了。
    六十多年过去了,它一版再版,2002年美国还推出了封面上贴着一个金黄色大奖章的“六十周年纪念版”。
    今天,《逃家小兔》已经成为了童书中的古典。
    玛格莉特有自己的创作理念,她的儿童文学创作,就像她曾经说过的那样,是“写一本简单的书……让孩子们能有一小会儿从系鞋带一类的生活琐事的烦恼中解脱……来到一个永恒的童话世界。”
    这回,她讲叙了一个小兔子和妈妈玩语言捉迷藏的简单故事。
    这个故事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简单到了只剩下几段对话,但就是这几段对话,却让世界上的人都为之着魔。
事先没有一点征兆,一天,一只小兔子突然对妈妈宣布说他要“跑走了”——尽管后来我们知道,这并不是出于他的叛逆或是遭遇了什么委屈,他不过是想知道妈妈有多么爱他——但我们还是不能不佩服这位机智而又豁达的妈妈,她没有惊诧,甚至没有问一个为什么,而是欲擒故纵地说:“你要是跑走了,我就去追你,因为你是我的小宝贝呀!”紧接着,一场在幻想中展开的欢快而又奇特的追逐游戏就开始了。小兔子上天入地,可不管他扮成小河里的一条鱼、花园里的一朵花、一块高山上的石头,还是一只小鸟,身后那个紧追不舍的妈妈总是能够抓住他。最后,小兔子逃累了,依偎在妈妈的身边说我不再逃了,于是妈妈便喂了他一根象征爱的胡萝卜。
    正如一篇书评所评价的那样:《逃家小兔》总是能让年幼的小读者感到一种安祥宁静的愉快。因为几乎每个幼小的孩子都曾经在游戏中幻想过像巴尼一样离开家,用这样的方式来考验妈妈对自己的爱,而这个小兔子的经历就像他们自己的游戏一样,给他们带来了一种妙不可言的安全感。
    《逃家小兔》让一代又一代的家长,在孩子们睡前为他们阅读这个让他们倍感温暖的可爱的故事,还因为克莱门特画的那些画。
    克莱门把一大一小两只兔子画得既写实又浪漫,对画面的衔接和处理也很有创意。你看,当小兔子说,“如果你来追我,我就要变成溪里的小鳟,游得远远的。”妈妈说,“如果你变成溪里小鳟鱼,我就变成捕鱼的人去抓你”时,分别是两张黑白钢笔画,而紧随其后的两页,则合二为一,是一张全景似的横长的彩色跨页,没有对白,只有一幅色彩浓烈的想像的画面——小兔子变成了河里的一条鱼,妈妈穿着黑色的长靴,一只手拿着一个渔篓,一只手用力把渔竿甩了出去,逗人发笑的是鱼钩上拴的竟是一根鲜红的胡萝卜。这样的穿插,不仅一次又一次把故事推向高潮,而且把孩子们的想像力拓展到了一个无限的空间。
    必须承认,这是一本无可逃剔的图画书。

                                          彭 懿(作家、图画书研究者)

作者简介:
玛格莉特·怀兹·布朗(Margaret Wise Brown)

1910年出生于纽约。“怀兹”是英文“聪明”的音译。玛格莉特正是一位绝顶聪明、才华横溢的传奇女子。她不但为孩子写了100多本童书,更与一群好友一起为儿童文学的教育、创作与出版开拓出影响深远的天地。虽然她从来没有结过婚,也没有自己的孩子,但是她却对孩子,特别是幼儿期的孩子的心理、情绪和兴趣有着深刻的认识。她擅长用精简、游戏性、有韵的优美文字来铺陈故事,不但能深深打动孩子的心,更能开发孩子的想像力,让他们创造出自己的诗文。1952年,42岁的玛格莉特在法国旅行途中突然逝世。

克莱门特·赫德(Clement Hurd)

1908年出生于纽约。耶鲁大学毕业后,去巴黎学了两年现代绘画,回国后成了一名装饰画家。后来他结识了玛格莉特等儿童文学工作者,并且和其中的一位作家艾达结婚。玛格莉特在看到了他的两幅作品之后,就极力劝说他为图画书画插图,并特意为他写了一个儿童故事《大象和小甲虫》,让他做一次插图上的尝试。他后来和玛格莉特合作的两本睡前故事书——《逃家小兔》《月亮,晚安》,都成了图画书的经典之作。

[ 本帖最后由 江湖 于 2007-1-21 01:08 编辑 ]

逃家小兔(信谊世界精选图画书系列)11.jpg (290.69 KB, 下载次数: 0)

逃家小兔(信谊世界精选图画书系列)11.jpg

逃家小兔(信谊世界精选图画书系列)12.jpg (144.8 KB, 下载次数: 0)

