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9766|回复: 3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父母加油站] 【《单身母亲手记》 】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3-26 01:48: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span style="FONT-SIZE: 12px"><img src="http://images.joyo.com/7/75063347390888908-fm.jpg"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spa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6-3-26 01:48:56 | 只看该作者
<table style="TABLE-LAYOUT: fixed; WORD-WRAP: break-word" height="10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r><td valign="top">[url=http://www.proudmommy.com/bbs/misc.php?action=viewratings&tid=1820&pid=13880][/url]<span style="FONT-SIZE: 12px">在紫金网独家首发的《你是我的天堂》日前已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正式书名定为《单身母亲手记》。</span> </td></tr></tabl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6-3-26 01:49:28 | 只看该作者
<font color="#0000ff">这是本单亲母亲关于爱,关于坚守,关于追寻的书。记录她从懵懂到清晰,从迷茫到坚定,从必然到自由,呱呱坠地的婴儿拯救了失去爱情的女人,从此她开始命运的完善与升华,这一完整经历。  从懵懂到清晰,从迷茫到坚定,从必然到自由,呱呱坠地的婴儿拯救了失去爱情的女人,从此她开始命运的完善与升华……这是一本关于爱,关于坚守,关于追寻的书。人类的内心,使我们永远无法抵达的彼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6-3-26 01:50:14 | 只看该作者
摘录其中的一篇《曾经沧海》<font color="#a52a2a">女儿十个多月时,我和她父亲离婚了。  这是我们第二次离婚。第一次离婚后复婚,我曾下定决心死也不再离开婚姻的城堡。但我没有想到人的情感却原来就是一只玻璃花瓶,越精美越怕磕碰。曾经以为有了孩子我可以毫无条件地忍受一切,可面对女儿清澈透明的眼睛,我发现自己仍然无论如何忍受不了不真。当我意识到这个世界充斥着虚假和欺骗,甚至除了怀中的棒棒其他都不能相信时,我绝望了。我不愿意这样的生活!我要坦诚,我要真实,我要信赖!一天到晚呼吸须为的空气会让我窒息而死,长年累月忍耐冷漠的伤害会让我体无完肤——我不能!  那天,我把他拦在屋里进行了难得的对话。  我说:“如果婚姻只能维持成这样,那还不如大家自由的好。”  他说:“是的。”  我说:“惟一的担心就是孩子,我怕不完整的家庭会给她造成伤害。”  他说:“如果从小就习惯于不完整,那就不至于伤害。现在不完整的家庭太多了。”  我说:“既然这样,那我们明天就去办吧。”  他说:“好。”  2003年10月1日,新颁布的婚姻管理条例规定,结婚、离婚不必通过单位,协议离婚十分钟搞定。幸运地,我们成了新政的首批受惠者。那幢大楼我们都很熟悉,一年前我们曾心事重重地走进去复婚。一年后我们又来了,仍然是同一层楼,只不过换了个房间。  果然十分简单。没有等待,没有劝说,没有组织意见,比第一次离婚更简单。看了看我们的离婚协议,检查了我们的相关证件,那位中年妇女什么话也没说。她将结婚证上两人相依相偎的合影照片撕了下来,并拿出一只公章在上面飞快地盖了。我看到她盖的是“此证作废”四个字。随后,她将两本墨绿色的《离婚证》和两份已经生效的协议书交给我们。  一切就这么结束了。  我知道这一次是真的结束了。   十五年的情感居然短短十五分钟便了断了。多么简单!多么明了!多么公正!跟在他后面走出房门,我觉得不可思议,又觉得深思恍惚。十五年来我不是一直就这么跟着他的马?从大学校园到婚姻殿堂,从简陋的学生宿舍到新近装修的商品房,从稚气未脱的学生到怀抱孩子的母亲。跟着他,我走过了纯真而纷纭的青春岁月。第一次凝望,第一次握手,第一次亲吻,第一次说“我爱你”,第一次写情书,第一次……我忽然无法遏制地哭了。我声泪俱下地哭,哭得走不动路。我知道有人在非常惊讶地看着我,他们是刚刚拿到红本本的情侣,他们不喜欢在这样的喜庆日子里看到眼泪,他们不理解两个身心相许的人为什么会有形同陌路的一天?  ——2005年2月16日子夜,当我面对电脑写下上面这段文字时,我忽然又一次莫名其妙地失声痛哭。因为我的刻意遗忘,我早已不记得第二次离婚到底发生在哪一天。我原以为已经把那一天当成兵马俑,封存进厚厚的记忆之土深处了。却没想时隔十五个月,几行淡而无味的文字就轻而易举地把当天的情景挖掘了出来。我热泪纵横地发现,它们居然还是那么清晰、那么生动,我仿佛仍能感受到当天的气温、当天的阳光、当天的秋风。