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22226|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拒绝撒旦教符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6-5 17:10: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p style="WORD-BREAK: break-all; LINE-HEIGHT: 200%"><span style="FONT-SIZE: 9pt; LINE-HEIGHT: 200%"><font face="宋体"> 暑假的时候闲着没事挂在网上看德国之声的电视,里面一档流行音乐节目报道了一个乐队的持续三天的演出。我看到画面里歌星带领着台下众多的歌迷疯狂地做着一种手势,我很奇怪这手势的含义,也觉得不平安。因为那时候在和父母听黄丹尼弟兄将的启示录,因此对带角的形象都很敏感。我到网上一查,果然不出所料,是撒旦教的手势。<span lang="EN-US"></span><font face="宋体">回到北京后,我发现大街上越来越多的年青人所穿的<span lang="EN-US">T</span>恤,还有脖子上耳朵上挂的饰物都是撒旦教的符号。这是很恐怖的。我前几日看到一个年青人的<span lang="EN-US">T</span>恤上把撒旦教,以及秘密组织<span lang="EN-US">FreeMason(</span>中文翻译做骷髅会<span lang="EN-US">)</span>的所有符号都集合在一起,最后还来一句“<span lang="EN-US">Join Us!</span>”。我和<span lang="EN-US">Ivan</span>最后决定告诉她她身后这些符号的意思。她说她从来都没有注意过背后的这一大堆符号,当我们告诉她这些是撒旦教符号的时候,她感到很震惊。我认为基督徒应该明白哪些符号是撒旦教的--我想我们不应该稀里糊涂就为撒旦教做了广告,并且,当有一天撒旦教开始正式“登陆”中国的时候,我们不会因为已经对其符号习以为常而不觉得它们背后的阴谋。<span lang="EN-US"></span><font face="宋体"> 下面把撒旦教常见的符号,手势,都列在下面。<span lang="EN-US"></span></span><p style="WORD-BREAK: break-all; LINE-HEIGHT: 200%"><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9pt; LINE-HEIGHT: 200%"><span style="COLOR: black; TEXT-DECORATION: none; text-underline: none"><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9pt;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9pt;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span style="COLOR: black; TEXT-DECORATION: none; text-underline: none"></span></span><span style="COLOR: black; TEXT-DECORATION: none; text-underline: none"></span></span></span><font face="宋体"> 1</span><span style="FONT-SIZE: 9pt; LINE-HEIGHT: 200%"><font face="宋体">:倒五角星是最典型的撒旦教符号。撒旦教圣经的封皮就是一个倒五角星标志。<span lang="EN-US">FreeMason(</span>骷髅会<span lang="EN-US">)</span>的聚会会堂(<span lang="EN-US">Lodge</span>)里面也挂了一个有倒五角星的大旗(这图片是在<span lang="EN-US">FreeMason</span>自己的官方网站上找到的。)<span lang="EN-US">FreeMason</span>一直否认它们与撒旦教有关系,但是却挂这个符号,可见太多的人不知道倒五角星的含义了。倒五角星里面常常有山羊(罪人)的头象。有的时候它们会在角之间空白的地方加上<span lang="EN-US">666</span>。</span><p style="WORD-BREAK: break-all; LINE-HEIGHT: 200%"><span style="FONT-SIZE: 9pt; LINE-HEIGHT: 200%"><font face="宋体"><img src="http://www.hzccf.com/Article/UploadFiles/200512/20051201135101287.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span lang="EN-US"></span></span><p style="WORD-BREAK: break-all; LINE-HEIGHT: 200%"><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9pt; LINE-HEIGHT: 200%"><span style="COLOR: black; TEXT-DECORATION: none; text-underline: none"></span><font face="宋体">2.Aliester Crawley </span><span style="FONT-SIZE: 9pt; LINE-HEIGHT: 200%"><font face="宋体">,撒旦圣经的作者,撒旦教会的建立者,著名的撒旦教教徒。愿主怜悯你的灵魂!</span><p style="WORD-BREAK: break-all; LINE-HEIGHT: 200%"><span style="FONT-SIZE: 9pt; LINE-HEIGHT: 200%"><font face="宋体"><img src="http://www.hzccf.com/Article/UploadFiles/200512/20051201135104243.jpg"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span lang="EN-US"></span></span><p style="WORD-BREAK: break-all; LINE-HEIGHT: 200%"><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9pt; LINE-HEIGHT: 200%"><span style="COLOR: black; TEXT-DECORATION: none; text-underline: none"></span><font face="宋体">3.Illuminati, </span><span style="FONT-SIZE: 9pt; LINE-HEIGHT: 200%"><font face="宋体">和<span lang="EN-US">FreeMason</span>关系很紧密的组织。出资竖立了自由女神象(一个基督教国家怎么可以立某某“女神”的象?)这个金字塔加上眼睛是它们的标志。这个眼睛叫“<span lang="EN-US">The Eye of Horus</span>”,是圣经中所提到的巴力神。金字塔加上眼睛表示巫术的最基本元素,在雅虎图片分类中在<span lang="EN-US">Satanic Symbol</span>中可以查到它。这个金字塔在<span lang="EN-US">1</span>美元纸币上也体现过,美国很多基督教网站都拿<span lang="EN-US">1</span>美元纸币来说事,证明<span lang="EN-US">Illuminati</span>及<span lang="EN-US">FreeMason </span>对美国政治的影响。</span><p style="WORD-BREAK: break-all; LINE-HEIGHT: 200%"><span style="FONT-SIZE: 9pt; LINE-HEIGHT: 200%"><font face="宋体"><img src="http://www.hzccf.com/Article/UploadFiles/200512/20051201135104937.jpg"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span lang="EN-US"></span></span><p style="WORD-BREAK: break-all; LINE-HEIGHT: 200%"><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9pt; LINE-HEIGHT: 200%"><span style="COLOR: black; TEXT-DECORATION: none; text-underline: none"></span><font face="宋体">4.</span><span style="FONT-SIZE: 9pt; LINE-HEIGHT: 200%"><font face="宋体">另外一个撒旦教符号。在中国尚未看到。它的含义是崇拜埃及的太阳神,并且表示有生命轮回的意义。</span><p style="WORD-BREAK: break-all; LINE-HEIGHT: 200%"><span style="FONT-SIZE: 9pt; LINE-HEIGHT: 200%"><font face="宋体"><img src="http://www.hzccf.com/Article/UploadFiles/200512/20051201135104959.jpg"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span lang="EN-US"></span></span><p style="WORD-BREAK: break-all; LINE-HEIGHT: 200%"><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9pt; LINE-HEIGHT: 200%"><span style="COLOR: black; TEXT-DECORATION: none; text-underline: none"></span><font face="宋体">5.</span><span style="FONT-SIZE: 9pt; LINE-HEIGHT: 200%"><font face="宋体">倒十字架。这是撒旦教教徒最热衷用的一个符号,相当的亵渎。我曾在电影中看到撒旦教会挂的是倒十字架。