逃家小兔(信谊世界精选图画书系列)12.jpg

逃家小兔(信谊世界精选图画书系列)13.jpg (261.2 KB, 下载次数: 0)

逃家小兔(信谊世界精选图画书系列)13.jpg

逃家小兔(信谊世界精选图画书系列)14.jpg (144.73 KB, 下载次数: 0)

逃家小兔(信谊世界精选图画书系列)14.jpg

逃家小兔(信谊世界精选图画书系列)15.jpg (268.87 KB, 下载次数: 0)

逃家小兔(信谊世界精选图画书系列)15.jpg

逃家小兔(信谊世界精选图画书系列)16.jpg (152.77 KB, 下载次数: 0)

逃家小兔(信谊世界精选图画书系列)1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06-7-11 14:06:01 | 只看该作者
【故事梗概(作者:梅子涵)】
    这个故事从一条毯子开始。故事写的是爷爷。读完这个故事,我们看见了,原来从一条毯子开始也是可以写出一个了不起的故事的。故事里的毯子不像神话里的毯子飞了起来,毯子可以飞起来,毯子更可以盖,而这个故事里的毯子正是盖在小约瑟身上的。睡在摇篮里的小约瑟,盖着爷爷缝制的这一条蓝颜色的小毯子,那么温暖和舒服,恶梦一个也不会来。  
    可是,约瑟渐渐地长大了,奇妙的蓝毯子太小了,也旧了。妈妈说:“约瑟,看看你的毯子,又破又旧,好难看,真该把它丢了。”  
    可是约瑟不舍得,他说:“爷爷一定有办法。”  
    爷爷拿起了毯子,翻过来,又翻过去。“嗯……”爷爷拿起剪刀开始咯吱咯吱地剪,再用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爷爷说:“这块材料还够做……”  
    爷爷为约瑟做了一件奇妙的外套!  
    约瑟穿上这件奇妙的外套,开心地跑出去玩了。  
    不过,约瑟渐渐长大,奇妙的外套也变得又小又旧了。  
    有一天,妈妈对他说:“约瑟,看看你的外套,太小了,一点儿也不合身,真该把它丢了!”  
    约瑟不同意,说:“爷爷一定有办法。”  
    爷爷拿起了外套,翻过来,又翻过去。“嗯……”爷爷拿起剪刀开始咯吱咯吱地剪,再用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  
    爷爷用这块材料做了一件奇妙的背心!  
    约瑟穿着这件奇妙的背心去上学。他好喜欢这件背心。  
    不过,约瑟渐渐长大了,奇妙的背心也显得小了、旧了。有一天,妈妈对他说,约瑟,看看你的背心,又小又旧,还沾了胶水和颜料,真该把它丢了!  
    可是约瑟怎么会同意,他说:“爷爷一定有办法。”  
    爷爷拿起了背心,翻过来,又翻过去,用剪刀咯吱咯吱地剪,又用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  
    哈,爷爷用这块材料做成了一根奇妙的领带。蓝颜色领带!  
    你想想,蓝颜色的领带,约瑟戴着,是怎样的一个小酷人!  
    不过,约瑟还是在渐渐地长大,奇妙的蓝领带肯定又小了、旧了,而且上面还沾了一大块汤,不用说,妈妈又想把它丢了。  
    可是约瑟肯定还是不同意,因为约瑟会说,爷爷一定有办法的。  
    那么,现在,爷爷用这块材料,用他的咯吱咯吱的剪刀和缝进缝出的针又会给约瑟做出一样什么东西呢?  
    做出了一块奇妙的手帕。  
    约瑟收集的各种各样的小石头,就是用这条奇妙的手帕包得好好的。  
    约瑟还是长大,手帕还是变小变旧。照样的,妈妈还是没有能把手帕丢掉,结果,有办法的爷爷用这块材料……为约瑟做出了一颗纽扣。一颗小小的奇妙的纽扣装在他的吊带上。蓝颜色的!  
    可是有一天,妈妈说:“约瑟,你的纽扣呢?”  
    约瑟一看,纽扣不见了!焦急的约瑟找啊,寻遍了可能去过的所有的地方,可是没有。  
    纽扣没有了,即使是总会有办法的爷爷,现在也不可能有办法了。  
    故事写到这儿,怎么往下面写呢?现在检验想像力了。检验写一个故事,你能不能合乎情理、又是异想天开地得到一个结尾。结尾真重要。一个精彩的结尾,给了你最后的惊诧和喜悦的时候,就连同前面的故事一起,完美地搁在了你的记忆里。而结尾平庸,那么前面的精彩也会因此而黯淡,甚至让你连前面的故事一起忘记。  
    约瑟没有找到纽扣。有办法的爷爷没有了办法。第二天,约瑟去上学。约瑟拿起笔来,在纸上刷刷地写着:  
    “这些材料还够……”  
    还够做什么?  
    还够写成一个奇妙的故事!  
    这本奇妙的书的书名叫:《爷爷一定有办法》。

