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如果出现虐待动物的情况,更可能是因为好奇所致,而没有多少反伦理道德的因素.出现这样的事情,没有必要上纲上线,在心情口气平静的同时,也同时要教育孩子,制止孩子.建立规则.阿宝对小动物的喜爱出现得很早,但是也有踩死蚂蚁等恶劣行为.我都要制止,并且告诉阿宝,蚂蚁妈妈在等小蚂蚁,就象妈妈等阿宝那样.为了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我找了一些常识书给阿宝看,让她通过书,通过观察来了解小动物,而不是虐待它们.说到培养爱心,我也不知道为什么,阿宝的感情很丰富,很能体会别人的情绪.别的小朋友哭的时候,她很小就知道要去关心,去安慰,如果我生气,她也会讨好我.我一向教育阿宝,要@穿别人的鞋子@来看问题,如果别人受伤,我会让她自己想象别人的感受,等等.这种思维习惯建立好了,她根本不用我说,也不会有意去虐待小动物,或者欺负小朋友.不过,有一点我觉得跟有的人家不同的是,小的时候,我不许人跟阿宝玩@给我吃一点@然后又不吃的玩笑.首先,我绝对自己也不许任何人这样逗她,孩子对自己的东西很敏感,在自我-他人的观念健全之前,孩子的智力也没有发展到理解@玩笑@的阶段,孩子以为真的要抢她的东西,这样的玩笑会给孩子压力,让她觉得不安全.这只能适得其反.后来阿宝大了, 为了给她建立分享的概念,我有时候也故意要求分享她的东西,如果阿宝不肯,我不会大惊小怪,她不愿意而已.而阿宝真的给东西了,那么我一定接受阿宝的东西,无论有阿宝的口水鼻涕没有,都不能当面拒绝阿宝.同时一定要谢谢阿宝.让她体会我的高兴,感谢.现在阿宝有好东西,常记得给妈妈爸爸留一点.不过,现在她都这么大了,如果她主动留给我的东西,我并不想要,我是会拒绝的.这样也能锻炼她来理解和尊重别人的意志.因为我自己带阿宝,没有老人,没有阿姨,这些原则很好执行,阿宝今天也的确表现出善良,愿意跟人合作,分享等好品质.我觉得这一切说到底,就是要在了解孩子年龄阶段的心智发展特点的同时,做到真正意义上平等地对待孩子,真正地尊重孩子.受到尊重,平等对待的孩子才能理解平等,尊重的真正含义,才能继而做到尊重别人,平等友爱地对待别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