这个意思表明“没有救恩!”有人说倒十字架也许是表示彼得倒钉十字架。我现在还无法清楚地解释,但是我知道绝大多数时候这个符号是和撒旦教关联在一起的。</span><p style="WORD-BREAK: break-all; LINE-HEIGHT: 200%"><span style="FONT-SIZE: 9pt; LINE-HEIGHT: 200%"><font face="宋体"><img src="http://www.hzccf.com/Article/UploadFiles/200512/20051201135104397.jpg"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span lang="EN-US"></span></span><p style="WORD-BREAK: break-all; LINE-HEIGHT: 200%"><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9pt; LINE-HEIGHT: 200%"><span style="COLOR: black; TEXT-DECORATION: none; text-underline: none"></span><font face="宋体">6.</span><span style="FONT-SIZE: 9pt; LINE-HEIGHT: 200%"><font face="宋体">这个符号在嬉皮文化盛行的时候被认定是和平与爱的标志。但是没有多少人知道它早已经存在,并且表示“破碎的十字架”。代表与耶稣的救恩决裂。现在这个符号已经被撒旦教采用了。</span><p style="WORD-BREAK: break-all; LINE-HEIGHT: 200%"><span style="FONT-SIZE: 9pt; LINE-HEIGHT: 200%"><font face="宋体"><span lang="EN-US"><img src="http://www.hzccf.com/Article/UploadFiles/200512/20051201135105701.jpg"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span></span><p style="WORD-BREAK: break-all; LINE-HEIGHT: 200%"><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9pt; LINE-HEIGHT: 200%"><span style="COLOR: black; TEXT-DECORATION: none; text-underline: none"></span><font face="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6-6-5 22:08:33 | 只看该作者
<img src="http://www.hzccf.com/Article/UploadFiles/200512/20051201135104937.jpg"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font color="#006400">  这个是欧洲的什么“圣殿骑士团”的符号,后来,由来到美国圣殿骑士们成立了共济会,其中,华盛顿、富兰克林、里维尔等等美国的开国元勋都是共济会的成员。那个金字塔上的眼睛是“上帝之眼”。这些,在迪士尼公司出品、由尼古拉斯凯奇主演的大片《国家宝藏》里介绍过。
<font color="#9400d3">
截几张图片:

<img src="http://www.etjy.com/attachment.php?id=62059&amp;u=27878&amp;extension=jpg&amp;attach=1149516407.jpg&amp;filename=NATIONAL_TREASURE-0.jpg&amp;attachpath=2/7/8/7/8"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img src="http://www.etjy.com/attachment.php?id=62060&amp;u=27878&amp;extension=jpg&amp;attach=1149516439.jpg&amp;filename=NATIONAL_TREASURE-2.jpg&amp;attachpath=2/7/8/7/8"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img src="http://www.etjy.com/attachment.php?id=62061&amp;u=27878&amp;extension=jpg&amp;attach=1149516470.jpg&amp;filename=NATIONAL_TREASURE-4.jpg&amp;attachpath=2/7/8/7/8"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此帖由 蓝弟弟 在 2006-06-05 22:11 进行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6-6-5 22:19:42 | 只看该作者
<p style="WORD-BREAK: break-all; LINE-HEIGHT: 200%"><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9pt; LINE-HEIGHT: 200%"><span style="COLOR: black; TEXT-DECORATION: none; text-underline: none"></span><font face="宋体">8.FreeMason</span><span style="FONT-SIZE: 9pt; LINE-HEIGHT: 200%"><font face="宋体">的符号。中间的<span lang="EN-US">G</span>是什么意思我至今没有查到。</span><p style="WORD-BREAK: break-all; LINE-HEIGHT: 200%"><span style="FONT-SIZE: 9pt; LINE-HEIGHT: 200%"><font face="宋体"><img src="http://www.hzccf.com/Article/UploadFiles/200512/20051201135105336.jpg"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span><p style="WORD-BREAK: break-all; LINE-HEIGHT: 200%"><span style="FONT-SIZE: 9pt; LINE-HEIGHT: 200%">右图FreeMaison的符号。G是Greal的意思就是saint greal 圣杯。在西班牙语中词源是real即是皇家的意思,证明圣杯是以色列古时皇家的贵族。</span>此帖由 颢宁爸爸 在 2006-06-05 22:19 进行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6-6-5 22:24:08 | 只看该作者
<span style="FONT-SIZE: 12px"> 骷髅会-美国权力的密室 在美国历史上,曾经有3位总统,两位最高法院首席法官,众多内阁成员、参议员和国会成员都是骷髅会成员。今年11月将为总统宝座而一决高下的现任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和民主党候选人约翰·克里分别为骷髅会1968届和1966届会员。  骷髅会在美国拥有巨大的影响力。曾经有三名骷髅会成员当上了美国总统:威廉·塔夫脱、老布什和小布什。在商界,摩根斯坦利的创办人就是一个骷髅会成员,而影响巨大的媒体巨头亨利·卢斯(Henry Luce)也是骷髅会成员,他创办了当今美国最具影响力的两大政论杂志《时代》和《新闻周刊》。另外,洛克菲勒家族的多名成员也都参加了骷髅会。中央情报局成立之初几乎就是骷髅会成员的天下,以致于非骷髅会的高层主管都感觉与这个机构格格不入。另一个骷髅会会员主宰的领域是教育界,多位耶鲁大学校长就是骷髅会成员,而在1886年至1985年的长达99年中,居然有高达80%的耶鲁教授来自于骷髅会。  然而这并不是说骷髅会就能够控制美国政府各部门与华尔街的各大金融机构。事实上骷髅会是一个非常松散、对成员没有太多约束的组织,成员们因此在很多事情的看法完全不同,在原子弹、猪湾事件、越南战争等事件中,虽然在决策层中不乏一些骷髅会成员,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也有很多骷髅会会员表示过公开的反对,甚至引发内部的争论。骷髅会能够为会员提供的最有力的财富,恐怕就是一张覆盖了美国精英阶层的关系网以下是部分著名的骷髅会会员:威廉·塔夫脱(1878届):第27任美国总统 哈罗德·斯坦利(Harold Stanley,1908届):摩根斯坦利的创办人之一 查尔斯·西摩(Charles Seymour,1908届):美国历史学家,前耶鲁大学校长 埃夫里尔·哈里曼(W. Averell Harriman,1913届):前美国驻苏联大使、前纽约州州长 亨利·卢斯(Henry Luce,1920届):《生活》与《时代》杂志的创办人,美国著名出版家 布雷顿·哈登(Briton Hadden,1920届):《时代》杂志的另一共同创办人,据说卢斯和哈登就是在一次骷髅会聚会上萌发了创办《时代》杂志的想法的 乔治·H·W·布什(1948届):第41任美国总统 小威廉·巴克利(William F. Buckley, Jr.):美国著名作家、记者 温斯顿·洛德(Winston Lord,1959届):前美国驻华大使、助理国务卿 约翰·克里(1966届):美国参议员,2004年美国总统选举候选人之一 乔治·W·布什(1968届):第43任美国总统  历史 骷髅会于1832年由耶鲁大学毕业生威廉·拉塞尔(William Russell)创立。他出生于美国一个富裕家庭,耶鲁大学毕业后曾赴德国游学一年,据信他在那里结识了德国某一秘密组织的成员,并从此迷上了秘密社团。回到美国后他召集了大学里一批好友,成立了秘密组织骷髅会,首批成员中包括阿方索·塔夫脱(Alfonso Taft),此人后曾出任过美国司法部长,其儿子就是后来的美国总统威廉·塔夫脱。威廉·拉塞尔选定用一个骷髅和两根交叉的骨头作为骷髅会的标志,并用“322”作为协会的标志。其中“32”代表的是协会成立的年份1832年,后一个“2”则表示该会是德国一个组织的第二个分支机构。此外,“322”也可代表公元前322年,据说是希腊神话中掌管口才的优罗嘉女神升天的年份。该组织也崇拜希腊女神优罗嘉,并在某些场合中自称“优罗嘉俱乐部”。该社信奉的偶像就象是海盗女神(海盗一般也是在海盗船上挂骷髅旗),意思大概是所有入了“骷髅会”的成员,就好像上了一条贼船,必须信守生死与共的情操,必须做到“齐荣辱、共存亡”,所以“骷髅会”的成员在内部说到“骷髅会”时,一般也称“死亡兄弟会”。  