【简评】
    《爷爷一定有办法》写的是一个充满智慧、爱孙子的老爷爷,他用巧思把孙子心爱的破毯子变成外套、背心、领带、手帕、钮扣。它原本是一个流传已久的民间故事,作者用重复而富节奏的文字来重述,既温馨又朗朗上口。图画则细腻地描绘出充满浓厚人情味的小镇和约瑟的家庭,不管是人们丰富的表情、家具、物品,都非常的生动、传神。画面下方的老鼠家庭更带来额外的阅读乐趣。

【作者介绍】
    菲比·吉尔曼 (Phoebe Gilman )
    生于纽约,曾于纽约、以色列和欧洲学习艺术创作,现定居加拿大。她的书充满着奇妙的想象力,曾获得多次童书的奖项。《爷爷一定有办法》是她出版的第七本书。

【作者自述(阿甲翻译)】
关于这个故事——
    约瑟的爷爷能够修补任何东西。他能将一个破旧的毯子变成一件奇妙的外套,一件背心变成一条安息日领带,一块破手帕变成一粒崭新的纽扣,可是当纽扣也不见了,还能怎么办呢?即使爷爷也没有办法无中生有呀。
    这个故事源自一首古老的犹太民间歌曲,它讲的是一个裁缝将自己的旧大衣变成了外套、背心、领带,最后变成了一个扣子。当扣子不见时,他就创作了一首关于它的歌。我想:“这正是我要做的事!任何东西都可以变成一个故事。”于是我决定将这首歌变成一本图画书。可是图画书是写给孩子们的,而这首歌中却没有一个孩子。“我可以改一改。”我说,“我要将那个裁缝变成一个爷爷。这样他就可以为自己的孙子约瑟做每一件东西。不过,他做的第一样东西应该是一件大人才能穿的大衣吗?不,它应该是一个毯子。”

图画的背后——
    如果你不看图画,只读文字,会感觉故事可以发生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当我开始为故事绘图时,我才决定要将故事的背景放在古老的日子里,在一个犹太人的小村庄里,就像那首歌中唱的那样。于是,这本书在我的眼前呈现了一幅全新的景象。它让我想起了爷爷奶奶在世时的情景。
    书中所画的那些在街道上和市场上的人们,就是过去住在犹太村落里的人们的形象。
    我的曾祖父就是一位贫穷的犹太裁缝。
    当我在画这个故事时,纽扣丢失的那段情节一直困扰着我。在我内心深处的那个孩子,其实并不是真的很在乎它是否能变成一个故事。那个孩子总想知道纽扣到底去了哪里。这使我不得不在图画的故事里添加了老鼠,它们生活在地板下,所以可以找到那颗纽扣。
    约瑟的妹妹长得很像我女儿英格丽婴儿时的样子。爷爷也为她做了一个奇妙的毯子。但当约瑟丢失了他的纽扣时,她只是给了他自己的布娃娃而不是那个特别的毯子。
    还有个好消息,这个故事已经被Portfolio娱乐公司制作成了一个特别的动画片。

[ 本帖最后由 江湖 于 2007-1-21 01:1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06-7-11 14:06:12 | 只看该作者
。【内容梗概(作者:彭懿)】
    栗色的小兔子想要去睡觉了,它紧紧地抓住栗色的大兔子的长耳朵,它要栗色的大兔子好好地听。它说:“猜猜我有多爱你?”“噢,我大概猜不出来。”栗色的大兔子说。“有这么多。”它伸开双臂,拼命往两边张。栗色的大兔子的手臂更长,它说:“可是,我爱你有这么多。”嗯,是很多,栗色的小兔子想。
   “我爱你,有我够到的那么高。” 栗色的小兔子举起胳膊说。“我爱你,也有我够到的那么高。”大兔子也举起胳膊说。这太高了,栗色的小兔子想,我真希望我也有那样的胳膊。
    然后,栗色的小兔子又有了一个好主意,它朝下倒立,把脚往树干上伸。它说:“我爱你,一直到我的脚趾够到的地方。”“我爱你,一直到你的脚趾够到的地方。”栗色的大兔子说,它把栗色的小兔子高高地抛到了它的头顶上。
    “我爱你,有我跳得那么高。”栗色的小兔子哈哈大笑,它跳上又跳下。“可是我爱你,也有我跳得那么高。”栗色的大兔子微微地笑着,它跳得那么高,耳朵都碰到树枝上面了。跳得太高了,栗色的小兔子想,我真希望我也能跳那样高。
    栗色的小兔子大叫:“我爱你,从这条小路一伸到河那边。”“我爱你,过了那条河,再翻过那座山。” 栗色的大兔子说。这实在太远了,栗色的小兔子想。它太困了,实在想不出什么来了。于是,它抬头朝高高的灌木丛上望去,一直望到一大片黑夜。没有什么东西能比天空更远了。“我爱你,一直到月亮那么高。”它说,然后闭上了眼睛。“噢,这真远,” 栗色的大兔子说,“这非常远、非常远。”
    栗色的大兔子把栗色的小兔子轻轻地放到了树叶铺成的床上,低下头来,亲亲它,祝它晚安。然后,它躺在小兔子的身边,小声地微笑着说:“我爱你,到月亮那么高,再——绕回来。”