我记得我们在南京东郊几经无人的树林里各自流泪,没有一句话,仿佛要把各自欠对方的眼泪流干了似的。原以为这个场景已经被我的大脑格式化了,没想到相距十五个月,我竟鬼使神差地还原了它。原以为那天已经把这一生的泪都流干了,没想到十五个月后想起那天,我竟还哭得写不下去。十五年,十五分钟,十五个月,这难道真是天意吗?……  到2005年2月19日,女儿便满两岁零两个月了。现在的女儿已经是个身高九十二公分、体重近三十斤的大宝宝。她会背很多儿歌、很多唐诗,能认识二十多个汉字,是个天天嘴不停、脚不停、对什么都充满好奇的可爱丫头。她爱她的爸爸和妈妈,她还不知道他们已经离婚了,她只知道爸爸工作很忙,不能经常回家看她。不能给女儿保留一个完整的家庭是我永远的伤痛,一想到这个,我的心就会颤栗不止。我不知道哪天才能对女儿说出真相,我不知道她哪天才能真正懂得人类的情感是多么的微妙和复杂。但无论离婚的十字架有多么沉重,我都会义无反顾地背负它。我不愿意隐瞒女儿、欺骗女儿,不愿意给她制造表面完整的假象。无论哪一天她问道离婚,我都会十分坦然地告诉她:离婚就是两个人不再相爱了,而爱是大家生活在一起的惟一理由。  离婚那天是我和他最后一次结伴回家。一看到嗷嗷待哺的女儿,我们一下子平静起来。没有一句话,但我们从来也没有这么相互明白过。望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女儿,我们刹那间心心相印了。我知道从此以后我们将不再争吵、不再冷战、不再伤害,我们将超越一般男女的恩恩怨怨,成为棒棒最出色的父亲和母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6-3-26 01:56:07 | 只看该作者
<font color="#32cd32" size="4">离婚就是两个人不再相爱了,而爱是大家生活在一起的惟一理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6-3-26 22:37:32 | 只看该作者
有电子版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6-3-26 23:06:30 | 只看该作者
<table style="BORDER-RIGHT: #663399 3px double; BORDER-TOP: #663399 3px double; BORDER-LEFT: #663399 3px double; BORDER-BOTTOM: #663399 3px dou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8%" border="0"><tr bgcolor="#f8f8f8"><td style="ADDING-LEFT: 5px" colspan="2" height="28"><span style="FONT-SIZE: 14px">你是我的天堂]<a class="topic" href="http://www.zijin.net/blog/more.asp?name=zrui&amp;id=955">不想当母亲(你是我的天堂1)[/url]</span></td></tr><tr><td style="ADDING-LEFT: 10px" width="50%">赵锐 发表于 2005-6-12 15:44:00</td><td style="ADDING-RIGHT: 10px" align="right" width="50%">阅读全文(324) | 回复(16) | 引用(0)</td></tr><tr><td colspan="2" height="20"></td></tr><tr><td style="ADDING-RIGHT: 10px; PADDING-LEFT: 10px" colspan="2"><span style="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50%"> 30岁之前,我对孩子一直缺乏足够的热情。 许多女孩子天生就是母亲。当她们还是小姑娘时,便热衷养育布娃娃,一本正经地给它们吃饭、穿衣、洗澡、看病……乐此不疲。这样的女孩子一旦结婚成家,往往迅速怀孕、生产,迅速将笨拙的丈夫改造成成熟的父亲。而她们自己,再接着和自己的孩子一起成长。我周围有不少朋友属于这种类型,她们自然而纯粹,该恋爱时恋爱,该嫁人时嫁人,该生儿育女时生儿育女。她们不会刻意地生活,因为她们知道:她们就是生活本身。 我则不然。细想起来,我都不记得小时候有过什么像样的玩具。印象深刻的一次是赖在商店柜台前要买一盒价值六毛七分钱的积木。妈妈用尽手段也没能止住我的哭嚎,最后只得非常心疼地掏出刚领到的一小笔奖金,让我搭建五彩的梦幻。噢,对了,布娃娃也还是有的,它叫“玉霞”,是一只穿着花裙子的简陋玩偶。只不过拥有“玉霞”的时候,我已经过了痴迷娃娃的年纪。之所以舍弃压岁钱买它,恐怕更多的是为了心理补偿吧。 贫寒的家境让我的童年不够温馨、柔软,但这未必是什么缺憾。事实上,自从跨进校门学习识字,我就渐渐远离了非理性时代。父母和老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用伟人的功绩鞭策我,他们说:人的生命可以重于泰山,也可以轻于鸿毛,这取决于他所做事情的“意义”是大还是小。但凡有益于党有益于人民的事情,显然都是有“意义”的,而一个生命如果只是像树、像草、像花一样地静静地为自己活着,那只能被唾弃为“行尸走肉”。