新会员在第一次进门时,会有一个年长的“骷髅会”的会员接待,这个人将一个头盖骨放在新会员肩膀上,同时用低沉的声音说:“你会一生都接纳头骨和骨骼吗?”答是的人准许进入。早期的入会会员还必须在泥浆中赤裸着全身进行摔跤,据说代表的意思是“在旧的世界中死亡”和“在新的世界中重生  骷髅会新成员要经历进入&quot;坟墓&quot;的隆重仪式。&quot;坟墓&quot;是位于纽黑文的一个四面没有窗、漆黑一团的教堂地下室,&quot;坟墓&quot;的屋顶是用来停放成员私人直升飞机的升降台,新成员必须立誓保持沉默,并且永远否认是骷髅会的成员。整个仪式就是充满了象征色彩的一整套程式。耶鲁大学低年级的学生们互相在烂泥地里摔跤,然后接受身体上的鞭笞,这个阶断象征着对于他们所知道的世界他们已经&quot;死亡&quot;;随后,他们各自浑身赤裸地躺在棺材里手淫,向骷髅会坦白埋藏在内心最深处的性秘密;清洗身体之后,骷髅会老成员给新成员披上长袍,象征着他们已经获得了骷髅会成员的身份。骷髅会为新成员举行涂油仪式并给他们新的名字,象征着他们的新生并用新教名称其为某某骑士。  在入会过程中,新成员还要被告知&quot;坟墓&quot;里一些仿制品:成打的骷髅头,还有一些装饰性的棺材、死人的骨骼和内脏。新成员也被介绍给&quot;坟墓&quot;里惟一的全天候居民--&quot;骷髅妓女&quot;,她的任务是确保新成员在离开&quot;坟墓&quot;时比他们刚进来时更成熟。  骷髅会成员必须为骷髅会做一些贡献,他们要不时地面对敲诈勒索之类威胁以保持他们对组织的忠诚,其酬劳是各种荣誉和奖赏,包括一份价值1万5千美元的毕业礼物和作为结婚礼物的一个古老时钟。每个成员必须把财产的十分之一交给骷髅会,骷髅会确保每个成员的财政安全,通过这种方法,成员就不必为生计所迫而出卖骷髅会的秘密了。这一方法多年来被证明完全行之有效,没有一个成员对自己的骷髅会成员身份泄漏过片言只语。在众多被骷髅会成员控制着的投资银行和律师事务所里,骷髅会成员能轻松地得到工作;成员也可获得排他性的特权进入&quot;骷髅岛&quot;,那是一个绿荫覆盖、清静舒适的所在,专门为百万富翁建造的建筑富丽堂皇,一群漂亮的女子出没其间,一切都美仑美奂。骷髅会的“墓地”,至今依然是成员们聚会的地点协会创立之初没有固定的聚会场所,一般每周举行一到两次聚会,多在深夜举行,举行时会在举行地点的门上挂出骷髅会的标志。1856年,一名骷髅会成员丹尼尔·科伊特·吉尔曼(Daniel Coit Gillman,此人也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首任校长)以骷髅会创办人之名成立拉塞尔信托基金会,负责掌管骷髅会的财政。在当年,该基金会购置了一栋房产,从此成为今后骷髅会的固定聚会地点,被称作“墓地”(tomb)。<img src="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1/1a/Skull_and_Bones_tomb.jpg/180px-Skull_and_Bones_tomb.jpg"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骷髅会的“墓地”,至今依然是成员们聚会的地点大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名骷髅会成员向协会捐赠了位于纽约州北部圣劳伦斯河(St. Lawrence River)一座面积约40英亩的小岛鹿岛(Deer Island),作为会员休闲度假的地点。该岛在20世纪30年代左右曾经是骷髅会成员们经常光顾的休闲地,但是据一些新的骷髅会成员表示,该岛上的设施由于缺乏必要的维护,目前大多已经荒废,到该岛上度假的人员也明显减少,不过每年新入会的会员总还是会被带到岛上感受一下气氛。在骷髅会的一百多年历史中,它始终是耶鲁大学众多学生社团(包括秘密社团)中最受欢迎的社团,每年所吸纳的15名会员也被认为是耶鲁大学最优秀的学生,虽然有时候吸收的会员也并不仅仅以学生的表现而以其家族背景来决定。根据公开的骷髅会成员资料显示,有几个大家族在骷髅会中占有特别偏高的比例,包括了塔夫脱家族、布什家族、哈里曼家族和洛克菲勒家族等显赫世家。 传说与流行文化 由于骷髅会神秘与精英主义的特性,许多人相信骷髅会有着特殊甚至不可告人的罪恶使命。很多人相信近现代历史上几乎所有的重大事件都是由该会策划的,包括原子弹的研制、《时代》与《新闻周刊》两大左右国际舆论的美国媒体的成立、猪湾事件、肯尼迪遇刺案、水门事件以及美国的外交政策等。然而虽然在所有这些事件的决策者中,确实都可以找到骷髅会成员的身影,但因此断定骷髅会是这些事件的幕后主使却依然没有确凿的证据。2004年美国总统选举中,民主党与共和党推举的两名候选人小布什与约翰·克里竟然都是骷髅会成员,又进一步加深了许多人对于骷髅会的猜疑。此外有关骷髅会本身的一些活动与行为也引起公众的揣测。许多曾经进入过“墓地”的人称骷髅会收集了大量人体骷髅标本;也有传言称每年的新会员会在入会仪式中用希特勒曾使用过的银质器皿来享用丰盛的大餐;会员的聚会中有一个项目是会员必须躺在棺材中讲述自己的性生活史甚至手淫,一些人甚至进一步推断这样做的目的是在将来可以借此威胁并控制成员。此外比较有趣的传说则包括了由于骷髅会的隐秘性,只要任何人在公开场合中提到了“骷髅会”,在场的骷髅会成员就必须离场。但是也有一些骷髅会成员透露称,以上的描述大多偏离事实,例如现在“墓地”中已经没有了真人大小的棺材,所以也就不可能强迫会员爬进棺材内谈论有关性的话题。至于用餐器皿到底是否为希特勒所使用过也从来没有考证过。人们对于骷髅会的传言大多言过其实,骷髅会实际上只是一个普通的大学兄弟会组织,而且类似的秘密学生组织在各大学也非常常见,光耶鲁就还有像卷轴和钥匙协会(Scroll and Key)、狼首会(Wolf's Head)。其他像哈佛大学的坡斯廉俱乐部(Porcellian Club)、剑桥大学的剑桥使徒(Cambridge Apostles)等,都是性质类似的组织。2000年美国环球制片公司出品了一部恐怖片《骷髅》(The Skulls),讲述了一所美国顶尖大学的两名学生被选入了一个秘密组织后如何发现了一宗该组织操控的谋杀案,并决定与之决裂的故事。这个明显影射骷髅会的组织被描绘成一个类似黑手党的犯罪团伙,从事谋杀、贿赂、商业诈骗、包庇等各种违法勾当,从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加深了美国公众对于骷髅会的偏见与误解。 传统与影响 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社团,骷髅会与其他众多学生社团一样有着独特的文化与传统。例如在称呼上,骷髅会成员被称作“骑士”(knights),而非骷髅会成员则被叫作“野蛮人”(babarians)。每名成员入会之后都会取一个绰号,这些绰号可以是以前的骷髅会成员用过流传下来的,例如最高的男性成员按传统被叫作“长恶魔”(long devil)、最会与异性打交道的则被叫作“梅戈格”(magog,威廉·塔夫脱就曾用过这个名字,老布什据说也是这个名字)等。当然也有一些绰号也是成员自己取的,没有什么典故,例如小布什的绰号就是“临时工”。在挑选新会员方面骷髅会也有传统。每年5月的某一个星期四是骷髅会与卷轴和钥匙协会等其他高年级秘密社团的选员日。过去这个程序是完全公开的,不过目前已经转为隐秘。骷髅会的老成员(也就是即将毕业的15名成员)很早就要开始讨论挑选合适的人,有时候甚至一些已经毕业的、拥有一定社会地位的骷髅会成员也会推荐名单。在以前骷髅会这类的社团总是能够从校方取得每一个学生的成绩单与课外活动记录,作为选拔的标准,但这一做法在遭到众多人的批评后被摒弃。秘密社团之间互相也有竞争,都希望能够挑选到最好的人入会。在过去由于各社团之间缺乏交流,往往会出现几个社团同时抢一个人的现象,然而现在不成文的规矩是每个社团在选员日前几个星期就开始试探性地接触目标学生,试探他的意愿。这样一来可以避免社团间的恶性竞争,也可避免社团被学生拒绝的尴尬(这种事情虽然少见,但也时有发生)。新会员在选员日当天被通知入选(实际上这些人在此之前就已经知道了)后,就会经历一系列的入会仪式,骷髅会一般会尽量邀请一些著名的骷髅会会员参加,以加深新会员的印象。入会仪式非常繁琐甚至有些幼稚,其中最经典的一段是模仿英国的授爵位仪式,用一把剑轻轻敲打新会员的肩膀,授予其“骑士”的称号。仪式结束之后这15名会员就被正式接纳,他们也将在今后的一年中建立起兄弟般的友谊。每一届的15名骷髅会成员都会像这样拍一张合照。在茶几上放的就是真正的骷髅与骨头,后面的钟时间通常会调到8点骷髅会的15名在校会员一般每周聚会一次,主要目的是增进会员之间的感情与思想沟通。每周都会有一个主题,然后每人发表大约半个小时的个人见解,有时会有争论。每次都有一个人负责记录下每个人的发言纲略,这些记录都会被妥善地保存在“墓地”中,一些早期的会议记录已经被公开,被存放在耶鲁大学图书馆。当这15人离开耶鲁时,他们已经对彼此非常了解,而且拥有了特殊的情感联系。对于已经离开耶鲁的骷髅会会员,他们每10年会收到两本名册,一本是《在世会员名册》(目前大概有800名在世的骷髅会会员),一本是《已逝世会员名册》。骷髅会还会不定期地编撰一些有关组织的历史。骷髅会没有会费机制,而是鼓励会员自愿捐款(给拉塞尔信托),以维持社团的运作。资金的大部分被用于“墓地”和鹿岛的维护(包括会员画像的修复、设备更新等),以及聚会时的食物和饮料开销。 “骷髅会“如何控制美国   骷髅会的影响从耶鲁大学起步。骷髅会保有相当数量的学校基金归其支配使用,但却听任学校财源枯竭。骷髅会的法人团体罗素信托社掌握着耶鲁大学的几乎全部不动产和康涅狄格州的大部分土地。骷髅会还控制了耶鲁的教职工团体和学校出版机构,多数学生对骷髅会是敢怒不敢言。1873年,耶鲁惟一一个反对骷髅会的出版物不无忧虑地说:&quot;年复一年,死魂灵的羽翼渐渐丰满了。&quot;  在耶鲁大学求学期间,骷髅会成员被反复灌输对于组织毫不动摇的忠诚,他们将骷髅会专有的别针别在皮肉上,以确保即使是游泳和洗澡时别针仍佩带在身上。成员在耶鲁校内被称为骑士,他们都明白对骷髅会的誓言不容违背,远远超越于他们对家庭、友朋、国家和上帝的承诺之上。他们无时不在接受教导:既然来到这个世界,就必须成为出类拔萃者,每个成员都必须努力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同时也必须帮助其他成员改善社会处境。  这种提升社会地位的目标已经使骷髅会成员在很多领域占据高位。一个骷髅会的历史观察家说:&quot;在美国,任何时候,任何领域,骷髅会都能号召成员去做一切他们认为该做的事情。&quot;一些骷髅会成员已经成为参议员、国会议员、最高法院大法官和政府部门的部长。尤其在联邦调查局里骷髅会的势力很强大,因为骷髅会成员是保守秘密的行家,所以联邦调查局招收新人常以是否骷髅会成员作为标准之一。一些重要的财经机构中,骷髅会也居支配地位,在摩根斯坦利、迪安维特和哈里曼兄弟等大公司中,骷髅会成员一度占据了超过三分之一的职位。通过这些公司,骷髅会曾经给希特勒提供过强大的经济支持,这部分是因为他们信仰过纳粹学说,不过现在他们信仰的是新纳粹主义。在联邦各级储备委员会中,至少有一打骷髅会成员,其中包括纽约联邦储备委员会第一任主席。在洛克菲勒、卡内基和福特家族财团中,骷髅会成员也占主导地位。  