【简评】
    孩子总喜欢和别人比较,在《猜猜我有多爱你》这本图画书中的小兔子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小兔子认真的告诉大兔子“我好爱你”,而大兔子回应小兔子说:“我更爱你!”如此一来,不仅确定大兔子很爱自己,更希望自己的爱能胜过大兔子的爱。牠想尽办法用各种身体动作、看得见的景物来描述自己的爱意,直到牠累得在大兔子的怀中睡着了。
    这本图画书里有一只像孩子的小兔子和一只像爸爸的大兔子。小兔子像所有的孩子一样爱比较。它们俩在比赛谁的爱更多一些。大兔子用智慧赢得了比赛和小兔子稍微少一点的爱,可小兔子用它的天真和想象赢得了大兔子多出一倍的爱。两只兔子都获胜了。整个作品充溢着爱的气氛和快乐的童趣,小兔子亲切可爱的形象、两只兔子相互较劲的故事构架以及形象、新奇的细节设置都对孩子有着极大的吸引力。作者山姆·麦克布雷尼,爱尔兰人,绘图者安妮塔·婕朗,英国人。这本《猜猜我有多爱你》是他们的经典作品,在全球销量超过1500万册。


【作家与画家】
    山姆·麦克布雷尼 Sam McBratney
    1945年出生于爱尔兰的贝尔法斯特。他在爱尔兰的著名学府都柏林主日学院求学多年原本只是位教师,却在为患有阅读障碍的学生创作故事的同时,喜爱上了故事里丰富的想象力,进而陆续创作了数十本童书,包括「JUST ONE!」、「你们都是我的最爱」以及全球销售超过一千五百万本的「猜猜我有多爱你」。

    安妮塔·婕朗 Anita Jeram
    出生于英国朴次茅斯。在曼彻斯特工艺专科学校学习过美术,当她还是一个学生的时候,就为孩子们出版了第一本书。主要作品有《亲亲晚安》(《Kiss Good Night》)、《塞姆,你觉得不舒服吗?》(《Don’t You Feel Well,Sam?》)、《小兔,我的甜心》(《Bunny,My Honey》)。

[ 本帖最后由 江湖 于 2007-1-21 01:1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06-7-11 14:06:24 | 只看该作者
一条鳄鱼患了蛀牙,去看牙医:我真的不想看到他,但是我非看不可。而诊所里的牙医也在想:我真的不想看到他,但是我非看不可。  
    鳄鱼看到牙医吓得叫出了声:啊!牙医看到鳄鱼吓得叫出了声:啊!鳄鱼看着椅子:我一定得去吗?牙医看着鳄鱼:我一定得去吗?鳄鱼坐到了椅子上:我好害怕。牙医拿起了牙钻:我好害怕。鳄鱼对自己说:我一定要勇敢。牙医对自己说:我一定要勇敢。鳄鱼张大了嘴巴:我做好最坏的打算了。牙医把手伸进了鳄鱼的嘴巴:我做好最坏的打算了。鳄鱼被牙钻钻痛了:哎哟!牙医的手被鳄鱼的嘴咬痛了:哎哟!鳄鱼捂着嘴巴: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牙医捂着手腕: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鳄鱼又张大了嘴巴:不用太久……牙医又把手伸进了鳄鱼的嘴巴:不用太久……
    总算是补好了,鳄鱼“唷”了一声,牙医“唷”了一声。
    鳄鱼给牙医行了个礼:多谢您啦!明年再见。牙医给鳄鱼还了个礼:多谢您啦!明年再见。 可走出诊所的鳄鱼却在想:我明年真的不想再见到他……牙医在窗口看着鳄鱼也在想:我明年真的不想再见到他……  
    鳄鱼说:所以我一定不要忘记刷牙。牙医说:所以你一定不要忘记刷牙。
    《鳄鱼怕怕 牙医怕怕》讲的是一场鳄鱼和牙医之间的心理较量,用简单、反复的语句刻画了鳄鱼和牙医每时每刻戏剧性的心理变化。他们相互惧怕,可是那颗蛀牙把他们凑到了一起。凶恶的鳄鱼只得乖乖听牙医的摆弄,而红脸的牙医也只能壮着胆子上。这种反差不禁让人开怀大笑。鳄鱼都知道该刷牙,小朋友就更应该自觉了。这是一种快乐的略带讽刺意味的生活教育。作者五味太郎是日本著名图画书作家,他绘画选择近似真实的风格以便有更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至今已出版了三百多本创意独特的图画书。


