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45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科学兴趣早培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6-16 19:45: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科学地进行早期教育。  人们都知道一株幼苗在它发芽生长期有了充分的阳光肥料水份,就能茁壮成长,长大了枝繁叶茂,花多果累。但是如果早期缺养料,到了开花期再补救那就非常困难。这就是说要有科学的育苗技术。父母也要掌握科学的育儿知识,在孩子年幼期要重视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科学地分析评价孩子成才的潜能,这样才能培养出聪颖智慧的孩子。许多心理学家、医学专家研究表明,人类自身从先天遗传基因来说,一般正常发育幼儿占95%,超常幼儿占2%,低智能儿占2—3%。幼儿的兴趣潜能大致也可分三种情况。一是正常幼儿兴趣发展趋势情况:六个月开始有蒙发期的感知兴趣,看人表现了情感,乐,笑,哭,好奇心促使他伸手抓东西;九个月开始情感兴趣表现明显,听音乐、听熟悉的声音就欢乐地手舞足蹈,伸手抓物会看成人的脸色;到1岁左右学语、跨步,对音乐的强弱。色彩鲜艳的物品渐感兴趣,注意起周围的环境,对同样群体产生合群的兴趣;2周岁到娃娃班幼儿对这种群体兴趣明显增强,动作口语齐表达,喜欢与人交往,会抢玩具等;2到3岁幼儿和成人对话喜欢提出要求,从要什么,不要什么,到爱与家长玩,喜欢新玩具,要求父母这样那样;4到6岁的幼儿语言迅速发展,各种动作协调发展,好奇好问,个性逐步形成,对有兴趣的活动游戏能长时间参加。二是智力超常幼儿的兴趣倾向明显突出,表现在求知欲望强烈,学习兴趣高,思维敏捷,记忆力强,对有兴趣的游戏全神贯注。特别是个性好胜好强,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倔劲。三是智能低下的幼儿,感知发展缓慢,记忆差,数学计算能力低下,对周围事物不感兴趣,个性自卑又固执。根据上述情况,家长们对孩子要早进行科学分析,早了解早教育,孩子自然能早成才。例一:武汉大学少年超智班,曾招收过一名5岁的大学生名叫小津津,他九个月便开始发音学语,父母因势利导加强训练。在他5岁时已会用简单英语和成人对话,能借助字典阅读英文科普读物,能背诵80多首古诗词。数学的心算、口算、笔算非常快。一位教授在面试时出了几道代数题让他做,他很快计算出来。于是他被招进超常智能班学习。例二:1860年,法国一个名叫卡尔威特的教授,在他幼儿期与同龄人相比,明显出是个痴呆儿,但他的父亲没有失望,而是脚踏实地设计培养计划,对小威特进行了持之以恒的启蒙教育,8岁后,这个痴呆儿的智力发展使邻居们大吃一惊,他掌握了物理、化学,动物学,植物学等基础知识,特别是数学非常突出,9岁考入莱比锡大学,14岁当了博士,16岁就当了教授。上面两个实例告诉我们,每一位父母在科学评价自己的孩子后,要抓住幼儿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因人而异挖掘孩子的智力潜能,重视孩子的兴趣,加以启发引导,这样就能成为教育孩子的成功者。  二、及早发现孩子的兴趣,加以培养。父母首先要懂得什么是兴趣。兴趣是指一个人对某种事物感觉喜爱而产生的情绪。对幼儿来说兴趣就是一种好奇心,而好奇心是幼儿求知欲的萌发,是幼儿探索世界的开始,许多心理学家说过,“兴趣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金钥匙”。孩子能否早日成才,关键是父母能否早期发现并能支持和引导孩子的兴趣,稳定地发展。例三:杨梦婷小朋友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母亲是个残疾人。在梦婷2岁多时,母亲细心观察,发现她的乐感很强,小梦婷听着自来水的滴嗒声节拍能唱出“哆咪嗦、哆咪嗦、咪哆咪哆咪......”。3岁,母亲送她到老师家学简谱,虽然一周一节指导课,梦婷的记性很好,一学即懂,过时不忘。4岁时母亲送她到武汉市一位叫汪培美老师家中学钢琴,才学2个月,老师深情地对她父母说:“在我所教过的学生中,她是我第一次发现灵感极强又刻苦好学的学生,这孩子很有希望。”母亲听后卖掉轮椅,又想方设法凑足钱购买一架钢琴。夏天,她汗流夹背,冬天十指红肿,父母看了都心痛,可梦婷一练就是3个多少时,从不叫苦不叫累,学琴2年多就成为全国幼儿钢琴演奏好手,参赛多次获奖,其中全国大赛分别获过优秀奖,二等奖,一等奖。父母对孩子的兴趣持什么态度所产生的效果是大不一样的。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曾讲过一个小故事。一位小女孩发现蚯蚓断成两半后,两半都在蠕动,感到好奇,就把蚯蚓分别放到两个花盆里,想观察一下它们是否能活,妈妈看到非常生气地说:“女孩子摆弄什么泥巴,没出息!”说着就把有蚯蚓的两块土扔出门外。柳斌说,这位妈妈这么一骂一扔,说不定给中国断送了一位女科学家。国际象棋大师谢军的脱颖而出与她的母亲发现孩子兴趣,尊重孩子的选择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她从小喜欢下棋,父母总是积极鼓励与支持,12岁那年她面临着要么去棋队,要么继续上学。