类似这样的至理名言常常激励得我血脉贲张,以至我很小的时候就树立了“远大”的理想。当数学家也好,当文学家也行,反正,就像要求每次考试必须名列前茅一样,我要求我的人生不可平庸。 青春年少的时候,我对风平浪静的生活不屑一顾。我有一个哥哥、两个姐姐,他们分别比我年长了5到9岁。也就是说,当我刚刚强烈意识到自我的存在,跃跃欲试地打算规划不同凡响的人生的时候,他们已经迈着稳健的步伐加了入成人的行列。大姐的恋人曾引起我异乎寻常的敌视,因为正是他的出现,大姐才经常很晚回家,她和我说话的时间才越来越少。大姐终于还是结婚了,而且没过多久就怀了孕。看着她原本婀娜的身影日渐臃肿,我常常忍不住会为她悲哀:一个母亲的诞生难道不意味着一段青春的结束?难道大姐从此能免得了庸庸碌碌的凡人生活?难道她的聪明才智还可以展现于尿布、奶瓶之外?然而,大姐自己却是乐此不疲。而且在我的嗟叹声中,哥哥和二姐也前仆后继地成为凡人。 要生活还是要事业?该贪图安逸还是该追求永恒?是随波逐流还是特立独行?……站在自家阳台上俯瞰街头的芸芸众生,我一度像哈姆雷特一样陷入了选择的泥潭。后来,我明白自己无法满足于循规蹈矩、按部就班、昏昏噩噩、人云亦云的日子。所以,16岁时我决定:今后决不能像一般女孩那样迅速“堕落”为女人,不能让丈夫、孩子成为我的羁绊,因为无论何时何地,我都是独立而自由的。也就在那一年,父亲将美国小说《海鸥·乔纳森·利文斯顿》送给即将高考的我。那只不愿意追逐面包屑、小鱼虾,一心只想飞得更高的海鸥,给我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而更难忘怀的还有父亲写在小说最后的一行铅笔小字:“要想飞得高,必须抛弃许多东西,包括许多珍贵的东西。”父亲恐怕至今也不知道,他那行题记虽然笔迹轻浅得几乎漫灭,却都一笔一划刻进了我的心里。 大学毕业走上社会,原先的观念受到很大冲击,忽如其来的生存问题让人一下子变得现实起来。背井离乡,居无定所,时间一长了,任凭谁都容易脆弱。于是,结婚成了我那时最大的向往。正巧,恋人的单位面临十年难遇的分房机会,我们赶紧领回证书赶去排队。非常幸运,我们排到了一处大家挑剩的屋子。第一次去看属于自己的房子激动得不行。我们骑着自行车绕过大半个城,一口气爬上破旧不堪的七楼,迫不及待地推开吱呀乱响的木门。满室的阳光让我眼前一亮,心立刻醉了。很快,我们将老房的墙面粉白,将斑驳的水泥地漆红,又蜗牛般扛回一件件必须的家具,因陋就简地布置起一个全新的家庭。有家的感觉真好!累了,可以上床睡觉。馋了,可以买菜回来自己改善伙食。可以自个儿看书写作熬到三更半夜,可以和朋友聊天打牌通宵达旦,可以享受爱情的甜蜜、制造不尽的浪漫,还可以随心所欲地勾画多变的未来…… 结婚长达7年,我一直没有下决心要一个孩子。前三四年,孩子被我当成了爱情的第三者。爱情不再保鲜之后,渐渐地,也对孕育生命失去了激情。为什么要孩子呢?从大处讲,地球已有近60亿人口,物资紧缺,环境恶化,这颗正值壮年的蔚蓝色星球过早地呈现出老态,实在不忍心再为它增加一个负担。从小处讲,生养孩子必须以牺牲自己的幸福和自由为前提,物质不够宽裕,精神不够独立,如何搀扶孩子踏上坎坷人生路?况且世风日下,人生渺茫,自己尚且不知东西地苦苦挣扎,何苦再让孩子忍受一回?眼看周围的朋友娇儿绕膝也不是没有动心过,可当真一二三四地盘算起来,又不免打起了退堂鼓。朋友们戏称我们赶了“丁克”家庭的时髦,我听了只是笑笑,并不辩解。 如果这些还不足以成为我拒绝生育的理由,那么,两次流产则成了致命的打击。 第一次发现怀孕时,我犹豫再三,才好歹劝说自己接受了这个不速之客。非常郑重地剪掉了长发、洗净了脂粉,非常郑重地买来方方面面的书籍,开始为扮演母亲的角色做准备。谁知,该呕吐的呕吐了,该难过的难过了,刚刚3个月,忽然腹痛如绞。急急忙忙送到医院,B超显示,胚胎已经停止发育。那是一次刻骨铭心的手术!在医生若无其事的谈笑中,我发出撕心裂肺的喊叫!短暂的生理疼痛之后,是漫长的心理疼痛。我对身边的一切充满怀疑,不知道是什么戕害了这无辜的生命。我对自己的一言一行充满忏悔,深恨自己没有保护好弱小的子女。为人父母是一个人的天赋职责和权利,如果我连母亲都当不好,那我还能做什么! 第二次怀孕又是意外。生怕恶梦重演,这一次我格外谨慎小心,不敢碰电脑,不敢碰微波炉,不敢碰煤气灶,甚至连骑自行车都不敢。每时每刻,我都警觉异常地体查着他的存在。不知是不是心有灵犀,当时我对腹中的动静异常敏感。尽管根本不可能感受到胎动,但我的确能知道他是否健康。快到3个月了,忽然连续几天脚步轻松,心里顿时七上八下的。忐忑不安地前往医院,果然,又是莫名其妙的胚停!手捧沉重的B超单,我仿佛手捧魔鬼的毒咒,心中迷漫着灰色的宿命感。我的自信心和意志力在这一刹那间土崩瓦解,我认定我完了。这一次手术我没有流泪,但特别绝望。我以为这是上天对我的惩罚。凭什么千方百计寻找理由逃避使命和责任?凭什么自以为是地以为生孩子是一件简单随意的事情?看来上天真的不愿将小天使托付给我了,看来我只有认命得了。 就这样,生育让我既厌烦又敬畏,我想我这辈子都不会当妈妈了。</span></td></tr></tabl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06-3-26 23:12:57 | 只看该作者
