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8038|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龙应台:读经与价值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4-6 00:02: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龙应台:读经与价值观[ZT]<font color="#7d7d7d">文章提交者:茶峒旧主 加帖在 中间地带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龙应台:读经与价值观 [ZT] 撰稿/陈 冰(记者) 施 佳  20年前,一本《野火集》在台湾轰动问世,随即“龙旋风”迅速刮遍两岸三地的华人世界。在《野火集》推出20周年版与《孩子,你慢慢来》推出10周年版之际,龙应台应邀来到上海书展,这个以犀利的文风被余光中称为“龙卷风”的批评家,再次重提读经,点起了一把“野火”。  龙应台演讲当日,正是台风“麦莎”铺天盖地之时。和肆虐的台风相比,“龙卷风”显然不示弱。上海展览中心友谊会堂三楼宴会厅被1000多位冒着狂风暴雨赶来的听众塞得满满当当。  讲究规矩的龙应台要求拍照只能在演讲的前5分钟内,手机也不允许作响。“否则我将无法继续我的演讲。”有趣的是,当她试图用一系列复杂的图表说明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时,现代化的激光笔突然没电了,一身套装的龙应台只得在观众的建议中举起了一把传统的尖头雨伞继续她的“读经之旅”。  龙应台坦言对目前关于是否要读经的讨论感到“文化上的震撼”。她觉得大陆和台湾学者有着一定的文化错位。在大陆的语境中,“经”简缩为儒学的经,读经的方式就是私塾时代被动的接受,“经”还与帝王的统治思想紧紧相连。由是,两地文人在谈“经”时,往往有着“鸡同鸭讲”的尴尬。  不过,经本身是纯洁的、无辜的。在她看来,“经”在三千年前就是畅销书。除了是畅销书,经还是长销书,经的“长销”甚至可以用一两千年来衡量。  龙应台强调,在辩论该不该读经的时候,有一个前提,就是我们应该知道“经”到底是什么东西。现在的情况却是,大陆读经的历史出现了断痕,孩子们对经典古籍知之甚少。近人谈论读经和五四时期谈论读经并没有站在“同一块石头上”。  “虽然鲁迅曾言‘不要读中国书’,但他是在读透了中国书、读透中国文化后发出这样的感叹的。现在一般人显然还没有达到鲁迅先生那样的高度。对传统是拥抱、批判还是抛弃之前,先得去读它,读了之后,才由自己来决定如何对待。人云亦云的态度是比较糟糕的。”  演讲中,龙应台形象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比作两个篮子,让听众将两个字的词汇丢入其中。听众纷纷将“仁义”、“感恩”、“忠孝”、“家庭”等词汇丢入“传统”的篮子,而将“开放”、“法制”、“民主”、“自由”、“竞争”等归为现代。  龙应台却用了美国密歇根大学发布的世界价值观比较研究来说明,人们历经千年追求的价值观,往往早已蕴含在先哲的思想之中。当国人流连于西方的现代化价值观时,其实应该回头望一望。因为“传统不是需要常常打破或丢掉的盆,而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厚土”。  在龙应台眼中,“讨论是不是要读经,其实是站在现代时空的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态度:究竟是拥抱自己的传统文化,还是拥抱全球的文化宝藏?中华的宝藏不是在你的背后,而是在眼前,是全球宝藏的一部分。我读经,发现现代的东西就蕴藏在其中。它的现代、超前感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其实,现代的价值观不是今天才有的东西,可能就在传统文化中”。  “河流有明流,有隐藏的暗流。中国文化的厚度一直就存在着,从来没有消失过,只是一部分被隐藏着。面对席卷而来的全球化,让中国传统文化重新冒出来,更需要我们共同努力。”龙应台对未来充满期待。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你带来的幸福 + 10 + 10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6-4-6 10:05:44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唐朝带来的好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6-4-17 11:11:39 | 只看该作者
好文,好见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西西妈妈 该用户已被删除
4#
发表于 2006-8-6 17:27:57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1-11-5 09:53:19 | 只看该作者
一直很喜欢龙应台的文章
通过这段的论坛读贴,学习了解
对于读经的态度我也从开始的徘徊和不了解到现在的期望走进
很高兴我能在儿教开始自己的读经之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3-2-19 09:35:18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感谢转载!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3-3-17 11:28:1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常赞同龙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3-5-9 11:16:34 | 只看该作者
也开始学习了,但是不是经是古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3-5-30 15:46:08 | 只看该作者
这位大师还是对中国经书非常推崇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3-7-1 15:48:15 | 只看该作者
龙应中的文字有着极深的国学底蕴,正在读她的《目送》,感动而且享受这文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4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4 18:29 , Processed in 0.087544 second(s), 3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