作为毕业于清华大学自控系电子工程师的母亲,为独生子女的学业和前途想得更多,但她尊重孩子的爱好,于是母女俩进行了一次严肃的交谈。谢军看着母亲严肃的脸说:“妈妈我想读书,但更想下棋。”最后母亲尊重孩子的意愿。试想如果当年妈妈硬逼着孩子读书,压制她下棋的爱好,那么现在谢军也许在大学读书,而我们的国家就少了一位世界冠军,一位出色的棋手。    三、挖掘孩子的兴趣潜能。  (一)强化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观察是幼儿认识世界获取知识,发展语言和智力必不可少的能力。4--6岁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他们对陌生的新奇事物具有强烈的兴趣,在观察事物时注意力特别集中,最易接受知识,古今中外许多智力水平较高的人,他们从小就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少有的好奇心。好奇心是探究问题的前提,只有对事物好奇才会认真细致地去观察,才能在司空见惯的大量复杂的现象中独具慧眼,创造性地发现问题获取知识。例如:水煮沸了壶盖为什么被顶起,水为什么会变成冰,冰为什么会变成水,好奇心会使命孩子不断地提出许许多多的为什么。所以我们要珍惜孩子的好奇心。著名的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在他很小时就非常喜欢观察小动物。五岁那年跟随父母去郊游,晚上听到丛林中传来美妙的鸣叫声,这么好听的声音是什么在叫?他顺着声音追寻而去,原来那声音不是小鸟的叫声,而是一种蚂蚱发出的声音。从此他对昆虫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后来终于成为很有成就的昆虫学家。父母要使孩子有敏锐的观察力,其一要经常把孩子带到大自然中去,大自然充满科学,可以说是数、理、化,天文,地理,生物,植物百科全书。大自然生机勃勃,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对幼儿充满着极大的吸引力,也是幼儿生活快乐的源泉。它使孩子们视野开阔,博览多闻,是培养观察力的好处所。其二要帮助孩子确定观察对象。比如一年四季天气变化,自然景物色彩的变化,人们的穿衣,吃用变化等等。其三是设计家庭动植物角,供孩子观察。其四是观察周围环境变化,如门前增加几幢房,大街上新开了几家商店,玩具框里添了什么新玩具,书店里又增了什么新书,等等。这样就能逐步培养幼儿对事物的观察兴趣。  (二)培养发展幼儿的想象力。想象力作为创造性的认识能力。是一种重要强大的能力。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概括了自己一生的科学实践,提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的真知灼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父母要经常鼓励幼儿创造性的想象。一切创造都是从创造性想象开始的,幼儿期在教育启发下创造性想象地球下的情形,想象昆虫的语言,这些幼稚天真的想象,是创新的前提,父母们千万别把他们好奇心和兴趣训斥为胡思乱想,而应有意识地加以培养。如讲童话、神话,科学幻想故事,有时可以不讲故事结尾让孩子想象各种可能的不同结果,还可以作联想训练,如看到水想到什么,看到汽车、动物、植物,会想到什么……。在培养孩子兴趣中还要重视启发性提问,引导他们多方面多角度地思考。比如提出设想,假如世界没有太阳、没有电,假如天不断地下雨,假如人永远不会死,会出现哪些结果呢?这样让幼儿不断扩大知识面,就能不断的培养和发展幼儿丰富的想象力。  (三)培养幼儿动手动脑,综合运用观察力、想象力,激发幼儿创造能力。现代科学表明,手的精细、灵巧的动作能把大脑富于创造的区域激发起来,促进大脑的思维发展。而抽象的思维和双手的精细、灵巧的运动相结合,又能使双手变得更灵巧,成为富于创造性的灵巧的活工具。动手操作能为幼儿学科学提供感性经验。6岁的幼儿具有较强动手、操作技能。比如让幼儿学画画,做手工,小制作,折纸等。父母要对幼儿进行反复训练。对初学者可以采用添画法来启发和引导。如设计一幅“美丽的春天”,家长可先画一片草地,草地边画一条小河,再让幼儿想后画河里的小鱼、小虾、青蛙、小蝌蚪,画草地上的小兔小鸡……。再指导幼儿用五颜六色的彩笔涂色,并添上花和树。这样一幅美丽的春天画卷出来了,再进而深入引导他画夏天美丽的荷花,知了的欢唱;秋天千变万化的云朵,飘落的树叶;冬天北国风光,冰雕城楼等等。美丽的画卷出来了,再让幼儿以自己的设想编讲成故事。父母要抓住机遇,珍惜孩子这第一次的成功,让孩子品赏成功的喜悦。  本人教师,愿广交痴迷于儿童教育的朋友qq:276343732此帖由 sgjswt 在 2006-06-20 12:22 进行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5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16:49 , Processed in 0.214359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