<table style="BORDER-RIGHT: #663399 3px double; BORDER-TOP: #663399 3px double; BORDER-LEFT: #663399 3px double; BORDER-BOTTOM: #663399 3px dou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8%" border="0"><tr bgcolor="#f8f8f8"><td style="ADDING-LEFT: 5px" colspan="2" height="28"><span style="FONT-SIZE: 14px">[你是我的天堂]<a class="topic" href="http://www.zijin.net/blog/more.asp?name=zrui&amp;id=959">当念头开始生根(你是我的天堂2)[/url]</span></td></tr><tr><td style="ADDING-LEFT: 10px" width="50%">赵锐 发表于 2005-6-12 15:45:00</td><td style="ADDING-RIGHT: 10px" align="right" width="50%">阅读全文(434) | 回复(17) | 引用(0)</td></tr><tr><td colspan="2" height="20"></td></tr><tr><td style="ADDING-RIGHT: 10px; PADDING-LEFT: 10px" colspan="2"><span style="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50%"> 30岁生日一过,忽然有了韶华已逝而两手空空的感慨。  曾经有段时间我经常会问自己:究竟什么是属于我的?  工作属于我吗?世界上到底有多少人在干着自己喜欢的工作?对大多数人而言,工作并不能给他带来更多的乐趣,除了领取薪水的那一瞬间。工作对于我,是妥协,是无奈,是唐吉·珂德大战风车的荒唐与可笑。不是吗?每天西装革履掐着分秒赶去打卡是可笑的,绞尽脑汁揣摩迎合上司的心思是可笑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坐在同一张办公桌前做着相同的事情更是可笑的。长达三四十年的琐碎、重复和隐忍。如果这漫长的奉献能够换得许些价值倒也罢了,可结果呢?退休第二天,你视如老友的办公桌就会被一个刚毕业的年轻人理所当然地占用,你积累多年的经验就会被后起之秀不以为然地抛弃,你苦心经营的好名声就会被同事们漫不经心地淡忘,甚至连你的名字也开始在档案堆里一点点落上灰尘——工作不是理想,只是饭碗,工作不属于我。   家庭属于我吗?人们都说,家庭是女人最后的归宿。起初我也信以为真。就像孩子可以对母亲为所欲为一样,在结婚的头几年,我将家庭当成避风港,风风雨雨都往回带。直到有一天忽然间全身湿透,才半梦半醒地想起去找屋顶的缝隙。细细打量这个从无到有的家庭,我想找出属于自己的东西。丈夫属于我吗?如果不是偶然相逢,我们现在还将行同陌路。如果不是缘份未尽,我们肯定已经劳燕分飞。他过去是一个独立的人,现在是一个独立的人,将来还是一个独立的人,他不属于我。房子属于我吗?我们一共搬了三次家,换了三次房子。第一所房子说换就换了;第二所房子说卖就卖了。这第三所房子正在银行里抵押着,只要我一次不还款,它就会被马上卖给他人。尽管我拥有这房子的钥匙,尽管我每天在里面吃喝拉撒,但它根本不在乎和谁同舟共济、耳鬓厮磨,它不属于我。家里的物件属于我吗,比如那台小天鹅洗衣机?比如那枚黄金戒指?比如书籍、服装、锅碗瓢盆?……的确,它们属于我。只要我愿意,它们将永远属于我。可它们会懂得我的喜怒哀乐吗?它们会成为我的情感寄托吗?它们会让我在离开人世时恋恋不舍吗?它们不会,它们只是物件,它们不属于我——家庭不是情感,只是情感的载体,家庭不属于我。   文学属于我吗?我热爱文学,它不仅是我的事业,更是我的生命。孩提时,我最大的理想是成为作家。至于什么是作家?当时并不明晰。上小学时,我以为将来若能把作文变成铅字就该心满意足了;到了中学,我想长大后能参加省作家协会就不错了;进入大学,我觉得这辈子能写出两本书、能成为中国作协会员,也该算得功成名就了。转眼间已经三十而立。那一年,面对着墨香犹存的散文集,手捧着钢印尚新的中国作协会员证,一下子竟平生莫名的失落:难道只有拥有它们才意味着拥有文学?难道只要拥有它们就等于拥有了文学?“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蓦然涌入脑海的古诗提醒我:我没有拥有文学,我离文学越近越不可能拥有文学,我永远也拥有不了文学。时至今日我总算懂得,文学不是鲜花,不是货币,不是头衔,更不是俊男靓女。它是泪,是血,是良知,是信念,是灵魂深处的软弱,是人格中间的坚定,是对信徒过于苛刻的尊神,是一旦惊醒就无法挽留的春梦——文学不属于任何人,文学不属于我。   除此之外,可能属于我的还有父母、朋友、兄弟姐妹,以及显现于镜中的那个我。放眼宇宙,似乎连太阳、月亮、星星、空气也应该包括在内……噢,是的,是的,这些都属于我,可它们又都和我隔着一层什么。“感谢风,感谢雨,感谢阳光照耀着大地。”有一首歌这么开导着我。我知道无论从哪个角度,我们都有必要对人生、对世界表示珍惜,可是我们也的确非常有理由渴望一个无条件属于自我的什么。   2002年年初,年逾花甲的父母陪我度过短暂的一月后,准备重返故乡。当他们隔着车窗向我挥手告别时,我一下子心酸得厉害,差点当面哭出声来。自从高考得中外出求学,我远离父母已经十几年了。记得当初刚刚走出父母的目光时,只觉得到处都是自由,恨不得从此以天下为家浪迹四方。然而此时此刻,父母苍老而宽容的微笑却让我软弱得难以自持。我不知道世上除了父母,还有谁会这么无怨无悔地牵挂着我、忍耐着我?尽管这个地球已经人满为患,但我仍然不敢确信会有哪怕那么一个人,可以持久地、毫无理由地需要着自己——突如其来的孤独感击中了我,我伤心在31岁的冬天里。   