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86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5-21 09:48: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div style="ADDING-RIGHT: 0px; MARGIN-TOP: 10px; FONT-SIZE: 9pt; OVERFLOW-X: hidden; WIDTH: 97%; WORD-BREAK: break-all; TEXT-INDENT: 24px; LINE-HEIGHT: normal; HEIGHT: 200px; WORD-WRAP: break-word" onsubmit="this.style.overflowX='auto';">[转贴]惩罚不用“打古语云:“棍棒之下出孝子”。古人教子,并不反对施行体罚,但强调要适可而止,对于不同年龄的宝宝又有不同的处理方法。体罚是手段,教育是目的,但是手段用得不正确就达不到目的。换言之,单靠打不能改变宝宝的素质,家长也不能指望用体罚来打出孝子。      现代社会也有许多父母经常通过打宝宝来惩罚宝宝的错误。但研究证实,挨打的宝宝常常情绪不稳定,缺乏自尊心。 相信每一位父母都不会希望自己的宝宝这样吧?“打”虽然暂时可以制止宝宝的不当行为,但它会导致宝宝哭闹,从而使父母 感到更大的压力。宝宝的哭闹会扰乱你的心思,甚至导致你继续打骂他,这只会引起宝宝进一步的哭闹。“打”只会告诉宝宝 ,体罚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以后你会惊讶地发现,宝宝的朋友惹他生气或他想引起他们注意时,他就会打他们。      一旦采取打的方式,父母可能以后会再次打宝宝,并逐渐养成习惯。“打”与生气、厌恶和拒绝直接相联,宝宝会渐 渐把父母与挨打的痛苦回忆相联系,从而认为你不喜欢自己。久而久之,当你真的表扬宝宝时,这些赞扬在他眼里已经没有价值了。“打”所产生的不安全氛围,会对家长与宝宝的关系发展产生长期的消极影响。      当宝宝做错事时,父母可以冷处理,采取暂时隔离、闭门思过的方式,让他单独呆在一个房间里反醒自己,等他承认错误时,再与他真诚地讨论为什么不应该这样做。也可以罚他暂时不玩最心爱的玩具、不许看动画片等等,方法多种多样,父 母们可以根据情况区别对待。 让宝宝哭   扬扬在一岁半以后经常自己走来走去,也经常摔跤。这时候,她似乎变得很爱哭,在走不稳摔跤时,即使一点点擦伤也会让她委屈地大哭。   扬扬的妈妈在家里经常准备一些“神奇药膏”(其实就是普通的消毒药膏),扬扬一受伤,妈妈会立刻回应,并马上为她擦上药膏,也会坐下来抱着她,心疼地告诉她,妈妈知道受伤真的很疼、很可怕之类的话。因为,妈妈知道这样的举动会让她感到安心和得到重视,涂抹药膏这种好像很专业的处理方式,会让宝宝感到她的伤被医治了。所以,通常妈妈这样做了以后,扬扬会渐渐地平静下来,过不了多长时间,她又开始一个人走来走去了。   有时,扬扬也会很在意伤口,妈妈就利用其他有趣的事转移她的注意力,如:给她一样爱吃的零食,或换一个环境,她很快也就不再大哭了。扬扬的妈妈经常听别人说,“孩子摔倒了,要让他自己站起来。”这种说法没错。但扬扬的妈妈同时认为,摔倒和受伤并非同一概念。当宝宝因小伤口而投入***怀抱时,应多加怜惜,让她知道你也有同感,不应一味地让她忍住泪水充当勇者。   因为,小伤口很快就不会疼了,但宝宝因惊吓而感到的委屈需要发泄出来。所以,扬扬妈妈在宝宝受小伤时,也会给她足够的关注,这样一来,她反而更容易被安抚。</div><div style="OVERFLOW-X: hidden; WIDTH: 85%"><img src="http://www.liveislove.net/bbs/skins/Default/sigline.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div>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4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8 05:08 , Processed in 0.123711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