骷髅会还采取行动力图控制美国传媒业。有两个成员开设了一个律师行,作为《纽约时报》的法律代表,同时,骷髅会还在谋划为《时代》杂志和《一周新闻》杂志担任法律代表。骷髅会已经控制了诸如法拉、施特劳斯和吉罗克斯等大出版社。而早在1880年代,骷髅会创立了美国历史协会,美国心理协会和美国经济协会,以确保在他们自己意愿指导下书写历史,附带也把成员安插进各个协会担任主席职务。  在骷髅会指挥下,骷髅会成员发展并使用了原子弹,挑起了震惊一时的猪湾事件,还与水门事件和刺杀肯尼迪案有牵连。骷髅会控制了外交事务委员会和三方联席会议,以便于推销其政治理念,骷髅会还用322作为政府高级外交官任命的代码。骷髅会民族歧视倾向明显,还主张为奴隶制而战。实际的情形也是如此,耶鲁大学的12个住宅区有8个以奴隶主的名字命名,但没有一个以废奴主义者的名字命名。骷髅会也鼓励性别歧视,他们认为女性缺乏处理骷髅会经验的能力,所以一直到1991年才最终允许女性加入骷髅会。而这一切既是美国社会给他们带来的影响,也是他们带给美国社会的影响。 每年只15人入会 条件相当苛刻   被征选的会员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出身美国东部豪门,家世显赫,最好是从英国移民、带有贵族血统的家族成员;  中学阶段最好在美国贵族寄宿学校上过学,具有团结精神,善于恪守秘密;  爱好体育,具有体育竞争精神,最好有军队服役经历,具有“斯巴达”式的战士气质;  征选对象是耶鲁大学三年级学生(毕业那一年正好加入“骷髅会”);  每届会员名额为15名,同时活着的会员不超600名。  会社初期还有种族和性别的限制,比如犹太人和黑人不能入社,女性不能入社(1991年才准许女性入社)。  根据上述规则,你才会明白美国现任总统为什么会被自己的父亲送到贵族寄宿学校读中学,以及他本来没有运动天赋还拼命加入耶鲁大学校棒球队,甚至最后还上下钻营当上了校棒球队的队长。看来都是在为加入“骷髅会”作准备。( 小布什爷爷偷骸骨当“贡品”,布什背靠“骷髅会”发迹   布什家族是“骷髅会”有史以来的最大家族。布什家族有祖、父、孙三代,在“骷髅会”会员兄弟的帮衬下崛起,这个家族每次一要选举,会员们的大笔献金即会涌入。布什家族可以成为“骷髅会”这个秘密会社所代表的政商利益的捍卫人。  布什、克里在各种问题上的辩论眼下正热火朝天。然而,在骷髅会问题上,两位对手态度完全一致:回避。   选举前很早,布什就在自传《一种需要肩负的职责》中只用一句话就讲完了自己参加耶鲁大学骷髅会的经历:“读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6-6-5 22:28:23 | 只看该作者
“共济会“,估计爱看书或看电影的人都隐隐约约的听到过这个名字,它在影视文学作品中往往是神秘的地下组织的代称,甚至是超自然力量的象征。其实“共济会“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宗教组织,到今天它和的分支拥有数百万会员,对世界政治,经济,学术有广泛的影响。      “共济会“英文为FreeMason,全称是Free and Accepted Masons,传说最初是中世纪欧洲石工的一个行业协会,在漫长的历史中逐渐演化为历史最悠久的秘密社团之一。共济会自称不是一种宗教,而是一种跨宗教的有神论组织,尽管共济会与基督教有深厚的联系,但是实际上,共济会有其独特的一神论世界观,与其他宗教都不完全不同。更追求理性和道德上的自我完善,深受古希腊哲学,印度宗教,甚至中国天人合一的影响。    共济会的近代化历程从英国开始,伴随着英国殖民者迅速遍布世界,居信从18世纪开始的历代英王,孟德斯鸠、歌德、海顿、萨德侯爵、达芬奇,莫扎特、菲特烈大帝、华盛顿、富兰克林、马克·吐温、柯南道尔、加里波第等都是共济会员,共济会员几乎参与了18,19世纪的所有重大事件,而对历史影响最深,最广的是美国独立。    看过“国家宝藏“的人可能会对美国钞票上怪异的符号有所了解,其实这个符号原本是共济会所用的,那么为什么号称基督教国家的美国会用这样一个符号呢?原因是,当年不只华盛顿是共济会员,签署独立宣言的56人中有50多名共济会会员,可以说当时美国的政府完全被共济会掌握,据说历届美国总统中,公开不公开的共济会员占到一半以上,而现今总统布什的家族男性几乎都是共济会员。    共济会今天在美国拥有庞大的势力,囊括了政,经,学界相当多的名人,共济会员对美国的国内国外政策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虽然今天的共济会是一个半公开性的组织,但是因为其复杂的入会手续,古老的历史,各种神秘的仪式,不公开的会员的身份,使其仍然被一层迷雾所笼罩。<img src="http://users.1st.net/fischer/sqar02.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6-6-5 22:32:33 | 只看该作者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center;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align="center">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6pt; COLOR: blue;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size: 12.0pt; mso-font-kerning: 0pt"><span lang="EN-US"><span lang="EN-US">共济会</span></span><span lang="EN-US"><span lang="EN-US"> </span></span><span lang="EN-US"><span lang="EN-US">或</span></span><span lang="EN-US"><span lang="EN-US"> </span></span><span lang="EN-US"><span lang="EN-US">美生<span lang="EN-US">会</span></span></span><span lang="EN-US"><span lang="EN-US"> </span></span></span>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span><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6pt 0cm; LINE-HEIGHT: 150%;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pt; LINE-HEIGHT: 150%;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Freemason</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 LINE-HEIGHT: 150%;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此字为「共济会或美生会(一国际性的秘密互助团体)」。 <span lang="EN-US"></span></span><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LINE-HEIGHT: 13.5pt;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tab-stops: list 0cm" align="left"><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共济会(<span lang="EN-US">Freemasonry</span>)成立于<span lang="EN-US">1717</span>年的伦敦,</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size: 10.0pt; mso-font-kerning: 0pt">其入会仪式可能溯至公元前第十世纪,</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然后逐渐向欧美各国扩张,成为</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size: 10.0pt; mso-font-kerning: 0pt">世界上最大的</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国际秘密组织。它的主旨在传授与执行其互助纲领。其源起可溯及中世纪的石匠和教堂建筑工匠的分会。后来教堂建筑行业没落,他们才开始接受荣誉会员,并受启蒙主义影响,以「自由、平等、友爱」为理想,成为世界市民主义的友爱组织,认为「世事盈亏,唯赖人类智慧与美德可加以弥补」,因此吸引了当代众多知识分子的加入。除莫扎特之外,海登、哥德、伏尔泰、加里波的、美国的华盛顿、杰佛逊、富兰克林都是共济会成员。 <span lang="EN-US"></span></span><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LINE-HEIGHT: 13.5pt;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align="left"><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但这个强调守法、慈善和互助的团体,因参与意大利统一战争与法国大革命,被当时君权国家政府戒慎恐惧,而形成秘密组织。 <span lang="EN-US"></span></span><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LINE-HEIGHT: 13.5pt;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align="left"><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size: 10.0pt; mso-font-kerning: 0pt">共济会常被误认为基督教的组织,其纲领强调道德、慈善和遵守法律,会员必须是相信上帝存在与灵魂不灭的成年男子。</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后来共济会分化为非宗教、反神职主义以及自然神教主义两大潮流。但有些分会歧视犹太人、天主教徒和有色人种,而盎格鲁撒克逊诸国分会,多为白人新教徒,也受人指责。现在即使在美国费城中心,仍有共济会寺院建筑。而莫扎特的「魔笛」,虽以波斯「袄教」(<span lang="EN-US">Zoroaster</span>一剧中<span lang="EN-US">Sarastro</span>之由来)为基础,但也隐约提示到共济会的教条。 <span lang="EN-US"></span></span><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outline-level: 1" align="left"> <span style="FONT-SIZE: 36pt; COLOR: #f02321;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18.0pt; mso-ascii-font-family: &quot;Arial Unicode MS&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Arial Unicode MS&quot;">探索共济会</span>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24pt;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18.0pt"></span>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outline-level: 2" align="left"> <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18.0pt">遍及西欧的秘密结社</span> <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size: 36.0pt; mso-font-kerning: 18.0pt">共济会的兴起过程</span> <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18.0pt"> </span> <i><span style="FONT-SIZE: 13.5pt; COLOR: #2d3399;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 <span lang="EN-US">(</span>辜振丰<span lang="EN-US">) </span></span></i>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span><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align="left"><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关于共济会的缘起 , 历来众说纷纭 ,历史学家们普遍相信共济会来自中世纪的 「石工职人工会」。 随时光推移,共济会的性质也随着改变,除了作为传达英国思想的媒介,也曾间接促进法国启蒙思想和市民社会的形成等等。近十年来,共济会偶尔在媒体亮相的举动,已淡化不少以往所呈现的神秘色彩。<span lang="EN-US"></span></span><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align="left"><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 去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出版的《 周刊朝日》 指出, 秘密结社共济会 (<span lang="EN-US"> Freemason</span>) 在英国的概况 。 该会的会员一律是男性 , 大家本着 「友爱 、 自由 、 平等」 的精神,相互扶持。他们的行业遍及警界 、商界和司法单位。但是他们的一些作风因涉及利益输送而遭到诟病,同时要是出状况,大家总会互相掩护,大事化小事,小事化无事。<span lang="EN-US"></span></span><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align="left"><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  共济会是西欧最大的秘密结社 , 其历史比意大利黑手党悠久。 共济会的英文是由<span lang="EN-US"> Free </span>和<span lang="EN-US"> mason</span>组合而成 。 后者的意义就是石工, 因为中世纪的城堡和教堂需要一大批技术精良的建筑工人 , 才得以完成。当时他们跟王公贵族和教会关系良好,因此可以免除<span lang="EN-US"> (free</span>) 一些应尽的义务。顾名思义,共济会在中世纪就是 「石工职人工会」。<span lang="EN-US"></span></span><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align="left"><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  然而,一谈起共济会的起源 , 往往议论纷纷。既然共济会是一个相互协助的团体,那么必须追溯到《旧约圣经 》 的典故,尤其是在〈 创世纪 〉中夏娃和亚当先后吃下禁果并落入了凡间,都是本着「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精神。后来又有一种说法指出 , 所罗门王在建造圣殿前, 获得泰尔王希兰的鼎力相助 。希兰指派建筑大师阿比夫率领一批师傅和职人抵达耶路撒冷,费时七年半才完成这座大圣堂。往后,所罗门宝殿便成为共济会的精神象征。<span lang="EN-US"></span></span><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align="left"><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  虽然许多人看法不一 ,但历史家大多相信共济会来自中世纪的「 石工职人工会 」 。 当时 , 基督教的教堂和修道院的建造 、 加盖 、以及修补往往要仰赖石工 。 而石工背后有一个由 「 师傅 」 领导的工会 。 此外, 基于业务需要 , 工会也建造集会所 (<span lang="EN-US"> lodge</span>) , 以保管文书和建筑蓝图 , 同时也便于传达职业机密。 不过 , 这些石工更藉此作为交谊中心 。 依照当时的规定 , 要当七年的徒弟 ,才能晋升为石工 , 所以其职位类似现代的建筑师 , 受到大家的尊重。<span lang="EN-US"></span></span><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align="left"><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  </span><span style="FONT-SIZE: 13.5pt; COLOR: #f02321;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历经时间推移共济会逐渐质变</span><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span><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align="left"><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  共济会经过时间的推移,不免有所变化。十六世纪末期,欧洲经常发生动乱, 所以对于大建筑物的需求 , 日渐降低 。 加上工会内部也呈现质变,因为一些石工开始搞起思辩的神秘主义。例如,一六四七年,英国切斯特的集会所接纳蔷薇十字团团员阿舒穆尔。后来,他扩张势力后,便在所内从事十字团的集会,并搞起中世纪和文艺复兴的秘教。<span lang="EN-US"></span></span><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align="left"><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  然而 ,到了十八世纪 , 共济会更以崭新的面貌现身。 一七一七年六月二十四日 , 英国各集会所指派代表,聚集在伦敦,决议设立「大会堂」(<span lang="EN-US"> grand lodge</span>) 。 但当时的会员除了石工外,还包含各行各业的人士,最后大家共推安东尼谢尔为「大师傅」,领导英国的近代共济会。因此共济会在会员的心中便形成新共识:促进和平、友爱 、 平等 , 强调社交 、 亲睦以及个人道德的提升。<span lang="EN-US"></span></span><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align="left"><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  一七二五年, 对岸的法国受到英国的影响, 也于巴黎设立第一个集会所 , 唐威特渥达担任首位 「 大师傅 」 。 后来传到奥尔良公爵时 , 为了从英国共济会独立出来 , 便将大会堂易名为 「 大东社」 , 因为日出东方 , 金光闪闪 。 他希望将光明引入法国 , 因此对于会员的资格严加管制 , 并禁止大家在小酒馆集会 。 这么一来 , 大东社更吸引许多贵族、 富商和知识分子 。 一七八九年 , 法国爆发大革命 , 革命派借用共济会的思想 「 自 由 、 平 等 、 博 爱 」 当作口号 , 而雅名宾党党内也有许多会员。 当时 , 「 双方融洽无间 , 但国民议会成立后 , 许多效忠国王的会员却一一被送上断头台 , 即使大师傅奥尔良也难逃一劫 。<span lang="EN-US"></span></span><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align="left"><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  虽然他们迭遭恶运,但对于法国的社会和思想变化贡献不小。显然,共济会的集会所类似沙龙,可以使贵族、市民、知识分子、艺术家相互交换信息。当时,共济会确是作为传达英国思想的「媒介」,因此间接地促进法国启蒙思想和市民社会的形成。<span lang="EN-US"></span></span><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align="left"><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  后来 ,共济会经由英法的传播 ,影响所及 , 德奥西俄义荷等国也相继成立 。 一七三五年 , 波兰和瑞典也创设集会所 , 八年后 , 丹麦也跟进 。