正是从那一刻起,我开始渴望孩子。爱情诚然绚烂,友情诚然隽永,亲情诚然甜蜜,可与滴着血、连着肉的脐带相比,它们都显得过于理智、过于文明。这种理智和文明也许能够体现人类的进步,但毕竟不是天性,我渴望最原始、最本色、最不需要条件的血缘联系。我相信只有孩子才能续接我的生命之线,只有孩子才能填实我的情感空缺,也只有孩子才能恢复我对自己的信心。   念头就像种子,一旦生根,便会竭尽全力地萌芽。我无法确定扎进我心田的是不是一粒罂粟的种子,我只知道它正迅速钻出肥硕的叶子,迅速结出庞大的花蕾……  那一阵子,我常常将目光停留在孩子身上。周围孩子很多,从襁褓中的婴儿到伶牙利齿的儿童,什么样的都有。非常奇怪,以前我居然没有发现他们的存在!就在这个念头诞生前的那一瞬间,我经过他们还是一副步履匆匆、目不斜视的样子。可现在怎么了,我为什么会不由自主停下脚步?为什么会莫名其妙忘记时间?为什么会被他们粉嘟嘟的小脸、跌跌撞撞的动作、散发着奶味的声音感动得眼前模糊一片?……我开始敬佩所有的母亲,哪怕她们没有什么知识,哪怕她们下了岗失了业,哪怕她们这一生平凡得像一张纸,粗糙得像一粒砂,可她们毕竟养育了健康的孩子!毕竟维持着完整的家庭!有这样两点,她们就非常了不起!哪里像我,心比天高却无法享受简单的快乐,饱读诗书却弄不懂最普通的道理,只能眼睁睁蹉跎着生命的花季。   也许上帝听到了我内心的祈祷,就在我已经决心接受现实的时候,天使,你来了!  起初我真不敢相信上帝会轻易原谅我的自以为是,仿佛凡夫俗子当真有权拒绝自然的安排似的。我也不敢相信一位天使会心甘情愿留在我们身边,人世间坎坷多多,如果没有足够的勇气和理由,哪一位天使舍得放弃圣洁的天堂?唯恐你被吓着,一开始,我不敢让你负担太多的希望。我打算给你一段犹豫的时间,以便你随时后悔了再重回天堂。让我失望甚至绝望都没有关系,只是不能委曲了你呀,我的天使!天马行空地奔走于蓝天白云之间,伴日月,友星辰,行所当行,止所愿止,那是何等的自在和潇洒!如果仅仅为了成全我而心有不甘地放弃这一切,则我于心何忍?   没想到这一次你是真的要来陪我,真的愿意就此圆满我的人生。3个月后,当你一点点长大成形,当B超医生确定你一切正常时,我终于松了口气。仰望苍穹,我暗自许愿:决不辜负你,孩子!  可是,当你真的开始成长时,我却体会到从未有过的痛苦。</span></td></tr></tabl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6-3-26 23:14:34 | 只看该作者
<table style="BORDER-RIGHT: #663399 3px double; BORDER-TOP: #663399 3px double; BORDER-LEFT: #663399 3px double; BORDER-BOTTOM: #663399 3px dou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8%" border="0"><tr bgcolor="#f8f8f8"><td style="ADDING-LEFT: 5px" colspan="2" height="28"><span style="FONT-SIZE: 14px">[你是我的天堂]<a class="topic" href="http://www.zijin.net/blog/more.asp?name=zrui&amp;id=961">生命不是飘忽的云(你是我的天堂3)[/url]</span></td></tr><tr><td style="ADDING-LEFT: 10px" width="50%">赵锐 发表于 2005-6-12 15:45:00</td><td style="ADDING-RIGHT: 10px" align="right" width="50%">阅读全文(324) | 回复(15) | 引用(0)</td></tr><tr><td colspan="2" height="20"></td></tr><tr><td style="ADDING-RIGHT: 10px; PADDING-LEFT: 10px" colspan="2"><span style="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50%"> 痛苦是快乐的伴侣吗?忍耐是幸福的结果吗?如果不是,它们为什么总是出双入对、如影随行?为人之母的喜悦刚刚品到,严峻的考验已接踵而至—— 最初是嗜睡。随时随地地嗜睡,晨昏颠倒地嗜睡。恨不能一直躺在床上,不要赶出去上班,不要做什么家务,甚至连吃饭都不要。每天哈欠连天地出门,强打精神坚持到中午,无论如何要找个地方睡上个把小时。一旦得以拖着疲乏的身体回家,往往一倒下就睡到第二天天亮。不得不佩服造化的神奇!3个月以内的生命脆弱得不堪一击,而因其渺小又极容易被忽视,于是造化便通过一切可能强迫母亲尽量休息。一向以为自己还算是有意志力的,可那段时间精神简直成了躯体的奴隶;一向以为自己是颇有洁癖的,可那段时间居然脏衣服堆积多日也视而不见;一向以为自己始终会恪尽职守地做和尚撞钟,可那段时间我不得一再地对主任说抱歉……好在没有人计较我的转变,懵懵懂懂地过了一天又一天,天天都平平安安。 书上说:“部分妇女在怀孕的第二个月会泛酸、呕吐。”起初还抱着侥幸,万一自己不属于这“部分”呢?谁知,第31天起床洗漱,立刻忍无可忍地吐了个翻江捣海。凭心而论,嗜睡只是有点难堪,并没有任何痛苦。呕吐就不同了,它是一种违反人性的纯生理反应,而且跟病态没有一点区别,除了痛苦还是痛苦。