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3373|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哈哈,热闹的中医和西医的争论,不过我已经不想看不想争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7-6 07:41: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哈哈,这里关于中医和西医的争论好热闹,不过我已经不想看不想争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6-7-6 08:52:02 | 只看该作者
都是P论,一班不是医生的人在这搞事。科学不是谁说了算的。是由我们病人说了算。西医想压制中医是不对的,应该和平共处,各尽所长。世间上没有任何事物是十全十美的,中医有它的生存空间自有它的道理。我们看到不少病人也得请中医治才能好。象妇科调经、慢性病和一些不明原因疾病、肝病我觉得就是中医好过西医。并非象某些西医讲的中医那样一文不值。这里讨论的都是一些激进分子。没有意思。这些吵架的人应该当面吵才是,网上吵有P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6-7-9 02:03:27 | 只看该作者
这里本来就是鼠目寸光之地,吵吵才热闹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6-7-9 14:44:32 | 只看该作者
西医想压制中医是不对的,应该和平共处,各尽所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6-7-9 17:10:14 | 只看该作者
<font color="royalblue">  前几天看一则连体婴儿手术的新闻,又想起中西医之争。  中医西医各有所长,有的领域,是不能互相代替的。    象连体婴儿的手术,如果光用中医,是不能很好解决的。  而在中医擅长的一些领域,西医虽然也是医,又只能看天书一样,当作特异功能来看。比如我原在中医楼举过的例子,师傅小腿粉粹性骨折,中医治好后,感觉力气比原来还大。小时候看过一本小人书,一对夫妇与人比武输了,想练成无敌鸳鸯腿,在正式开练前,两个人就是把自己的腿断了再接,然后练功夫。以前认为这是作者故弄玄虚,看到师傅的事才知道,原来是有医学基础的。粉粹性骨折西医也能治好,但治好后绝对不如原装,更不提比原来更强。  还有,严重的闭痧极易致死,西医不知对这个病怎么命名,采取什么方法救治。而在民间,如果不采取中医土办法而是送西医,极易误诊误治。而对付闭痧的土办法却是特别地简单易行没有副作用。  扯痧:两个指头解决问题。  刮痧:一点油一根调羹解决问题。  放痧:在山上,随便找根刺,在家,尖的玻璃或者消过毒的缝衣针,把指头扎一下,放出几滴黑血就行了(小时候观察隔壁老者自己放痧)。  拨火灌:有点技术含量,但现在有种抽气的成套的拨火灌工具,同样是简单易行。  中西医各有所长,有交集,也有互相不能取代的领域。  两种体系对人体的认识方法,也不能说谁更高明谁更落后。即使西医把人体器官都研究透了,人体也不是积木一样拼起来就行,作为一个复杂的有机体,要完全认识他的内在规律,既要有西医的细致入微,也要有中医的整体把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6-7-9 19:46:54 | 只看该作者
我不到七八岁的时候从树上掉下来,把右手摔断了,我们本地的一个土郎中,用一种草药捣碎后敷在患处,然后再打上绷带,以后我每天吊着绷带去学校读书,不记得过了多长时间,大概十来天吧,右手就好了。现在没任何不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6-7-10 02:23:48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要做临床对照试验 ·方舟子· 美国病毒基因公司在北京地坛医院非法试验治疗艾滋病药物一事,一年前已经闹得沸沸扬扬。最近由于英国《自然》杂志做了报道,重新引起人们的关注(见《北京科技报》2005年6月1日报道《艾滋病药物人体试验再受关注》)。病毒基因公司驻北京负责人向《中国新闻周刊》提供了一份据称由“第三方”做的临床试验报告。记者将该报告拿给我看,我看后指出,没有必要太深地去看它的相关实验数据,因为样本太小(仅34名患者),而且缺乏双盲的对照组试验,结果说明不了什么问题。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要试验一种药物的疗效,是很简单的一件事。只要找一批病人,对他们用药,看看能不能把他们的病治好,不就得了?在以前,医生的确是用这种办法做临床试验的,有时也能够有很明确的结果。