[ 本帖最后由 江湖 于 2007-1-21 01:2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06-7-11 14:26:36 | 只看该作者
..【内容简介】
    爸爸妈妈为新生的小宝宝取了一个名字叫克丽桑丝美美(Chrysanthemum),在爸爸妈妈心里,这是个完美的名字,就像他们完美的小宝贝。克丽桑丝美美一天天长大,她喜欢这个名字,也认为自己的名字是绝对完美的,直到她开始上学……. 克丽桑丝美美这个名字太长,又是个花的名字,所以老是被嘲笑;她好难过、好难过,甚至觉得自己的名字糟透了。还好经过父母安慰与音乐老师的大大肯定,克丽桑丝美美才又开心的接纳自己的与众不同。本书以老鼠为主角,作者透过这些拟人化的老鼠去描绘小孩子在家庭、学校的生活情境,对于捕捉小孩子的内在情绪,深刻而动人,而对于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老师所扮演的角色,更提供深切的思考与反省。

【作者/画家简介】
    凯文·汉克斯(Kevin Henkes)是美国著名童书作家暨插画家。汉克斯1960年出生于美国威斯康星州,自幼即展露绘画天份,十九岁开始创作童书,第一本童书《All Alone》在一九八一年出版之后,就踏上了图文创作的生涯。他以最真实的生活素材,写下一本又一本引起读者共鸣的好书。其作品最大特色,在于创作主题紧扣孩子的内心世界 ,反映出孩子的心声。他创作了一系列以老鼠为主角的作品,广受读者欢迎,成了家喻户晓的小老鼠明星,也为他赢得多项大奖。已出版的有《Chrysanthemum》、《Lilly’s Purple Plastic Purse》、《Owen》等著名佳作,2004年他以小说《Olive's ocean》得到美国图书馆协会颁发的纽伯瑞大奖的银牌奖,2005年他更以《Kitten's first full moon》一书赢得凯迪克大奖的桂冠。



图片附件: 我的名字克丽桑丝美美菊花(信谊世界精选图画书系列)01.jpg (2007-1-21 00:16, 104.04 K)



图片附件: 我的名字克丽桑丝美美菊花(信谊世界精选图画书系列)02.jpg (2007-1-21 00:16, 104.87 K)



图片附件: 我的名字克丽桑丝美美菊花(信谊世界精选图画书系列)03.jpg (2007-1-21 00:16, 102.79 K)



图片附件: 我的名字克丽桑丝美美菊花(信谊世界精选图画书系列)04.jpg (2007-1-21 00:16, 92.96 K)



图片附件: 我的名字克丽桑丝美美菊花(信谊世界精选图画书系列)05.jpg (2007-1-21 00:16, 94.39 K)



图片附件: 我的名字克丽桑丝美美菊花(信谊世界精选图画书系列)06.jpg (2007-1-21 00:16, 94.21 K)



[ 本帖最后由 江湖 于 2007-1-21 01:2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06-7-11 14:26:47 | 只看该作者
【内容简介】
    关老爷住在黑猫岭上,是一户以乌黑油亮的皮毛而闻名的高贵的猫族。有一天,关老爷的夫人生了四只黑猫,这让他欢天喜地。
    可接着他就伤心起来,因为夫人还生了一只小红猫。“天哪!我家出了一只红猫,真是家门不幸!”这只名叫玫瑰的小红猫,任性,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和老鼠玩,和老狗睡觉,这不但让邻居们生气,连妈妈也发火了。于是,玫瑰对妈妈说:“妈,您让我走吧,我要过我自己的生活。”
    很久以后,关老爷和关夫人才在电视上知道,女儿成了著名的摇滚歌星。
    有一天,玫瑰带着自己的孩子回来看外公外婆了。不过,四只小猫里有三只小猫是红色的,一只是黑色的。