如果仅仅每天清晨例行呕吐一次也就罢了,不行,它不分场合,不问时间,如疾风暴雨般说来就来,不把你彻底打倒决不罢休。非常狼狈,非常惭愧,我在小区的花坛里吐过多次。因为备用的塑料袋已经用光,而且根本来不及跑到垃圾桶旁,只得十分脸红地就近俯在路边。有一次在闹市区出现问题,在众目睽睽之下将刚喝的果汁喷得一塌糊涂。还有一次是跟着市长在企业调研,市长才坐下来听汇报,我便急急忙忙地要找卫生间。幸亏卫生间就在附近,否则大概要出新闻之外的新闻了。 让人头疼的是,孕吐对身体伤害挺大。三四个月的孕龄,正是补充营养的黄金季节,此时不吃更待何时?可吃了又有什么用呢?我有位同学曾因孕吐到医院挂水,我有位同事曾因孕吐晕倒在讲台上,我有位朋友曾因孕吐瘦成了皮包骨头,我还有位熟人一直到孩子呱呱坠地才饮食正常……这样的消息让我对未来不抱幻想,对上天的承诺又让我不能对现实有所抱怨。谁让我哭着喊着想当母亲呢,这生命的十字架无论多么沉重,我也只有认了。只是在茶不思饭不想的时候会抚着肚皮询问那个小人:莫非我以前欠过你什么? 又和书上描述的一致,孕吐持续了两三个月,终于渐止渐息了。刚松口气,湿疹就如红色的旋风席卷而来。 南京的6月已经相当闷热了,暑热天长点痱子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所以,我一开始并没有把暗暗滋生于局部的小红疹当回事。体检时也咨询过医生该怎么办?医生反问我:“治疗皮炎的药一般都含有激素,对胎儿有害,你能不能忍?”当然能忍,而且必须得忍。这个世界上有无数病毒、细菌会危害胎儿,哪一个母亲胆敢“一失足成千古恨”?所有的母亲都知道,孕妇不应该生任何病,哪怕是最平常的感冒、受凉。而一旦生了病,最好的办法就是指望自身的免疫系统熬过去。 这一忍就忍到了酷暑难当的7月。2002年的夏天持续高温,身为记者的我笨拙地穿梭大街小巷,将新闻和汗水一同采集回报社。紫红色的湿疹就这样不可遏止地迅速扩散连片,血液经过的地方几无幸免。最后连手掌也不复完肤,全身上下仿佛刚被鞭挞过一般,惨不忍睹!痒,奇痒,越抓越痒!最要命的是已经发展成荨麻疹,指甲过处便突起小丘似的硬块,痒得人非把它抓破不可。而一旦抓破,接踵而至的自然是疼痛。终于到了坐卧不宁、寝食难安的地步,眼看着变形的手脚伸出去已经叫人害怕,我实在受不了了。 为难的是不能随便用药。皮肤科医生一听说胎儿已有四五个月,立刻谨慎异常地开出了最保守的处方。而温和的药物应对如此严重的湿疹根本无济与事,只三两天功夫,我全身上下便“祖国河山一片红”了。既然普通医院没有办法,那就一不做二不休去专科医院求诊名医。南京正好有一家“国”字号皮肤病医院,虽然顶着三十七八度的高温赶到城东北实在不容易,但我下了几天决心,最后还是专程跑过去了。 没想到人满为患。在医院门口,我看到周边各省市的汽车应有尽有,出租车、马自达也是一辆接一辆。上午9点刚过,已经挂不着专家门诊号了,就是挂个普通号也得排上半天队。等了个把小时,我获许求见医生。那是个十分年轻的小伙子,听了我的叙述,看了我的病情,他有点拿不定主意。“一般的药你都不能用怎么办?”他一边自言自语,一边取过一本书前后查找,还向对面的同事作了咨询。确诊很容易,关键是处方,这连我这外行都很清楚。小伙子终于在病例上写下了一大堆我看不懂的文字,然后将一张天书般的处方递了过来。“这药是不是对胎儿没有副作用?如果不用药是不是可以挺过去?”放心不下的我又追问了一句。“没问题。你这湿疹已经很严重了,再不用药恐怕你挺不过去。”他回答。有了这样的保证,我当然千恩万谢,心想到底是专科医院,不一样就是不一样。乐滋滋地送上钱取回药,乐滋滋地打了辆出租往家转。太阳还是那么火辣辣的,天气还是那么热乎乎的,但不知是因为出租车里空调十分充足还是怎的,那时我根本不觉得湿疹的痛苦,有一瞬间甚至不觉得身孕的沉重,甚至重新找到了身轻如燕的感觉。 似乎是条件反射地要仔细再三,用药前,我又查了查书籍。这些书都是我发现怀孕后买回来“饿补”用的,别看是临时抱佛脚,现学现用效果还真不错。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强的松,明明白白属于禁药,一点商量的余地都没有!我的天哪,万一遵照医嘱吃了下去,孩子可能痴呆,可能残疾,还可能流产!既然这医生连强的松都敢开,那就难保其他的不是虎狼之药,这样的药我哪敢再吃?电话打到医院办公室,对方听了原委,也连说这处方不合适。但直到消息见报,才表示要另请一位享受国务院津贴的专家为我重诊。从专家那里我得知:小伙子是该院院长的研究生,他的处方其实也是可以用的,因为他开的剂量并不足以伤害胎儿。然而,专家的处方同样对我无效。连续几天,我彻夜难眠,精神到了崩溃的边缘…… 为什么要这样折磨我?愁眉紧锁地凝视着小丘似的腹部,我第一次对这次选择感到了怀疑。含辛茹苦地将他带到人间,以后他是否会有出息且不去管,单说现在用药有可能生下不健康的孩子,就叫我进退不得。显然已经没办法不用药,显然已经不可能不怀孕,所以,眼下我惟一能做的只能是听天由命。生命不是飘忽的云,原来孕育一个孩子并不像书上写的那么浪漫。有那么多细节,那么多体会,那么多变化,你不可能对第二个人说,因为你根本说不得也说不清。你只能独自感受着,除了腹中的孩子和天上的明月,无人知晓。 我撑不住了,我答应了妈妈要来看我的建议,我恨不得她马上就到,尽管她一坐汽车就晕,尽管天气仍然热得不像样子,但我实在非常需要妈妈的支撑。看病,看病,看病――那些日子我脑中只盘桓着这一个概念。当时,我已经在南京军区总院建了大卡。例行体检时,妇产科大夫对我的湿疹非常惊讶。她说从医十几年,只见过一个孕妇和我类似,“她生完孩子就好了,孩子也一切正常。”大夫的话让我恢复了信心,我又开始寻医问药。