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lotusleaf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转贴]原来音乐可以这样学!(请了解奥尔夫的家长谈谈)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4-3-4 22:03:39 | 只看该作者
要让孩子能把音乐放到乐器上,首先要帮助孩子把音乐放到身体里。身体动作协调的孩子,才能演奏出好的音乐。

上次说到,玫表姐告诉多多妈,音乐学习并不就等于乐器学习。但幼儿是否需要音乐活动,需要什么样的音乐活动呢?玫表姐把这个问题提给了多多妈。多多妈想出了一个办法,去看看音乐家的成长经历,尤其是幼年的经历,从中发现正规音乐学习前应该做好什么准备。她很认真地跑到图书馆查了很多资料,颇有心得。她的感想和问题很多,觉得电子邮件都不利于交流了,干脆和玫表姐商量,两人在电脑上安装了MSN,开始聊起天来:

多多妈:表姐好!我最近看了不少音乐家传记,有个发现:过去常听人说,学习乐器要从小开始,童子功很重要,老怕自己的孩子错过了学琴的时机。可是我发现,并不是所有的音乐家都象莫扎特那样三岁就开始学琴。比如,傅聪就是十二岁才开始学琴。

玫表姐:对呀。你想想孩子是怎么学会语言的?孩子都是先听,然后开始说,几年后才开始读和写。可是在音乐学习方面,如果我们让孩子上来就学习乐器,掌握乐理,那就等于在没有进行多少听说活动时,直接进入读和写。这岂不荒谬?

多多妈:有道理!我还发现,尽管接受正规音乐教育的时间不同,音乐家们有个共同特点,他们都不是成年后才接触音乐,而是从小就有音乐的环境,比如象巴赫,出生在音乐世家,由哥哥开蒙学习。也有的音乐家的父母虽然不是音乐家,但是喜爱音乐,比如傅聪的父母就都喜爱音乐。柴可夫斯基的父亲在邮局工作,母亲是家庭妇女。海顿的父母是工匠和厨师。他们虽然工作与音乐无缘,但有的喜欢音乐,有的有从事音乐活动的亲友,使孩子从小就有机会接触音乐和从事音乐活动的人。

玫表姐:对极了!我们说幼儿不适合立即进入乐器学习,不是说幼儿就不需要音乐活动。恰恰相反,幼儿需要进行大量的正规音乐学习前的准备活动,就好象是我们语言学习中的听和说的活动。

多多妈:可是音乐中的听和说活动是什么呢?换句话说,最适合低龄儿童的音乐活动是什么呢?我读了一篇文章,印象很深,说的是,柴可夫斯基从婴儿期起,他的母亲就喜欢把他抱在怀里哼唱民谣,他的父亲把他放在膝盖上有节奏地颠动,做音乐游戏。柴可夫斯基后来回忆说,这是他记忆中关于音乐的最早回忆。

玫表姐:柴可夫斯基的父母做的,恰恰是对孩子早期进行音乐教育时最重要的事。以现代音乐教育研究为基础,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指出,婴儿依靠听觉和其他音乐感觉体验音乐,他们应该每天接触音乐。孩子在婴儿时期,需要能经常听到成年人的哼唱,看到成年人饶有兴趣地进行音乐活动;自己发出的各种声音能够得到回应;能够广泛接触各种节奏型和不同调性的音乐或儿歌,乃至各种声响;成年人随儿歌或音乐的拍子、节奏型和旋律摇、拍、抚动婴儿;孩子有机会触摸、摆弄安全材质的小乐器,使之发出声响;孩子能有机会反复进行自己喜爱的音乐活动。

多多妈:这么多活动,能具体解释解释吗?

玫表姐:简单地说,就是成年人要经常和孩子玩音乐游戏,比如给孩子哼唱摇篮曲和其他歌曲,对孩子的咿呀学语做出回应,把孩子抱在膝上玩颠动的游戏,跳舞的游戏,给孩子一些适龄的音乐玩具,等等。更大一些以后,孩子要有机会通过各种音乐游戏和活动,听到各种节奏和调性的音乐或儿歌,探索自身嗓音的可能性,发展肢体协调能力。我女儿的老师曾说过,要让孩子能把音乐放到乐器上,首先要帮助孩子把音乐放到身体里。

多多妈:把音乐放到身体里,这种说法真形象。我在一本书里也读到类似说法。有人问小提琴家梅纽因说:“听说在您的音乐学校里,连孩子平足都要管,是真的吗?”因为我们一般人认为,拉小提琴用的是手,为什么要管孩子的平足呢?梅纽因回答说,确有此事。在他的音乐学校里,特别重视体育运动,平足的孩子要经常练习用脚尖走路,增加脚底的弧度。因为,梅纽因说,现代的教育理论强调心和手的和谐,身体动作协调的孩子,才能演奏出好的音乐。

玫表姐:你说得太对了!等我找出时间,整理一下我带孩子上幼儿音乐课的笔记,把目前幼儿音乐教学方面开展的各种活动详细描述给你听,好吗?