<span lang="EN-US"></span></span><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align="left"><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  </span><span style="FONT-SIZE: 13.5pt; COLOR: #f02321;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藉美德的修养推动世界市民主义</span><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span><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align="left"><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  回顾过去 , 从英国创立大会堂以来, 历经三十年 , 整个欧洲的共济会 , 秉持相同的信条和仪式 , 形成一个巨大网络 。 面对共济会的日渐扩张 , 梵 蒂 岗 教廷不免萌生危机意识 ,因此于一七三八年,下达禁令 ,规定天主教徒不可参加该会 。<span lang="EN-US"></span></span><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align="left"><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  虽然共济会与天主教会有所冲突,但它在十八世纪俨然成为一种新宗教,体现时代精神。自文艺复兴以来,人文主义的兴起促使人的地位和尊严逐渐受到重视。到了十八世纪,在启蒙运动的影响下,理神论应运而生,其学说强调人要达到完美的境界,有赖神的恩宠。换言之,人类存在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提升到与神形成等同关系,因此神的存在是非常重要的。不过,要了解神性,则要运用人类的要素来解读。<span lang="EN-US"></span></span><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align="left"><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  显然 , 西方伦理学的传统在这种时代思潮的激荡下得以复苏。 以往 , 苏格拉底提倡人间四 德 ; <span style="COLOR: blue">智慧 、 勇气 、 节制 、 正义</span> , 是有助于人类的成熟。后来 , 基督教又倡导三 德 , 即 <span style="COLOR: blue">信仰 、 爱 、 希望 </span>。 不过 , 共济会所揭示的人间伦理想象, 不但融合这七德 , 而且向前再推一步 。 音乐家莫扎特在歌剧 《 魔 笛 》 中 , 呈现共济会的入社仪式 , 主导者是身为祭司的萨拉斯托 。 最后 , 他要求新会员塔米诺必须要有 <span style="COLOR: blue">忍 耐 、 勇 气 、 沈 默 、 勤 勉 、 友 爱 、 善 行 </span>等德性 。 此外 , 托尔斯泰在《 战争与和平 》 中 , 主角皮埃尔是共济会会员 , 本身爱慕 <span style="COLOR: blue">谦让 、 服从 、 温厚 、 宽大</span> 等美德 。<span lang="EN-US"></span></span><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align="left"><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  因此 ,共济会的目的乃是要透过美德的修德, 使人类和社会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 。 该会并以所罗门圣殿的建设过程为比喻 , 说明人和社会的成就过程 。 同时 , 该会更具普遍精神 , 强调世人应同心协力, 一起提倡世界市民主义 , 以达到四海一家 , 海内皆同胞的理想 。 显然 , 这就是当时欧洲所孕育的意识形态 , 相信世界可以成为 「 人类共同体 」 。<span lang="EN-US"></span></span><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align="left"><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  其实 , 这种理想也受到许多西方作家和音乐家的认同, 难怪他们愿意加入共济会 , 例如作家 歌德 、 吉卜龄 、 史威夫特 、 卡莱尔 、 史考特 , 音乐家 海登 、 李斯特 等人 。<span lang="EN-US"></span></span><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align="left"><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  目前 , 共济会的分部遍及亚非、澳洲 、 北美和中南美洲 。 值得一提的是 , 许多会员经常捐钱给慈善机构和医院 , 以发挥爱心 。 不过 , 美国共济会的会员以老人居多 , 所以该会往往变成老人俱乐部, 而各分部更透过旅行和宴会 , 来使这些老会员互相敦睦 。<span lang="EN-US"></span></span><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align="left"><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  过去 , 共济会是秘密结社 , 大致说来, 他们的集会往往不愿曝光 , 尽量化明为暗 , 不过 , 近十年来 , 他们偶尔会在媒体亮相 。 看来 , 共济会所呈现的神秘色彩也就大为淡化 。<span lang="EN-US"></span></span><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align="left"> <span style="FONT-SIZE: 14pt; COLOR: #f02321;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size: 36.0pt; mso-font-kerning: 0pt">探索共济会<span lang="EN-US">2 </span></span>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span><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align="left"> <span style="FONT-SIZE: 14pt;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size: 24.0pt; mso-font-kerning: 18.0pt">直角尺与圆规</span> <span style="FONT-SIZE: 14pt;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size: 36.0pt; mso-font-kerning: 18.0pt">共济会的入会仪式和暗号 </span> <i><span style="FONT-SIZE: 14pt; COLOR: #2d3399;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size: 13.5pt; mso-font-kerning: 0pt">郁 文 </span></i>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span><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align="left"><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人类乐于集会结社 , 除了涉及地缘和血缘关系外, 也因有共同目标和理想而组织帮会 , 显然共济会就是明证 。 在中世纪 , 共济会是石工组合而成的 , 内部也规定工作酬劳和建构职业伦理 。 既然该会是秘密结社, 那么必定有入社仪式和暗号 。<span lang="EN-US"></span></span><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align="left"><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  一般说来 , 新成员在入社前 ,必须参加一项 「 通过仪式 」 。 首先 , 一位引导人用布蒙住他的眼睛 , 带他进入 「 反省室 」 。 等到听了三声敲门声后 , 引导人在他脖子套上绳子 ,领入大厅 , 并拔出长剑 , 抵着他胸部 , 接着问道 : 「 你为什么来这里 ? 」 他便会回答 : 「 我是一位哀伤的盲人 , 来到这个集会所 , 就是要脱离黑暗, 迈向光明 。 」 <span lang="EN-US"></span></span><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align="left"><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  在回答问题后 , 师傅一声令下 ,他必须开始瞑想 , 设定自己从高处飞下来 , 跌入火团之中 , 接受严格的考验 。 接着 , 在听到师傅的三声槌音后 , 引导人便取下他眼上的黑布 , 并在面前点起蜡烛。 最后 , 他要接受师傅的训示 , 大意是 : 共济会是含有充满美感的道德体系 , 其精髓是节制 、 刚勇 、 慎重 、 正义 。 而教义就是要强调兄弟爱 、真理 、 救济 。 共济会是一种宗教 , 每个会员必须相信神是 「 宇宙的伟大建筑师 」 。<span lang="EN-US"></span></span><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align="left"><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  看来, 共济会的入社仪式真是一种巧妙的装置。 其目的就是让新人历经死亡之后 , 以达到再生 , 因为他暂时扮演盲人 , 就是进入象征死亡的黑暗世界 , 历经考验后 , 蜡烛的光则代表神 , 给予他重生。<span lang="EN-US"></span></span><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align="left"><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  除了入社仪式外 , 值得一提的 ,是共济会的象征符号 。 