1885年7月6日,巴斯德做了一次被认为是历史上最著名的临床试验,给一位9岁的男孩注射了狂犬病疫苗。这名男孩在两天前被一头狂犬严重咬伤。在随后的10天内,巴斯德给这名男孩共注射了12次疫苗。几天后,男孩便康复回家了。第二年3月1日,巴斯德向法国科学院报告了他对狂犬病的治疗结果,呼吁建立狂犬病疫苗中心。到1890年,世界各国许多地方都建立了狂犬病治疗中心。 由于人们在得了狂犬病之后必死无疑,死亡率百分之百,而巴斯德治疗的狂犬病人却活了下来,因此不难得出结论,巴斯德的疗法是卓有成效的。但是这个著名的试验也是一个很不寻常的事例。能够起死回生的灵丹妙药极为罕见。药物通常只是用来减轻、消除症状,减少病痛,降低死亡的危险。对绝大多数疾病来说,药物疗效并不是非此即彼、要么有效要么无效没有中间状态那么简单。这时候,要判别药物的疗效,就困难得多。 有很多因素会影响到人们对药物疗效的认定。许多疾病都能够自愈,例如感冒、失眠症,不必治疗也会痊愈。甚至像癌症这样的所谓“不治之症”,也有一部分病人会自愈。还有许多疾病的状况受病人的心理因素的影响很大,给病人服用并无药效的假药(“安慰剂”),也会出现一定的疗效,有时能达到30%甚至更高。有些慢性病,病情自己会时好时坏。而像心急梗死、中风这种能致命的疾病,其死亡率与年龄、性别、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有关,波动很大,难以对个体做出预测。还有一些疾病的病情好坏,取决于病人的自述或医生的主观判断,其结果很容易受到病人或医生的主观愿望的影响而出现偏差。 为了避免上述因素,在临床测试一种新药的疗效时,就必须精心设计试验方案,进行对照试验。在对照临床试验中,一组病人接受新药治疗,其他组——对照组——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分成不接受任何药物治疗、接受安慰剂治疗、接受已有药物的治疗或不同剂量的新药治疗组,然后比较不同组的结果。其中最基本的对照组是安慰剂对照组,即使用外观应与试验的新药相同或相似,而又不含任何药理活性物质的制剂(其主要成分通常是淀粉或生理盐水),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心理因素对药物疗效的影响,是新药临床试验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 在做对照试验时,为了尽量避免主观偏差,还需要遵循其他一些原则。在有可能影响药物效果的各个方面,新药组和对照组的病人都应该相同或相似,例如所有的病人都必须患有相同的疾病,或处于同一疾病的相同发病阶段。而且,新药组和对照组的病人的年龄、体重、健康状况、接受其他治疗的情况等各个方面也应该尽量相似。 为了做到这一点,必须遵循“随机化”原则,即参加临床试验的所有病人被随机地分配到不同的组,病人将进入哪一组完全由随机产生的编号来决定,而不是人为地挑选哪些病人进入新药组,哪些病人进入对照组。如果参加试验的病人群体足够大,随机化分配的结果将会使新药组和对照组的病人有相似的特点。否则,如果由研究人员来挑选的话,就可能有意无意地把病情较轻的病人挑选入新药组,使得新药组的疗效过于显著。 在临床试验中,一方面,如果新药组病人知道自己吃的是新药而对照组病人知道自己吃的是无效的安慰剂,那么心理因素就可能对两组病人的疗效分别产生正面和负面的影响。另一方面,研究人员为了能得到好结果,有意无意地可能会对新药组病人更精心护理或施加暗示影响病人,在判定疗效时,会倾向于更正面评价新药组病人,更负面评价对照组病人,只收集对新药有利的数据而忽视不利的数据等等。为了避免出现这种偏差,在临床试验中还必须遵循“盲法原则”。 如果病人不知道但是研究人员(医生、护士和数据分析人员)知道谁服用的是新药谁服用的是安慰剂,这是“单盲”,但是如果研究人员和病人都不知道分组情况,则属于“双盲”。双盲是避免主观偏差的最好办法。在双盲的情况下,分组情况由第三方人员掌握,医生、护士在“盲态”下给病人使用药物或安慰剂,观察疗效和收集病人的数据,然后把资料交给同样处于“盲态”的数据分析人员去分析。只有在最后需要比较新药组与对照组的疗效时,才会解除“盲态”,让研究人员和病人知道分组情况。 有时候,通过其他方式(例如临床经验积累、仔细的观察)也能够发现药物的疗效,但是这样的发现往往是不可靠的,不足以得出科学的结论。随机的、双盲的、有对照的临床试验虽然不是发现药物疗效的唯一方法,却是能够确定药物疗效的最可靠的方法。2005.6.10(北京科技报2005.6.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6-7-10 07:01:02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的理论是和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相关,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医也是如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6-7-10 12:13:55 | 只看该作者