多多妈:太好啦!翘首以待!

《父母必读》2004年2月号

(简介:转贴的内容来自小橡树幼教中心,虽然小橡树幼儿园的花费太大,像我这样的工薪阶层无法承受,但是对于它的办学理念非常赞同,推荐给各位家长。

小橡树的创办者王甘,在美国耶鲁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带着孩子回国,和不少妈妈一样,开始为孩子寻找幼儿园。她惊讶地发现,尽管国内不少幼儿园比国外的园舍漂亮,可是在教育理念和实践方面还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那种孩子自由成长的状态难以寻觅。
2001年,她放弃了清华大学的教职,在亚运村的一套公寓房里创办了小橡树。
小橡树创办之初,只有三个老师,六个孩子,但是它凝聚着一个母亲的梦想和热情,先进的理念和教法也吸引了一批对幼儿教育有理想的高素质的年轻人来担任教师。
几年来,小橡树坚持理想,引进国外先进教法,重视儿童的均衡发展和情商发展,着重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创造性和适应性,吸引了一批拥有相同理念的家长。小橡树的家长大量参与幼儿园的活动,形成了小橡树特有的幼儿园文化。
为促进小橡树的生长壮大,小橡树成立两年后,小橡树一半的家长正式成为股东,又有若干位妈妈放弃原来的高薪职位加入小橡树,极大地充实了小橡树的经营实力。一个妈妈的梦想变成了更多妈妈们的。
小橡树是妈妈们为孩子创办的,小橡树的理想是为孩子们提供更有活力和创造力的成长环境,弥补传统教育重视智力忽略情商、重视知识忽略能力、重视结果忽略过程的弊端。
[ Last edited by lotusleaf on 2004-3-4 at 22:05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04-3-4 22:09:05 | 只看该作者
引用:燕子发表于2004-3-4 05:47 PM:
我想是不是得两岁半以上的孩子才行呀?
0岁开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4-3-5 00:38:40 | 只看该作者
我去听过一次全国奥尔夫协会据说是最资深的人士讲的课(国内的奥尔夫老师大都是接受她的培训),确实很不错,当时我们都建议开个成人班呢,但目前这种课只针对孩子,因为需要孩子配合,所以目前全国的奥尔夫班都只能开两岁以上的班,这位老师说那些标榜两岁以下也有奥尔夫的班都是骗人的,因为两岁以下确实不可能做到。两岁以下的儿歌跳舞不能笼统归入奥尔夫。[ Last edited by rainbow on 2004-3-5 at 00:40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4-4-26 06:39:46 | 只看该作者
做游戏学英语(全5册,赠1张CD)

作者:(日)松崎博,(英)吉瑞.索罗斯编, 梅园、王玲、张蕾等译

日本白杨社授权出版,大16开,铜版纸彩色印刷,1套5册(赠1张CD),47页/册,原价90元/套,75折。

本书适合3-10岁的儿童学习。5册分别是:

1/《字母与数字游戏》--快快乐乐记字母

2/《单词游戏》--一个人也可以做游戏

3/《单词游戏》--大家一起做游戏

4/《会话游戏》--大家一起做游戏

5/《游戏歌曲》--唱歌学英语(所赠CD中含有本册中所有的歌曲)
 

游戏中学习,快乐轻松!

本套书让小朋友通过做各种游戏的方式,轻松愉快的学习英语。精心的构思,巧妙的设计,生动有趣的彩色图画,让小朋友展开幻想的翅膀!

游戏内容简单易行,很符合儿童的思维和行为习惯。而第5本《游戏歌曲》中,好多歌曲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比如那首“Are You Sleeping?”,就是咱们总是能听到的“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得快,跑得快......”,玩着游戏,听着歌,可以让孩子充分享受学习的乐趣。


Are You Sleeping? 

Are You Sleeping?

Are You Sleeping?

Brother John,

Brother John? 

Morning bells are ringing,

Morning bells are ringing, 

Ding, dong, ding! 

Ding, dong, ding!


<img src="http://babybook.vip.sina.com/images/zuoyouxixueyingyu013.jpg"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URL=http://babybook.vip.sina.com/zuoyouxixueyingyu.htm]《做游戏学英语》的精彩图片欣赏,请进入 贝贝儿童书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4-4-26 08:36:57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8-1-25 14:19:0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8-3-29 17:57:02 | 只看该作者
thanks  a lo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8-4-1 10:46:33 | 只看该作者
听说过
但是没上过这样的课
能更详细的说说具体内容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8-4-26 13:52:13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当中,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8-4-27 22:50:01 | 只看该作者
很有创造力的音乐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1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7 01:32 , Processed in 0.116726 second(s), 2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