作品解读——彭懿
    约瑟夫·魏尔康的作品好认,从一堆图画书中一眼就能辨认出来。
    这是因为,首先,他多用粉彩笔作画。其次,他笔下的猫也好,熊也好,不媚俗,不迎合,完全摒弃了那种我们看惯了的甜美与可爱的造型,一个个野性未泯,不仅是从外形,而且是从骨子里透出一种“记住,我不是被你们拟人化的角色,我是实实在在地生活在大自然的生灵”的原始的生命力,桀骜不驯而又自信。
    不知这是不是他所说的极致?
    关于这个极致,他曾经有过一个著名的表述:“你必须知道要画什么:一个人、一条鱼、一只鸟、一片叶子,或是其它动物,还有它们的长相。接下来,知道它们怎么动、跑、爬、游水或飞。对许多人来说,境界就到此为止,有些人能更进一步,画出悲伤与快乐、畏惧与勇气。只有少数人达到极致,比如画出水果闻起来的味道、尝起来的滋味,或者画出夜的宁静。”
这本《小猫玫瑰》就是一个好例。
    先不去说故事,你看画家把这一群猫画的,一个个戗毛戗刺的,几只瘦骨嶙峋的小的就不用说了,两只大的——关老爷和关夫人,也好不了多少。尽管这二位出身豪门,尽管画家让这二位一出场,就坐在了一把象征阶层与高贵的镶着金边的红丝绒的椅子上,但至少是从它们的体形或是毛色上,一点都看不出来那种养尊处优的雍容华贵,还是那么野性十足。眼神,还有眼神,它们的眼神警惕、敌意,绝对不亲昵。怎么看,这群血统高贵的猫都更像是一群野性未脱的野猫!这样画,虽然少了一份卡通般的甜腻,但却平添了一种生命的真实。说白了,就是猫更像猫了。
    玫瑰,是一只小猫的名字,是我们这本书里的主人公。虽说有一个美丽如花的名字,又是一身漂亮的火红色,可是因为投错了胎,出生在一个“以乌黑油亮的皮毛闻名”的黑猫家族,它的童年并没有充满了玫瑰色。你看这一页,就是当关老爷惊讶地转过身第一眼看到玫瑰的一页,它虽然是视线的焦点,但因为被放在了画面的右下角,加上歪斜的透视关系,它明显地处于一个劣势的位置,连我们都明显地感受到了它所遭遇到的那股无形的压力。相比另外四只一奶同胞的小猫,它要瘦许多,下颌都是尖的,看了没法不让人心生怜悯。好像还嫌它不够可怜,画家又用色彩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印象。你看,暗蓝色的色调阴冷、压抑,与门外另外一户人家窗户里透出来的温暖的黄光,形成反差。我们似乎听到门外的玫瑰用怯生生的声音在问:“我可以进到屋子里来吗?”
    就是不看文字,我们也知道有什么样的命运在等待着玫瑰了。
    玫瑰是一个异类,在父亲的眼中,它有辱门庭,甚至让父亲喊出了“天哪,我家出了一只红猫,真是家门不幸”这样绝情的话来。它自降生那天起,就开始饱受歧视与白眼,但它没有自暴自弃,一直在逆境中寻找自我。这从它的眼神就可以看得出来了,它的眼神里只有可怜,没有乞怜,到最后它告别母亲走向远方时,眼中只剩下了坚毅与自信的光。玫瑰特立独行,敢和老鼠玩倒立,敢和出身卑微的老狗睡在狗窝里……这就是画家为什么为玫瑰选择了红色,红色是一切激情的颜色,意味着活力与进取。
    故事的结尾很幽默,玫瑰带着四只小猫回来看外公外婆了。可是,除了三只小红猫,还有一只小黑猫!这本来倒没什么,只是玫瑰的一句话有点让人担忧:“我真不知道该拿他怎么办。他的言行和其他兄弟姐妹都不一样……”怎么可以这样说!难道忘记了,你自己不也曾经是一只我行我素的猫吗?
    喜欢约瑟夫·魏尔康,是因为喜欢他用粉彩笔画出来的那温暖而又亮丽的色彩。你看猫妈妈带孩子们散步那一页,那几乎把玫瑰淹没的草海,绿得是多么鲜亮啊。你再看玫瑰背着包袱出门那一页,那是一种多么让人心生暖意的黄色啊,是秋天的黄色,还是夕阳的黄色?他总是把画面画得毛绒绒的,有时是一种粉质的感觉,有时又是一种蜡质的感觉,说粉彩笔有两种,一种油性,一种粉性,不知他用的是哪一种?      


【作者介绍】
    皮欧特·魏尔康(Wilkon,P.),1957年出生于波兰华沙。大学期间主修波兰语言和文学。大学毕业后曾任教于小学。由于承传父亲艺术的血脉,不久便开始从事写作,写过成人作品,现在的创作则是以儿童文学为主。