我为中医高兴  新浪网友  从有关媒体的报道得知,中医对治疗爱滋病有了一套办法。先是为中医高兴,同时也为中华民族高兴,又一次走到了世界的前面,作为中国人没有理由不为此高兴和自豪。  我知道,中医从理论上是可以治疗任何发病过程比慢的病的,前提是你必须按中医的条件去做;对于发病过程较快的一些病,中医也是有办法的,但是也有前提,就是在发病之前,按中医的办法去预防。一般来说,中医没有治疗不好的病,只是条件的限制和病人本身的原因,才使中医的治疗效果大大的打了折扣。这当中有一段很理性的逻辑推理:大前提,世界所有的病都是可以治疗的;小前提,中医的理论是可以治疗任何病的;结论,中医可以治疗好任何病,治疗不好的病不是中医的错,是病人自己的原因。如常见的近视,现在用西医的办法,可以治疗,但是中医认为,西医的办法是治标不治本,恢复正常的视力不等于以后不再近视了,关键是病人自己不要近视。还有如常见的肝炎,你西医的划分明显没有中医科学,甲乙丙丁,太简单了,按我们中医的看法,有肝火,肝淤,有阴虚,有肾虚,只有对症下药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当然,西医也有西医的长处,那就是西医在治标的时候由于没有统筹安排,表面的效果比较快。于是我们中医为了满足病人的心理需要也采取了一些西医的方法和用了一些西药,如打吊针,如在中药里加一些西药的成分等等,还有如肺结核,中医应该是对它有办法治疗的,有关的治疗办法可能在黄帝外经里面。黄帝外经现在还没有找到,如果找到了,肯定是对世界的医学是一个划时代的贡献,世界的医学史恐怕也要重新写了。还有西医的名医完全靠仪器的检验结果来治病救人,而中医却不一样,靠的是一双眼睛和三个指头,没有几十年的心得体会是达不到如此的境界的。鉴别胎儿的性别,西医非靠仪器不可,我们中医的方法多的很,可以靠脉象,可以看吃饭的爱好,可以看孕妇的走路等等,虽然在准确率上不如西医,但是在方法上比西医先进的多,也简单的多。  不过,中国人有时候总有崇洋媚外的事发生,鲁迅先生就对中医不感冒;老毛也不太相信。老毛的御医没有一个是中医出身。不过这不怪他们,时代的限制。如果他们能看到现在的成果,我相信他们也不会再去看西医了的。中医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没有环境污染,都是绿色的药物。前不久的龙胆泻肝丸的事其实不是中医的错,传统的验方经过了几千年的实践,不可能有错的。西医有一些地方是胡说八道,如什么药品的研究进入了分子水平,那是物理学的范围,和医学有什么关系。还有病毒的概念,中医早就有了;特别是疼痛的机理,‘不通则通’的学说领先了世界几千年。什么,你问针刺的疼痛是通还是不通,这个问题很简单,针刺的点肯定是不通的,所以就疼痛。啊,还有针刺止痛啊,是啊,那更是中医的瑰宝,这一点不通了,另外一点就通了,所以就止痛了。还有就是中医的经络学说,内容极为丰富多彩。问题是失传太多。据靠证,在明代之前,中国的军队还普遍应用点穴的方法,当时外国人都不敢对中国动武,清代后期,点穴的方法逐步失传,到了甲午的时期,就完全失传了,所以才有甲午战争的失败。不过,最近民间有传说,有一些地方已经发现了有人用点穴位的方法在治病救人,据说效果很好的,不过是在‘沙施’之后,要是早一点发现了,‘沙施’肯定不会在大陆泛滥成灾的。好了,今天的感想就说在这里。我其实还有一个建议,就是国家应该加大对中医的投入,特别是对中医学校的投入,逐步取消西医的应用,这不仅是一个学术问题,还是一个关系到中华民族能否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6-7-10 14:58:38 | 只看该作者
[  不过,中国人有时候总有崇洋媚外的事发生,鲁迅先生就对中医不感冒;老毛也不太相信。老毛的御医没有一个是中医出身。不过这不怪他们,时代的限制。如果他们能看到现在的成果,我相信他们也不会再去看西医了的。错也,蒲辅周就是中南海医疗保健组副组长,是现代的宫庭太医,是个名老中医。毛主席的白内障手术就是由原中国中医研究院院长唐由之做的,唐做内障手术的突破口比美国先进了15年,唐还被周恩来总理派到外国帮那些元首做内障手术。岳美中名中医被派去治疗印尼总统苏加诺的肾炎肾功能丧失症,当时中国也有名西医一同被派去,西医们都认为苏必须手术切肾,但岳坚持认为还可治疗,结果真的被岳治好了,西医们眼见为实,佩服得不得了。这难道要通过什么双盲对比吗?西医专家会诊都认为不行,为什么中医还能治?这不就是对比吗?周恩来九次派岳美中出国为总统们治病,这是国内唯一派外出最多的医生,而且是个中医,说明了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4:02 , Processed in 0.082495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