非常偶然,那天我挂到了军区总院皮肤科倪容之主任的号。“唉,你受苦了……”白发苍苍的老大夫一句话,差点让我落下泪来。是的,倪大夫他懂,不用我说,他什么都懂。倪大夫告诉我,孕期的湿疹、荨麻疹与我过敏性的体质有关,没有可以解释的原因,也没有可以回避的办法。“并不是你每次怀孕都会这样,只不过这个孩子正好让你成了这样。”倪大夫给我增加了一味中成药:过敏冲剂。事实证明,正是它让我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随着秋天的到来,我开始一天比一天好转。先是手脚褪皮,随即身上渐渐平滑起来。中秋过后,已经不觉得有多少痛苦,虽然顽固的斑痕还在,虽然全身上下还是经常痒得难过,但毕竟可以忍了。大概从10月份起吧,水肿逐渐严重起来。原来的鞋子都穿不下了,腿粗得碍眼,而且一按一个坑,到最后连肚皮也水肿起来。医生量血压、测心率全部正常,最后只能是无计可施。最奇怪的是大约从9个月起,手腕像扭折了似的疼痛。从一只手腕疼,到两只手腕都疼;从拎不动大东西,到牙刷都拿不动。医生让补钙,钙片、牛奶一个都不能少。可没用,仍然疼,疼得我以为这双手从此废了。忍受自己的病痛还不算,还要忧虑胎儿的健康。当时我十分怀疑腹中的宝宝会受到药物、情绪的影响,看着满大街活蹦乱跳的孩子,我真羡慕他们幸运的母亲。我也开始体会到自己母亲的不易,我能平平安安地长大成人,母亲操了多少心啊! ——这些小毛小病都不值一提了,因为咬一咬牙就过去了。还真神了,孩子一生下来,第二天我的腿就瘦了一圈。没等出院,水肿全好了。至于因湿疹引起的皮肤病,是孩子满月后慢慢溜走的。孩子四五个月大时,手腕疼痛不治而愈。</span></td></tr></tabl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6-3-26 23:15:47 | 只看该作者
<table style="BORDER-RIGHT: #663399 3px double; BORDER-TOP: #663399 3px double; BORDER-LEFT: #663399 3px double; BORDER-BOTTOM: #663399 3px dou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8%" border="0"><tr bgcolor="#f8f8f8"><td style="ADDING-LEFT: 5px" colspan="2" height="28"><span style="FONT-SIZE: 14px">[你是我的天堂]<a class="topic" href="http://www.zijin.net/blog/more.asp?name=zrui&amp;id=963">所谓胎教(你是我的天堂4)[/url]</span></td></tr><tr><td style="ADDING-LEFT: 10px" width="50%">赵锐 发表于 2005-6-12 15:48:00</td><td style="ADDING-RIGHT: 10px" align="right" width="50%">阅读全文(264) | 回复(16) | 引用(0)</td></tr><tr><td colspan="2" height="20"></td></tr><tr><td style="ADDING-RIGHT: 10px; PADDING-LEFT: 10px" colspan="2"><span style="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50%"> 我永远忘不了第一次怀孕做B超时的情景。 刚刚40多天,一点感觉都没有。因为不想要孩子,做B超确诊后准备人工流产。操作B超的是一个十分年轻的实习生,她认真地对着屏幕左寻右找,忽然非常欣喜地对同伴说:“你看,心芽在搏动!”这话一下子击中了我,我从来不知道一个胎儿首先拥有的是心脏!我无法想象一颗不依附躯干的心脏会如何跳动,我不敢相信一颗米粒般微小的心脏已经与我息息相关。它会有着怎样的频率?它会有着怎样的形状?我忍不住探起身来。实习生没有阻拦,她热心地指着荧屏对我说:“喏,看见了吗?就是这儿,跳得挺来劲呢。”我看见一片苍茫的海洋,波涛汹涌的海洋。我看见一座黑色的海岛,孤独遥远的海岛。我看见海浪持之以恒地吞没着海岛,海岛坚持不懈地搏击着海浪。有一会儿海岛好像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但再过一会儿,小小的尖峰又忽隐忽现地冒了出来——还没等我弄清海洋是不是我的子宫,海岛是不是我的孩子,实习生的同伴已经命令我老老实实躺好,因为她们已经丢失目标了。当她们再次锁定心芽时,我已经决定保留这个孩子。一颗心脏就是一条鲜活的生命啊,我不能剥夺一颗心脏跳动的权力!我不能扼杀一条生命求生的本能!热烈搏动了两个多月,那颗心脏没有继续应和我的心率。切肤之痛让我再也不敢提前支取太多的希望,不敢让柔弱的心脏承载太多的负担。但那一次B超让我懂得了一个真理:母亲可以随时随地与她的孩子进行交流,因为她和孩子心心相印。这一次我故意淡忘在我体内生根发芽的那颗心脏。这位客人越是尊贵,我越要以平常心来面对,我不想把它宠得太过份。我没有写日记,没有与它对话,甚至经常连想都不去想它。前3个月的危险期安然度过,有一天去超市购物,恰逢美国惠氏公司在搞奶粉促销。“我们近期将组织免费的准妈妈讲座,我们会请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的专家教您怎么进行胎教、怎样护理新生儿,还将现场演示如何给婴儿洗澡。”