【画家介绍】
    约瑟夫·魏尔康(Wilkon,J.),1930年2月12日出生于波兰南部的波库其卡。自幼受到艺术家父亲的影响,上过美术中学。1949年进入Kracow美术学院学习绘画,同时在当地的giellonski University大学修读艺术史,拥有艺术史博士学位。
    他还是美术学院的一名学生时,就已经立志要当一位童书插画家了。1957年开始插图创作,但当时他主要是为波兰国内的出版社画插图,自1963年起,工作重心渐渐地转到了与外国出版社的合作上。他擅长以鲜丽的粉彩,以及朴拙的笔触、造型,来展现具感染力的绘画风格。主要作品有《花豹布鲁诺》(Leopanther. Eine Liebesgeschichte)、《三只小熊》等,除了在波兰十二次荣获年度最佳图画书之外,还获得过捷克儿童图书协会金苹果奖、意大利波隆那国际儿童图书展设计大奖、莫斯科图画书首奖、莱比锡图画书大奖等奖项。如今,他不仅是东欧最具代表性的画家,也是一位国际知名的视觉艺术家,作品超过了二百部。2005年,波兰政府还颁发给他"波兰最具代表性的童书插画家"的文化勋章。
    他作品中的主人公几乎都是动物,他说:"我喜欢画动物。我希望透过画面,让孩子从小感觉到人与动物之间的爱。所以我并不只是把动物简单的拟人化,我要把它们在环境中的生活,用温馨的色调、丰富的表情,呈现给世界各地的孩子们。"
    现在,他和家人以及一群猫居住在华沙郊区。



图片附件: 小猫玫瑰(信谊世界精选图画书系列) 01.jpg (2007-1-21 00:19, 69.87 K)



图片附件: 小猫玫瑰(信谊世界精选图画书系列) 02.jpg (2007-1-21 00:19, 71.86 K)



图片附件: 小猫玫瑰(信谊世界精选图画书系列) 03.jpg (2007-1-21 00:19, 69.12 K)



图片附件: 小猫玫瑰(信谊世界精选图画书系列) 04.jpg (2007-1-21 00:19, 47.88 K)




[ 本帖最后由 江湖 于 2007-1-21 01:2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06-7-11 14:27:44 | 只看该作者
【内容简介】
    充满智慧的獾离开了他的身体,也离开了所有的动物朋友,虽然他在生前已常常告诉朋友他只是到了隧道的另一头,大家不要为他难过。但是,在寒冷的冬天里没有了獾,这对大家来说,实在是太难过了。直到春天的来临,所有的动物聚在一起怀念獾,说着獾以前与大家相处的种种,大家的悲伤才慢慢抚平,因为獾虽然永远离开了,但他所留下来的“礼物”却像是矿藏一样,永远都在帮助有需要的人。

【作者/画家简介】
    苏珊·华莱(Varley,S.),1961出生于英国的黑池(Blackpool)。自幼喜欢画图,所以,很自然的,在完成义务教育后,便选择到曼彻斯特综合技术学院学习插画。四年的学院生涯,由于良师益友环绕,对她日后的发展,带来了决定性的影响。
    1984年,当她还是一名学院学生时,就完成了第一本图画书《獾的礼物》。此书一出,即一鸣惊人。苏珊·华莱不仅获得了鹅妈妈新人奖的首奖,还在法国获得了数座奖项。



图片附件: 獾的礼物(信谊世界精选图画书系列)01.jpg (2007-1-21 00:21, 87.88 K)



图片附件: 獾的礼物(信谊世界精选图画书系列)02.jpg (2007-1-21 00:21, 59.34 K)



图片附件: 獾的礼物(信谊世界精选图画书系列)03.jpg (2007-1-21 00:21, 30.07 K)



图片附件: 獾的礼物(信谊世界精选图画书系列)04.jpg (2007-1-21 00:21, 82.39 K)






[ 本帖最后由 江湖 于 2007-1-21 01:2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06-7-11 14:28:05 | 只看该作者
.【内容简介】
    故事描述三个装扮和武器都很奇特的强盗,在山洞里存放了一箱箱抢来的金银财宝,但他们从没想过要用他们的财宝……。直到有一个夜晚,他们拦下的马车里竟然只有一个孤儿,他们就将小女孩带回山洞;之后,强盗被纯真的小女孩感动了,决定将以前抢来的财宝,拿来盖一座城堡样的福利院,把所有走丢的小孩,不快乐的小孩和没人要的小孩,统统找了来,让孩子都有地方住。孩子们长大了,心存感激,便建了三座强盗帽子形状的塔,来纪念三个强盗。故事文字和内容都很简洁,但却以图画成功的营造气氛,以强烈的颜色来表现神秘、恐怖、冷漠或正义与热情等,让孩子体会一个有点儿吓人,又没有严肃教条的幽默故事。

【作家/画家介绍】
    汤米·温格尔(Tomi Ungerer),1931年出生于法国。二次大战后他便选择插画工作,1956年前往美国,在广告公司工作,并为一些杂志画插画。
    因为幼年失怙,童年又多在战乱与贫穷中求生,温格尔对于他生存的年代和国家所面对的一些战争、社会动乱,总有深刻的体会,也陆续将他的观察化为艺术,分享给更多的人。创作的故事常隐藏着讽刺的意味,但整体来看,却又是温和幽默的。温格尔的图画所诠释出的意义,又往往远超乎文字。他是位平面艺术家,常常用明朗大胆的方式,在纸上“刷”上令人几乎窒息的颜色,让人感受强烈,《三个强盗》的黑、蓝、红,便是很好的例子。
    从1957年他出版第一本儿童书之后,他的名字便经常与各种奖项连在一起。至今已经创作超过三万张画作,和一百二十本插画书,范围之广包括政治、社会的讽刺漫画、歌本、诗歌、风景画集等等。但是,最为人称道的还是他创作超过七十本的儿童绘本,他在这方面的杰出成果,让他成为1998年国际安徒生插画大奖的得主。



