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874|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作为84年的女生来谈一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5-9 18:37: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也许是因为就业和高考的压力,现在的家长都很重视教育,但是往往是知识教育。并不是说家长不重视道德教育,但是道德教育的地位常常被忽略。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大多是相似的,对于成功的概念也未必有太大差别,即使不强调要赚大钱,有出息,考上名牌大学,至少也不会说随便考个大学或者够糊口就行——还是离不了一个钱字。没办法,人确实离不了钱。可是,钱并不是靠知识就能积累的,成功不仅需要智商,还需要情商,说白了,为人处世啊。圆滑的人确实不太会吃亏,但是,家长往往让孩子门槛精点,学乖点,却不怎么强调为人诚信,为他人着想。</span><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75p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现在独生子女多,孩子缺乏为他人着想的概念也可以理解,更需要家长多提点提点。但是,儿童道德教育就说这些道理或许太早了。就像家长告诉孩子不要打架,孩子都会点头,但是有多少会真正的执行呢。口头上应承了,打架的时候又忘记了,屡教不改,这样的阴奉阳违司空见惯,又为什么呢?从小就开了不遵守承诺的例子,家长还指望孩子长大了能懂事,能改——表面上改得了,骨子里呢?家长要告诉孩子为什么不能打架,有什么后果,家长要承担什么责任,会有什么影响!和孩子说热爱祖国,地大物博是不明智的,真要爱国,从小开始,做个文明人,改善祖国国际形象从我做起!我念幼儿园和小学的时候,老被同学欺负,老被打,可是我从来不还手,为什么——没学过打架!打架不是本能,要让孩子做个文明的小孩儿,就不要让孩子看那些暴力动画片,家长也少说点粗口,从小念念唐诗宋词什么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忧国忧民的太复杂,可以念点儿抒情写景的,又受道德教育,又培养文化素养。现在外语是重要,可是根据我的经验,我们班中学时候英语成绩不错的那些中文功底也都不差。语言是一脉相承的,不敢说一通百通,可也触类旁通。如果在中国生活,从小重视外语教学,但生活环境还是中文的,那么口语即使过关了,日后发展外语的深度也会有困难的。古代文化能流传至今的,已经是经过筛选的,比现在那些时代感鲜明的小说什么的经过的考验多多了,对孩子作文乃至论文都是有助益的。电视可以从小听听新闻什么的,不是国内那些政治新闻,或者污七八糟的娱乐新闻,而是国际新闻,顺便问问孩子的看法,当然也要循循善诱,如果孩子情绪过激的,趁早发现,趁早开导,而不是一口否认,毫不关注孩子想法的起因——我小时侯就是听得太少,现在都不关心国家大事,有点闭塞。</span><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75pt; TEXT-ALIGN: left" align="lef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无论家里多么有钱,也不能不问情由,孩子要多少钱就给多少,孩子要什么就给买什么。当然,如果每次都要孩子报帐,详细说明,那也会引起反感,到叛逆期就麻烦了——孩子叛逆期多在中学阶段,正是学习的重要阶段。家长如果重视高考,中考,逼得太紧,导致逆反情绪高涨,孩子往往发泄在功课上,那也许是全家都要郁闷的事情。又说早恋的问题,很多家长觉得会分心,这是实情——很多孩子(并非全部)是会因此而分心,但是,如果孩子暗恋上一个学习优秀的同学,这很可能会成为一种学习上的动力!中学阶段,大多数学生有个暗自喜欢的对象,虽然未必会恋爱。这是越受暴力压制越要反抗的,这是起的反作用——</span><span lang="EN-US"><font face="Times New Roman">90%</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的学生如此!我念中学的时候,有两学生本来就是瞎传,结果家长和老师一起努力之下,他们弄假成真了。大家要说避免学生恋爱,我有个土法子——别打扮。若是孩子天生丽质,固然没办法,但是人要衣装佛要金装,整年就那么几件衣裳,就是天鹅也要打个折扣,向丑小鸭靠拢。而且中学期间,往往家长还是能管住孩子的经济来源,别不舍得丑了自家孩子——小不忍则乱大谋,在中国,只要有这么多人,就需要高考来划一道门槛。高考筛选出的一大部分人拥有努力刻苦的潜力。发掘这潜力的是家长和老师。也许朴素的穿着会委屈了孩子,会让孩子产生自卑,但是家长们如果想让孩子专心学习,这是一个有效的方法——可以搞物质奖励,比如说写的作文出彩了,或者解答出了几乎难倒全班的题目什么的,可以添购新衣或是文具之类——这比考试成绩优秀更能发掘孩子某方面的潜力,更能激励孩子,也不容易导致攀比情绪。因为考试有难有容易,可以和同桌比,也可以和全校乃至全市比,容易产生压力——这就得说说家长了,不要老夸奖别人家的孩子。往往家长以为老夸奖别人家孩子可以激励自家孩子,其实是个误区。有个同学的母亲总夸奖别人的孩子成绩好,结果我同学终于受不了,说“那你把她带回来当女儿吧,我就这样了”。家长光拿别的孩子的优点和自家孩子的缺点比,会导致攀比情绪以外,还会恶化亲子关系。有样学样,孩子也会拿自己的家长和别的家长比。每个家长都觉得自己已经尽力照顾了自己的孩子,即使和别的家长比较,也不会输,其实不然,因为家长的比较是主观方面的——家长爱说人家孩子学习好,孩子就会联想别的家长的工作能力,学历,社会地位,经济能力……人无完人,这么比法,谁不给比下去呀。所以,要比较,就要做全面的比较,指出别人的孩子的优点时,也要夸奖自家孩子的长处,要让自家孩子珍视自己的所长,同时正视别人的竞争能力(不要忽视别家孩子的学习背景),家长也不妨让孩子早点明白自己无能为力的地方(比如某某有个能干的父母,但是咱家是普通人,开后门咱家是没办法了;或者咱家能开后门,可如今开后门到处求人,实在是吃不消)。也许家长觉得让孩子这么早看社会是早了点,但是一般家庭的孩子是不可能在象牙塔待一辈子的,同时注重真善美的教育——这样可以尽量全面教育。</span><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75pt; TEXT-ALIGN: left" align="lef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体罚也不可少。