首先 , 「直角尺 和圆规 」 本身是石工建造教堂和城堡的工具 , 但象征人可以将物质和混沌予以组织起来 , 以便形成秩序 。 同时 ,圆规代表道德 , 直角尺代表真理 , 两者的重迭象征道德和真理调和后 , 世界才能达到完美 。<span lang="EN-US"></span></span><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align="left"><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至于二个三角形中的神眼也是重要的记号。神眼就是太阳 , 可以看通万物 , 而三角形则代表三位一体<span lang="EN-US"> — — </span>「 生 、 死 、 光 」 和 「 过去 、现在 、 未来 」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 </span><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span><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outline-level: 1" align="left"> <span style="FONT-SIZE: 14pt; COLOR: #f02321;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size: 36.0pt; mso-font-kerning: 18.0pt; mso-ascii-font-family: &quot;Arial Unicode MS&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Arial Unicode MS&quot;">探索共济会</span> <span style="FONT-SIZE: 14pt; COLOR: #f02321;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size: 36.0pt; mso-font-kerning: 18.0pt"> <span lang="EN-US">3</span></span>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4pt;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size: 24.0pt; mso-font-kerning: 18.0pt"> </span>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24pt;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18.0pt"></span>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outline-level: 2" align="left"> <span style="FONT-SIZE: 14pt;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size: 12.0pt; mso-font-kerning: 18.0pt">莫扎特的「魔笛」</span> <span style="FONT-SIZE: 14pt;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size: 36.0pt; mso-font-kerning: 18.0pt">凸显启蒙的两义性</span> <span style="FONT-SIZE: 14pt;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size: 12.0pt; mso-font-kerning: 18.0pt"> </span> <i><span style="FONT-SIZE: 14pt; COLOR: #2d3399;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size: 13.5pt; mso-font-kerning: 0pt"> </span></i> <span style="FONT-SIZE: 14pt; COLOR: #2d3399;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size: 13.5pt; mso-font-kerning: 0pt">郁文 <i> </i> </span><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span><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align="left"><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莫扎特的 「 魔笛 」 是一出爱情故事, 同时透过入会仪式体现西方的文明进程 , 进而凸显启蒙的两义性 。 虽然剧中的祭司萨拉斯托行使埃及秘仪 , 但整个过程形同共济会的入社式 , 显然这跟莫扎特本身是会员有极大关系。<span lang="EN-US"></span></span><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align="left"><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  细究 「 魔笛 」 的情节和人物刻画,往往前后不一 。 首先 , 夜之后的女儿帕米娜遭到 「 坏人 」 萨拉斯托的绑架 , 但在第二幕他却变成 「 好人 」, 而夜之后变成 「 邪恶 」 的象征 。最后 , 他更引导两位主角塔米诺和帕帕基诺 , 进入启蒙的光明世界 。<span lang="EN-US"></span></span><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align="left"><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  其实 , 一开始莫扎特故意表现一个怪力乱神的世界。 王子塔米诺被巨蛇吓昏 , 夜之后的三位侍女营救他,并杀死这条巨蛇。 接着天性纯朴的捕鸟人帕帕基诺出场,谈笑风生,并谎称自己杀死巨蛇。后来,夜之后现身,告诉王子说:「你要是能从邪恶的萨拉斯托手中救出我女儿,便能得到她。」而三侍女告诉王子捕鸟人将跟他去找帕米娜,并分别送了一支魔笛和一串魔铃,以便在危急中吹一吹,摇一摇,来救自己。可见夜之后和三侍女满怀善意。<span lang="EN-US"></span></span><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align="left"><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  然而,塔米诺在追求帕米娜的过程中,恶人蒙纳斯塔托一再介入,加上夜之后转变态度,开始阻扰他们。此时,萨拉斯托出现告诉帕米娜,绑架她是为了断绝夜之后对她的不良影响。最后,在他的助力之下,王子和帕米娜结合,而帕帕基诺也找到爱人帕帕基娜。此外,王子和帕帕基诺也在这位祭司的主导下,以共济会的入社式,使他们摆脱愚昧,走向光明的世界。在落幕前,整个场景变成光辉灿烂的太阳庙,众人齐声歌颂美丽和智慧终于战胜黑暗。<span lang="EN-US"></span></span><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align="left"><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  综观「 魔笛 」 的文本,如果以善恶视之,则无法看清西方文明的演进。韦伯曾指出,启蒙就是脱离过去的怪力乱神。其实,夜之后和三侍女代表过去的时代,同时也体现女性原理,而王子和捕鸟人也认同她们,不过等到代表启蒙和理性的萨拉斯托一出现,她们被视为「愚昧」、「黑暗」,最后一一遭到排除,同时男性原理也跃居主流。显然,莫扎特是位编剧高手,行文中并没有支持任何一方,因为他只是要把西方文明的进程和启蒙的两义性体现出来。<span lang="EN-US"></span></span><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outline-level: 1" align="left"> <span style="FONT-SIZE: 15pt; COLOR: #f02321;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size: 36.0pt; mso-font-kerning: 18.0pt; mso-ascii-font-family: &quot;Arial Unicode MS&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Arial Unicode MS&quot;">探索共济会</span>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5pt; COLOR: #f02321;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size: 36.0pt; mso-font-kerning: 18.0pt">4</span>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5pt;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size: 24.0pt; mso-font-kerning: 18.0pt"> </span>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24pt;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18.0pt"></span>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mso-outline-level: 2" align="left"> <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18.0pt">隐藏在社会底层的组织<span lang="EN-US">,</span></span> <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size: 36.0pt; mso-font-kerning: 18.0pt">何谓秘密结社?