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4214|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父母加油站] 【推荐】单亲家庭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4-26 19:57: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font color="#9400d3" size="4">单亲家庭并不一定会给孩子的心理发展带来影响,事实上,某些单亲家庭的孩子发展得比普通双亲家庭的还要好。当然,单亲家庭的孩子要发展好需要一些条件: 一是带孩子的父(母)必须是成熟的人,个性独立、开朗、快乐,并且乐于关照自己的孩子。 二是带孩子的父(母)要有良好的社会身份与不错的经济收入,住房要宽敞一些,以便为孩子提供独立的空间。 三是孩子生长的环境,如社区、幼儿园、小学等不歧视单亲家庭的孩子。 四是离婚的父母彼此宽容、认同,没有相互的怨恨、冷漠与隔绝,双方在孩子面前要维持一种亲情。 五是有一个彼此和睦的、扩大的亲友系统,如孩子喜欢的爷爷、奶奶、姥姥、老爷、舅舅、姨、叔叔等,他们都共同来关注孩子的成长。 六是离家的父(母)要保持与孩子的接触,并承担抚养与教育的责任,让孩子知道自己没有失去另一方亲人。 如果上面六点都具备,孩子的心理发展就不会出现问题,如果缺少其中的两项,基本上还可以缓冲,出问题也不会出大问题。如果缺少两项以上,未来就很难预测。 单亲家庭也有自己的优势。首先在教育上更具有一致性,母亲更容易贯彻自己的养育思想,没有别人的干扰。不用考虑丈夫,对孩子的关爱会更多,可以促使孩子更容易形成与人的依恋关系,孩子爱与被爱的能力得到发展,自我认同得到发展,会觉得自己很重要。更重要的是,稍大一些的孩子有机会反过来关心母亲,甚至照料母亲,替代父亲的功能。这样可以帮助孩子更独立,提升社会能力与助人能力。还有,孩子与母亲容易形成清晰的信息交流,不必摇摆在父母之间。 单亲的不利因素主要在孩子五岁的时候,不容易与母亲完成依恋分离,性格发展可能滞后。原因往往是母亲对孩子依恋太多,无意识地阻碍了孩子对外部世界的兴趣。这可以用扩大的亲友系统来缓冲,让孩子与爷爷、姥姥、舅舅、阿姨等建立亲情关系,防止母亲的情感占据孩子的全部身心。如果男孩没有父亲的引导,在性别发展上可能会不够男性化,或者,孩子用过渡补偿来弥补家庭的男性角色,显得过于男子气。其实,社会、学校对男性角色的认同可以帮助孩子实现性别意识的健康成长。当孩子与母亲发生情绪冲突时,缺乏家庭内部的缓冲人,母亲可以凭借良好的个性帮助母子渡过难关。 当然,还有社会歧视的问题。许多公众信息过于强化单亲子女的教育困境,不恰当地夸大单亲的危害,使孩子内心留下阴影,结果造成更多的单亲孩子陷入混乱,因此改变公众悉信息导向可以让单亲孩子的成长更为顺利。 在一个案例中,女孩很小就离开了父亲,没有与父亲的亲密感,在孩子心中父亲只是一个象征,也许更像是个玩具。和蔼地、自然地告诉孩子父母离婚的事,不会给孩子形成太大的心理伤害,当然孩子可能有些缺失感,每个孩子都希望拥有更多的东西。在告知孩子离婚事实的同时,要给孩子适当的保证,说自己非常地爱她,不会离开她,一定会照料好她等等。讲故事、做游戏,通过隐喻的方式来让孩子易于接受父母分离是心理学常用的方法。 孩子五岁后才离婚的家庭,是否告诉孩子要复杂一些,因为孩子的内心已经有父亲的存在。这时候不要着急,让孩子慢慢接受父亲不再回家的事实,给孩子内心的缓冲时间。开始的时候可以给予一些模糊信息,不要一下切断孩子内心的期待。用孩子不能理解的话直白地告知,常常会带有母亲的情绪,可能孩子并没有明白发生了什么,却因母亲的情绪感觉害怕,从此不敢提到父亲。这个时候孩子需要对父亲的幻想,鼓励孩子维持正面的、良好的父亲形象很重要,因为这个时候孩子的心理发展需要父亲的形象。尤其不要让孩子觉得父亲是被母亲赶出家门的,否则可能给孩子埋下母亲怨恨父亲的种子。由于父亲的缺席,孩子很可能表现得更依恋母亲,行为会更乖一些,更听话和懂事一些,这是假象,不要沾沾自喜。孩子害怕再失去母亲,不得不过多地讨好母亲,放弃了自己年龄应该有的兴趣和个性发展。很多母亲希望对孩子更好来补偿孩子,却使孩子更多地失去自我空间,结果更糟。离婚的父亲要保持与五岁至九岁孩子的密切接触,让孩子感觉他实际上并没有失去什么,只是父母不再生活在一起而已。 十岁以上的孩子想隐瞒是隐瞒不了的,孩子比谁都精。事实上这个时期的孩子对父母的离婚会有自己的成见,会偏向一方而把愤怒投向另一方,主动地卷入父母的离婚之中。父母最好彼此补台,不要让孩子觉得是因为他才离婚的,不要让孩子产生抑郁、自卑、敌意、逆反等情绪。心理医生不太认同美丽的谎言,谎言对五岁的孩子也许有效,对十岁以上的孩子就适得其反,孩子会觉得被欺骗。坦诚地告知是可取的,不过母亲不能流露悲伤情绪或对前夫的愤怒,这样的告知会给孩子内心带来阴影。母亲要先修补好自己的创伤,等自己可以平静地接受离婚时,再告诉孩子会更安全一些。——摘自李子勋《陪孩子长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6-6-11 12:03:16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6-6-11 14:04:42 | 只看该作者
现在才看到。。。。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6-6-15 18:39:3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img src="http://www.etjy.com/images/smiles/covet.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6-7-18 15:12:45 | 只看该作者
很有针对性,说得也很到位。不知哪天会用到这些理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6-8-22 12:13:49 | 只看该作者
收下,对我很有用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6-8-30 18:09:55 | 只看该作者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努力就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6-9-15 16:23:06 | 只看该作者
非常感谢这篇文章,我在思考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6-9-15 17:26:13 | 只看该作者
事已至此,应看到“半杯水是满的”,用积极的心态从容地对待一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7-5-23 15:21:59 | 只看该作者
不容易啊, 父母责任重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8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1:54 , Processed in 0.095724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