孩子真犯错了,当然是思想道德教育为重,但是有些时候,体罚也是必要的,为了加深印象嘛。不过不是打骂——换种方式,比如:读书和背书(道德经,三字经等有教育意义的书籍),写字(练毛笔字钢笔字,抄写美文等,对于暴躁脾气的有好处,慢性子就不推荐了),罚站和做操(对小胖墩和不爱运动的孩子)。我小时侯奶奶每天要布置给我的一个作业是玩半小时,可是我到现在都不喜欢运动,看来当时作业量不够。</span><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75pt; TEXT-ALIGN: left" align="lef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如果出现婚姻危机,不要让孩子卷入——现在的电视,老播那种让孩子当红线,把出现婚姻危机的家庭给挽救回来。可那是电视啊,家长们觉得这现实吗,或者说有多现实——即使成功,往往也是表面的;但是不成功,很可能你失落时候撒泼的丑态一生烙印在孩子脑海中(我到现在都忘不了),并且教唆孩子憎恨另一半——你觉得这对孩子的人格发育有好处吗?要不就是教孩子,后爹后妈有多可怕等等——这算先入为主吗?在孩子的新家庭中先树立一道沟通的屏障,会令孩子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吗?学习一下人家《西雅图未眠夜》吧,孩子知道帮老爹找个伴儿呢。这也是一种谦让,也是一种礼仪,家长要以身作则,不然怎么指望孩子呢。如果学会接纳,很可能孩子在新家中就可以得到应有的关爱;同时,这是一种对新环境适应能力的培养啊——日后转学,升学之类的,同样需要这种善意的接纳。</span><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75pt; TEXT-ALIGN: left" align="lef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也说看动画片。孩子大多数都喜欢吧。不管你是否仇日还是高尚什么的,让孩子看看当红的日本动画——比国产的更励志,这是小太阳们所需要的情操——将来要是孩子喜欢与世无争的生活,那是另外一回事情。那些韩国言情剧,国产青春偶像剧少关注点儿,不是逃避就是整天吊儿郎当的公子哥大小姐,要孩子学了去,那就光记挂着漂亮衣服宝马跑车,靓女帅哥了。日后寻找生活伴侣也按这标准,不重视人品情操;家长不答应咱就私奔——家长拗得过么?!</span><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75pt; TEXT-ALIGN: left" align="lef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我是一个大四的女生,生活在一个由两个单亲家庭组合起来的家庭,有一个姐姐。从幼稚园到大学,有很多同学,写这篇文字是肺腑之言。希望各位家长关注一下。</span><span lang="EN-US"></spa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6-5-9 18:41:07 | 只看该作者
同时,也希望家长培养孩子独立处世的能力。如果家长觉得这会费时间,影响学习什么的。那我可以说,缺乏独立处世能力损失更惨重,中考高考不能代替一切的。我是对照自己和同学,说的这番话。希望各位年轻的父母也回想下自己小的时候。我知道很多家长总觉得现在的孩子很幸福,要什么有什么。可是,当年的时代一去不返了。时代的更迭不能成为衡量的标准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6-5-9 19:49:34 | 只看该作者
<font color="royalblue">  厉害厉害,弄了个面面俱到的贴子。

  学什么专业啊,怎么对儿童教育感兴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6-5-9 22:16:54 | 只看该作者
哪位版主给调一下楼主文章的行间距,我已经泪眼矇眬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6-5-9 22:38:57 | 只看该作者
很高兴看到楼主的帖子,你的经历和感受很有意义,尽管对你提出的某些解决方法不以为然,但还是很喜欢你的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6-5-9 23:02:55 | 只看该作者
不错,孩子更能理解孩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6-5-9 23:26:40 | 只看该作者
引用:<<!--quote1--><font face="宋体">大家要说避免学生恋爱,我有个土法子——别打扮。若是孩子天生丽质,固然没办法,但是人要衣装佛要金装,整年就那么几件衣裳,就是天鹅也要打个折扣,向丑小鸭靠拢。而且中学期间,往往家长还是能管住孩子的经济来源,别不舍得丑了自家孩子——小不忍则乱大谋
我记住这句了。我们这儿某重点中学,进了学校就要剪“三省头”,老师具体怎么阐述的忘了,总结起来大概就是:省钱-----省得经常买“飘柔”,要“让你的秀发更柔顺”。省时间-----梳头、洗头、做发型,都是需要时间的。省心----打扮得太漂亮了,容易惹是非、惹心事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6-5-10 08:53:34 | 只看该作者
看来到时得让我儿子穿着打份老土一点才行,免得到时麻烦自已找上门,因为现在已经很帅啦,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6-5-11 18:29:31 | 只看该作者
写的真好,女儿正是该注意不要打扮了的时候,谢谢提醒,我要注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6-5-25 14:24:20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女生真是可爱!哈哈女孩子爱打扮确实在学习上分心,我那时就这样。 但是有利就有弊,那时自己挑选衣服及培养了审美,也培养了独立和干事的能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4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8:59 , Processed in 0.107641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