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4997|回复: 9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运动感:儿童一生的气质训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3-10-27 16:50: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开讲专家/班马
  专家简介:班马,原名班会文,1951年生于上海。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儿童美学理论家,著作、作品多次获得海内外各项大奖,现为广州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一场不过是学校的棒球比赛,就惹得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全体出场,在球场外煞有介事地大呼小叫加油:所有男孩的老爸几乎毫无例外地全都担当起儿子们终身“运动”教练一职;所有女孩也都是一样的“运动型”,并以成为大小“比赛”中的疯狂啦啦队队员为荣(能成为队长就更骄傲了);这些,都是欧美国家司空见惯的事情。
  表面看起来算不了什么,国情不同而已。但是,放在儿童成长的层面上来,却非同小事。中外儿童教育背景的差别不少,我认为,这种“运动”的气质、运动的童年,绝对称得上是其中极其关键的一个。
  而原来,最初的时候,我们的教育本来并不缺少这种气质的:中国教育源头当属孔子,而孔子一直非常崇尚“运动”,尤其是“运动感”的培养。孔子其实并不迂腐,他本人就是优育家和旅行家,他提倡的“六艺”其实都是运动和技艺,他还要求学生们“游于艺”,并将其上升到“修身”的人生高度--把童年期的成长训练“约之以身”,把一系列的“教育”,比如竞争,比如相处,比如自我控制等等,暗示、暗藏在童年的“身体”行动和行为之中。
  这一来,运动感成了一种人生哲学,暗含着孩子长大后将面临的社会规则,也开启了他一生行为气质的训练。
  遗憾的是,它被我们遗忘了。我们注重的教育更多的是在“脑”的方面,而不怎么看重“身体”,更没有看到在这童年“身体”和“运动感”之中所蕴含的气质培养。
  我们可对“运动感”的培养做些什么呢?

  全家推崇“运动”的生命状态
  我们可以亲身参与“运动”,我们也可用精神来崇拜“运动”。在身边已经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属于运动型的了。哪怕仅仅是有一个每天坚持晨跑的妈妈,便可想见这个家庭里的小孩会有一种什么样的生命状态。

  提示体育运动中的“节奏”和“律动感”
  我们可以在运动中(特别是亲子共同运动)认识和体察“身体”与“心灵”的奥秘。呼气,吸气,步伐或爆发力,身心状态的调节--都含有许多未来人生中的平衡与控制的感觉系统基本训练,也将对孩子未来的性格动静甚至处事节奏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

  告知体育精神的“规则”
  正如“玩耍”之中含有“游戏规则”一样,体育运动也充满着非常重要的“比赛规则”。而对于孩子来讲,更重要的在于它们实质上是在训练孩子适应未来的社会规则。比赛开始之前,我们不妨对孩子讲明这点:今天这样打球,明天这样做人。

  张扬女孩的舞蹈天性
  不少家长习惯将女孩拒之于运动的大门之外:太激烈、太危险,姑娘家受不了,而且会学野。这其实是对运动的曲解:舞蹈激烈吗?危险吗?受不了吗?会学野蛮吗?几乎每个女孩的童年时代都有舞蹈的热情和天赋,而舞蹈恰恰就是一门独特的童年运动之课。别以为女儿当不了舞蹈家就不用学习舞蹈,舞蹈真正的培养要义是孩子成人后那股灵动、优雅的精神气质。

  走向“棋艺”,走向内敛
  “游戏化”和“运动感”或半导致好动和粗话的担心有时也在男孩家长身上体现,那就不妨试试训练内功和内敛的运动形式,比如孔子“六艺”中的棋艺。它可以将运动感内化,同时也举足轻重地塑着男孩未来的气质。

  将运动感提升到音乐的层面
  看起来两者关系不大,但同样上溯到孔夫子那里我们会发现:他讲的“乐”本业就是音乐感、诗感、舞蹈感、律动感所统合组成的身心运动感。它将深刻影响并将有力帮助一个孩子未来的精神气质,引领孩子走向那种或行进,或停顿,或高潮,或迂回,或上,或下,或穿行,或飞翔,心中操控有致而处出不惊的人生。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7 金币 +7 收起 理由
WXMZ305 + 2 + 2 谢谢你了
如果 + 5 + 5 说得非常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3-11-6 09:58:18 | 只看该作者

斑竹能否整理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3-11-6 09:58:37 | 只看该作者

【下载】我行我速4完全版bt下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3-11-6 17:10:05 | 只看该作者

【推荐】成功人生的10个故事

好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3-11-7 16:36:06 | 只看该作者

【分享】人在一生的成长中必须知道的30个故事

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3-11-8 21:52:05 | 只看该作者

【推荐】大量的家庭教育资源

真的很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3-11-8 22:42:25 | 只看该作者

我做了一个四则运算的生成器

同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3-11-9 21:41:01 | 只看该作者

求《咪咪流浪记》

DDDDDDDD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3-11-10 00:23:36 | 只看该作者

陪伴七八十年代出生的我们的动画片们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3-11-10 11:57:57 | 只看该作者

【发布】看看你要不要

受益。
继续当儿子的教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7 01:13 , Processed in 0.146942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