图片附件: 三个强盗(信谊世界精选图画书系列) 01.jpg (2007-1-21 00:24, 57.91 K)



图片附件: 三个强盗(信谊世界精选图画书系列) 02.jpg (2007-1-21 00:24, 49.44 K)



图片附件: 三个强盗(信谊世界精选图画书系列) 03.jpg (2007-1-21 00:24, 63.76 K)



图片附件: 三个强盗(信谊世界精选图画书系列) 04.jpg (2007-1-21 00:24, 52.04 K)



图片附件: 三个强盗(信谊世界精选图画书系列) 05.jpg (2007-1-21 00:24, 99.38 K)



图片附件: 三个强盗(信谊世界精选图画书系列) 06.jpg (2007-1-21 00:24, 83.38 K)



[ 本帖最后由 江湖 于 2007-1-21 01:3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06-7-11 14:28:26 | 只看该作者
一个小男孩在快乐的白天结束时,问:“风停了以后,它到哪里去了呢?”他妈妈向他解释风没有停,只是吹到别的地方去了,让那里的树跳舞。
    然后,她循序渐进地告诉了孩子世上物质不灭的道理,只是在另一个地方,或者以另一种形式开始。雨回到了云里,生成新的雨,波浪退回到大海里,成为新的波浪,白天与黑夜循环往复,晚上给小男孩带来了黑暗,星星,让他入梦。
    作者和绘图者以抒情的文字和丰富多彩的插图完成了一次美丽的对万物循环链的礼赞。

【作家简介】
    夏洛特·左罗托夫(Charlotte Zolotow),于1915年生于美国维吉尼亚州。自威斯康辛大学毕业后,即在美国的Harper出版社工作。她虽曾因为育儿而中断过工作,但复职以后,即返回出版社,并于1981年担任这家出版社的副社长。其为儿童主编童书前后达三十年之久,是一名杰出的童书编辑兼绘本作家。
  夏洛特·左罗托夫的作品数量相当惊人,由她写成的绘本,超过九十本;而与她合作过的画家,则有三十余人,其中,有很多都是美国当代最具代表性的绘本画家。她的成就,也为她赢得无数荣誉。因“对儿童文学有杰出贡献”、“对儿童文学影响深远”,夏洛特·左罗托夫分别于1986年获得明尼苏达大学艾威.可蓝大奖(Irwin Kerlan Award)、1990年南密西西比大学银牌奖及1991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图书馆从业人员的一致推崇。此外,以她为名的The Charlotte Zolotow Award,建立于1998年,每年一月都会选出在美国出版的优秀童书的作者,夏洛特·左罗托夫在美国儿童文学界的知名度与重要性也由此可见。
  夏洛特·左罗托夫的文字颇富诗意。其作品的内容特色是:所有的故事皆以“小孩”为主角,并以写实的方式,呈现书中小孩的一段“成长经验”,希望从儿童的角度,反应儿童真实的情感,由于描写细腻,又具普遍性,故颇能得到读者的共鸣。

【画家简介】
    斯蒂芬诺·维塔(Stefano Vitale),生于意大利的帕都亚(Padova),毕业于南加大和加州帕沙第纳(Pasadena)的设计艺术中心学院。他的画作曾展示于画廊,并散见于《纽约时报》、《商业周刊》和《纽约》等杂志,另外,已出版十余本与夏洛特·左罗托夫等文字作者共同完成的儿童图画书。



图片附件: 风到哪里去了(信谊世界精选图画书系列) 01.jpg (2007-1-21 00:28, 113.64 K)



图片附件: 风到哪里去了(信谊世界精选图画书系列) 02.jpg (2007-1-21 00:28, 103.56 K)



图片附件: 风到哪里去了(信谊世界精选图画书系列) 03.jpg (2007-1-21 00:28, 113.6 K)



图片附件: 风到哪里去了(信谊世界精选图画书系列) 04.jpg (2007-1-21 00:28, 110.02 K)



图片附件: 风到哪里去了(信谊世界精选图画书系列) 05.jpg (2007-1-21 00:28, 89.34 K)



图片附件: 风到哪里去了(信谊世界精选图画书系列) 06.jpg (2007-1-21 00:28, 119.92 K)



[ 本帖最后由 江湖 于 2007-1-21 01:3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8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7:25 , Processed in 0.135619 second(s), 2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