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3369|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儿童比30年前严重退化 更贴近书本而非自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4-11 08:47: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伦敦国王学院教授的一份调查给人们敲警钟:孩子们的能力在逐年退化 胎教要讲究科学指导,食品要有益大脑发育,玩具要能够开发智力……怀着一颗殷殷之心的家长都希望借助各种方法和经验把孩子培养成材,并在现实生活中锲而不舍地贯彻着这一“宗旨”。那么,经过这些科学的方法培养出来的孩子,与30年前他们的同龄人相比,是不是应该更聪明呢?  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近日刊登了伦敦国王学院教授菲利普·阿迪的一份相关调查,结果也许会让很多家长和老师大跌眼镜。这个调查也促使专家们开始拷问现行的考试体系,并呼吁对小学生的教育方式进行彻底改革。  现实:孩子能力退化严重  《期日泰晤士报》的这篇文章中写道:近十年来,人们被告知,孩子们的身高一代高过一代,他们的头脑也更加聪明。每一年都会有出类拔萃的学生们把普通中学教育证书考试(GCSE)成绩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小学生们的国家数学与英语考试成绩也在逐年提高。  正当家长对孩子的寄望越来越高时,英国知名教育研究学者菲利普·阿迪和同伴、心理学家迈克尔·谢伊尔夫妇的调查结果却给望子成龙的家长们迎头泼了一盆冷水。阿迪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现在的孩子远不如30年前的同龄人“聪明”,孩子们的能力正在逐年退化,如今11岁孩子的能力水平只相当于30年前的8岁孩子。  阿迪和谢伊尔夫妇用几年的时间调查了2.5万名儿童,调查方法是让他们做一份试卷。他们说,尽管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在学校的考试内容已经逐渐产生变化,但是这份考卷绝对与1976年问世时一模一样。上世纪90年代中期,也有适龄儿童做过这份考卷。于是,阿迪和谢伊尔夫妇将3个时段同龄孩子们的考试结果进行了对比,结论让他们大吃一惊。 1976年,有约33%的男孩和25%的女孩在这个测试中获得高分,而到了2004年,获得高分的比例急剧下降:男生下降到了6%,女生更只有可怜的5%。对比结果表明,这些孩子比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接受测试的同龄人的水平倒退了2至3年。  根源:亲书本而远自然  考卷上有一道非常简单的问题是这样的:把一个细高容器倒满水,然后把细高容器中的水全部倒入另一个矮胖杯子中,最后再把细高容器重新灌满,问,这时细高容器和矮胖杯子所装的水是不是一样多?  “你无法想像有多少孩子的答案是错误的,这简直太可怕了,”谢伊尔夫人,科学家丹尼丝·金斯伯格说。  还有一道题目这样问:有两个体积相同的物体,一个用黄铜制成,一个用橡皮泥制成。把它们分别放入一个盛满水的容器里,放入哪个物体的容器溢出的水更多?──2004年,答对这一问题的孩子数量还不到总数的20%。  “这真令人震惊,”阿迪教授说,“十一二岁孩子的总体认知能力退化严重,在过去的30年里,这一退化现象一直没有间断,并且今天还在继续。”  那么,现在的孩子们究竟缺失了什么呢?是智力退化还是对体积和密度等概念的理解力下降了呢?研究人员表示,这两个方面的原因都有。金斯伯格说,这一测验既反映了孩子们的智力水平,也反映了他们的知识储备,甚至可以说反映出了孩子们处理棘手新问题的能力。过去,人们经常把孩子在这一测验中的表现和他们能否在GCSE考试中获得高分联系在一起。不过现在看来,这种联系已经消失了。  那么,孩子们的表现为何如此差劲?我们可以找出不计其数的理由,而其中最重要的是:孩子们不再到户外玩泥巴,沙坑也已经逐渐在小学校里“灭绝”,孩子们的时间都被应考填满。 阿迪说:“孩子们被教导着为强化基本功──读和写──而忙得团团转,还要应付那些令他们焦头烂额的大小测验,这限制了他们认知水平的发展。他们只掌握一个结果,却弄不清原因,不善于思考,也很少有机会亲身体验。”  解决:学校家庭双管齐下  如果这几名专家的观点正确,孩子们的确正在丧失思考的能力,那么一个令人焦虑的问题就是:他们在小学校里接受的教育还有何价值?年复一年不断提高的分数线又有什么意义?国王学院教育学教授保罗·布莱克正在呼吁有关部门重新评估英国小学的教学内容。  金斯伯格说,为了遏制孩子能力退化的趋势,家长们也应该尽一份力。她说,家长们应该注意一下,“孩子们是什么时候不再玩泥巴和拼装玩具,转而投向电视和电脑游戏的怀抱”?阿迪则建议说,家长们应该关掉电视,“和孩子们一起围坐在餐桌前,讨论一下诸如‘如何救助受困泰晤士河里的鲸鱼’这类问题”。 此帖由 zap2000 在 2006-04-13 11:49 进行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6-4-11 08:53:55 | 只看该作者
情况复杂,一个试卷不能说明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6-4-11 10:06:2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实践的知识最能经历时间的考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6-4-11 19:50:35 | 只看该作者
不管测试题是否有效,但能够提出让孩子亲近自然就很棒了。我喜欢自然,也希望孩子的心里不光是学习,还有自然、亲情、友谊等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6-4-12 12:09:39 | 只看该作者
好贴帮我说服我老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6-4-12 15:02:05 | 只看该作者
亲书本远自然.....有点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6-4-12 15:43:48 | 只看该作者
所以我喜欢我LG在某些方面的教育方式,他喜欢把物理和化学方面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的常识上去给他侄子讲解,并且带他一起动手,所以我们已经通过决议,以后儿子的理科教育在家庭中一切由他主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6-4-13 08:52:29 | 只看该作者
作家长的应该多给孩子创造一些亲近自然的机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6-4-14 13:41:11 | 只看该作者
好帖,学习受用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6-4-16 13:45:05 | 只看该作者
感觉有点不可思议,怎么会倒退了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4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2 22:37 , Processed in 0.100666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