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2291|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从女博士自杀看教育的“软骨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5-19 23:22: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560" border="0"><tr><font color="#05006c"><h1></h1></tr><tr><td><hr size="1" bgcolor="#d9d9d9" /></td></tr><tr><td align="center" height="20">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9日00:18 <font color="#a20010">红网</td></tr><tr><td height="15"></td></tr><tr><td class="l17"><font class="f14" id="zoom">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一名即将毕业的40岁女博士生,16日上午,从人大品园4号楼8层窗户跳下,当场死亡。据其好友透露,董博士曾因压力过大有过轻生念头。与董博士同班的一名博士生说,董博士的学习成绩十分优秀,入校那年同时考上了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和中国社科院的新闻学博士生。(见5月17日《现代快报》)  博士理所当然是学业上的强者,但是接连发生的博士自杀事件却击中了我国教育的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left" border="0"><tr><td><div id="ublicRelation5" name="ublicRelation"><table style="MARGIN: 10px 8px 3px 7px"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border="0"><tr><td><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left" border="0"><tr><td><span></span></td></tr></table></td></tr><tr><td><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360" border="0"><tr><td height="9"></td></tr><tr><td><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360" background="http://image2.sina.com.cn/dy/images/xfrd_02.gif" border="0"><tr><td height="45" rowspan="2"><img src="http://ad4.sina.com.cn/shc/xfrd_01.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td><td style="ADDING-LEFT: 5px; PADDING-TOP: 4px" width="286"></td><td width="4" rowspan="2"><img src="http://image2.sina.com.cn/dy/images/xfrd_03.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td></tr></table></td></tr></table></td></tr></table></div></td></tr></table>软肋,反映了当前应试教育弊端下的“软骨病”。自去年四月底起,经媒体报道的博士自杀事件就有成都医学院、厦门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以及北大、清华等重点知名高校。除成都医学院外,其他学校几乎代表了中国高等教育的颠峰。而博士更是中国教育颠峰上的颠峰。  都说无限风光在险峰,这些已经站在中国教育颠峰上的博士生为何像有些媒体批评那样“弱不禁风”呢?除个人一时心理脆弱偏激外,中国教育上的“缺钙”是其学业上一味窜高却心理承受力上站不起来的主要原因。从小学到大学,再到读硕士、博士,中国教育选择学生的法宝是考试,学生对付考试的法宝是死学苦练和反复模拟考试久经“考验”出来的成绩。学习、学习、再学习,考试、考试、再考试,成了学生生活的主要内容,也成了家庭和学校教育的指挥棒和圆心。至于学生的心理素质、危机处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人生的意义、社会责任和对生命的珍惜等生存最基本的东西在考试和成绩面前都变得边缘化了,甚至多余了。  据这名自杀女博士的同学说,因董博士和她的爱人同时读博,孩子又从山西转到北京的学校读书,所以经济上一直比较拮据。家中大小事务一般都是她料理,加之学业压力很大,所以读博期间她承受的学业和生活压力的确最大。最近一段时间来,因为<span class="yqlink"> <a class="akey" title="毕业论文" onload="activateYQinl(this);return false;" href="http://www.iask.com/n?k=毕业论文]毕业论文[/url]</span>和找工作的压力,董同学变得沉默寡言,曾几次对系里老师表示过轻生念头,觉得生活太累。既然如此,这位自杀女博士身边的老师除了对她学业上的关心和为她优秀的成绩高兴以外,是否对她生活上的压力给过关心,是否对她在就业等社会压力下进行过挫折教育,以及是否对她轻生的念头给过有效的心理疏导和精神按摩?恐怕让人怀疑。  据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资料显示,自杀在中国已成为位列第五的死亡原因,仅次于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和意外死亡。在中国,每年约有25万人死于自杀,至少有100万人自杀未遂。中国平均自杀率为23/10万,自杀死亡占全部死亡人数的3.6%,占相应人群死亡总数的19%,自杀已经成为中国公共卫生领域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预防减少自杀关系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造成自杀的原因也有社会、家庭和心理的多方面因素。但是,作为教育部门必须走在解决自杀问题的前列,像有关专家指出的那样“只有革除应试教育体制,让挫折教育、责任教育、生命教育全都落实,学生才会变得坚强起来”。  河北省一位政协委员也曾针对一些高校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太差、自我封闭太强、社会责任感太弱等现象,呼吁社会各界关注高校学生心理问题,加强对高校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真心期待,大学等教育部门不再唯考试成绩和就业指标的马首是瞻,不再在津津乐道于学生又发了多少论文,英语又过了几级,而是真心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成长,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健康的心理与健全的人格,都能在心理和智力上全面强壮起来。作者:陆高峰 </td></tr></tabl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6-5-19 23:36:26 | 只看该作者
IQ不等于EQ, 学业强者不等于性格强者, 极端个案总是有的&quot;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健康的心理与健全的人格&quot;是不可能的, &quot;让大多数学生有健康的心理与健全的人格&quot;是可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6-5-19 23:53:28 | 只看该作者
这几天看了一些相关的报道,好象是抑郁症。其实现今社会,生存压力越来越大,不光是校园里,在职的也不会轻松。有时还真是需要学点可Q精神,调整好自己心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6-6-3 09:49:02 | 只看该作者
<font color="#000000" size="5">调整好心态,轻松地活着,就是一种幸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3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18 22:22 , Processed in 0.077165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