奶粉小姐循循善诱,她仿佛早就知道我不仅需要奶粉,更需要指导——因为胎动已经开始了。讲座设在四星级的玄武饭店。早上8点半,大腹便便的准妈妈们呼朋引伴地蜂拥而至,让正在厅堂里品茗的人们瞠目结舌。“惠氏公司真行!这么热的天竟能把孕妇叫出门来!”有人感慨不已。他们哪里知道,不是惠氏公司有一呼百应的本事,而是惠氏公司懂得为人之母的心理。“让你的宝宝出生时比别人聪明一点。”一句诱人的承诺让准妈妈们坐卧不宁,恨不得立马就将一切知识通过脐带灌输给胎儿。关于胎教,我一直半信半疑。早在东汉时,贾谊就在《新书》中说:古代的王后怀孕时,令负责礼节、声乐、饮食的官员立于门外,以随时注意王后日常起居是否合乎标准。到了胎儿成形之时,王后站要有站相,坐要有坐相,喜怒哀乐不可露于言表。后来,刘向又在《列女传》中补充道:“古者妇人妊子寝不侧,坐不边,立不跛,不食邪味,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目不视于邪色,耳不听于淫声,夜则令瞽诵诗书、道正事,如此则生子形容端正,才德必过人矣。”我不相信怀孕有这么多繁文缛节,我不苛求孩子才德过人,我只祝愿他能够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就好。可如果他喜欢专家们介绍的胎教方式,我也没有理由漠视他的需求不是吗?所以我决定:听一堂科学的孕期知识课。 专家的话果然掷地有声:“不要以为胎儿什么都不懂。科学证明,胎儿有眼睛,可以‘看见’光线;胎儿有耳朵,可以‘听见’声音;胎儿有触觉,可以感知妈妈肚子外面的动静。所以,在座的各位准爸爸、准妈妈,你们从怀孕四五个月起,就应该每天按时和宝宝说话。比如你早晨起床时,可以用手摸摸肚子,告诉宝宝:‘天亮了,妈妈要起床了。今天天气真好啊!’你吃饭时,也可以说:‘宝宝,爸爸准备了一桌子好菜,妈妈要多吃一点,好让你长得胖胖的!’你出门散步,见到花可以向宝宝描述‘花是红色的,有好闻的香味’,见到草也可以介绍‘草是绿色的,非常漂亮’——总之,要把胎儿当成人物,要让他经常感受到父母无微不至的爱。你们放心,等宝宝生下来之后,有一天你会发现你的付出不是没有回报,你的宝宝会比一般宝宝更聪明、更乖巧。为什么?因为他是经过胎教的宝宝!”为了立竿见影地验证胎教的效果,专家还现场播放经过改编的世界名曲,指导准妈妈们闭目凝神,边欣赏音乐,边与胎儿进行亲切的对话。“你的宝宝会高兴地舒展身躯,踢踢腿,伸伸小拳头。不信?你们试试看!”仿佛是对专家的理解非常感激,这时候,我分明发现肚皮“砰砰”地跳了两下。用手一摸,一个结结实实的硬块迅速亲亲热热地贴了上来,天知道是头是屁股!上完那堂受益非浅的胎教课,我在回家的路上便制订出周密的胎教计划。可第二天我就发现,专家的建议并不可行。首先,我是一名职业孕妇,我不可能因为怀孕耽误工作。每天清晨用温和的话语、优美的音乐唤醒沉睡的宝宝当然好,但这至少要花个把小时。按时按点与宝宝交流当然是最大的享受,可我往往没等宝宝应和我的触摸,我已经迫不及待地进入梦乡。怡情养性地散步、心平气和地编织毛衫我都做不到,我只能在路过孕婴专卖店时临时采购,只能通过多走路、多爬楼梯来弥补运动的不足。尤其在湿疹、水肿等孕期并发症出现以后,我根本没办法强作欢颜去做精于教育的慈母。胎教计划一天天搁置起来,我对腹中的宝宝越来越充满歉疚。我不得不鼓励他顺从我的作息方式,我常常默默地对他说:“亲爱的,生活并不总能符合我们的理想,而我们却必须微笑着面对生活。请接受你即将看到的世界吧,请不要责怪妈妈!”话虽如此,我内心深处还是潜藏着一丝不安,仿佛我已经是个不称职的母亲,仿佛宝宝已经落到别的孩子后面。直到有一天我在一份奶粉广告上看到一句真理:“成功育儿的关键是持之以恒的爱。”我这才如释重负,从此随心所欲地打发着我的孕期生活。阐述这个真理的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胡亚美,我觉得胡院士的发现不亚于发现一颗小行星。是的,胎教不是形式,而是理念。这个理念的核心是爱,是真爱,是博爱,是滴水穿石的爱。曾经有一家孕婴商店向我推销一种胎教仪,说是将耳机放到肚皮上,就能够很方便地让宝宝接受世界名曲的熏陶。听了售货员的话,我眼前立刻浮现出一副画面:一个望子成龙的母亲正通过耳机让胎儿接受早早期教育,母亲在世界名曲中呼呼大睡,宝宝则烦躁得在肚子里左奔右突……这样的灌输与其说是胎教不如说是折磨。如果一个孩子还未出生就必须接受父母为他选定的成长模式,那么这父母简直就是戕害自己骨肉的凶手!我相信胎教更主要地是为我们成人准备的,因为没有为人父母的经验,我们必须通过胎教了解宝宝、调整自己。我不忍心用任何不自然的方式增加宝宝的负担,但我并没有一天放弃过胎教。事实上,我时时刻刻在与宝宝进行着不可言传的心灵交流。虽然宝宝只能试着吸收我愿意接纳的清淡营养,只能试着倾听我偏爱欣赏的古典音乐,只能试着理解我熟悉运用的书面语言,但我敢肯定,宝宝一天也没有停止过健康生长。不信你看,他在踢腿!他在翻身!他在伸懒腰!不信你听,他小小的心脏跳得多么强劲有力啊!</span></td></tr></tabl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6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7 06:29 , Processed in 0.108059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