</span>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18.0pt"> (</span> <i><span style="FONT-SIZE: 13.5pt; COLOR: #2d3399;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郁文<span lang="EN-US">) </span></span></i>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span><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align="left"><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精神分析学家佛洛伊德曾指出 , 人有了自我之后,便有秘密。 人有表里,表就是面具,以应付人际关系,运作礼仪规范,而里就是秘密 ,藏于内心, 只能与亲朋好友分享。 同时,社会也跟人一样,有些空间属于「死角」或 「 边缘地区」。 对此,西方人很容易联想到精神病院、贫民区或犹太区(<span lang="EN-US"> Ghetto</span>)。不过,他们不易察觉的,往往是隐藏于社会里层的 「 秘密结社」。<span lang="EN-US"></span></span><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align="left"><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  就西方的历史发展而言 , 秘密结社的特色就是「 反社会」 、 「反主流」。 不过,有些帮会却涉及政治。 法国学者尤丹在 《 秘密结社 》一书中指出,有些带有政治色彩的结社 , 刻意隐蔽成员的姓名 , 将团体活动化暗为明,内部有严密的阶级,其目的就是对抗统治当局。如爱尔兰人的「芬尼安社团」 ,目标就是要建立爱尔兰共和国。后来爱尔兰独立后,北爱问题仍悬而未决,于是就出现了爱尔兰共和军,继续对抗英国。过去,非洲的肯亚曾是英国的殖民地,为了对抗帝国主义当局,境内的基库族乃组织「 外外团」,目标就是透过武力赶走英国人。该团的男女成员,经常杀害境内的白人,但肯亚独立后,却被当局围剿。最后,领袖基马奇被处以火刑,外外团于是烟消云散。<span lang="EN-US"></span></span><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mso-margin-top-alt: auto; mso-margin-bottom-alt: auto" align="left"><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中世纪的「 圣堂骑士团」,因为许多学者往往将它跟共济会扯为一谈。十一世纪,西方基督徒曾组织十字军东征,企图夺回圣城耶路撒冷,但有一支部队是由法国贵族优格组合而成,目的就是保护前往耶城朝圣的基督徒,因为途中充斥许多强盗和山贼。此后二百年间,这个组织被人称为「圣堂骑士团」,并得到教皇的认可。后来,该团更成为十字军的主力部队,经常与回教徒展开缠斗。但在回教徒反击后,他们不得不从叙利亚撤军,此后在欧洲的各基督王国,仍保有势力。显然,圣堂骑士团在长期经营下,不但名震遐迩,同时也累积不少财富。一三<span lang="EN-US">○</span>七年,法国国王菲利普四世在倍感威胁之下,派兵剿灭圣堂骑士团。过去,很多学者在探讨共济会时,认为该团消失后,共济会便是为了复苏这个组织而成立的,因为两者的仪式和精神有不少相通之处。<span lang="EN-US"></span></span><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span lang="EN-US"><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http://www.freemason.org</span>http://www.freemason.or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6-6-5 22:42:47 | 只看该作者
“光明帮(光明会、光照派)”是历史和现代众多社团共享的名称,这些团体可能真实存在或者只是想象,其中一些被确证存在,而另一些只是谣传。无论如何,一般光明帮特指的是巴伐利亚光明帮,这是世界上所有秘密社团中最不秘密的一个,大部分宣称存在或想象存在的“光明帮”通常被描绘成是现代世界中古老巴伐利亚光明帮的后裔,其成员试图幕后阴谋控制全世界。“光明帮”有时也被作为“新世界秩序”的同义语。光明帮的拉丁语的字面意思就是“受过特别启示的人”,很自然的,历史上有多个互不相关的团体自称为光明帮。通常,他们宣称拥有诺斯替派文本或其它类似的神秘信息。新世界秩序(阴谋论)秘密结社在西方世界的历史上有几种可能的来源,第一种是受到迫害的宗教。西方世界大多数时期是以一神教为主,如果有其它信仰的人往往会遭到相当残酷的迫害;因此,许多信徒们为了要在这种严格查缉之下生存,就发明了各种各样的秘密集会仪式、口令和密码,让外人无法轻易渗透入真正的聚会核心中,从而也大幅降低他们被破获的命运(当然也就少了被丢入竞技场或是丢在火堆上烧的机会)。另外一个则是知识保存的社群,西方世界的学徒制非常重要,青少年必须要选择自己未来要跟随的师傅,并且藉此而决定自己未来的职业。但是,这些拥有各自专业的木匠、石匠等也希望要拥有自保的能力。不管是在面对当权者或是在面对各种挑战时,成群结党总是比较安全的。所以公会(Guild)就应运而生了。公会基本上是专业人士的集合,但同时也肩负着保存各自的专业知识的功能。这些专业知识包括了建筑的秘密、数学、炼金术等等,许多这类密藏的资料被查获之后不但会导致不传之密外泄,甚至还可能导致整个组织被认为是叛教集团,甚至全部的人都会被牵连。所以,不只这些组织有入会的限制,严格的认证,甚至许多秘密都必须要等到该人达到某种层级之后才能够获得。而且,这些秘密本身又都被复杂的密码和责任保护制度给层层禁锢住。所以,这一类的秘密组织一直是伴随着西方文明成长的。在这些组织中最有名的又属于目前依旧势力庞大,公开活动的是“共济会”(Freemason)。这个组织成立的架构十分类似以建筑和木匠知识为主的结社,其标志就是圆规和一把角尺(据说他们是中世纪石匠所延续下来的组织)。但其内部的运作、规范十分神秘,并不为外人所知。只不过,这个组织从中世纪开始就有许多社会中举足轻重的名人和贵族加入。莫扎特就是共济会的一员,其著名的剧作《魔笛》中就引用了大量的共济会象征,甚至据说目前美国的副总统切尼也是共济会的成员。而且,直到2003年之前,全世界瞩目的奥斯卡奖都是在共济会的聚会所举办。拥有如此众多名人参与的组织当然会相当瞩目。多年以来,共济会一直成为众多社会势力批判的对象。某些一神教者指控共济会是反对该教的大本营,甚至参加者死前都不能够请神职人员到床前为他祈祷。希特勒也曾利用捏造的文件来指控共济会主要由犹太人所组成,意图控制整个德国和欧洲,也藉此展开了恶名昭彰的种族大屠杀。当然,这些误解和指控都只是历史上的一小部分而已。此外还有所谓“光明会“(Illuminati)的影子政府。所谓的影子政府理论是有一个秘密结社,专门吸收社会名人和位高权重的人为成员,希望能够透过影响各国政府和势力的安排,在暗中统治整个世界。肯尼迪的遇刺、越战的失败等等,都是这个影子政府所安排的。因为对于他们来说,世界的动荡不安只要在控制之下,都是他们获利的良机。相信这派理论的人当然有其完整的理论依据,就像丹·布朗的小说一样精彩。以一元美金的钞票来说,一美元钞票背面左边的金字塔和上面的那颗眼睛及美国的国徽,跟美国的立国精神一点关系也没有,为什么会加上去呢?这是共济会的标志之一,据说是因为美国的开国元勋华盛顿也是共济会的成员之一,因此这个标志就这么被悄悄地放了上去。NOVUSORDOSECLORUM这句出现在该徽记旁的拉丁文也是共济会的用语之一,这句拉丁文是在1782年才被发现与共济会有关,代表的是新纪元的秩序,也就是美国脱离英国独立之后的新秩序,也有人认为这应该是“新世界秩序”的意思。所谓的新世界秩序,自然就是“影子政府”所要建立的新世界秩序。除此之外,在整个一元美钞上还有许多13这个数字,而这个数字正是共济会和光明会的象征之一。包括了老鹰头上的十三颗星星(这十三颗星星象征着创始时的十三州,但把这些星星全部连接起来也成为象征犹太人的大卫之星,五芒星)。金字塔上有十三个阶梯,钞票背面的拉丁文ANNUITCOEPTIS(上帝祝福我们)也有十三个字,EPLURIBUSUNUM(众皆为一)也是十三个字,而老鹰所夹着的盾牌有十三条棒状图,所含着的橄榄枝有十三个叶子,有十三个果实和十三枚箭头。所以,对于阴谋论者来说,整个美国政府从奠基开始就是在共济会的操纵之下。既然连整个美国都在他们操纵之下了,那还有什么力量不能够操纵呢?在他们的眼中,整个世界的运行就是所有无辜者在与阴暗的强大势力的对抗中生存的过程。描述阴谋论最有名、最通俗的两部作品就是“X档案”和“骇客任务”,其名言就是:“Trust noone!”、“There is no Spoon!”新纪元运动所谓“新纪元”(New Age),是基于占星术的一个说法:每颗星的气数有两千年,而我们今日身处的时代,正要从“双鱼宫纪元”迈向“水瓶宫纪元”。双鱼宫的代表符号是鱼(象征“基督教”),水瓶宫的代表符号是彩虹。双鱼宫的两千年气数将于主后二千年结束,代之而起就是所谓的“新纪元”。但其实“新纪元”早已降临。六十年代著名音乐剧《毛发》(Hair)在伦敦上演,风头极一时之盛,其中一段歌词可说是“新纪元”临到的宣言:月亮移到黄道第七宫,木星与火星连成一线;和平要指引众星,博爱要驾驭宇宙;水瓶宫纪元就此开展!和谐、了解、同情、信任,不再有虚谎、嘲弄,千载难逢的宏图美梦;魔法水晶启示,心灵真正解放——水瓶宫!水瓶宫!水瓶宫!双鱼宫纪元是“阳、刚”的纪元,水瓶宫纪元是“阴、柔”的纪元。双鱼宫纪元讲求主动、理性,水瓶宫纪元讲求直觉、灵性。“新纪元人”相信现今崇尚科学论、唯物论、机械论的时代即将过去,代之而起的是一个灵性觉醒,世界大同的新纪元。新纪元运动对西方世界的影响深而且广。俨然五百年前欧洲文艺复兴的势头。今日西方人活在瞬息万变的时代洪流之中,思考方法、世界观,都在默默地起革命。启蒙运动的世界观、思考方法,正在我们眼前逐渐瓦解。在启蒙运动之前,西方人不过把理性看为“思想工具”,理性的地位远低于基督教的启示(当时的人普遍相信“启示”是从神而来的终级真理)。十七、十八世纪的欧洲,思潮开始逆转,这个风潮泛称为“启蒙运动”;从前不过是思想工具的理性,一跃成为认识宇宙、造福人类的动力原。启蒙运动推动科学、技术、医学的发展,却因为把理性置于启示之上,因而埋下自我毁灭的伏线。启蒙运动改变了世人对基督教信仰的观感(虽然直到十八世纪,平民百姓对哲学家与神学家的辩论仍是一无所知)。十九世纪维多利亚时期,英国社会风气依旧带有浓厚的基督教色彩,不过,世俗化的趋势已露端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5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4 06:59 , Processed in 0.238933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